9-1抗战42次重要战役

文会附刊(9—-1)2024.3.

资料汇编

中华民国抗日卫国战争42次重要战役

自1931年至1945年,中华民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22次大型会战,200余次重要战役,1,117次中型战役,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4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中国军队陆军阵亡、负伤、失踪共约400万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毁损殆尽,几近覆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 3500 万人以上。

中国以其血肉长城,不仅捍卫中华锦绣河山社稷宗庙,而且维护世界公理人类文明,中国因此悉数废除不平等条约,跻身世界反法西斯四强,参予始创联合国,成为东亚自由、民主、文明与和平之伟大国邦。国于天地,必有与立。天地浩气,不曾瞬断息绝。后世国人族裔,循流溯源,当知中华复兴其来有自,冥冥中天佑中华之归趋凭依,中华使命悠远博大庄严神圣之寄寓托付,而知所感念,知所传承,知所垂命。

以下记录:重要战役42 次,会战23次:中国获胜 13次(多为惨胜)。其中十大战役为: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1. 黑龙江战役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1931114日-19311118

2.第一次淞沪会战  19321月-19323

3.长城战役  19331月-19335

4.热河抗战  19332月-19332

5.*绥远抗战  193611月-193612  中国获胜

6.卢沟桥事变/平津作战19377

7.太原会战南口战役 平型关战役 忻口战役 娘子关战役 太原保卫战1937912日-1937118

8.淞沪会战19378月-193711

9.南京战役193712

10.徐州会战19382月-19385  台儿庄大战19383月-19384

11.兰封会战19385月-19386

12.武汉会战19388月-193810万家岭战役小界岭战役

13.广州战役193810

14.南昌会战19393月-19394

15.随枣会战19395中国获胜

16.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9月-193910中国获胜

17.桂南会战  昆仑关战役 193911月-19402

18.枣宜会战19405月-19406

19.百团大战 19408月-194012

20.豫南会战  19411月-19412中国获胜

21.上高会战  19413月-19414中国胜利

22.福州战役1941418日-1941421

23.晋南战役19415月-19416

2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9月-194110双方均声称胜利

25.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1224日-1942116

26.滇湎路战役19423月-19429

27.浙赣战役19425月-19428

28.*鄂西会战19435月-19436中国胜利

29.*常德会战 194311月-194312中国胜利

30.豫湘桂会战19444月-194412

31.长衡会战19445月-19448

32.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5月-19446

33.衡阳保卫战19446月-19448

34.桂柳会战19448月-194412

35.福州战役1944927日-1944104

36.滇西缅北战役194310月-19453中国胜利,建立中印公路补给线。

37.密支那战役19445月-19448盟军胜利

38.强渡怒江战役19446月-19447中国第二十集团军惨胜

39.湘粤赣战役19451月-19452

40.豫西鄂北会战19453月-19455

41.湘西会战194549日-194567中国胜利,

42.桂柳反攻战役19454月-19458中国胜利

=====================================================================

(第一部分)目录

1.黑龙江战役江桥抗战 哈尔滨保卫战1931.11—————-4

  1. 第一次淞沪会战  1932.1————————————-10
  2. 3长城战役1933.11933.5————————————19
  3. 热河抗战  19332月—————————————24
  4.  绥远抗战  193611月————————————-29
  5.  卢沟桥事变/平津作战  19377月————————–40
  6.  太原会战19379月—————————————-42
  7.   淞沪会战   19378月————————————–46
  8.  南京战役   193712  ———————————————-71–84

1.黑龙江战役江桥抗战 哈尔滨保卫战)1931.11.4-1931.11.18                                        中:马占山           日:张海鹏关东军     日本获胜    

 19319月下旬,日本占领辽宁吉林两省后,即着手谋取黑龙江省,认为此刻正是夺取北满的绝好机会。经过此役,日军首先占领江桥大兴,随后占领了黑龙江全省。

江桥抗战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所属东北军日本帝国陆军和投降日本的军事力量,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针对日本侵略的抗战第一枪,是黑龙江战役的序幕。日本主要目标:修复桥梁(江桥),占领后,使得坦克车、甲车、炮车等车辆能够顺利进入东北,并且进而占领华北而作准备。

九一八事变时,黑龙江省有东北政府军3万余人,分驻扎兰屯、海拉尔黑河克山满洲里、拜泉等地。19319月下旬,日本占领辽宁吉林两省后,即筹备谋取黑龙江省,收买利用汉奸为其效劳,收降了洮辽镇守使张海鹏101日,张海鹏宣布独立,自称为边防保安总司令。

19311010日,马占山张学良任命为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黑龙江省副司令官,20日在省会齐齐哈尔宣誓就职,并于22日发表对日抵抗宣言,凡侵入我境者,誓决以死战,并调1个步兵旅,2个骑兵旅,3个步兵团,1个炮团,连同原有的警卫队团等,共约1.6万余人,分别部署在嫩江桥以北的大兴汤池三间房昂昂溪富拉尔基一带,组成三道防线,以加强江桥防务。

1013日,张海鹏令其旅长徐景隆带3个团为先锋向黑龙江省进犯。16日拂晓,日派伪军向嫩江桥发起攻击,徐景隆触地雷身亡,伪军因伤亡惨重而溃退。

马占山遂由黑河南下,1020日在省会齐齐哈尔宣誓就职,布告安民,整顿社会秩序,致电前线将士奋力阻敌,以尽守土之责。并于22日发表对日抵抗宣言,凡侵入我境者,誓决以死战

日军利用伪军侵占黑龙江的阴谋失败后,便决定直接出兵。25日,日本驻黑龙江省领事清水八百一奉命照会黑龙江省政府提出满铁将派工修复江桥。黑龙江省政府当即覆照,予以拒绝。26日,日军第29联队借口所谓匪患危险,进占四洮(四平洮南)全线。111日,嫩江支队主力从长春吉林出发,2日晚,集结于泰来附近。

1931114日,日军嫩江支队主力到达江桥站,正午时分,日军4000余人由滨本大佐指挥,在7架飞机、4辆坦克和40门重炮掩护下向江桥发动进攻。战到20时,日军败退,遗尸400余具。入夜,日军连续炮击后乘船百只偷袭,遭中国军队伏击,死伤落水者许多,余皆退回。此日中国军队伤亡300余人,日伪军伤亡1000余人。

54时,日军重新组织进攻。6时,以数十门大炮对守军阵地炮击。7时,日伪军8000余人在大炮和飞机掩护下,日军从中路、伪军从左右两路渡江。当船到江心时,中国军队猛烈还击,日伪军虽伤亡很大仍挣扎强渡。10时,日军占领江岸第一线阵地,守军分撤至左右两翼阵地,日军继而向第二道防线大兴阵地猛攻,遭到守军顽强抗击。

中午,马占山赶到前线指挥吴德霖团和徐宝珍团从正面反攻,急调骑兵第1旅萨布力团从两翼包抄日军。从15时血战到日暮,由于中国军队用步兵及骑兵实行包围式之反攻,日军蒙受极大之损失,不得不向后撤退。同时,守军还将伪军击溃,夺回被占之阵地。此战,中国军队伤亡200余人,日军死亡167人,伤600余人,伪军阵亡700余人。

6日,日本增援部队万余人到达江桥。晨2时,日伪军又发动进攻,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到12时将日伪军击退。旋即,日军又增大批主力军进行强攻,遂占领大兴主阵地。中国军队拼命冲杀,白刃格斗,几次夺回失去的阵地,但因连日苦战,伤亡很大,又无援军,弹药告罄,工事被毁修筑不及,于当晚撤至三间房一带。

7日,大批日伪军在10架飞机掩护下,向三间房南汤池猛攻。斯时,张殿九旅和苏炳文旅1个混成团赶到反攻,战至午后将日伪军击退。

此战,中国军队伤亡1850余人,毙日伪军2000余人,击落飞机1架。日军滨本支队几乎被全歼,高波骑兵队伤亡殆尽。

三间房站洮南至昂昂溪铁路线上的一个车站,是中国军队重要的防御阵地,争夺三间房是江桥之战第二阶段的焦点。汤池战斗发生于19311114日-18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斗之一,交战一方为吴松山指挥的国民革命军东北军,一方为17000名之伪军。最后,日军获胜,吴松山败走。

77时,大批日伪军在10架飞机掩护下,向三间房南汤池猛攻。斯时,张殿九旅和苏炳文旅1个混成团赶到反攻,战至午后将日伪军击退。此战中国军队伤300余人,毙伤日军600余人、伪军千余人。7日晚,马占山重新设置三道防线,总兵力15万余人。

119日,关东军向日本陆军中央部提出速增派一个师团的兵力。针对日军的调兵遣将,中国军队也积极备战。117日晚,马占山主持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应敌措施并确定调整部署,重新设置三道防线。总兵力15万余人。12日上午,日军步骑兵500余人,向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前官地、后官地、张花园进攻,守军吴松林部奋起抗击。战至13时,阵地被日军占领,守军600余人撤向第一线阵地。

12日上午,日军步骑兵500余人,向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进攻,战至13时,前沿阵地被日军占领,守军吴松林部600余人撤向第一线阵地。

13日晨5时,日军500余人在两架飞机配合下,向新立屯进攻,战到10时,不逞而退。下午,日军步兵骑兵3000余人在野炮30门、重炮8门的配合下向汤池、乌诺头、新立屯发动猛攻,战至午夜12时,日军以重大伤亡之代价占领乌诺头。

14日晨,日军2000余人攻击汤池,激战至15日晨攻至拴马。马占山下令反击,卫队团首先冲入日军阵地,骑兵两个团从两翼包围,日军三面被围攻,不支而退。至此,共毙伤日军300余人、俘200余人,缴获炮2门、马70匹;伪军伤亡及携械逃亡者2000余人。守军为增强防御力量将绥化保安大队2000人编为独立团,加入正面阵地。

1611时,日军步、骑兵4000余人,在10架飞机和重炮、坦克支援下,向新立屯、三家子等阵地攻击,战至15时,日军撤退,此战双方伤亡很大。

1722时,日军右翼部队,在天野指挥下,从乌诺头出发向新立屯一带左翼阵地进攻。守军吴松林旅竭死抵抗,打退日军十余次进攻,于翌日凌晨退往第二道阵地。320分,日军占领新立屯。172240分,日军左翼部队,在长谷指挥下,向汤池一带右翼阵地进攻。守军程志远旅殊死抵抗。翌日2时,日军增加攻击力量,以坦克8辆、大炮30余门,肆恣猛击,守军难支,遂撤向三间房主阵地。3时,日军占领汤池。此战,双方伤亡极大。

18日晨,日军以步骑、炮、坦克和空军配合作战,向中国军队发动全面而猛烈的进攻。3时前各部队均按预定部署进至待击地域。630分,日军飞机和炮兵先后向三间房一线阵地轰击1小时,守军以炮还击,彼此炮声隆隆,震撼整个朔北荒原。15时后,日军又增加飞机12架、坦克12辆、大炮30余门,以猛烈炮火,将战壕全部摧毁。守军已激战一昼夜,米水未进,空腹苦战,拼死肉搏,喊杀之声惊天动,各旅死伤各半,无力再战,遂撤至昂昂溪。中国军连续鏖战三日,伤亡3000余众,毙敌2000余人。马占山在伤亡惨重、弹尽粮绝、乞援无望的情况下,于1815分下令各部撤出阵地。大部队沿齐昂路向省城撤退,留骑兵于距省城18里之乌黑马设防。22时,日军又自红旗营子追踪而至。马占山遂下令省府迁往克山,由苑崇谷旅掩护撤退,并率卫队500余人及骑兵700余扼守龙沙。

199时许,日军主力占领距省城15里之榆树屯,以猛烈炮火向省城轰击。17时,日军5000余人侵占齐齐哈尔。1119日,日军占领齐齐哈尔。马占山率部沿齐克路撤往克山、拜泉海伦一带集结。江桥之战至此结束。

根据日方资料推估,日军在114日至1119日的江桥抗战期间,至少有119人被马占山部击毙,加上击伤人数,合计死伤至少500多人。

江桥抗战时,张学良虽然电令马占山死守勿退,但张驻锦州部队毫无战斗准备(《晨报》1931126日),马占山可谓孤军奋战,未获驻防锦州一带东北军的实际援助。江桥战斗结束后,张学良受到社会舆论的猛烈抨击。上海救国联合会说黑省马军,孤军抗日,效忠疆场,张学良未能拨援(见《申报》19311123日)。市民联合会致电国民政府,指责张学良坐视日寇侵略东北,辱国丧地,放弃职守(同上)。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亦电请政府严惩张学良,克日出兵(见《申报》19311124日)。

日本军有坦克车、各式战甲车、各式火炮及飞机支援,致使东北政府军,因为武器、设备不如人而败绩;修复好的桥梁令日军及其装甲火车可作进一步的前进。

尽管未能守住大桥,马占山将军还是成了中国的民族英雄,江桥抗战得到了中国和国际新闻的广泛报导。宣传激发了更多的志愿者参加抗日义勇军

虽然一些有经验的各朝代(大清帝国、满州国、东北政府)归乡复员军官和一些前朝正规部队战士、散兵游勇招募参与,但大多数志愿者皆为农民,没有军事经验。这些非正规军人仍从1932年起,成为在中国东北地区主要的各式各样抗日队伍(或是敌后骚扰游击、锄奸团、特遣队、保安队),构成了对日军的严重威胁。193224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哈尔滨保卫战发生于1932125日至24日。

当熙洽将军的新吉林军125日已经推进到双城市时,张学良指示马占山丁超26日上午开始进行战斗。1932227日,丁超将军提出停战,结束了中国官方在满洲的抵抗。丁超将军打了17个小时的战役,哈尔滨市的居民从他们的屋顶上观看了战斗。31日,满洲国政府成立,马占山任战争部长兼省长。

========================================================

                           

  1. 第一次淞沪会战  1932.1—1932.3-111932.3   

  中: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第五军张治中  

 签署停战协定;上海非军事化

 

一二八事变,是日本帝国1932128日攻击中华民国上海市之战争。进攻主力是上海派遣军,守军主力是由广东调来的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

19317月,万宝山事件后,大日本帝国朝鲜总督府迫害朝鲜华侨1931713日,上海各界群众召开反日援侨大会,揭开上海反日的序幕。1931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商界打击中日贸易,中华民国沿海和长江一带日本航运业遭到很大打击,其中日清轮船公司轮船全部停航。上海日本商人从19317月到19323月底,遭受损失总额据说高达41,204,000日元。1930年,上海每月平均进口总额29%来自日本商品,而193112月降到3%1931105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决定由外务省向国民政府提出强硬之警告,至派舰问题,由外相与海相主持之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国际联盟理事会作出三次决议,要求日本撤军,绝大多数会员国对中国表示同情。美国不是国联成员,但当日本侵占锦州后,国务卿史汀生发表不承认主义照会,对日本施加压力。日本在国际社会陷于孤立,引起日本政府和军部不安,因此急欲在中国其他地方制造事端,以便转移国际社会关注其侵略中国东北。

1931922日,日本关东军参谋部制定《满蒙问题解决方案》,确定建立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元首,领土包括东北四省蒙古,受日本操纵之新政权。根据方案,关东军准备将溥仪挟持到东北,在东北各省拼凑政权,阴谋在上海挑起事端。上海是西方列强在华投资集中、商业利益丰厚之地。列强经济、政治关系复杂,上海若有战事,将引起国际关注,特别是与上海关系密切之国际大国,如英、美、法等必将介入。101日,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武官辅助官兼上海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应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电召,前往沈阳。板垣告诉田中:我们下一步的行动要占领哈尔滨,使满洲独立。我们已派土肥原大佐去接溥仪来。如果我们办成了,国联要大吵一番,东京政府将感到头痛。我要请你在上海搞点事,以转移各国的注意力。当你们引起骚动的时候,我们将拿下满洲。田中保证完成任务,并说他正在训练一个极好的间谍,能在上海收买中国的闹事者,来发动这场假战争。板垣从关东军特务经费中提取20,000日元交给田中使用。由天皇裕仁文官木户幸一近卫文麿牧野伸显等人组成十一人俱乐部也参与策划一二八事变。该组织主张日本在完成对中国东北征服前,需要有一个思考间歇期,以便应付国内外许多问题。在此期间,日本需要在上海制造一场假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不久,近卫在十一人俱乐部会议上通报说:关东军准备在上海搞一个转移视线的行动,这样可给国联一个满足它要促成和平的愿望的机会,从而给国联留些面子

1931105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就中国中部及南部排日运动商讨对策。会议结果决定由外务省向国民政府提出强硬之警告,至派舰问题,由外相与海相主持之19321月,日本乃计划在国联调查团赴中国东北前,扶持满洲国成立,迫使国联承认既成事实。14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同幕僚拟订具体方案,决定派板垣回国汇报。该方案决定,满洲国最迟在3月下旬,即国联调查团到达东北之前成立。板垣得到天皇裕仁破格接见,并留在东京协助制订假战争作战计划。与此同时,16日,日本陆军省海军省外务省根据参谋本部意图,共同制定与关东军方案基本一致之《中国问题处理纲要》,其中规定东北从中国主权下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国家,其政治、经济、国防、交通、通讯等受日本控制,由日本人参该国家中央和地方行政。110日,板垣和参谋本部安排好准备发动假战争。他在东京致电在上海之田中:“‘满洲事变按预计发展,但中央有人因列强反对仍持怀疑态度,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进行你策划之事变,使列强目光转上海。田中接电后,将20,000日元特务经费交给川岛芳子。

