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春》(文會)

中国之春文会

第四期

 

《中国之春》杂志是由王炳章等人于 1982 年底创立的海外第一份抵抗共产专制的刊物,并由此而在 1983 年召开了“中国之春运动世界代表大会”,产生了海外第一个反对派组织:中国民主团结联盟【民联】。【中国之春】成为民联主管的刊物。

1993 年中国民主团结联盟与中国民主阵线合并,组成了中国民主联合阵线 (民联阵),【中国之春】即由民联阵负责主办。此后,【中国之春】受组织系统的变动等因素影响,最后于 2004 年停刊,几经周折,今由原民联阵成员(包括 社长,董事,主编等)及几位中国之春民主运动资深骨干同声合意,准备捐资重启【中国之春】,更新为【中国之春文会】印刷版,该正式出版物将通过全球发行,并拟更新宏旨,扩展格局,让新版【中国之春文会】成为以文会友、交流政见的公众平台,以顺应“时代革命”之潮流,以宣传光复中华民国之伟业。

本刊主要由同仁供稿,并精选汇编系列资料和文选。尤其是以专题彰显忠烈英杰的事迹。殉道者的血历来是复兴的火种,会激励后继者满血复活中华之魂。让我们在光复中华民国的历史潮流中重新出发,以谦卑仁爱之心,昭告乡亲父老,认祖归宗,承前启后;以勇毅坚韧之志,呼唤同仁道友,犁庭扫穴,风云聚会;以应浩荡壮阔的时代革命洪流!

中国之春文会  2024年 3月8日

印刷版 目錄

【公民議政】

為什麼要光復中華民國大陸———————————- 李   明/ 03

繼往開來 重建民國—————————————–  公民聯盟/10

2024年元旦祭旗——————————————-  梁惠民/18

中華民國的歴史意義—————————————- 黃吉川/23

對民國道路的一些錯誤認知———————————- 鄔萍暉/32

臺灣的大選與中國的選擇———————————— 林牧晨/37

 

【民國歷史】

辛亥革命首義三烈士—————————————–資料彚編/39

上海光復中,商團是重要軍事力量—————————–張   化/41

金門大捷的歷史意義—————————————–曾建元/45

「中華民國」國號是誰命名的?——————————-喬姐供稿/45

傾家蕩產搶救民國歷史—————————————佚   名/55

 

【王炳章特寫】

我的哥哥王炳章-76年的歷程———————————王玉華/57

 

【憲政議題】

紀念中華民國行憲日—————————————–傅申奇/59

憲政簡介之三———————————————–丁   毅/61

 

【人權觀察

從中共港府對黎智英的構陷看香港的全面淪陷——————-中華議政會/66

 

【國際縱覽】

阿根廷總統米萊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演講——————–米    萊/69

如果臺灣問題引爆美中戰爭———————————–顧而德/75

 

【家國社會】

自由中華之歌———————————————– —吳    梵/79

社會 教會 家庭 人———————————————-熊    焱/82

自由之邦中華民國,是我心目中的祖國———————顏純鉤/83

1912—1937:北京知識份子的生活狀況———————徐    敏/85

【推特文選】

推特短文選二十則———————————————補    白

告讀者———————————————————編輯部/89

版權頁——————————————————–出版社/90

為什麼要光復中華民國大陸?

李明

一、光復中華民國大陸的正當性和必然性

崛起的西方文明從晚清開始挑戰中國文明。救亡圖存和追求富強成為中國當時的急務。但是中國文明曾經長期居世界先進地位,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尊「公天下」的政治文明的理想,所以能夠超前破除專制和創立民國。但是內憂和外患交加導致辛亥革命成果被迫禮讓袁世凱,然後袁氏復辟繼而軍閥割據,憲政不存。後人所樂道的北洋政府時期的政治自由實乃威權和軍閥割據不及所致。國家不統一就無憲政可言,故有國民革命,再有軍政訓政憲政(此民主化程式之必要性被二戰後殖民地國家獨立後的民主化實踐所證,也被西方學者廣泛認同)。因憲政乃中華民國價值觀和制度之根基,故面臨日本侵華危險依然推動「五五憲草」,後被日本侵華打斷。隨即國府宣佈「抗戰建國綱領」,於大片國土淪陷、烽火連天中,高等教育仍然得以長足進步成為戰爭史上的世界奇跡。走向憲政的進程依然保持漸進。中國戰後便開始制憲,在面臨蘇俄扶持中共「共產革命」的險局下,依然一面戡亂,一面實現憲政。然經過八年日本侵華之摧殘,中國國力不足以抵抗蘇俄之力、中共之亂,故退守臺灣,於國家風雨飄搖的1950年推動地方自治,存續憲法,為臺灣民主化留下了轉型方向和路徑,察臺灣民主化時期的最大訴求就是回歸憲政而非他者。儘管因應對「共產革命」而有不得已的威權統治和「白色恐怖」以及恢復憲政過遲的問題,然臺灣終於實現了憲政民主。儘管有政治嚴重對立,但是臺灣民主還是漸進成熟。