1932118日下午4时,日本间谍川岛芳子5人,于毗邻上海公共租界东区之三友实业社,与2名日本僧人与3名信徒冲突。川岛芳子及其助手宪兵大尉重藤千春指使下,5名持极端民族主义及军国主义观点的日本日莲宗僧侣(天崎启升、水上秀雄、后藤芳平、黑岩浅次郎、藤村国吉)与上海公共租界东区一带举行巡游宗教仪式,并沿途高叫反华口号,途经杨树浦马玉山路三友实业社时毛巾厂门前,遭被激怒的工厂工人群殴。结果日僧天崎三人等被殴成重伤,水上秀雄最终更伤重不治。

120日凌晨240分,重藤千春在田中隆吉指使下,指挥上海日本人在华青年同志会”32名暴徒,携带枪械、刺刀等武器和硝磺、煤油等引火物,潜赴三友实业社工厂。日人纠众放火焚烧三友实业社工厂。青年同志会成员前往三友实业社放火,引发混战。田中深信这样一来,日华之间必然起冲突。下午,日侨又开会,在北四川路一带示威,捣毁商店。途中走到靠近虬江路时,开始骚乱,袭击华人商店。上海市长吴铁城向日抗议,日本反向中国要求市长正式道歉,逮捕击毙日僧凶犯。日本要中国偿付恤金及医药费,适当处理抗日运动,立行解散敌视日本及抗日暴动之团体。

121日上午,日本总领事村井仓松见上海市长吴铁城,就日人纵火、击杀华捕事件表示遗憾,声明将缉拿纵火之日本浪人,同时递交关于日僧事件之书面抗议,并提出4项要求:(一)市长须对总领事表示道歉之意;(二)加害者之搜查、逮捕、处罚,应迅即切实实行;(三)对于被害者5名须予以医药费及抚慰金;(四)关于排侮日之非法之越轨行动,一慨予以取缔,尔其应将上海各界抗日救国会以及各种抗日团体及时解散之。由日本吴军港向上海派出巡洋舰大井号和第十五驱逐队(驱逐舰4艘),运载第一特海军陆战队457人和大批军火,123日、124日分批抵达上海。

122日,日本海军陆战队派人持函前往上海民国日报》社。日本政府开会,决定立取适切手段,由大角(岑生)海相相机处置之”“如中国政府不解散各处抗日团体,及取缔各处抗日运动,即将采用平时封锁办法,将海口及长江各埠封锁。”123日,日舰陆续到沪,上海气氛极为紧张。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以保护侨民为由加紧备战,并从日本国内向上海调兵。

123日,蒋介石谈到对日方针时说:作最大努力之抵抗。蒋、汪精卫孙科再次商讨对日政策,蒋、汪两氏咸主先行安内,方可攘外。会议决定命令吴铁城制止民众抗日,由军政部长何应钦将第十九路军于五日内调离上海,派宪兵第六团接防。当时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及十九路军的蒋光鼐蔡廷锴主张应付日军挑衅,而国民政府则主张忍让,同时也开始对上海周边非租借区发布戒严令,并构筑防御工事预防意外发生。

123日、24日,由日本吴军港向上海派出的巡洋舰大井号和第十五驱逐队(驱逐舰4艘)运载第一特海军陆战队457人和大批军火抵达上海。124日,由旅顺出发之日本航空母舰能登吕号驶达上海。

127日,政府因苦于力量之不充,将日本要求封闭之《民国日报》停刊,上海市政府下令解散抗日会,外交部长陈友仁与孙科均辞职。中国一再退让,引起各方对中国政府之愤慨,而日本海军已决定挑起战争。村井向上海市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对所提4项要求,限128日下午6时前答复,否则日陆战队将采取其所认为必要之手段,以实现其要求。同时,为防备中方不接受要求,盐泽下达有关行使武力之命令。在交涉期中,日本海军陆战队即纷纷抵达上海,并在浦东登陆,故中国虽应允接受要求,于其限定之128日下午6时前答复对日本。

128日上午730分,盐泽照会各驻沪武官,称中国对日本之要求无满意答复,日军将于次日晨有所行动。为委曲求全,中国覆牒日本表示接受,日本在覆文中也表示满意。下午145分,在日方压力下,吴铁城覆文表示全盘接受其四项要求。村井表示满意。下午4时,日机飞往闸北示威。下午7时,日本海军又发出布告:日本海军鉴于闸北情形,颇感忧虑,该处日侨众多,已决定派兵至该地,维持法律秩序,因此希望中国当局,从速将驻在闸北的军队撤退,并解除一切敌意的防卫。日本海军在作此项宣告时,海军源源开入闸北,战争乃不可避免。晚上11时,日本接到吴铁城答复表示满意,却又以保护侨民为由,要中国军队必须撤出闸北。日本不等答复,即向闸北中国驻军发起攻击。晚上1130分,日本海军陆战队在铁甲车掩护下向警卫上海十九路军开始攻击,一二八战争遂揭开序幕。日本海军省下令航空母舰加贺号凤翔号开赴上海。

国民政府为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军政部部长何应钦急电第十九路军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长吴铁城接受日方要求。暂时下野的蒋介石委托国民党元老张静江说服蔡廷锴避免与日军冲突,并调宪兵第六团接替上海第十九路军防务。

128日晚上1130分,日本不等答复,下令日本海军陆战队2,300人在铁甲车掩护下沿北四川路(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已多次划为日军防区)西侧的每一条支路:靶子路(今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虬江路、横浜路等等,向西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在天通庵车站遇到第十九路军坚决抵抗,一二八事变爆发。

129日凌晨,日机从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能登吕号水上飞机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闸北华界,宝山路584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中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藏书超过三十万册)均被炸毁。

129日,十九路军向全国发出《第十九路军为日军犯境通电》。

129日早上,蒋介石约见何应钦朱培德商讨对策。之后由朱培德召集何应钦、顾祝同李济深邓世增林蔚等商定布防、警戒南京和长江沿线及对日抵抗作战事宜。

蒋手定对日交涉原则: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交涉程度为:交涉必须定一最后防线与最大限度,此限度至少要不妨碍行政与领土完整,即不损害九国公约之精神与不丧失国权也。如果超此限度,退让至不能忍受之防线时,即与之决战,虽至战败而亡,亦所不惜。必具此决心与精神,而后方可言交涉也。京沪防御与军政部署为:十九路军全力守上海;前警卫军(即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全力守南京;何应钦留守南京,所有党政军留守机关人员归何指挥。蒋、中国国民党中政会、国民政府外交部、陈铭枢等纷纷表示抵抗日本侵略之决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公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为委员,负责调动军队,指挥沪战。蒋自下野后正式复出,以避免城下之盟、坚持长期抗战。

130日,中国国民政府宣布迁都洛阳,蒋通电抗日,并派精锐之第五军增援上海,当晚上海方面军事长官为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在他指挥下为第十九路军;军总指挥为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师长区寿年毛维寿、沈光汉。蒋发表告全国将士电,表示绝不屈服。此电发表后,影响甚大,人心士气,为之大振。自该日起国民政府各院、部、会开始迁往洛阳(年底才迁回),但军委会外交部留驻南京,同时命令前方军队由军政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朱培德共同指挥。

131日,日本第三舰队开抵上海,21日,日本军舰从长江上炮轰首都南京。

21日起,蒋在徐州主持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对日作战计划。随后第八十八师被命令在25日前集中于苏州昆山。

21日夜,南京下关江面日本向南京市区开炮,富人与官员纷纷逃离市区避难,但日军未登陆。

22日,日军多次进攻吴淞,均被击退。

24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电划分全国为4个防区:第一防卫区,区域为黄河以北,张学良为司令长官;第二防卫区,区域为黄河以南,蒋介石为司令长官;第三防卫区,区域为长江以南与闽、浙两省,何应钦为司令长官;第四防卫区,区域为两广,陈济棠为司令长官。

26日,蒋命令第八十七师第二六一旅自南京增援至昆山27日,部队抵达昆山。28日,蒋批示何应钦炮兵一个营以增援十九路军。29日,蒋介石调动国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第七师(师长王均)准备增援上海十九路军。

212日,经曹家桥一战,日军会师计划遂全面粉碎。213日晨,日军混成第24旅团强渡蕰藻浜曹家桥,与国军交战,十九路军总部决定乘机消灭日军。日军在永安纱厂门前被国军重兵包围,又有60名敢死队员实施自杀攻击,1,600日军全军覆没。日军遭受重创,一举占领吴淞的企图遂破产。

220日,日军开始对国民革命军总攻击。此一总攻,为上海战争中最吃紧一段:闸北之八字桥、天通庵、宝山路、江湾之庙行、跑马场、江湾车站、吴淞之炮台湾、狮子林、蕰藻浜、张华浜都有激烈战斗。国军个个奋勇,人人当先,结果不到两周,日军死伤逾万。

224日,日军决定再度扩大作战规模,自日本本土抽调第11师团与第14师团与当时以参战的部队合组上海派遣军。日本第四个来华统帅,是上海派遣军司令、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陆军大将,他修正以前数人战略,除续在江湾闸北吴淞作策应攻势外,调去10,000人偷击浏河;日军在烟幕中登陆,向国军猛攻,另用骑兵攻浏河侧翼杨林口和七丫口。当时中国以全力灌注于上海正面,浏河守军力量单薄,当即失守。浏河一失,中国闸北江湾大军,成为腹背受敌之不利态势,不得已在苦战34天之后,撤退到第二道防线。战争至此,遂转入结束阶段。双方陷入僵持。228日,英国、法国、美国三国公使介入调停。

31日,日军增援部队在自上海战线后方登陆。国民革命军在江湾一带抵抗日军进攻至32日,由于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十九路军腹背受敌,为免遭合围歼灭,于是被迫全线撤退。

33日,由于十九路军撤退,日军占领真如南翔后,自行发布战斗中止命令,宣布停战,双方进入对峙状态。日军由于上海的战事让长江航运中断,列强位于华中的利益受损,于是逼迫日本政府谈判。

320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于上海开停战谈判。

1932429日,在两国正式签署停战协定前,日人于虹口公园举行阅兵,庆祝日本天皇长寿的天长节及日军胜利。朝鲜反日人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宾席投掷炸弹,结果白川义则被炸死,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被炸断一腿,海军中将野村吉三郎被炸瞎一目。尹奉吉后来被捕,在日本被处死。

55日,英使再作斡旋后,始再举行停战会议,双方遂签字于《淞沪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中规定日军撤至上海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虹口越界筑路各地,恢复一二八以前状态。中国则承认上海为非武装区域,不驻军队。

据总计,参加沪战日军达77,000余人,中方参战人数约42,000余人。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共伤亡14,801人,日军死伤共10,254人。事件中中国经济损失约为十四亿元,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4,204家,房屋被毁1.97万户,损失惨重。同济大学(吴淞)、复旦大学(江湾)、上海法学院等均遭轰炸。

一二八事变以外交谈判解决后,第十九路军从上海撤下,被调到福建剿共,蒋光鼐兼任福建省长。十九路军在福建与红军作战最初取得一些胜果,占据部分的红军根据地。但后来与彭德怀的部队交战失利。蔡廷锴等将领鉴于中日战争步步紧逼,与共产党展开和谈取得停火。而陈铭枢则联络桂系、广东的陈济棠等,商议另立政府。19331120日,十九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蒋介石以大军镇压。由于闽变未取得其他势力支持,十九路军内亦有反对意见,在双方实力悬殊下终告失败。最后十九路军主力被中央军击破,部分则向中央军投降。只有少量十九路军军官到广西投靠李宗仁重组,其余被收编之部队中级以上军官全被更换,十九路军番号亦被取消。

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后,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于131日即公开发表声明:国民党各派军阀和中国资产阶级都是日本帝国主义走狗,以血的屠杀镇压反日运动来献媚日本帝国主义,并且极力号召劳苦群众立即进行革命战争,要求革命群众将缴到敌人的枪械分给工人义勇军纠察队!把子弹向着帝国主义国民党开放,号召革命的士兵们,杀掉你们不抵抗的长官,同武装民众团结一致,进行民族的革命战争!24日,红军在江西发动赣州战役,猛攻赣州城,使陈诚的第十八军被牵制,无法增援上海。事后,第十九路军蔡廷锴将军甚表不满地说:此次我军与暴日在淞沪激战最烈时,江西的赤匪不特不能为国难所激醒以合力御外,反乘机猛攻赣州,企图夺取赣南重要城市,以捣乱我后方,这种行为不啻为暴日张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对于此次事件一贯将责任推给中国的民族主义与十九路军对日军的敌意发动的阴谋。然而在东京审判时当时任少校职派驻日本陆军驻上海武官辅佐的田中隆吉少将在法庭上对此事件作出证言:所谓的惨案是由板垣征四郎委托其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少校制造事端,实际执行则委托宪兵上校重藤宪史与田中之情妇川岛芳子雇用杀手攻击在上海的日莲宗僧侣。日军的任务就是在背后不断的释放假情报搧动日本侨民情绪制造混乱,并适时的发动攻击引发此次事端。

国民政府1931年至1935年间于南京灵谷寺旧址建立国殇墓园,定名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祭堂内6167块石碑上刻1932淞沪抗战中阵亡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将士名单;在公墓内建立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由于阵亡将士之多,公墓没能全部容纳,采取以师为单位,用抽签方法,从每一军阶将士中抽一名代表安葬。

民间纪念:1933年,为纪念在淞沪抗战中阵亡的将士,在广州市沙东路由华侨捐资建成一座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园

当年蔡廷锴将军的卫士曾晖,抗战后他回到增城;在整个抗战期间,曾晖曾身负九枪却幸免于难。曾晖多次向广州市民政部门申请生活补贴,但都杳无音信;虽然政府为老人办理了最基本的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但报销额度十分有限,每个月能领取的补贴并不多(养老金100元、低保290元和高龄津贴300元人民币)。20109月,国家为抗战老兵派发一次性生活补贴3000元,但派发范围仅包括193777日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战部队老战士,并不包括国民党军人。广州市民政局优抚处处长许永明向记者解释道,政策对原国民党军人一直以来没有说法2012912250分,广州最后一位参加·二八淞沪抗日战役的十九路军抗战老兵曾晖因病去世,享寿102岁。

========================================================

  1. 长城战役1933.11933.5   

长城大会战,又称长城抗战

中:张学良何应钦徐庭瑶宋哲元    

 塘沽协定

1933年,日本热河省地方官员表示归附满洲国为由,与满洲国军队进军热河,省长汤玉麟不战而逃;之后日军进攻山海关长城隘口与热河,国民政府派遣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刘汝明关麟征黄杰刘戡在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罗文峪、界岭口凭险固守并抵御日军,但最终由于军备不良、战力消耗殆尽、战略位置丧失而撤退。王以哲部东北军属于参战部队。

之后中华民国成立国民政府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由熊斌徐祖诒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而日军退回长城以北,但实际上日军以监察中国军队的名义留下了驻军,为卢沟桥事变准备了条件。以长城为界,满洲国更于长城各地树立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的界碑。

战斗序列

日军

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4万余人及伪军3万多人,企图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伺机进占冀东。

国军

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张学良指挥,先后调集14个军20余万人,企图保卫热河和依托长城阻止日军进关。

312日起由何应钦接替张学良指挥。

热河战役

日军第8师团进攻热河,汤玉麟征集二百多辆汽车,装上金银财宝和鸦片等,运往天津租界,他的手下的几个将领尚未交锋就投降或逃跑,汤玉麟更是一枪不发,全面败退,率部逃到河北承德地区的滦平,日军仅128名骑兵占领承德。

山海关战斗

193312日,日军于12日以优势兵力及火炮向山海关中国驻军第9旅第626团进攻。日军进攻山海关,中国守军何柱国所部安德馨营英勇抵抗,经两昼夜激战,全部殉国。该团奋勇抵抗至3日下午,奉命撤退。日军攻破榆关。14日和16日,日军再进攻榆关附近五里台、石河的第九旅阵地,守军坚守。110日,日军攻占九门口,守军第十五旅退守石门寨。

喜峰口大捷

193331日,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扣留军用汽车偷运鸦片输送天津,33日夜竟率所部满载私物潜逃,不战弃守承德34日,日军以120骑兵先头部队占领承德。热河各地随之陷落。随后日军进攻北京东北方向的长城各口。38日,政府通缉汤玉麟,命军政部长何应钦驻节北平,驰调国军北上增援。

36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奉命防守东起冷口,西至马兰峪一线。由于装备不如日军,守军以奇袭夜袭对付日军。39日,日军抢占喜峰口。傍晚,奉军长宋哲元令,第三十七师第一〇九旅旅长赵登禹率兵跑步驰援抵达战场;考虑到日军日间火力优势,宋哲元派赵登禹带队夜袭,并将第三十八师董升堂团也交赵登禹指挥。310日,第二十九军赵登禹旅在喜峰口与日军激战。赵登禹接命后,从董升堂团及本旅王长海团挑出500名士兵组成大刀队,由他亲自带队,于311日深夜只带大刀和手榴弹分两路踏雪夜行直插日军军营。311日,当地猎户关仁景、于连贵等自愿担当向导,赵登禹率左翼大刀队袭日军步骑兵营地,第一一三旅旅长佟泽光率右翼大刀队袭日军炮兵阵地。312日凌晨,董升堂团首先到长城外小喜峰口之三家子村和前仗子村附近埋伏,当夜一支日军骑兵部队正在酣睡,大刀队迅速解决日军哨兵,冲入营房扔手榴弹,用大刀劈杀日军。王海长团也赶到狼洞子及白台子日军炮兵阵地,大刀队夺取日军阵地;是次夜袭共砍死砍伤日军逾千人,缴获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8门、机枪36挺、飞机1架,500名大刀队员仅23人生还。日军骑兵与炮兵部队一夜之间被全歼,打破其不可战胜之神话,以致当时《朝日新闻》称: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国军夜击日军,夺回喜峰口,东出铁门关,西过潘家口,由山间小路迂回至敌后包抄日军,宣称歼敌数千,中国方面战后称之为喜峰口大捷

罗文峪战斗

日军于喜峰口失利后从承德方向调集兵力超过万余人,向长城罗文峪口进攻。317日至19日,第二十九军由暂编第二师刘汝明师长指挥,总兵力约6,000人,在罗文峪一带的长城线上迎战。血战三日,第二十九军官兵杀敌3,000多人,伤亡1,700余人,成功击退日军和附庸军队,守住罗文峪。日军向滦东打开缺口。47日起再攻喜峰口,头2天进攻均被宋部击退。411日喜峰口腹背受战,413日,第二十九军奉何应钦之命撤出喜峰口,在兴城以北滦河西岸布防。

古北口

193339日,关麟征率中央精锐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长徐庭瑶)第二十五师到达河北密云县石匣镇时,将部队开到古北口前线。出古北口东关不远,即与日军的前哨发生遭遇。关麟征亲率第一四九团夺取右翼有利高地,遭遇日军潜伏的侦查部队狙击。双方短兵相接,战斗惨烈,关麟征受伤多处,浑身是血。身旁随从官兵10余人全部战死,第一四九团团长王润波阵亡,终于将日军击退,占领高地。311日,日军8师团主力向右翼阵地进攻,东北军王以哲部不支而退,制高点将军楼失守,日军占领古北口关口,乘胜包围第二十五师戴安澜的第一四五团,关麟征负伤,由杜聿明代理师长继续同日军苦战。请示徐庭瑶军长同意后,在古北口以南的南天门一线构筑阵地。

312日日军在火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开始进攻,第一四五团被分割成两部分,师指挥所再次受到攻击,第二十五师只好撤退。开战之初,第一四五团的吴超征副团长兼任侦查先锋营率领一个营奉命驻守帽儿山高地的八个碉堡,由于联络中断,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仍然坚守,日军调来飞机重炮猛攻,该营在八个碉楼居高临下依靠地势顽死守,弹药耗尽而使用刺刀肉搏,最后全营阵亡。

南天门战斗

1933313日,黄杰率中央精锐第十七军第二师于密云县石匣镇抗日,接替第二十五师南天门防务,守备黄土梁、南天门,八道楼子一带阵地。314日第十七军德军装备第八十三师(师长刘戡)投入战斗,416日后,日军飞机10余架即更番至南天门、石匣、密云一带阵地,猛烈轰炸,至21日,日军更全面向黄土梁、南天门、八道楼子阵地攻击,五昼夜末稍停歇,尤以左翼八道楼子一地,著弹3,000余发,工事尽被摧毁,营长聂新、团副吴超征阵亡,尸骨不存,化为灰烬。

423日,日军3,000人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南天门再次发起进攻,先后4次攻击被击退,日军后从421.2高地迂回到大小兴开岭进攻也未得逞。424日,日军向421.2高地发起集团进攻,战至10点左右,421.2高地失守。从421日到425日,第二师已伤亡6,000多人,不能再坚持下去,徐庭瑶调刘戡的第八十三师接防南天门,第二师撤回补整。日军攻占八道子楼后,将山炮运了上去,进行炮击。日军并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日军攻下南天门。

428日到5月上旬,第八十三师继续在372高地、425高地、车头峪、大小兴开岭、上堡子、笔架山、香水峪等地和日军作战,伤亡惨重,阵地不断被日军攻占,刘戡准备自杀,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拦阻。战至511日,何应钦下令撤退,519日第十七军撤至顺义北苑,长城古北口战役结束。

1933531日,中国政府被迫与关东军签定塘沽协定

由于以上的战功,第二十九军高级军官共11人,包括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刘汝明及第十七军关麟征黄杰刘戡,在1935年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1. 热河抗战  19332月-19332  

 中:张学良汤玉麟  

日军胜利,热河省并入满洲国

又叫热河事变热河抗战,发生于19332月至3月,位于中华民国热河省。热河战役首先于19331月爆发的是位于榆关大型战斗张学良以保存实力为由,退居山海关之内。日本军队驻守长城外,占领热河直取北平态势相当明显,不过就整体而言,日本是想借由攻击北平行动,换取中国国民政府满洲国的承认。

因为中华民国政府及国内外大多数舆论不承认满洲国,21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至北平,与包括张学良等27名将领一起发表保卫热河通电。221日,热河战役爆发。装备不良,士气低落的东北军节节败退,34承德失守,热河抗战结束。热河最后遭日军占领。为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张学良、中华民国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下台,何应钦继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关东军仍继续南进,越过了长城一线攻占了冀东、平北、察东,此为1933年春夏的长城抗战。最后以何应钦与关东军签署塘沽协定,战事告一段落。

1932515日,日本海军少壮派军人发动政变,袭击了首相官邸及警视厅等国家重要机关,乱枪打死了首相犬养毅,组成了斋藤实内阁。新内阁确立国防国家体制为宗旨,在此情况下,日本关东军决定调头把圣战指向热河省。热河本身南有长城为屏障接壤河北省北平特别市,西有苏克斜鲁山察哈尔省相邻;东南与辽宁相接。九一八事变两个月后,关东军在《满蒙自由国设立方案大纲》中将热河划入预定建立的满洲国版图。关东军组建满洲国的各种方案中,没有一个不把热河与辽、吉、黑三省并列,划入满洲国的行政区划的之中19323满洲国成立时,政府成员名单中就包括了时任中华民国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并委其为参议府副议长兼热河省长关东军即根据《日满议定书》的日满联合国防为由,发动进攻夺取热河战役。1933121日,外相内田康哉贵族院作外交方针演说时称:满蒙与中国系以长城为境界者,由历史而言,亦无议论之余地。尤以热河省之属于满洲国之一部者,征诸该国建国之经纬,当可明了。……日满议定书》,规定满洲国领土由两国共同负责维持治安。故所谓热河问题,为满洲国内部问题,同时日本因有条约上的义务,对此抱重大关心。

1932717日,日军借口军事联络员石本权四郎等3人在朝阳北票之间失踪,以武装搜索为名,派日军300余人攻占热河边境之朝阳寺。

819日,日军一度占领南岭车站,炸毁南岭铁桥,并不断派飞机到热河上空挑衅。

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参谋长小矶国昭、副参谋长冈村宁次为了将华北的中国军队主力牵制于冀东地区,以使关东军进攻热河容易,并保障其进攻部队之侧背安全,从1932年夏季开始,不断在山海关和辽宁与热河交界处制造事端。193210月,发生了伪满警察强行进入山海关城、与东北军士兵冲突的第一次山海关事件1932128日,又发生了日军装甲列车炮击山海关的第二次山海关事件

19331123时,日军山海关守备队长落合甚九郎派人在营院内投掷手榴弹并鸣枪数次,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即以此为借口,向中方提出4项条件,要求中国军队、警察及保安队撤出山海关的南关及南门,由日军进驻。遭到中方拒绝后,日军于12日晨强占南关车站,并将中国警察缴械。上午9时开始攻城,被守军击退。日军第8师团即向第9旅送来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军队立即撤出山海关。10时,日第8师团一部兵力乘4辆列车,在3辆铁甲车护送下到达山海关,10分钟后与其守备队在飞行第1中队5架飞机支援下共同发起进攻。战斗至17时许,日军受挫退去。3日晨,日第8师团一个多旅团的兵力在15架飞机轮流支援下对山海关南门展开猛烈的攻击。日海军第2遣外舰队的舰炮亦从山海关以东的海面上对中国守军进行轰击。战至14时,东南城角被日军突破,团长石世安组织反击未能奏效,第1营营长安德馨及第2345连连长先后战死,2个营的官兵已伤亡殆尽。石世安率余部于15时从西水门向石河西岸撤退。日军于当日占领了山海关,14日攻占五里台,110日攻占九门口,控制了关内外的交通要道。

128武藤信义下达了进攻热河的预先号令。

国民政府于211日派代理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宋子文、军政部长何应钦、外交部长罗文干、内政部长黄绍竑等至北平与张学良商讨保卫热河问题及为张军筹措军费。1933212日,张学良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职务,组成榆关热河战斗序列,将华北现有驻军编为8个军团和1个预备军团。两集团军的作战地域分界线为朝阳建昌凌源平泉承德的公路。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张学良

第一军团总指挥于学忠:防守津塘地区,第40庞炳勋,第50于学忠(东北军)

第二军团总指挥商震:防守滦东地区,第32商震,第57何柱国(东北军)

第三军团总指挥宋哲元:防守冀北地区,第29宋哲元

第八军团总指挥杨杰:集结于北平附近,第17徐庭瑶,第26萧之楚,第67王以哲(东北军)

预备军团集结于北平附近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张作相,汤玉麟任副总司令。直接担任热河省的防守任务

第四军团总指挥万福麟,第53万福麟(东北军)6个师

第五军团总指挥汤玉麟,第55汤玉麟(东北军)1个师、4个旅,骑兵第2孟昭田(东北军)

第六军团总指挥张作相,第41孙魁元3个旅,第63冯占海(东北军)

第七军团总指挥傅作义:防守察东地区,第59傅作义,第61李服膺

217日,武藤信义正式下达了进攻热河的作战命令,定于223日按预定计划开始行动。日本政府于223日由驻华公使馆向中国政府外交部提交备忘录,要求中国军队退出热河省,否则难保战局不及于华北方面。中国政府予以拒绝。就在日驻华公使馆送交备忘录的同时,日关东军分3路向热河发起了进攻。

 

1933221日,热河战役的前哨战南岭战斗开打。221日,热河战役爆发。222日下午五时,日军200人占刘龙台。中国北票董福亭军退至朝阳开鲁崔兴武军暗中投降,日军与孙殿英部激战,孙退守围场223日,日本使馆秘书上村伸一中国交节略要求撤出热河军队遭拒。224日,日军受到北票商民往迎,随即朝阳战斗开打。226日,日军进占朝阳,中方不战而退,爆发凌南战斗31日,驻平泉万扶麟至凌源视察,闻前方战况不佳,即返平泉。同时凌源各机关退至平泉,爆发赤峰战斗32日日军随即进入凌源33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以为日军已陷平泉,遂率1,000余人逃走。至承德西20里的广仁岭得知赤峰战斗胜利,凌源未失才返回。然日军装甲车已经逼近承德90里的六沟。34日早上七时,汤玉麟再度弃城逃走。八时日机飞承德,轰炸汤玉麟军,十时日军达距承德30里的红石岚。下午一时日本皇军装甲车开进承德,而日军竟只128名骑兵即陷承德热河省十九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遂并入满洲国国土。

日军第14混成旅团、第33混成旅团,共约1万人,统归8师团师团长西义一中将指挥。由沈阳乘火车到达绥中后,224日开始沿着六股河河道西进。227日推进至纱帽山(今建昌县杨树湾子乡赵屯村前山)以东地区,即向防守该地的第119师和第108师阵地进攻。战斗至22810时,守军西撤。日军追击,并于31日占领了凌南,尔后攻占了凌源。旅团主力从凌源南下,经刀尔登青龙,于34日占领冷口32日突破第116师阵地,占领了喇嘛洞。经要路沟界岭口(今抚宁县大新寨镇北部长城)前进,于5日占领了茶棚

36日,混成第33旅团已从绥中出发,西义一命令在茶棚的混成第14旅团2个大队改变任务,向喜峰口方向前进。

汤玉麟主政热河八年,以其子汤佐辅之言是从。卖官种烟、苛捐杂税,甚至摧残教育、破坏司法。不战而逃被认为是败战的原因。其军队四师,号称三万,实则二万,欠饷10月。以致于民怨沸腾,欢迎日满联军。加上张学良军事指挥失败,其时据守热河的军阀汤玉麟是张学良父执辈,拥兵自重,根本指挥不动,也不允许张学良部进入热河,甚至有降日倾向。蒋建议张迅速解决汤,但计划泄露,为避免大战之前先内讧,争取汤积极抵抗,张只能暂时将所部布置在热河外围以稳住汤,并派去张作相督战。都是败战原因。

热河的失守使全国大哗。在蒋介石示意下张学良引咎辞职;312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批准张学良辞去各兼职,命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代理北平军分会委员长。

=======================================================

  1.  绥远抗战  193611月-193612   

 中:傅作义汤恩伯赵承绶王靖国    中国获胜

中华民国:兵力:晋绥军.  指挥官:傅作义,汤恩伯赵承绶王靖国

                   伤亡:百灵庙战役中死伤300余人

日本帝国,蒙古军政府

                 指挥官:田中隆吉,德穆楚克栋鲁普李守信王英

                兵力:日本志愿军 30人,蒙古军 9,000人,大汉义军 6,000

                伤亡:可核实伤亡2000余人,其中蒙古军死亡600人以上,

                          另有大部被收编或俘虏

绥远抗战,又称绥远事件,为193611月至12月间发生于中华民国绥远省(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战争,战争双方分别为傅作义率领的晋绥军李守信德穆楚克栋鲁普旗下的大汉义军蒙古军。这场战争是抗日战争初期双方主要交火之一,共分为红格尔图战役百灵庙战役和锡拉木楞庙战役三场战役。抗战初期晋绥军处于守势,在成功抵挡住大汉义军对红格尔图的进攻之后开始发动反攻,并夺回了被蒙古军控制的百灵庙。大汉义军连同蒙古军在关东军空军的配合之下对百灵庙发动反扑,被晋绥军重创并击退。此后晋绥军在锡拉木楞庙附近对大汉义军发起总攻,将该地区的大汉义军几乎全歼,部分大汉义军将领率部投靠了晋绥军。战争最终以晋绥军大获全胜而告终,大汉义军在此次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并最终被撤销编制,日本方面因为此次严重失利而减少了在总攻中使用日伪军的次数。因为百灵庙战役在整场战争中规模和影响最大,此后很多媒体和研究人员用百灵庙战役百灵庙大捷来指代整个绥远抗战。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原有的察哈尔特别区热河特别区以及绥远特别区改设成察哈尔省热河省以及绥远省三个省份。在此之前,居住在这些地区的蒙古王公们对内蒙古建制的撤销一直表示反对,改为设置省后,他们的反对的态度也愈演愈烈。

19337月,德王和百灵庙喇嘛巴图巴亚尔联合其他蒙古王公在百灵庙开会、决定联合向南京国民政府施压,要求内蒙古自治。19341月,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在乌兰察布盟百灵庙成立(史称百灵庙蒙政会)。该委员会隶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同时受蒙古地方自治指导长官的监督指导。在该委员会中,云王担任委员长(19361月由副委员长索王继任),德王担任秘书长(19361月升任副委员长),并实际掌管该委员会的职能。蒙政会在成立后和绥远省政府之间的权力界限并没有得以明确划分,在税收分配等问题上双方一直争执不下,甚至爆发过交火。

日本开始介入

早在1933年日军夺取热河省后,就策划进犯绥远。19333月,日军侵占热河省的过程中,驻守开鲁的原东北军骑兵第17旅李守信部投降日军,被改编为兴安游击师1130日日本内阁制定《帝国外交政策》和陆军省()对该文件提出的最后修正案,标志日本分离华北政策形成。这一政策要达到的总目的是要驱逐国民政府势力于华北之外。具体地说,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联合德王统一内外蒙古。成立伪蒙古国;二是策动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五省脱离国民政府成为自治地区

关东军、中国驻屯军首脑人物纷纷出动,企图策动宋哲元阎锡山傅作义韩复榘商震等华北将领脱离国民政府,实行华北5联合自治;与此同时,唆使河北省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19351125日在通县宣布脱离中央自治,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以此推动分离华北工作。

19351218日,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被认为是适应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而成立的,其管辖区为冀察两省和平津两市。日本方面认为冀察政权将成为华北5省脱离国民政府而独立的阶梯

在加紧分离华北的同时,日本也在将自己的势力向内蒙古西部扩张。从19337月到19361月,日本军方力图促成内蒙古西部地区转向亲日,成立自治政权,最终使之脱离中央而独立。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日军于沽源县发动了两次察东事件,成功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免去宋哲元的察哈尔省省长职务。1210日,李守信部与关东军派出的特设队一起不战而占领宝昌;1212日又在关东军飞机支援下攻占沽源县城;1230日和31日分别进驻张北商都县城。1230日,关东军参谋田中隆吉、多伦特务机关长浅海等与察哈尔省代主席张自忠达成由蒙古保安队进驻察北六县的协议。这样,李守信部即以蒙古保安队名义进驻沽源、张北、宝昌等六县。接着又占领了崇礼尚义化德。至此,察北地区已完全处在关东军的控制之下。

1936120日,在关东军的策划下,在张北成立了伪察哈尔盟公署。

德王公开投日

19342月,德王开始和李守信接洽,同时开始和关东军正式接触,商讨成立蒙古国的相关事宜。为了阻止德王的行动,傅作义建议国民政府将蒙古地方自治改为以省为单位,将蒙政会一分为二,分为绥远省境内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察哈尔省境内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此外,从1935年下半年开始,一些王公贵族在傅作义的策动下开始致电南京政府,要求脱离百灵庙蒙政会,另订分区办法,组织自治委员会。这些建议最终被南京国民政府采纳,准许乌伊两盟零丁分区设治办法,免于参加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并准在爱金合洛设立自治机关。日军扶植德王和李守信,成立蒙古军总司令部;还收买伪军头目王英,组织蒙汉西北防共自治军大汉义军

19361月,日军指示李守信部侵占察哈尔以北6个县,意图进占绥远大青山以北各县,更进而推向西北甘肃、宁夏、新疆三省边界,阻塞中国西北地区对外交通,割断与苏联联系,实现满蒙政策210日,蒙古军总司令部正式成立,建立蒙古军,德王亲任蒙古军总司令,李守信任副总司令;下辖九个师、一个炮兵团和一个宪兵队。但日军在化德县组建大汉义军的行动引起了德王的不满,德王认为这是日军在限制他的权力和影响力。512日,蒙古军总司令部正式改为蒙古军政府,云王、索王、沙王任正副主席,德王任总裁,负实际责任,总裁之下设4个帮办,协助总裁处理军政事务,李守信名列4帮办之首。

日军唆使伪蒙军侵占察北六县后,19367月底开始,盘踞在察绥边境的两支伪军向绥军发动试探性进攻。

傅作义部当令驻守兴和的一个营,于81日晚实行突袭。8月初,傅作义亲临前线,命师长彭毓斌、团长许书庭先后率部出击,毙敌数百人,俘虏马子玉等60余人。84日夜至5日凌晨2时许,晋军一部在红格尔图东面察哈尔境内之阳坡村、土城子一带将伪军歼灭,另一部袭击了头股地、小土城子的王道一司令部。两支晋军在战斗中均取得了胜利,而西北防共自治军则几乎全军覆没,王道一在逃回商都之后即被日军处死。傅作义也由此得出判断,日军和日伪军即将大举进攻绥远。随后傅作义传令将俘获的伪军首领全部处死。

傅作义坚持斗争

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多次派其俄文秘书乌兰夫前往百灵庙,对保安队队长云继先晓以大义,促成云继先率1,000名官兵反正。德王公开投日后,反对投靠日本的云继先率领保安队于1936221日发动了百灵庙暴动,将百灵庙的蒙政会保安队全部带走,并接受了傅作义的收编。暴动发生后,板垣征四郎中间人的身份企图拉拢傅作义加入蒙古自治的行列中,遭到了傅作义的拒绝。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与察哈尔省政府交涉,减免鸦片过境税三分之一税款,宁肯收少70万元,也叫德王一无所得。19368月,蒙政会内部关于乌拉特前旗的领导问题出现分歧。当时西公旗老王死去,德王支持其侄巴图巴雅尔,与老王另一侄子不拉多济尔争位,傅作义命王靖国派兵化装成西公旗保安队进攻,打死巴图巴雅尔等人。

相关部队概况

准备”“由察北向绥东出动把傅作义从绥远赶走,根据日本关东军的建议19367月,蒙古军政府下属部队编成新的蒙古军,成立蒙古军总司令部,德王任总司令,李守信任副总司令。总兵力约达1万余人。

大汉义军是关东军临时拼凑起来的,其兵源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冯玉祥旧部张万庆向第29军刘汝明部借来的兵;二是绥东土匪头子石玉山纠集的察北和绥东的土匪和民团;三是从冀东调来的伪军;四是由李守信部伪蒙古军拨给的胡宝山部一个骑兵团。大汉义军”9月编组,10月编成,辖5个旅,石玉山、金宪章、安华亭、王子修、杨守诚分任旅长,寇子严任参谋长。此外还有骑兵支队、骑炮营、手枪团、游击大队等直属部队,全军共约5000余人。

关东军并未直接参与作战,其所提供的兵力全部都是顾问和指挥官,除了上述提到的各路顾问外,关东军驻嘉仆寺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是日伪军在此次战争中的主谋和指挥。

国军方面

面对日本对绥远步步进逼,国民政府和晋绥地方政府采取强硬态度。1936年春,蒋介石调集中央军5个师入晋,准备打击经过长征进入西北之红军,同时也准备对日本侵犯绥远有限度抵抗。918日,中央军小炮队1个大队开抵绥远。

118日晚,傅作义召开营以上军官秘密军事会议,商讨反击。

1117日,蒋自洛阳亲赴太原晤见阎锡山,1118日在绥靖公署召集各机关公务员训话,大意一切应以坚固守静之态度沉着处理。傅作义从前线赶来,蒋要傅作义迅速停火,以免影响中央誓死剿共政策;傅作义则要求反攻百灵庙,蒋表示反对。

作战序列

114日,傅作义由太原返回归绥,即会同赵承绶赴前线检查战备。1111日,阎锡山以军委会副委员长、太原靖绥公署主任的身份,发布关于绥远作战部队序列的命令:傅作义为晋绥剿匪军总指挥兼第一路军司令官,汤恩伯为第二路军司令官,李服膺为第三路军司令官,王靖国为预备军司令官,赵承绶为骑兵军司令官,门炳岳为副司令官。此外,先前从蒙政会投靠到傅作义帐下的正黄旗总管达密凌苏龙旗下的绥东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剿匪军司令部设在正黄旗政府所在地十二苏木,下辖3个中队,1中队驻兴和县和正黄旗巧尔基庙、四苏木一带;23中队驻十二苏木、土木尔台、阿贵庙等地,共约700余人,是一支蒙古族骑兵部队。该部队配合晋绥军参与了当地的防御工作。

红格尔图战役

大汉义军1113日接到了日军指挥部下达的作战命令。14日夜,大汉义军主力从商都出发,向红格尔图方向推进。当夜12时,其先头部队进至距红格尔图四里之阳坡村,与达密凌苏龙派出的巡逻队遭遇,发生前哨战。1115日上午8时,大汉义军1500余人开始向红格尔图发起进攻,驻守红格尔图的晋绥军随即展开防守。战斗中日军出动了飞机四架、山炮六门,向东、北两面围墙猛轰,掩护分由东北南三面,向城内进攻的步骑兵。而城内的守军则以工事堡垒为依托,双方激战两个小时后,大汉义军暂时撤退。此后大汉义军继续进攻,战至下午5时,大汉义军先后多次冲锋,全部被击退。

彭毓斌在集宁得知战况后,立即下令驻防高家地的骑兵第六团,利用夜间增援红格尔图。1114日晚上12点,骑六团团长张培勋率该团两个连及机枪一排,由高家地驰来增援,从西门进入红格尔图。1115日凌晨6时左右,在田中隆吉亲自指挥下,大汉义军5000余人以飞机大炮作掩护,向陶林县属红格尔图进攻。田中隆吉、王英指挥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旅向红格尔图猛扑,先后7次冲锋。

111617两日,在田中隆吉指挥下,大汉义军总指挥王英率领石玉山部和杨守诚部两个骑兵旅、金宪章部步兵旅、两个炮兵连以及胡宝山部骑兵支队、于志谦率领的游击大队等直属部队,在日本飞机掩护下,从东、南、北3面继续向红格尔图守军阵地猛攻,但阵地始终在守军手中。

1115日,傅作义和赵承绶赶到集宁前线,亲自指挥作战。1116日,傅作义赶到平地泉指挥。

1118日凌晨130分,各部队疾进至不浪山腰。凌晨2时,发起总攻,分路包抄,打得大汉义军猝不及防。上午7时,大汉义军全线崩溃,土城子以北东西山腰也被晋绥军步兵占领。红格尔图东南北三面的大汉义军部队开始向北方逃窜,其中南面的攻城伪军绕道城东向北逃窜。830分,骑一师师部胜利进入红格尔图。此次作战大汉义军阵亡500余人,被俘20余人,连同保卫红格尔图3天之战,大汉义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据董其武提供的资料上显示,是役共毙伤敌伪军1700余人,俘虏伪军300余名)。

在红格尔图激战的同时,驻守兴和的晋军李服膺部1个团,在1117日至18日与来犯的大汉义军展开了攻防战,至18日中午最终将对方击退,20日大汉义军全部退出兴和。

百灵庙战役

11月初,蒙古军第二军第七师穆克登宝部开抵百灵庙。并运来大批粮袜、武器,电结该地。

1123日下午1时,晋绥军出击部队开始由集结地进发。部队顶风冒雪,按规定时间进入目的地,突然进攻蒙古军。绥军于1124日凌晨全部占领外围山头。上午7时,战事进入到胶着状态,绥军出现大量伤亡。日机关特务长胜岛角芳即组织蒙古军据险死守。绥军指挥官孙长胜和孙兰峰见下达突击命令。傅作义急令孙兰峰将山炮营推进至百灵庙东南高地附近,向女儿山射击,并命令韩天春营长指挥装甲车队,配以汽车,共同向百灵庙东南山口冲击。随后6辆汽车满载步兵也由最大的土山口冲入。骑兵主力在庙北绥境蒙政会方向,双方激战后,守军死伤大半,绥军突破北山口,进入镇中。日本少将衔特务机关长胜岛角芳和伪第二军日本顾问烟草谷、伪第七师师长穆克登宝等人乘车逃跑,翻入沟内逃脱。战斗持续到1124日上午930分,经过七上七下反复争夺,绥军歼灭大部伪蒙军,收复百灵庙。

此役蒙古军阵亡300人(一说七八百人),被俘300人,伤600人。绥军缴获大炮10余门,机枪10余挺,步枪600余支,无线电台数部,弹药一库房,汽油500余桶,白面2万袋以及战马等。绥军方面,此役共伤亡300余人。

田中隆吉随即命令大汉义军副司令雷中田率领金宪章、石玉山、葛子原、赵奎阁等部向锡拉木楞庙集结后,向百灵庙反扑。1128日,大汉义军一方面以汽车百余辆陆续运援兵3000余人至锡拉木楞庙,一方面由王英率所部骑兵2000余人在1129日和30日从商都以北绕过土木尔台,经草地向西进到陶林西北民地边、黑山子一带。这时大汉义军旅长石玉山、金宪章与傅作义方面建立秘密联系,准备随时投靠绥军,因而这两部伪军到达锡拉木楞庙后借故没有加人反攻行列。雷中田于是只率领葛子厚、赵奎阁等两部伪军1000余人开始反攻。122日晚,田中隆吉命令大汉义军副司令雷中田率伪军反扑百灵庙,以装甲车10辆为先锋,用汽车装载1000余名伪军从大庙出发,并于次日凌晨6时赶到百灵庙附近。

123日凌晨3时,大汉义军对绥军阵地开始发动进攻,但是接连受挫。在百灵庙西南部的战斗当中,绥军发起伏击,大汉义军当场阵亡上百人,被俘230余人。此后大汉义军进攻一直毫无进展,330分,西面大汉义军约500人滞留在绥军阵地前约3里外的一个之山凹内,刘景新团二营绕道侧背后发起夹击,大汉义军死伤数十人,其余向东南方向逃走。上午9时,傅作义部击毙雷中田等500余人,其余伪军与日本顾问逃去。下午7时,绥军发起反击,日伪军被击溃,绥军随即追击60里,击散其掩护部队后返回。此时已经是4日上午9时左右。此战过后,200余名伪军被俘,日伪军反攻百灵庙的尝试彻底失败。王英伪军主力一部遭到严重打击,致使锡拉木楞庙的日伪军守备力量大为削弱,并将王英所部主力牵制于乌兰花一带,这就为绥军发起攻占锡拉木楞庙的战斗铺平了道路,成为锡拉木楞庙战役的序战。

锡拉木楞庙战役

锡拉木楞庙在百灵庙东面七十余里,位于四子王旗北部。伪蒙军第七师在百灵庙战役遭到惨败后,残部退回锡拉木楞庙和布拉图庙两地休整。

这时,大汉义军旅长金宪章、石玉山,派人通过第三十五军副军长、前线总指挥曾延毅联络反正。金宪章秘密派遣其参谋长前往归绥,向傅作义接洽关于投奔的相关事宜,石玉山也暗中派人通过彭毓斌的关系转赴归绥请求被收编。傅作义即以万金相许,并提出先决条件:必须逮捕所有日本顾问加以枪决。

123日清晨,骑二师在南厢村、红房子一带与王英伪军开始交战,将王英所部击溃。

126日,孙长胜指挥的骑二师两个团及李思温团,在四子王府北黄草洼一带将王英伪军截断,独立第七旅马延守部所部两个团亦奉命在乌兰花以北向大汉义军紧逼。

127日,李思温团由乌兰花出发,向石玉山部前哨驻地进攻,并成功消灭了一批大汉义军。128日,李思温团包围了石玉山部驻地哈拉伊力根。经过联络,石玉山部1个旅、共3个步兵团当即宣布在阵地加入绥军。在大庙,129日凌晨,金宪章部也宣布加入绥军,其突击队100多人攻入日本顾问驻地。金、石二人率4000人倒戈一击,将小滨大佐以下29名日本顾问全部逮捕并枪决,同时彻底歼灭伪军第七师残部。金宪章部同时向蒙古军第二师发动突袭,将其大部歼灭。10日,金宪章部第二师共两个旅、2000余人正式加入晋绥军新的番号为陆军新编第二师,金宪章仍任师长。129日,傅作义下令收复钖拉木楞庙,同时命令孙长胜骑兵师长途奔袭,将在小北号王英2000骑兵包围解决,王英仅带卫队百余人向北方草地逃走。同日上午,李思温团进占锡拉木楞庙。王英带着残余杨守程、常子义部逃回张北,被日军全部缴械。战局于是急转直下,大汉义军张万庆所部旅长安华亭率两个团,团长王子修率一个团,共2300余人,不等前往归绥与晋绥军接洽的代表返回,即于1218日晨开往南壕堑以南,与绥军取得联系,宣布加入绥军。南壕堑是绥东南部伪军的根据地,张万庆部主力加入绥军后,至是南壕堑一带已无一匪军1219日,大汉义军昌存义部闻安、王已经投靠绥军,即自动向兴和移动,尾随安、王两部接受绥军收编。至此,大汉义军彻底覆灭。

1215日,归绥特务机关长羽山喜郎中佐向傅作义递上日本关东军最后通牒:要傅作义撤出绥远,开往山西,限二十四小时内答复。傅作义说:现在就可答复,我是绥远主席,边防将领,守土有责,不放弃国家一寸土地,兵戎相见也在所不惧。” 

绥战前夕,全救会在上海组织了300多个宣传队共2000余人上街进行抗日宣传并为援绥募捐。赴绥慰问团有80多个。

上海妇女儿童前线慰问团在组织慰问团赴绥途中,一方面积极进行舆论宣传,一方面组织募捐,到了绥远后,又带领慰问团到各地进行慰问演出,联系绥远各界妇女,宣传抗日思想,由于她们工作出色,得到前方将士的赞许,《绥远日报》对她们的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绥远抗战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中国抗日阵线的更快形成。战争最终以晋绥军大获全胜而告终,大汉义军在此次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并最终被撤销编制,日本方面因为此次严重失利而减少了在总攻中使用日伪军的次数。

百灵庙大捷的消息于19361124日传出时,中国大陆各地报纸对此次胜利竞先发出号外

百灵庙大捷也促使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百灵庙战役胜利结束的当日,国民政府就致电德王,斥其轻启战祸,并指出百灵庙为绥蒙区域,应尊之前的指令,一律迁出。1127日,伪满外交部与关东军共同出面发表公告,声称如绥远之局势危及满州国安宁秩序,则日本与满州国当局,不得不取适当办法,以防患于未然。该公告结语宣称:日军事当局,因盼望内蒙之成功,故对于足以妨害满洲国之事变,不能漠不关心。对此,南京外交部于1128日以谈话形式发表声明,此次蒙伪匪军大举犯绥,政府负有保卫疆土,戳乱安民之责。不论其背景作用为如何,自应予以痛剿。此为任何主权国家应有之行为,第三国无可得而非议,公开驳斥了日本方面的指责。

随后,蒋介石在1130日公开赞扬百灵庙抗战,说:百灵庙之收复,实为我民族复兴之起点,亦即为我国家安危最大之关键

  1.  卢沟桥事变/平津作战  19377    

中:宋哲元    日军胜利,平津沦陷

平津作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29北平天津地区与日本陆军中国驻屯军的作战。

1935828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宋哲元为平津卫戍司令,冀察绥靖主任兼河北省主席。1218日,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宋哲元兼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统领冀察两省与平津两市的政务、军务。驻守平津的是国民革命军第29,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

19375月,宋哲元离开北平回到山东乐陵老家养病。77卢沟桥事变爆发。711日晚,宋哲元从山东返抵天津。日本政府一方面标榜不扩大方针,一方面向华北派兵。日军因战线过长,又担心国际联盟制裁,决定迫和为主,内变策应为从(军事打击为主,策动傀儡政权为辅)。

1937725日晚,日军一部侵入廊坊26日占领。当日下午,日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谍。19时,日军1个大队乘车经广安门向北平城内开进,受到守军阻击。27日,日军对通县团河小汤山等地第29军驻军发动袭击。守军分别退至南苑北苑

288时,日军在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指挥下向北平地区第29军发动总攻。主攻部队20师团,在飞机、炮兵支援下,对驻守南苑的第29军特务旅(旅长孙玉田)、第38师第114旅、骑兵第9师(师长郑大章)等部发起攻击。南苑守军在日军攻击下,指挥失灵,各自为战,一片混乱。位于丰台的日军驻屯旅团主力,前出到大红门地区切断南苑到城内的道路,阻击由南苑向城内撤退的第29军部队。战至13时,南苑战斗结束。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殉国。与此同时,第29军第37师(师长冯治安)一部向丰台日军发动攻击,被日军增援部队击退。

当日,日军独立混成第止旅团攻占清河镇。该地守军冀北保安部队(指挥官石友三)第2旅退黄寺。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占领沙河28日下午,宋哲元委派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长,于当日晚离北平赴保定。第37师奉令向保定方面撤退。

298时,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攻击北苑与黄寺。黄寺守军冀北保安部队与日军战斗至18时后撤退。北苑守军独立第39旅(旅长阮玄武)与日军战斗后转移到古城,战斗结束后又返回北苑。该旅于31日被日军解除武装。在城内的独立第27旅被改编为保安队维持治安,数日后突围到察哈尔省归第143师(师长刘汝明)序列。

驻防天津的第29军第38师部队(指挥官为副师长李文田),于29日凌晨主动向天津日军发动攻击,攻占天津总站日军驻地,并向驻海光寺日军司令部和东局子飞机场展开攻击。开始时较为顺利,后在日军飞机、炮火反击下,至15时开始撤退,随之天津沦陷。29日驻通县伪冀混成第l旅团和驻屯旅团分别在30日晚和31日进占长辛店西面高地和大灰厂附近地区。至此,平、津作战结束。

  1.  太原会战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 忻口战役 娘子关战役 太原保卫战1937912日-1937118

中: 阎锡山(总司令)、卫立煌朱德傅作义,六个集团军,               约580,000人。中方伤亡逾100,000

日:筱原纯一郎板垣征四郎(总司令),五个师,约140,000人,     日方伤亡近30,000

太原会战1937911日至11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第二战区日本军队山西太原附近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役。包括天镇战斗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以及广灵、灵邱、崞县、原平等战斗。

太原会战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和日本华北派遣军寺内寿一大将,朱德第十八集团军配合第二战区作战。

这场战役结束后中国政府在华北、西北的大规模战事宣告结束,日军成功取得山西大同一带的煤炭资源。

南口战斗

193787日,汤恩伯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13军进入南口阵地。在关东军参谋长坂垣策划下,日军以相当大兵力主攻南口,中方由王仲廉的第八十九师防守。89日,日军开始正式攻击。激战16天,826日,南口失守。中国军队伤亡1.6万余人,日军伤亡1.5万余人。

张家口战斗

1937821日,察哈尔境内日军南攻张家口。中国军队领导者为一四三师刘汝明826日张家口陷,国民革命军向察哈尔南部之洋河右岸撤退。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随即在伪蒙骑兵协同下沿平绥铁路向西继续进攻。日军并攻陷怀来延庆829日,日军两支部队在宣化会合,防御平绥铁路西段的中国军队面临夹击危险,遂分头撤退。831日,日军中国驻屯军与到达的国内援军编组为华北方面军、第1军和第2军,连同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在内,日军用于华北作战部队合计约37万人。

大同战斗

193792日,日军为确保华北主力南下平汉线作战的侧翼安全并获取煤炭等战略物资,以华北方面军5师团联合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分两路从北面进攻山西,在大同天镇同中国军队发生战斗。中国军队领导者为六十一军李服膺和十九军王靖国,日军方面领军者则为酒井兵团酒井镐次。战斗中,守住阵地的国军与酒井兵团互有攻防。911日,中国第二九九团孤军坚守天镇一周后突围南退,12日撤离大同。

1937913日,由于大同失守,日军5师团攻占河北省阳原、蔚县、山西省广灵后,挺进山西浑源、灵丘,企图突破平型关、茹越口,与察哈尔派遣兵团进行协同,欲歼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9月中旬,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采取收缩防御的态势,将军力集结于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沿内长城进行防御,其中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防守茹越口,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撤至雁门关阵地,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七十三师及第十五军退守平型关团城口既设阵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五师进出平型关外,遮断日军后方供应连络线。

平型关战斗

1937920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攻占灵丘22日攻占平型关西北的东跑池制高点。924日,日军攻占平地泉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林彪115贺龙120配合第2战区王靖国部配合作战。925日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偕同大批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进入了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以东预设的伏击区域。115师师长林彪采取避强击弱的战法,放过要伏击日军的先头部队,歼灭其辎重部队,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926日,日军向蔡峪口溃退,中国军队继伏重兵于平型关之土沟,待其增援之两联队经过,尽予以歼灭,遂成平型关大捷。毙伤日军运输队500余人。蒋致电嘉奖。927日,中国军队乘胜攻灵丘,两败日军。

927日,日军混成第15旅团进攻繁峙县北、雁门关以东的茹越口长城阵地。28日,中国守军第203旅反冲击失败,日军突破茹越口,中国守军第203旅旅长梁鉴堂殉国。29日夜,西路日军攻占繁峙,遮断了平型关正面中国军队的退路,阎锡山被迫下令向南撤向五台山、代县一带,平型关战役结束。30日,占领繁峙的日军混成第15旅团进占代县。中国守军从内长城防线撤退后,东面的日军第21旅团进入大营镇。

忻口会战

19371010日,卫立煌率国民革命军第14集团军从河北石家庄赴晋北增援,集结于忻口附近。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负责指挥忻口会战。会战13日打响,双方交战激烈。自15日起,板垣又投入第五师团主力七八千人向永兴村、安家庄一带进攻。112日,蒋介石令晋北各军向太原以北青龙镇阵地转进,与晋东军协同作战。

1018日,120358716团在雁门关黑石头沟设伏,经3小时激战,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击毙日军数百。21日,第716团再次于黑石头沟伏击,击毁日军10余辆汽车。从18日至21日,第716团在雁门关以南地区,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切断了日军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后方补给线。此外,第十八集团军还取得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也对日军造成了损失。

根据投入忻口会战的日军第42步兵联队战斗详报,1011日至1029日仅该联队就总计战死520人,战伤901人,足见战斗之惨烈。

娘子关战役

1937106日,日军川岸文三郎率领关东军第20师团强攻河北井陉娘子关,策应其第五师团之攻势。孙连仲的第26路军与曾万锺率领的第3军依工事抵抗。11日,日军进攻井陉、砭驴岭,中国守军第38军第17师迎击。14日日军突进苇泽关、旧关,被中国第一战区第一军团、第三军包围,但中国军队火力不足,至22日,日军仍坚持抵抗。日军被迫于21日抽调第20师团全部及第109师团一部由冀南回援。1026日,日军攻破娘子关,并追击溃退的中国守军,晋东平定阳泉相继失守,日军进逼太原。

太原保卫战

1937112日,晋东方向日军(第20师团和第109师团)占领昔阳,形成与晋北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和第5师团)会攻太原之势,忻口中国守军当夜南撤保卫太原。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命令主力撤至太原以南,以傅作义为太原城防司令,率领国民革命军第35军守太原。

115日东路日军占领榆次6日北路日军兵临太原城下。7日两路日军在日空军配合下,对太原发动总攻。经过激战在8日晚突破北面城垣,傅作义率部从城南突围。119日,日军占领太原、祁县、平遥后停止进攻;中国军队退守子洪镇、韩侯镇、兑九峪;太原会战结束。

根据投入攻城的日军第42步兵联队战斗详报,仅该联队就于111日至1110日在太原与其城郊总共战死72人,战伤153人。

参与本次会战的日军第20师团,因为接连在娘子关与太原城遭遇顽抗,伤亡减员极大,以至于19381月日军铁道运输单位仍需要输送2,316名补充人员至该师团以补充其大量缺额(经短暂治疗后返回岗位的轻伤者应不在补充范围内)。

南口之战告一段落后,日军循平汉铁路南下:9月,攻陷河北保定;10月,攻陷石家庄;11月,攻陷河南安阳。另一路由津浦铁路南下,攻陷鲁南德州。

======================================================

8.淞沪会战    19378月-193711    总司令长官:蒋中正、副司令长官:顾祝同;

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下辖第八、第十集团军
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下辖第九、第二十一集团军
左翼军总司令陈诚,下辖第十九、第十五集团军
总计中国战斗序列五十余师,战斗兵员总数700,000上下

中方伤亡:270000

日方伤亡:50000人。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八一三之役上海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813日,是中华民国大日本帝国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是指吴淞江(发源于太湖,汇入黄浦江,后汇入长江,再注入东海。在中国上海市区内河段,吴淞江习称为苏州河,简称),上海的简称。

193777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于813日进攻上海闸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次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态将会一战。这标志着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两国之间关系由华北地区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

日本军原以为战役很快结束,梦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没料到在上海地区战争持续三个月。中国军队以硬打硬拼式单纯防御,来对付优势装备日本军,在战略上不利;19371112日,日本军攻陷上海。

西安事变

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将陆军大学由北平迁南京,从第十期起改为每年招考一次,还增设特别班、参谋班、将官班等,培训军事人才,教官由日人改为德人;秘密成立警卫执行部,由唐生智兼主任,筹备拟订各地作战计划、规定最高级指挥机构、划分战区设立司令长官、修筑国防工事、筹划江阴附近之长江封锁工程等;成立京沪警备司令部,张治中任司令;增建苏州至嘉兴铁路。

1935年,林蔚定稿国防计划,主要建设防御阵地于郑州、开封、徐州、海州及河南北部汲县新乡辉县地区和京沪杭地区。1119日,上海公共租界一名日本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队员中山秀雄被射杀,为中山水兵射杀事件日本海军与上海领事馆担心日本人社群的不安情绪爆发,杀人事件在案件发生后半年才公布。事件嫌犯杨文道于19365月遭国际租界外国警察队逮捕。19461012日,杨文道重新审判后改判无罪。

19361212西安事变突然发生,中共得知西安事变后欣喜若狂,要求将蒋押至保安交由人民公审处以死刑,但苏联强烈反对:克里姆林宫的战略家深知,蒋是亚洲大陆足以发动抗衡力量,以阻止、防御日本进攻的唯一东方军事领袖。因此他们爱惜蒋的性命。甚至不惜以断绝双方关系要胁中共,斯大林下令限十日内释放蒋。毛泽东对斯大林不杀蒋的电令怒气填胸张学良杨虎城与中共之三位一体劫持蒋,陈诚认为:此举名为抗日,实则脱离中央而走联俄投共之途径,较之两广问题,更为严重。中共在西安事变后乐观认为:目前只要三方面团结,真正的硬一下,使中央军不敢猛进,有可能释放张学良,完成西北半独立之局面。

蒋脱险后,认为内乱症结仍在共党,决心不准张学良再回西北,并从行政上取消三位一体的依据,193715日,以顾祝同孙蔚如等取代张学良、杨虎城。东北军将领则同意中央题案调往河南省、安徽省,三位一体宣告解体。淞沪会战之增援部队多受到内乱剿共牵制,渡江困难、步行途中,而无法限期支援上海错失时机。

西安事变之后半年,淞沪警备司令部新修京沪间电报电话线路四条、南翔镇通至沪西虹桥机场附近之苏州河木桥、绘制详细之上海日军据点位置及全市交通路线图、增设浦东各县沿海观察哨、增设警察总队、修筑国防据点工事29处、做好南市黄浦江封锁计划、组织别动队等。上海地方领袖杜月笙利用其地方关系,配合国军预定之作战计划,在闸北一带要点,租贷民房,在室内密建钢箸水泥掩体,平时不落痕迹,使用时打开枪口。

平津战事

730日,北平沦陷。727日,日本在30,000名冀东反共保安队帮助下解除通州800名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九独立旅武装。728日,天津大约有3,000日军;李文田召集600名中国警察同日军作战。在通州,共400名日本军政人员被冀东反共军官训练团消灭。729日,日军轰炸南开大学

虹桥机场事件

1934年至1937年春天,国民政府预估日军会从上海与杭州湾北岸登陆,因此动员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在苏州吴县福山镇之间构筑吴福线(苏福线,预定226个国防工事,其中已完成157个),无锡江阴之间构筑锡澄线(第三十六师驻无锡;第八十七师驻江阴、常熟;第八十八师驻苏州)。淞沪线是从上海到吴淞口,苏福线是从苏州到福山镇,锡澄线是从无锡到江阴,这些工事都是在极端保密下完成的。另有乍浦平湖镇嘉兴之间的乍平嘉线(第五十七师阮肇昌负责构筑),海盐经嘉兴至吴江的海嘉线国防工事。

727日,国民政府海军部长陈绍宽奉命在行政院会议上报告,将实施在长江江阴段沉船以封锁航道的计划。

中国一切阶级都日益认识到,进一步对日本屈膝妥协,对中国一切阶层都将意味着毁灭。193789日下午五时半,日本帝国海军陆战队西部派遣队中尉大山勇夫带一等兵斋藤要藏,乘车由法租界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内,于附近滋事,中国保安队阻其前进,双方发生冲突,保安队死一人,大山等亦被击毙,由是引起交涉。是为虹桥机场事件。此事发生,增加上海战争危机,但双方均表示用外交方式解决。中国亦派大军分布在真茹、闸北京沪铁路沿线,藉以自卫。张治中被任为京沪警备司令,所统率之部队为第八十八师、第八十七师及教导总队。

810日,日本运送增援部队到上海。811日,日军佐世保第二舰队军舰16艘开到,陆战队2,000名登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赴上海组织防御。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向闸北地区推进,占领北火车站——宝山路——八字桥——江湾路之线,迅速展开占领阵地,利用杜月笙构筑之家屋内工事,打开枪口清扫射界,构成街市战阵地。蒋命令受过精良训练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教导总队,装甲部队、重炮部队等陆续集结至上海市郊;蒋与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亚历山大··法肯豪森均坚信上海必须固守,因为华北平原无险可守,日本机械化部队可横行无阻,而上海的街道与水道,则有利于中国轻武装部队作战。

812日,国民政府设立国防最高委员会,推蒋为陆海空军大元帅,统率全局,领导对日抗战。中国海军完成对江阴水道阻塞作业,共沉大小船只35艘。国军第八十七师王敬久第二五九旅抵虬江码头;第二六一旅抵蕰藻浜车站、吴淞镇。第八十八师孙元良第二六二旅原本集结区为真如,但孙元良鉴于一二八作战经验,独断下令第二六二旅往闸北推进。

日本情势演变

一二八事变以后,日方以虹口日军营房为核心,在周边租界、纱厂构筑百余处坚强掩体工事。日军参谋本部于卢沟桥事变后拟订〈处理华北时局要领〉:如抗日行为波及华中华南时,亦以不出动陆军兵力为原则。日本参谋本部以防苏为战略重点,认为中国华北地方割据,派系独霸一方色彩浓厚,中国将无力发起全面战争,只要再把华北镇压即可,故当时没把中国华中兵力当成对手。

日本原本对苏联军队有所顾虑,未料到斯大林1937611日进行大清洗,连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红军拿破仑)都遭到杀害。630日,日本舰艇在黑龙江干岔子岛击沉苏联炮艇,日本驻苏大使与苏联交涉时发现对方态度软弱,日本军部因此认为苏联内部不安,于是扩大对华战事的想法开始出现。

日本在进攻华北同时,又于193789日制造日军官兵驾车直冲虹桥机场侦察被击毙事件(即虹桥事件)作为借口,策划进攻上海。

中国部队

1937921日以后,第一期防御部队,第三战区司令官蒋,副司令顾祝同。

左翼作战军  总司令陈诚

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

第十八军,军长罗卓英    第十一师,师长彭善   第十三师,师长万耀煌   第十四师,师长霍揆彰   第四十四师,师长陈永   第六十师,师长陈沛  第六十七师,师长黄维

第七十四军,军长俞济时  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   第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

第一军,军长胡宗南    第一师,师长李铁军   第七十八师,师长李文

第三十九军,军长刘和鼎    第五十六师,师长刘尚志

第十九集团军薛岳—————————————————————–

第四军,军长吴奇伟  第五十九师,师长韩汉英   第九十师,师长欧震

第六十六军,军长叶肇    第七十七师,师长罗霖   第一五九师,师长谭邃    第一六〇师,师长叶肇    教导旅

第七十五军,军长周碞   第六师,师长周碞    独立第三十四旅,旅长罗启疆

第六十九军,军长阮肇昌   第八师,师长陶峙岳   第十五师,师长王东原   第十六师,师长彭松齢   第五十七师,师长阮肇昌   第三十二师,师长王修身

中央作战军    总司令朱绍良

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朱绍良(兼)、香翰屏——————————————-

左翼王敬久   ———————————————————

第七十一军,军长王敬久   第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

第七十八军,军长宋希濂   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  第六十一师,师长钟松    独立第二十旅,旅长陈勉吾   炮兵第三团第二营,团长卢蔚云

重迫击炮第三营   战防炮第一营

右翼孙元良——————————————————————

第七十二军,军长孙元良   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   第十八师,师长朱耀华   上海市保安总团,总团长吉章简    炮兵第三团第一营,团长卢蔚云   战防炮第一营一连   步兵学校小炮排

21集团军:廖磊———————————————————-

第七军周祖晃

第四十八军:韦云淞   16师:彭松龄

17军团:胡宗南  —————————————————–

第一军:胡宗南(兼)  19师:李觉   32师:王修身

右翼作战军  总司令张发奎

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

第二十八军,军长陶广  第六十二师,师长陶柳   第六十三师,师长陈光中

第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  第五十五师,师长李崧山   第七十九师,师长陈安宝   独立第四十五旅,旅长张銮基   炮兵第二旅蔡忠笏第二团

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

第七十军,军长李觉   第十九师,师长李觉   第四十五师,师长戴民权   46师:戴嗣夏   第五十二师,师长卢兴荣   新编第三十四师顾家齐   预备第11师:胡达   独立第37旅:陈德法   暂编第11旅:周燮卿   暂编第12旅:李国钧   暂编第13旅:杨永清

国军参战军队未必准确,部分仅列名战区序列,实际可能被移转至杭州湾、浙东防御。其间中国空军阎海文上尉之壮烈事迹受到日军赞扬;沈崇诲上尉因机械故障与日舰同归于尽。

日本部队

日本第一次大规模增兵

814日首批编成部队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参谋长饭沼守少将

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818日于热田港启航,823日到吴淞张华滨登陆)

11师团,师团长山室宗武中将(818日于多渡津启航,于823日到达宝山川沙河口,强行登陆成功

独立飞行第6中队

日本第二次大规模增兵

日本参谋本部于97日以临参命916号命令,调以下部队转属上海派遣军。该部队于912日后,陆续进入淞沪战场。

后备步兵10个大队  炮兵3个大队   工兵2个大队   重藤支队(台湾守备队5个步兵大队、1个山炮中队)

日本参谋本部于911日以临参命919号命令,下令派遣下列部队增援淞沪。

9师团(923日自大阪启航,27日在杨树浦至吴淞间登陆)

13师团(927日自神户启航,101日在张华滨、虬江口一带登陆)

101师团(918日自神户启航,22日在吴淞、杨树浦间登陆)

野战重炮兵第五旅团

飞行团

日本第三次大规模增兵

日本参谋本部于1020日发出临参命119号命令,正式组建10,司令官柳川平助,参谋长田边盛武。在杭州湾北岸登陆,会同上海派遣军攻略上海命令。6师团  18师团  114师团  国崎支队  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  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

日本参谋本部于1030日发出临参命134号命令,将16师团编入上海派遣军的战斗序列。

1937年虹桥事件以前,日本在上海军舰本有12艘,811日又有佐世保2舰队军舰16艘开到,陆战队2,000名登陆。日本为支援上海作战,日本海军以加贺龙骧凤翔等航母于长江口外之佘山岛一带,策应日本本国机群作战。

日本第1舰队、第3舰队除了5艘于吴淞口外,川内、由良、名取、鬼怒之二等巡洋舰,与时雨、白露、夕暮、有明、初霜、子日、若叶、初春等新式一等驱逐舰,早在810日前停泊于淞沪附近。

 

八一三

813日上午9时,日军先以一辆坦克车掩护45人试探进击闸北,国军还击。日军炮击后进攻,中国军队立即反击,淞沪抗战正式爆发。同时日军舰艇主动开始炮击闸北国军阵地,下午3时日军在海、空火力支援下,由租界再次进攻闸北地区宝山路、八字桥和天通庵路,国军第五二三团第一营开始在上海八字桥遭遇日本海军陆战队,双方进入战斗状态。下午3时半,中日两军正式开火。日军司令部设于杨树浦公大纱厂内,当日国军克复八字桥,日军攻宝山路青云桥,占引翔港。日军以虹口日租界为依托,在长谷川清指挥下,先以一部进攻天通庵、横浜路一带,接着以主力进攻宝山路、八字桥、天通庵,均被中国军队击溃。日军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闸北、虹口,国军守军第八十八师还击。是日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第九集团军于814日拂晓开始攻击虹口附近地区日军。

国军第八十八师发起总攻,突击日本海军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本部;然而在日军坚固要塞阵地及第3舰队驻上海驱逐舰有力舰炮支援下,国军攻势受挫。

八一四

8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痛斥日本对中国之侵略,宣布实现天赋自卫之权。

是日起,上海战况即趋剧烈,日海陆空军全体出动,两方互以大炮轰击,日夜不停,江湾路及北四川路各处,中国军队节节胜利。蒋下达总攻击令,命令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夺回813日被日军攻击占领的市区据点,并向日军阵地进攻。随后大日本帝国陆军向上海增援,中日军在上海市狭窄的巷弄内厮杀攻防,双方都死伤惨重。中国空军飞上海作战,曾炸日领事馆及出云号旗舰未中,然在浏河则炸沉日舰一艘,伤四艘,中国飞机一架受伤。中国空军轰炸汇山码头、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伤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10余艘日舰。中国飞机一架因弹架损坏,二弹落大世界前,死伤市民1,000余人,至为痛惜。

1450分,日机最精锐之联队鹿屋及木更津海军航空队18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由台北松山机场起飞后分两路侵袭,9架轰炸杭州笕桥空军基地,9架轰炸广德机场。下午,日军6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台湾飞杭州、广德、长兴轰炸,被国军击落3架。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防空总台首任少将总台长陈一白当即无线电急告从南京开会直接飞抵刚刚降落的空军第四大队高志航少校大队长,在不到30分钟空战中,高志航击落日机2架,全大队击落日机6架。日机被空军第四大队高志航部痛歼,造成九比零之纪录。中国空军全部安然返防,为胜利之始。当晚日本广播称“18架飞机中,有13架失去联络。此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提议以后每年814日为中国空军节。各地爆发多起空战,空军有效拦截日军侵扰,据不完全统计当日光加贺号便折损10架攻击机,在8月时双方都仍互有胜负。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下达总攻击令,命令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与第八十七师夺回813日被日军攻击占领的持志大学五洲公墓沪江大学、八字桥等市区据点,并向日军阵地纱厂进攻。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长黄梅兴在持志大学战斗过程被迫击炮击中阵亡。第八十八师进攻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八月进攻阶段

813日以后两个星期里,战斗集中在上海心脏地区3英里长战线上,日本海军大炮轰炸城郊闸北和江湾,阵地前沿整个街区放火,形成火墙以防备侧翼进攻,中国战士和日本海军陆战队员冲上去拼死厮杀。815日,日机16架袭南京,中国飞机升空迎战,击落日机6架,中国损失1架。15日、16日,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机再袭杭州、南京、嘉兴、南昌等地,被国军击落达46架之多,日鹿屋及木更津两机队几尽歼。淞沪之战国军由陈诚率大军增援,参战部队达50余师,日军增援亦在30万以上,藉海空军掩护,对国军发动猛攻。日本下令总动员,以第3师团、第11师团为基干编组上海派遣军,日本天皇任命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任务为协同海军击灭上海附近之中国军,并占领上海及其北方地区要线815日,日本军机20余架炸杭州,16架炸南京,在杭州被国军击落8架,在南京被击落6架。816日在句容被国军击落2架,击伤1架。在上海被国军击落2架,在扬州镇江被国军击落3架,在嘉兴被国军击落2架。

821日,日军日久米师团抵吴淞口;日军军舰猛攻狮子林张华浜蕰藻浜浏河、杨林口。

822日,上海市区战争移至百老汇路及北四川路附近。是晚,日军松井石根大将率第3、第11师团及第13、第16师团各一部,同时登陆吴淞、川沙,进攻宝山、罗店、浏河一线。

823日,日舰31艘集蕰藻浜两路局码头冒死登陆,卒为中国军队肃清;同日,日军又在宝山、川沙间登陆;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诚奉命守罗店,经激战后,未几即成焦土;下午,日机投掷一弹于上海市闹区之先施百货公司,死伤700余人,四周商店均震毁。

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再次通电呼吁中日停战。此时日军第311师团开始强行登陆吴淞铁路码头、川沙口(非浦东川沙,乃今宝山小川沙),并击退沿岸守军。

824日,中国军队反攻狮子林、吴淞,日军一度被击退;然日军初步登陆者5,000人终未驱尽,留驻于吴淞一带。

825日,日本任命松井石根到上海充任统帅,同时宣布封锁中国沿海口岸;英国大使许阁森由南京乘汽车去上海,中途亦为日机投弹,英使受伤。

826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向全世界广播说:日本现在惟一的方针是给中国以打击,使之屈膝,不再有战斗的精神。同日,日本空军飞到中国首都南京贫民区北府塘炸毁6所学校、1座医院,炸死200名工人。日本海军发表人在上海宣布,对中国海岸线从秦皇岛到北海全部封锁。

827日,日本陆军前来增援海军,在长江和黄浦江汇合处登陆。当天上海南站遭到日军轰炸,造成平民伤亡。

829日,国军退守闸北、江湾、庙行、双草墩一线。日军一部进逼狮子林。

830日,英国向日本抗议;在上海初期战争中,日本飞机,大炮曾相当威胁中方;吴淞口外集结之日军准备登陆者15,000人,以大炮掩护,时图着陆;日机炸南京上海沿线;英国、美国、法国一再图调停战事,将上海划为中立区,乃战端已开,无法收拾而不果;日本首相谈话:目前已不能与南京交涉,唯有痛击中国,使之屈膝。

831日,蒋日记写道:我军转入被动地位矣。

九月进攻阶段

91日,吴淞失陷,日军在杨树浦登陆进犯。日军浅间支队占领狮子林炮台91日至97日,吴淞、狮子林、宝山相继失守。

92日,日军岸上兵力遭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阻于罗店一带,原欲用在青岛方面的天谷支队转派增援上海到达吴淞外海,沿吴淞镇月浦镇罗店镇的路线推进。92日起,日军重兵进攻三官堂第六师阵地,并强渡泗塘河,被击退。

93日,蒋督促张发奎在金山卫构筑防御工事,但随着10蕰藻浜大场告急,原杭州海防驻军移调,造成防务空虚。93日至4日,日军连续向三官堂一带进犯。第六师十八旅奋勇阻击,歼敌不少,但该旅伤亡甚众,旅长翁国华和团长朱福星负伤。

95日,日军浅间支队联合天谷支队突破月浦镇东方阵地。 是日晨,日军分由吴淞、张华浜和沙龙口夹击宝山至三官堂阵地。第六师腹背受敌,各村落都被烧夷,火药局守兵全部牺牲,第十七旅旅长丁友松以下伤亡过半,相持至午,该师退守泗塘河。敌军越过泗塘河桥向西侵犯,于是,狮子林、吴淞间联系通道被敌打通,而宝山城中国守军由此陷入重围。

96日,国军第98师师长夏楚中奉令死守宝山。宝山守军姚子青阵亡于东门,除一人翻墙逃出外,守军全数阵亡。陈诚:激战至6日十时,卒以伤亡殆尽,无法支持,全营官兵自营长以下偕城作壮烈之犠牲。姚子青如此拼死壮举震撼中国。

98日,松江站遭到日军空袭。五节车厢被炸毁,至少有300名平民遇难。中华民国空军三度空袭出云号装甲巡洋舰

99日,日本宣布全国转向战时体制,下令进行第六次动员。

910日,日军西村敏雄少佐视查完上海战况回报:中国军的抵抗确实顽强,无论被包围或被炮轰均绝对不后退。派遣军之临时动员以军舰运输而后续部队跟不上,使两师团陷入苦战。

日军天谷支队(下辖第12步兵联队与山炮兵1个大队)在94日登陆后,仅仅作战十天,兵力就从4,000多人大幅减员至900多人,足见其登陆后遭遇抵抗之强烈。

国际情势演变

英国政治战略长期以来不重视华北,集中力量巨额投资华南和长江,加强同国民政府金融联系,希望和平解决北方冲突,只要地方性妥协,不会搞中日经济集团;美国官方态度是与他们无关,泛泛同情中国。912日,中国正式向国际联盟控诉侵华事变,自13日开始召开第18届国际联盟总会,日本以中日问题应由两国自行解决为方针拒绝参与会议。在日军进攻上海后,日军以上海公共租界工业区杨树浦作根据地,没有考虑英国在此投资1亿英镑之利益,决心迫使南京完全屈服,因此在华英商坚决亲华;美国一向坚持门户开放,表明重视中国市场,重申孤立主义,在受威胁地区被要求撤出,105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芝加哥演说预示改变政策,106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谴责日本侵略和破坏九国公约。于927日召开国际联盟委员会,通过谴责日本军机轰炸中国无防备都市的决议。

914日,日军重藤支队登陆贵阳湾,纳入11师团指挥。日军攻击重点放在罗店镇南方。何应钦日军在沪共约12万人,不独炮火优于我军,即人数亦已相当。

中国第一期防御

915日,中国防线从江边移开,撤出日本海军火力圈,围绕上海北站固定轴心,战线长40英里。917日,中国军队撤至北站、江湾、庙行、双草墩﹙罗店西南﹚一线,继续与日军激战。舞厅、戏院、饭店都变成医院收容伤员,妇女自愿当护士,童子军白天深入战场抢运伤兵,商会、工会募捐大批款项购买补给品和慰劳品,上海抗敌后援会向国军供应一切所需。

920日,蒋亲自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后方到达部队编组成第十九集团军,加入左翼作战。儿童收集香烟锡箔和空罐头筒,装上金属碎片,做成简易手榴弹;数万人同战壕战士建立定期通信关系,为伤员和康复人员安排各种娱乐节目和讲课班,中小学生到医院替文盲战士写家信。

921日,中国军队调整部署。日军与中国第九、第五、第十九集团军对峙于北站、杨行、施相公庙、浏河一线,展开激烈攻守战。文化工作者全国抗敌联合会在上海全市建立几百个分会,会员总数超过10万人;作家、教师、新闻记者一方面坚持本职工作,一方面每天晚上承担讲课任务。日第3、第13师主力又进攻浏河公路,被中国军队遏阻。

923日,张治中辞去前线职务,转调中国大本营管理部部长。顾祝同身边的参谋曾振张治中在上海初期作战时,喜欢在报上发表战况,以英雄人物自许,无非是想出风头,博得好评;报纸也有些替他吹的。委员长见报,便屡次告诫,不要发表谈话,他哪忍得住悠悠之口?而上海那些记者,偏偏每天必来……最后大概是受了委员长一顿骂,顾副司令长官也劝他不要说了,张治中才不再发表谈话。

922日,日军谷川支队开始登陆;第101师团于吴淞、上海之间登陆,朝第3师团左翼推进。日军主力突穿国军第十八军阵地。同日,65架日机空袭南京,轰炸30个地方。

926日,江湾、闸北中国守军在烟幕弹掩护下进攻,中国军队退至大场、新泾桥、唐家桥带。

927日,日军第9师团于吴淞、上海之间登陆。

930日,日步、炮、空协同全线进攻,相继突破万桥、严宅、陆桥阵地,全线转移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

中国第二期防御

10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芝加哥举行隔离演说在没有宣战,没有任何警告或理由的情况下,(日本)正以轰炸无情地杀害包括妇孺在内的平民。⋯⋯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齐心协力捍卫法律和原则,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和平。中国驻美大使王正廷美国总统演说,全国响应,中南美各国亦均赞助……美国在九国公约会议可能将主张先礼后兵,设法调停;不遂,与各国采取制裁方法……”陈公博在巴黎与中国驻欧使节开会后不表乐观:因为他们态度都不很积极。”106日,日本外务省河相达夫对于美国总统措词强硬的演说作回应:现在世界上有资源国家无资源国家的争执,热烈讨论资源、原料分配不公的问题,如不能矫正此不公平,而有资源国家拒绝对既得利益让步时,是否除了战争外别无他法?

106日,日军第101师团下辖之第101步兵联队强渡吴淞河,遭遇国军激烈顽抗而死伤惨重,根据日军士兵荻岛静夫日记记录至9日该联队便几乎覆没,仅存2~300名,其中联队长加纳治雄11日战斗当中阵亡。

107日,日军第3、第9师团在国军第87师及第一军正面由蕰藻浜北岸强渡,指向大场。国军加以狙击并激战数日。

1012日,何应钦:战事发生至今,国军在淞沪死伤达六万三千余人。中国空军损失约四十架,海军几已被全灭。

根据日本上海派遣军在1130日制作的人马现员表,至1010日,第3师团战斗人员现员为10,958人,缺员5,578人,非战斗人员现员为8,125人,缺员318人,第9师团战斗人员现员为12,982人,缺员4,090人,非战斗人员现员10,983人,缺员471人,第11师团战斗人员现员11,318人,缺员5,736人,非战斗人员现员10,775人,缺员669人(上述数据将军官与士兵一并计算),第13师团还没全面接战所以缺员极低,第101师团则无数据但缺员状况肯定也十分严重,考量日军各参战师团屡次补充兵力却仍有庞大缺员存在,其伤亡必定极其惨重。

1015日以后,第21集团军到达。而日军第3师团下辖的第34步兵联队与第6步兵联队自99日登陆至1015日止,分别至少伤亡1,959人与1,916人,均作战死伤超过联队总人数的一半。根据日本战后出版的部队史《静冈第三十四联队史》写道:日俄战争中,联队伤亡超过30%就是被重创,伤亡超过50%就是受到歼灭性打击,需要撤到后方修整;而在上海会战中,联队已经伤亡高达90%以上,但由于战斗惨烈无法撤下来,只能就地补充兵员。

1017日,国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到达前线。上海派遣军战况并不理想(911日至1020日,日军只推进5公里),预定于14日对大场镇的攻击被迫延期,甚至原先的二线兵团(第13师团)也投入一线作战,故日本参谋本部决议将主战场由华北移至华中,在中国东北待命之第18师团及华北之第616师团及国内之第114师团、后备部队两个联队,均使用于上海方面;第16师团,预定由白茆口登陆。由于日本本土仅剩近卫、第7两师团,显见参谋本部对上海作战期待极大。由于上海作战消耗过大,日军感到几乎没有余力为而后的太原会战增加兵力。

1018日,国军军事委员会作战组第一部刘斐不明原因提供错误情报:日军有在杭州湾登陆企图,估计最多一个师,不会对上海战局有影响。

1018日,日军第9师团就已经至少伤亡6,000多人,而第101师团死伤更甚于第9师团,伤亡至少近9,000人。

中国第三期防御

1019日,15万日军在上海前线开始总进攻,集结大批步兵、700门大炮、150架轰炸机,目标是占领上海西北大约6英里之大场镇1024日,150架轰炸机全部集中在大场镇上空轰炸[顾祝同何应钦闻敌将有三个师团来沪增援,其先头部队26日可抵沪。

日军第13师团自1010日便对老陆宅、三家村发动进攻,战至22日即伤亡惨重,仅下辖的第65步兵联队投入作战仅三到四日一线各个中队就损失惊人,部分中队仅存兵力不足一个小队。至投入作战十余日,第65步兵联队就至少阵亡616人,部分步兵中队未负伤人数仅1525名(等于损失九成左右兵力),几乎覆没,负责抵御的国军第13师也战至每个连仅存十多人。

1020日正午,日本海军总共在上海战场阵亡714人、重伤444人、失踪17人、另轻伤约950人。

1025日,日军突破大场、新泾桥阵地。

1026日,日军右翼向前推进大约5英里。1026日早,陈诚阵地司令部所在地大场镇失守,蕰藻浜被日军突破。江湾、闸北中国守军向虹桥镇、小南翔撤退,以一部留苏州河北岸要点及四行仓库阻止日军。国军自上海市区撤退:本军以达成持久抗战之目的,除以一部据守铁道沿线附近诸点外,将南翔以东阵地逐次转移于吴淞江南岸。陈诚、白崇禧、李宗仁均建议撤守苏州河防线阵地,往吴福线、锡澄线移转,蒋中正一度同意,但随后又下令回防。同日,国军工事尽被日军大炮飞机轰毁,遂被迫向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一线后撤,大场庙行即被占领,同时进攻真如。因上海守军侧背受日军威胁,国军纷纷自江湾闸北向沪西撤退至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新阵地;战事移至真如彭浦一带。闸北发生大火。浦东国军炮兵仍坚守。

日军仅第9师团就在自927日登岸至1028日这约一个月时间里,承受战死2,872名、战伤6,684名的重大伤亡。其中第9师团下辖的第36步兵联队至1028日便阵亡506人、战伤1,149人,合计伤亡1,655人。

国军撤出闸北时,1027日国军第八十八师忠勇战士一营,由团附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潜伏于苏州河畔之四行仓库,掩护大军撤退。大场镇落入日本人之手,国军开始有秩序撤退。事后该营不愿离开阵地,宣誓与敌周旋,悲壮激烈。女童军杨惠敏穿过无人区,将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献给400余名勇士,在闸北失陷后,国旗依然迎风飘扬。仓库上悬国旗,英军劝其退入租界亦遭拒绝,沪地人士以食物用品慰劳者,不绝于途。国军撤离上海,在西郊打掩护战,坚持一个多星期,使日本人未能完全包围上海。苏州河畔国人展望此一幕血之斗争,无不感动至泣,全国人心由八百壮士所表现之精神,益为奋发。

1030日,日军向虬江南岸猛攻,中国军队撤至新泾镇以南抵抗。国军离开上海北站,闸北成为一片火海。国军粮弹俱尽弃守防线,撤入英租界。后被汉奸出卖,缴械俘虏再被转至南洋作为苦力俘虏营。

1031日,于苦斗4日后奉蒋命令,退出最后阵地,移入租界。日本上海派遣军为封锁上海南市,决定攻击苏州河南岸的敌军;第3师团开始渡过苏州河;翌日第9师团右翼渡河成功。

闸北撤退后,沪西战事双方以苏州河为对峙线,自沪杭路以西至申纪滨为止。左翼小南翔迄土地堂一线,敌人以南翔、嘉定为目标,五路进攻。土地堂与广福间拉锯战相继数天,真南路上,炮火连天。

是月,孙立人率税警总团第四团在周家桥成功击退日军渡河。但在此役孙立人受到迫击炮弹攻击身受十三处创伤,因宋子文之助立即送往香港接受完整治疗。

金山卫战斗

113日,日军数次越过苏州河。

115日以后,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北岸之全公亭、金山卫两地登陆,日军两路猛犯松江。是日拂晓,日军第10军第6、第18师团及国崎支队,在全公亭、金丝娘桥、金山卫、漕泾一线登陆,分南北两路进攻松江桥、闵行及吕巷、太平桥。国民政府代表戴笠招募组织射击和特务团,包括苦力和上海公共租界市政职工共3,000人,负责狙击和侦察敌人动向,由于汉奸告密,其中500人被日本人炸死于一座建筑物里。右翼军命令所部对北路日军阻击,双方鏖战至116日晚,中国军队撤到南桥叶榭附近。日军向黄浦江突进。晚间,国军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主张将军队撤到吴福线

116日下午,南路日军攻占吕巷、广陈后,于晚间攻占金山。日军在靠近乍浦之金山卫登陆,到118日推进,威胁国军右翼。

119日,青浦、松江经日机轰炸,几成焦土而沦陷。中央军朱绍良部开始向青浦、白鹤港转移,左翼陈诚部同时西撤,右翼翼军张发奎部撤至苏嘉线附近。日军第3师团向龙华推进,第9师团向高家湾追击。蒋下令撤退,但部队秩序已经混乱,国军兵分两路(北路沿京沪铁路,南路沿苏州河)向南京及杭州撤走,因日军战斗机不停朝沿路退兵机枪扫射,国府军此阶段伤亡尤为惨重。

中国军队奋勇迎击,寸土必争,日军因正面进攻挫败,乃于11月初以重兵自杭州湾北岸登陆,中国军队后路受威胁,乃于1111日全线撤退,重作布置。南市孤军苦战3日,于1111日撤退,浦东亦为日本占领。1112日夜,上海市区全部陷落,淞沪会战结束。日军攻占上海后,进攻南京。

会战之后

1113日,日军第16师团在太仓附近白茆口登陆。国军于月中由太仓昆山、浏河撤退,将全线调整,东起福山,经常熟,越苏州吴江平望,西接嘉兴,东南迄乍浦至独山。日军向支塘镇前进。国军第十五、第二十一集团军一部进入常福阵地。间谍早就告诉日本人有空档地方和守兵薄弱之据点,在德国军事顾问坚持下,南京建造一系列坚固堡垒实际上不战而撤。

1113日,日军第9师团下辖之第36步兵联队作战伤亡人数总共多达2,480人,该联队投入作战仅41天便有如此惨重之伤亡,而日俄战争当中的旅顺要塞攻防战,该联队则是5个月内死伤3,554人。

1115日,蒋召集会议,希望国军努力抵抗掩护迁都。南京撤退开始。

1119日,国军下令弃守吴福线。徐永昌:九时悉嘉兴被敌占领,我军退至距城数里之线。又南浔亦为敌占领。

1120日,苏州失守。同日,南京告急时,国民政府即移驻四川省之重庆,建为陪都,主要军政机关则在汉口办公。到11月中旬,日军和南京之间只有一支国军迅速丧失战斗力撤退,直接威胁南京。1123日,日军至无锡。1126日,国军下令弃守锡澄线,上海战役结束。蒋介石日记中留下:竟不分步骤,全线尽撤,绝无规律,痛心盍极!

1127日至127日,江阴要塞因弹尽援绝失陷。宋美龄在战争期间亲赴上海战场慰问官兵,遭日军炸伤出国医治。

战后统计

813日战事爆发,厂矿迁移委员会成立,工厂内迁至1940年大体结束。内迁企业中67%是重工业,至1940年经政府部间协助内迁之技工约12,164人,其中机器业5,968人。

依日方统计:淞沪战场阵亡9,115名,负伤31,257名,合计40,672名。根据日本防卫厅所著作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表示,日军实际伤亡是98,417人,日军公开发布的4万多人明显缩水。何应钦个人统计:国军死伤约187,200名。这次战役,日军伤亡6万多人,被中国军队击毁、击伤飞机120多架,舰船20余艘。计淞沪之战前后3个月,日军死伤逾10万人,中国军队浴血苦战,尤以八百孤军之困守四行仓库。

对战局的影响

淞沪会战挫败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胜之战略意图,迫使日军在华北战场上转攻为守,在青岛地区暂停军事行动,打乱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之全盘计划,使他们未能3个月灭亡中国。从国际上来说,使中国财政部长孔祥熙欧洲之行中借到大笔贷款来购买武器:从英国借到1亿35百万元;从瑞士荷兰财团借到23百万元;从捷克斯洛伐克斯科达工厂借到5千万元。它是中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之历史转折点,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国民政府各部门加紧实行军事管制,全国都在动员年轻人接受军事训练。

中国军队之牺牲精神和战斗能力,赢得各国军事观察家高度评价。中国赢得世界人民同情和声援,他们充分了解中日战争第一个大战役,因为战争是在一个国际大港口进行。英国《泰晤士报19371028日社论中说: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阵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1937年,英国《新闻纪事报》1028日社论也说:华军在沪抵抗日军攻击之战绩,实为历史中最英勇光荣的一页。

总计国民政府在这场战争除了中央军外,先后各派系部队共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3队海军舰队,兵力总数60万人以上。精锐部队如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以及久经训练、装备精良之财政部税警总团都被全完消灭,国军总共牺牲30多万人。

此外,《李宗仁回忆录》中指出:当时我军参战约五十余师,战斗兵员在六十万左右,约全国兵力的百分之六十。当时淞沪战场离苏嘉铁路第一道国防线尚有百余华里。投入战场人数既多,然而上海是十里洋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军陆海空三军的火力可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敌方炮火之猛,猛到我炮兵白日无法发炮,而夜间又无法寻找目标,只是盲目轰击。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蒋中正知道国军只有极小机会获胜,上海将会失去。126日,蒋介石从武汉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分析中国面临之问题,并保证要继续抗战。19381128日,蒋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开会训词:(敌人)乘虚在杭州金山卫登陆,这是由于我们对侧背的疏忽,且太轻视敌军,所以将该方面布防部队全部抽调到正面来,以致整个计划受了打击,国家受了很大的损失。这是我统帅应负最大的责任,实在对不起国家!

冯玉祥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除了军队的耗损以外,淞沪会战后期毫无章法的总撤退使整个战线完全溃散。1110日早上,蒋急忙下令从上海撤退,整个撤退乱成一团,最后,撤退变成了溃败。日后创造长沙大捷的名将薛岳回忆1111日傍晚,他正在安亭司令部与67师师长黄维通电话时,突遭日军攻击,通话中断。他急令特务营抵抗,同时率人员撤退,特务营全部牺牲。途中雪铁龙车又遭日军袭击,司机、副官和卫士全部中弹殉职。此时薛岳正感冒发烧,急忙打开车门,跳到路旁的稻田中,游过河沟幸免于难。薛岳爬上河对岸后,又乏又冻,加之重疾高烧,躺卧在公路边,幸好国军五十四军十四师一支部队恰好经过,被送至昆山疗养。胡宗南随第一军撤退到青浦西北,司令部和警卫连几被全歼,牺牲巨大,身边只剩下几个人,他在1120日致信戴笠说:黄埔部队多已打完,无人撑持,其余当然望风而溃矣。

1213日,日军打入南京,洗劫难民,奸淫掳掠;国军撤退时遭受损失,有些人来不及撤退。

中国工业实行军事管制,数十万人修建新军事公路连结苏联;立法院院长孙科前往苏联、英国和法国,争取支持中国长期抗战。从政治上来说,使国内动摇分子也有信心,认识中国力量。

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

上海的苏州河以北地区,包括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区和东区,以及闸北华界,由于控制了黄浦江下游岸线,和陆上门户火车站,曾经是20世纪初上海城市发展最迅速的地区。

淞沪会战期间,闸北成为中日两军对峙的前线,几乎100%毁于战火,新市区的损失达到70%,此外南市区吴淞的损失也相当严重。

上海进入日据时期后,上海城市的精华完全集中于苏州河以南面积有限的租界地区,此后除虹口租界外,苏州河以北地区严重衰落,对上海后来的城市发展造成了长期性影响。

阵亡将军

朱耀华中将。字强生,湖南长沙人,国军第78军第18师师长。19371024日拂晓,日军在150架轰炸机,10余辆坦克掩护下,集中兵力猛攻18师驻守的大场镇,18师官兵苦战3日,万余官兵牺牲,大场镇失守,举枪自尽殉国。(但另据资料,称因卫兵阻拦朱耀华自杀未果,但亦受伤致残,后曾任第八战区军法执行部执行监。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共镇反运动中被杀。)

吴克仁中将。字静山,黑龙江宁安人,满族,保定军官学校5期炮科毕业,国军第67军军长。所辖107 108师是淞沪抗战中最后赶到战场的原东北军主力,1937118日拂晓,日寇柳川第10军主力渡过黄埔江。9日,吴将军在掩护上海守军撤退时,在白鹤港遭到日军便衣队袭击,壮烈牺牲。

路景荣少将。江苏武进人,1902年生,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98583团团长,师部少将参谋长。1937910号在上海月浦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5岁。

李友梅少将。字竹三,广东五华人,1908年生,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1军第1师第4团团长。1937918日,在淞沪会战顾家宅之役中牺牲,时年29岁。

杨杰少将。字子英,河北容城人,1895年生,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1军第1师第1旅副旅长。19371011日,在淞沪会战顾家宅之役中牺牲,时年41岁。

庞汉祯少将。字胤宗,广西靖西县人,壮族,1899年生,广西陆军讲武堂及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毕业,国军第7军第21集团军第170师第510旅旅长。19371023日下午3时,在陈家行指挥战斗中,被日军火炮击中牺牲,时年 38岁,后追晋陆军中将。

秦霖少将。字松涛,广西桂林人,1900年生,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国军第7军第171师第511旅旅长。19371023日,秦霖将军在日机轰炸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后追晋陆军中将。

黄梅兴少将。字敬中,广东梅县客家人1897年生,黄埔一期毕业,国军第9集团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8 14日下午3时许,黄梅兴将军亲临前线指挥,在爱国女校附近被日军迫击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0岁。一同殉国的还有旅部参谋主任邓洸中校及通讯排官兵30余人。黄梅兴将军是淞沪抗战国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后追晋陆军中将。

宫惠民少将。字剑豪,广东曲江人,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4军第90师第270旅旅长。19371028日在嘉定清水显牺牲,时年31岁。

刘启文少将。河南南阳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国军第67军第108师第322旅旅长。1937118日在石湖荡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蔡炳炎少将。字洁宜,安徽合肥人,黄埔一期毕业,国军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少将旅长。淞沪抗战中有血肉磨坊之称的罗店争夺战中,827日晨,蔡炳炎将军亲率402团两个营攻击罗店日军,不幸中弹阵亡,时年35岁,后追晋陆军中将。

吴桐岗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参谋长,1937118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邓玉琢少将。辽宁东港人,国军第67军第107师参谋长。1937119日在上海松江与敌激战中牺牲。

朱之荣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第107师第321旅旅长。19371110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李伯蛟少将。湖南邵阳人,早年投军,国军第28军第63师第187旅旅长。193711月在上海金山卫阻击日军登陆部队,激战中牺牲。

吴继光少将。江苏盱眙人,1903年生,黄埔二期毕业,19371111日在白鹤港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4岁,后追晋陆军中将

=======================================================

  1.  南京战役   193712   

中: 唐生智刘湘顾祝同,约100,000人:

日:松井石根,八个师

中方伤亡军人约50,000余人(包括平民估计超过300,000人丧生)

南京保卫战

南京战役南京之役

1937811日,军事委员会下令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和第八十八师投入上海,向日本上海租界发动进攻,随后因作战不利逐渐自各地加运部队至上海;随后因战局僵持,中日双方均调集大量军队投入这一战场。国军投入70万兵力,日军前后增援30万兵力左右。日方从战局僵持到后期登陆杭州湾取得战场主动权,最终取得淞沪会战全面优势。国军面临前后夹攻,因此全线撤退。国民政府于193710月末决定迁都,而军事委员会仍留南京;然至193711月,军事委员会便已移至武汉。

1937119日,蒋介石命令上海国军全面向南京及杭州撤退。1112日,上海全部陷落。1113日,日军舰15艘入长江11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告移都重庆

1124日,蒋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官。当时南京城防工事亦稍有规模,据一般估计,均可守一相当时期,而各方且又相信苏嘉线工事可能发生作用,故各机关及私人撤退,无一定计划,及至京沪战事急转直下,若干人已无法撤退。

中国方面

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加上从他处抽调来的10个师,总共13个师,再加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共计12千余人)、宪兵部队、江宁要塞部队,理想上这些部队满编将有18万人左右,然而除去第10军的第41师及第48师是汉口开来的增援部队,其余均是由上海战场撤出,受创整补中的残部。因此实际上没有满编,按唐生智统计约有8万人,其中新兵就占3万人。

日本方面

奉皇命大陆命第7中支那方面军战斗序列主要由上海派遣军10构成。此外,还有通信部队、铁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兵站部队等。日军大将松井石根属于中国一击论的强硬派,认为日本唯有透过前线将领击垮国民政府才能解决中国问题。第10军军团长柳川平助也是主战派,无视参谋本部的统制线范围,放任各师团追击国军,以逼迫大本营扩大战线。

中国军队作战序列  

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长官唐生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刘兴,参谋长周斓,副参谋长佘念慈

第二军团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团长暨军长徐源泉  第四十一师:师长丁治磐  第四十八师:师长徐继武

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军长叶肇   第一五九师:师长谭邃罗策群(代理)  第一六〇师:师长叶肇(兼) 参谋长司徒非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王敬久  第八十七师:师长沈发藻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二军:军长孙元良   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兼)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军长俞济时  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  第五十八师:师长冯圣法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八军:军长宋希濂   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兼)

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三军:军长邓龙光 参谋长陈文复  第一五四师:师长巫剑雄   第一五六师:师长李江 参谋长姚中英

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   第一〇三师:师长戴之奇(代)   第一一二师:师长霍守义   南京警备总队:大队长桂永清(兼)

宪兵部队(宪兵第二、第十团、教导团):宪兵副司令萧山令   卫戍司令长官部运输司令部司令周鏊山

陆军装甲兵团指挥官刘介辉第三连赵鹄振少校     江宁要塞部队:要塞司令邵百昌

炮兵第八团1个营、第十团1个营(战车防御炮计8门)  防空司令部所属各高射炮队(大小炮27门)  城防通信营  本部特务队

日本军队作战序列

中支那方面军:司令松井石根大将,参谋长冢田攻,副参谋武藤章

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王中将

3师团藤田进中将  29旅团:上野勘一郎少将  5旅团:片山理一郎少将  先遣队(联队):鹰森孝大佐

9师团吉住良辅中将   18旅团:井出宣时少将  6旅团:秋山佳兑少将

11师团山室宗武中将  10旅团:天谷直次郎少将(天谷支队)  22旅团:黑岩义胜少将

13师团萩洲立兵中将  26旅团:沼田重德少将(沼田支队)  103旅团:山田栴二少将(山田支队)

16师团中岛今朝吾中将  19旅团:草场辰巳少将  30旅团:佐佐木到一少将  重藤支队:重藤千秋

10:司令柳川平助中将  6师团谷寿夫中将  11旅团:坂井德太郎少将  36旅团:牛岛满少将

18师团牛岛贞雄中将  23旅团:上野龟甫少将  35旅团:手冢省三少将

114师团末松茂治中将  127旅团:秋山充三郎少将  128旅团:奥保夫少将  5师团歩兵第9旅团:国崎登少将(国崎支队)

第三飞行团值贺忠治

战役过程

121日,日本裕仁天皇批准大陆命第8中支那方面军应与海军协同,进攻敌国首都南京。

122日,江阴方面发生激烈陆海空激战,丹阳与江阴同在122日失守,3日日军进至句容,离南京120里,另数路亦赶到石头城下,开始围攻南京。日军9师团16师团分别攻占金坛丹阳114师团占领溧阳。日军3师团苏州集结,被定位为二线师团,跟随9师团的路线前进。

123日,上海派遣军916师团主力沿丹阳句容推进。

124日,国军第八十八师孙元良部,与陆军装甲兵团第三连(一号战车)在南京南方和日军正面接触。

126日,日军发动全面进攻,第三飞行团龙华王滨机场为基地,广德常州为前进机场,猛烈轰炸国军主要阵地。日军11师团10天谷支队)占领镇江,并继续沿扬州仙女庙江北大运河前进。国军以第七十四、八十三军防卫主要阵地,第七十二、七十八军及教导总队部署于狮子山雨花台紫金山等最后防御阵地。第六十六军在汤山坚决抗击日军的进攻。

127日,日军联合对雨花台一线阵地进行攻击,遭国军顽强抵抗。127日下午,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汤山作厂言家村遭66军炮火被炸伤左腿。

128日,日军占领汤水镇(今汤山镇)。128日晚,日军全线突破中国军队的外围防线。唐生智下令撤守外围阵地,退向城廓一线阵地;但没有拟订撤退计划,造成守军移动时遭到日军尾随,直逼南京城。本日日军第6师团与第114师团对驻守将军山与牛首山的国军第58师发动进攻而战况激烈,国军第58师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退至城内水西门修整。然日军仅在将军山就战死300多人,包括1名少佐。

129日,日军国崎支队占领太平,渡过长江浦口前进。日军第三飞行团密集轰炸中华门。

129日,为避免部队和机关职员逃命过江,唐生智通过卫戍司令长官部发布命令,把南京通浦口的船只,一起交宋希濂第三十六师看管。

1210日,上午11点要求投降遭拒后,日军在朝香宫鸠彦王指挥下向南京发起大规模进攻,国军士气低落、部队溃散。日军18师团推进至芜湖16师团占领苍波门下麒麟门,并朝附近之紫金山进击。日军第6与第114两个师团共约4万人的兵力也对防御雨花台的孙元良部第72(下辖仅第88师,加上军直属部队共约8,000~9,000)发动强攻,结果遭遇顽抗死伤惨重,其中第6师团出动下辖的3个步兵联队合力进攻第88师阵地,在火力与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被孙部痛击重创,仅第47步兵联队第3大队的3个步兵中队就遭遇毁灭性打击,其中第11中队更是几乎全灭,中队长也伤重不治,第6师团第2野战医院一部就已经接收超过300名伤兵,最后第6师团在装甲部队与航空兵支援下才总算攻陷雨花台,代价却极为巨大,仅11日当天第6师团就有8名中队长惨遭孙部官兵击毙。同样参与围攻孙元良部的日军第114师团也付出极高昂代价,仅第115步兵联队第3大队就在1210日至13日投入716名兵力参战,结果被孙部击毙38人且有145人轻重伤,该师团另一步兵联队第150步兵联队则在1210日至13日投入2,236名兵力参战,结果被孙部击毙55人且被击伤148人,第114师团亦有2个大队长被孙元良部所击毙。估计9-12日,孙部至少击毙15名军衔在中尉以上的日军军官,而日军于南京保卫战期间可确认的军衔中尉以上阵亡军官也仅27人。

就在日军第6师团主力进攻雨花台的当下,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也派出该师团下辖的第45步兵联队对上新河(上河镇)、水西门、清凉山发动进犯,试图切断南京守军的退路,结果在1211日早晨遭遇驻防当地的宪兵部队的顽抗,由于宪兵部队配备一定数量的自动武器(如MP18冲锋枪),所以率先进攻的第45步兵联队第3大队死伤惨重,即便在炮兵、装甲兵与航空兵支援下,直至11日傍晚日军仍然无法攻陷国军阵地,直到第45步兵联队第2大队投入作战才总算逼退驻守上新河与江东门阵地的国军宪兵部队与第58师一部。

1212日凌晨二时,卫戍司令长官部副长官罗卓英刘兴,参谋长周斓、参谋处长廖肯、副处长林维周、参谋处第一科科长谭道平在唐公馆到齐,唐生智说:现在城已被击破,无法守卫了,委员长已有命令,叫我们撤退,你们赶快去准备撤退命令吧!即由参谋处长廖肯、参谋处第一科科长谭道平执笔起草撤退令。

1212日,南京东南方紫金山雨花台沦陷,守军全数殉国。

孙元良第八十八师之战斗详报:(节录) 1212日晨,沿京芜铁路进攻之敌已逼近赛虹桥。雨花台方面因系敌主攻所在,虽经全部我官兵奋勇苦斗,奈外无粮弹,内无援兵,且敌挟战车、飞机、大炮……上午,韩团长宪元、营长黄琪、周鸿、符仪廷先后殉难;下午旅长朱赤、高致嵩,团长华品章、营长苏天俊、王宏烈、李强华亦以弹尽援绝,或自戕或阵亡,悲壮惨烈,全部官兵六千余员皆英勇壮烈殉国。

雨花台阵地沦陷后,日军直攻中华门。防御中华门的便是孙元良指挥的第72军补充团与第88师工兵营,面对日军强大的炮火与装甲部队支援,孙部官兵持续顽强抵抗,双方于城墙边与城墙上展开激烈的战斗,因为守军作战勇猛以及南京城墙坚固厚实,日军一时之间难以得手,日军甚至组织敢死队试图登城,阵地数次易手,日军在伤亡惨重下才总算攻陷88师阵地,孙部官兵在阵地失守下仍旧发动反击试图夺回,其强悍意志令日军战后仍然记忆深刻。

唐生智1212日下午二时通过长官部电话通知南京守军各军师长召开作战会议。1212日下午17时半,守军各部队在混乱中开始突围。唐生智、宋希濂孙元良徐源泉邵百昌先后撤离。除了广东的两个军(邓龙光和叶肇部)按计划正面突围,宋希濂部第36师遵照命令由浦口撤退以外,其他部队都没有按照命令实行正面突围,而是一拥而上直奔下关江边。并在由于司令部间很多互相矛盾的命令及简单的命令被遗漏,少数部队不知撤退命令,事实上成了大部渡江,一部突围,守军绝大部分部队都向城北下关挹江门一带江边溃退。而在上新河与日军第45步兵联队第3大队及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激战近两日且击退敌军数十次冲锋的宪兵部队,则在后方桥梁被炸毁的情况下与第58师一部一同撤往下关,并在城郊设伏痛击尾随追击的日军第45步兵联队第2大队,但在日军支援炮火轰击下后撤,但国军奋战之精神令参战日军在战后编写的部队史表示敬佩,而第74军下辖的第51师师长王耀武则利用军长俞济时准备的小火轮接应大量第74军官兵渡江撤退,撤至下关准备搭乘小火轮撤退的第74军官兵则与试图切断其退路的日军第45步兵联队第3大队遭遇,经血战后第74军凭借数量优势成功突破第3大队防线撤至下关搭船,日军第45步兵联队第3大队也战死军官2人、战伤军官1人并丧失再战之能,然第74军第58师第174旅副旅长刘国用却不幸在突围过程中殉国。

1213日凌晨,邓龙光军长突围到淳化镇附近,身边只剩下直属队十几人。1213日早晨,日军6师团114师团首先入城,同时9师团进入附近的光华门,日军16师团9师团其中一部则进入中山门太平门山田支队占领乌龟山,朝幕府山前进。同日下午,2日本海军小型舰队到达长江两岸。

1213日下午六时许第83军军长邓龙光在秣陵关附近龙都化装为难民时,想把名片和唐生智的书面突围命令焚毁,经身边副官劝说保留下来。1221日第83军军长邓龙光一行数人到达南陵上官云相的防地,突围成功。

根据日军第16师团下辖的第33步兵联队在南京保卫战后写的战斗详报,该联队在1210日至14日共投入兵力2,235人参与战斗,其中该联队参战单位为联队本部、第2大队、第3大队、联队炮中队、速射炮中队,上述单位共计阵亡40人,受伤164人,但该联队第1大队伤亡人数未在统计范围内,极有可能配属其他单位而将其伤亡数据纪录于被配属单位之战斗详报。

随后6个星期,日军展开了南京大屠杀

19381月中旬,第六十六军、第八十三军各收容得由南京陆续突围出来的官兵一两千人不等。第六十六军由林伟俦莫福如郭永镳率领,第八十三军由王得全率领,分别向湖南的攸县安仁等处集中训练。

19381月中旬,蒋介石在武昌珞珈山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会上不少尝过南京逃难风险的将军们都说唐生智放弃南京,没有下达命令,弃城逃走,酿成惨重的牺牲,唐生智应负完全责任。邓龙光出示了唐生智撤离南京前给他的油印的撤退、突围命令,给唐生智解了围。

此役殉国之国民革命军将领

萧山令1892年-1937年)宪兵司令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南京市长(193712月担任)。湖南益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南京保卫战时负责防守上新河雨花台光华门等阵地。1212日上午,萧山令率部与日军激战杀伤当日全部进攻日军,准备同日军巷战时,接上级命令撤退。该日夜于仪凤门外又指挥宪警与追敌激战,渡江时为日军汽艇机枪扫射中弹受伤,拔枪以最后一弹自戕,殉国。后追晋中将。

朱赤1900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少将旅长。江西修水人。19257月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3711月奉命率部保卫南京1210日,日军6师团光华门攻击失败。逐以两个师团三万兵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协同下猛烈攻击二六二旅防守阵地。守军奋勇死战,阵地也逐渐被破。1212日下午,朱赤所率残部一百余人因弹尽力竭全部殉国。

高致嵩1898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少将旅长。广西岑溪人。19257月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3712月与八十八师二六二旅死守雨花台光华门重要阵地。1212日下午,杀伤日军数千后,因弹尽与全旅大部官兵殉国。追晋为陆军中将。

易安华1900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少将旅长。江西宜春人。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11月奉命率部保卫南京12月参加战斗。与八十八师二六二,二六四旅死守雨花台光华门重要阵地。19371212日在光华门附近力战殉国。

罗策群1893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广东兴宁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科毕业。1937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率部与日军在外围汤山激战。该师师长已经渡江北撤后,罗策群代理师长。19371212日夜,66军突围中,罗策群亲自率部在紫金山东北岔路口冲击日军防线时殉国。

姚中英1896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三军一五六师少将参谋长。广东平远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3712月奉命率部保卫南京19371212日,日军用一个师团兵力攻入紫金山东的青龙山。为掩护其他友军。率整师在紫金山东冲锋,杀出一条血路。身先士卒,殉国。

司徒非1893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一六O师少将参谋长。广东开平人。1917年入保定军校第六期,1919年毕业。193711上海沦陷,随军退守南京1937126汤山阻击战开始,1210日奉命突围。随部经太平门突围至句容撤至大水关与日军大部相遇,激战三日,19371213日,因弹尽身中数弹后与数千将士全部殉国。

李兰池1899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少将副师长。辽宁锦西人。1926年冬,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步兵科。19371212日,南京城破,奉命突围,激战中率部与日军于太平门肉博战中,不幸中弹,殉国。

刘国用1898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一七四旅少将副旅长。广东梅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193711月率部奉命保卫南京,129日于牛首山一带与日军激战,19371213日因率部数千人至下关搭乘小火轮撤退时,遭遇敌第45步兵联队第3大队并爆发激战,不幸于突围过程中于水西门外殉国。

蓝运东1899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预备第十师少将参谋长。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12月于南京殉国。

万全策1902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教导总队第一旅少将参谋长。广西苍梧人。入广东西江讲武堂,后进过中训团研究班193712月第一旅防守紫金山工兵学校左侧、孝陵卫西山中山门一带,万全策128日起协助旅长周振强与敌交战,主阵地始终未失。至1211日战事最激烈时阵亡,殉国。

雷震1901-1937年)国民革命军教导总队第三旅上校副旅长。四川蒲江人。19371212日率孤军与日军第16师团遭遇,血战殉国。追晋少将。

谢承瑞1905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江西南康人。法国里昂中法大学陆军专业毕业。南京保卫战之初所部与八十七师二六O旅防守工兵学校129日,防守淳化的五十一师败退回城,在尾追的日军第九师团的猛攻下阵地失守,遂退入光华门与八十七师、一五六师、宪兵教导二团等坚守城垣,并迫退城外日军。1210日于光华门两度击退破城日军,歼灭残敌,但亦在战事中为火焰伤,1213日凌晨奉命向下关方向撤退,于挹江门因身体虚弱被拥挤失控的人群踩倒身亡。追晋少将。

华品章1902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上校副旅长。。四川西昌人。于19371212日下午,与旅长朱赤率残部一百余人杀伤大量日军后因弹尽全部殉国。追晋少将。

韩宪元1902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上校团长。广东文昌人。于19371212日下午,与旅长朱赤率残部一百余人杀伤大量日军后因弹尽全部殉国。追晋少将。

黄纪福1902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七旅上校副旅长。广东梅县人。1937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拒敌于汤山汤山失守后经麒麟门退至大水关集结待命。1210日随一五九师调驻明故宫,策应增援光华门的一五六师。19371212日,南京失守,随六十六军经太平门突围,沿途战斗中牺牲。追晋少将。

蔡如柏1899年-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一六O师九五六团上校团长。广西陆军干部养成所毕业。19371213日在汤山与日军第十六师团激战中殉国。追晋少将。

战后

19371213日起,华中方面军司令松井石根下令纪律肃正战俘(屠杀战俘)。日军16师团占领紫金山后,俘虏敌军万余人向师团参谋中泽三夫请示,经参谋长确认后下令俘虏全杀;16师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则对蒋中正私人物品非常感兴趣,将官邸、办公室财物陈设搜括一空。同日,日军进入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劫走图书古物玉器铜器等。1217日,日军举行南京入城式1218日,慰灵祭

根据日军内部档案,从1937118日到1213日为止,华中方面军总共死伤26,000多人。

根据日方资料,日军仅第6师团就在南京保卫战至少战死306人,战伤882人,然此数据严重低估日军第6师团死伤,例如根据该统计第6师团在牛首山仅阵亡19人,受伤97人,但根据日方其他资料显示第6师团在牛首山遭遇激烈顽抗而死伤惨重,仅工兵联队组成的40人敢死队就几乎全灭,生还者仅3人,另据该统计日军在1210日至11日于安德门一带战死163人、战伤288人,但该师团仅下辖之第47联队第3大队却有3个中队在10日晚间至11日凌晨在安德门附近的82高地遭遇毁灭性打击,其中第11中队几乎全灭,中队长首藤武中尉也伤重不治,足见该项统计低估日军伤亡之严重。另外第9师团下辖之经理部则纪录该师团至少战死460人,战伤1,156人,然而此数据仍然严重低估,因为根据《步兵第三十六联队中支那方面行动概要》此一日军原始档案,仅第9师团下辖的第36步兵联队就在南京战役战死257人、战伤546人。

根据研究者依据日本史料的考证,南京保卫战国军总共击毙日军中尉以上军官至少27名,包括大佐1名、少佐5名、大尉13名、中尉8名,其中官阶最高者为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联队长井手龙男大佐,他死后被追赠为少将。

19371216日,蒋中正发表《我军退出南京告全国国民书》,重申抗战到底的决心,其内容足以媲美丘吉尔的告英国同胞书。

国军失利之检讨

1938111日,蒋中正在开封会议中对第一战区第五战区将领自责表示:我作为全军统帅第一个有罪过,我们对不起已死的官兵和同胞,对不起国家,尤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唐生智拒绝向日军投降后下令扣留所有船只,不许军民渡江,却私藏船只为自己预留退路,本想让将士们破釜沈舟置死地而后生,结果扣留船只的军令反成了国军突围时的最大阻碍。当南京城郊还在激战时,唐生智已乘车北上,经徐州往武汉。之后唐生智更将弃守南京的责任归咎于新补士兵过多与孙元良88师溃败。

白崇禧:唐氏已脱离部队近十年,又没有基本部队可依靠……何况参与南京保卫战的部队多是从上海战场上刚退下来的,有的部队伤亡过半,士气非常低落,以久战疲惫之兵保卫南京不会守久。唐的体质羸弱不堪,蒋以唐防守南京,实无知人之明。

==========================================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