再察大陸,蘇俄扶持的中共於1949年建政,自此馬列主義入主中原,實行共產主義、極權主義,中國文化傳統被毀棄,現代中國在大陸滅亡,幾千萬人被迫害致死,四千萬人餓死於共產主義實驗(1959年至1961年)。其「改革開放」至今則演化為「極權主義」與市場經濟雜交的「紅色中國模式」。社會兩極分化,民怨沸騰。其所謂「中國崛起」的經濟增速,與抗戰前的民國相比,實在遲到了半個世紀。民國工業在抗戰前的內亂外患、經歷一戰及世界經濟大簫條、缺乏外資的劣境下增長率仍高達8-9%等。且中共經濟模式是畸形的、不可持續的紅色的「權貴資本主義」,更是缺乏正當性的。以富強標準為中共辯護,是對歷史的無知和現實的短視、毫無道義觀的表現。

中國的未來決不可取中共模式,只能繼承現代中國即中華民國的國統法統。現代中國和未來中國的文化、政治、社會等根本精神和原型只能在中華民國的文化、政治、社會等根本精神和理想模式中尋得答案。別無他路。中共的價值觀和制度的模式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變種,是反傳統中國、反現代中國的,是反中國化的,決不是未來中國出路的選項。

那麼,中華民國(即現代中國)的文化政治社會模式如何呢?中華民國首先繼承中國的傳統,吸取西方文明。然而先賢們對於西方文明是有批判和反思的。其根本精神是以中華文化本位吸取消化西方文化之長,中西融合,傳統和現代融合的。其憲政理想是不僅追求程式之民主,也追求復興本土價值觀和制度,追求有利於善治的制度。中華民國在臺灣取得諸多成就,也承襲了中華民國傳統,然未能盡善,也不足以復興其「真諦」。這是其缺點。

中國大陸未來的民主化必然是本土化的民主化。但是這「本土化」不含有中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陸「本土化」的民主化應該是承襲老中華民國的根本精神和理想。老中華民國就是中西融合的,所以這「本土化」也必然是繼承中西融合的傳統而開來。不是保守主義的,更不是激進主義的,而是有所激進和有所保守的中道主義的。

老中華民國的命運是多災多難的。它本來負有復興世界上最大文明——中國文明的使命和任務。但是蘇俄滲透和扶持中共,形成了「魔種」。繼而日本侵華摧殘了民國的國力和民生,而中共趁機擴張和坐大。蘇俄決定支持中共革命,是中共敢於推翻與國府達成的政協決議和爆發內戰的根本因素。蘇俄決定戰爭勝負的龐大軍火和戰略上等各項支持、中共血腥「土改」形成的強大戰爭動員力等,中共受益于蘇俄訓練的組織戰、情報戰、宣傳戰、群眾戰、思想戰、謀略戰等,這一切皆遠勝國府,皆是國府無力抵抗的。

有人說:敗于中共是由於國府腐敗和民心向背。這是嚴重的以偏概全。這是出自中共和台獨的歷史觀,有其原因不一的政治需求。當時因長期戰亂民生凋零經濟崩潰,政府稅源不足以養軍隊和公教人員。於是軍隊做生意和吃空餉等補不足,也滋生腐敗,影響了戰力。再有派系鬥爭、官場腐敗等等。八年戰火使民生悲慘,再強征人員和資源支撐內戰必然使民心喪失,這是內戰造成的「果」,不是原因。大陸淪陷是歷史悲劇。淪陷的主要原因不是「失民心者失天下」而是強大的蘇俄全力介入、美國的不作為導致的。而國府在嚴重內亂外患中產生的複雜因素的腐敗是敗於中共的較次要的客觀因素。

我們要認清歷史,認清現代中國的「本相」,認清我們祖輩開創的中華民國及其憲政傳統才是未來大陸「本土化」之「本」。在大陸光復中華民國和重續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和「民主中國」),復興中華文明。這是當代中國大陸「民主復 國運動」的內涵、使命和重任。             

回顧歷史,大陸民主運動經過1979年、1989年等等重大民主事件,由於中共長期堙沒歷史傳統,導致當時民運缺乏本土化、無傳統之本、無歷史之根,不能從祖輩的民國民主傳統和精神資源中獲得無窮的力量和社會動員力,不能形成民族精神、歷史傳統與當代民運結合的強大支撐力。究大陸民運總體水準不理想和成果有限的原因,首要原因就是中共導致民運的這本質性缺陷:缺乏本土化和無傳統之本、無歷史之根。這自身的本質性缺陷極大妨礙了整個民主運動的水準和力量的發展。所以大陸民主運動的思想和素質以及提出的民主要求水準等皆不高,更遑論有何大戰略佈局呢?儘管其有犧牲精神,但是整個運動的可持續性、拓展性、凝聚力、戰略佈局等是不高的。

相比之下,辛亥革命締造民國、民國民主化進程、民國的民主法統等成就巨偉,而且皆在國人大多數文盲、經濟落後、嚴重內亂外患、國家未統一穩定等劣境下實現的。而1970年代末至今的大陸民運處於經濟高度發展、資訊發達、教育普及、國無外患等優良條件下,而民主化進程卻難以邁步。究其原因,除了共產黨極權主義強大統治之外,就民主力量而言,不能不說民國的民主化和民主力量是有傳統淵源的、本土化的民主化和民主力量,所以能凝聚人心克服嚴重內亂外患和諸多惡劣因素而漸進實現民主化。而當代民運是被中共遮蔽而斷裂了自己傳統的、缺乏本土性的、喜好西方背景的「獨行俠」,如此也難以深入社會文化和結合群眾。與民國民主化經驗相比,也足見當代民運本質性缺陷之危害。

但是大陸民主運動必然在挫折和困頓中求昇華。當代不公不義的「黨天下」反襯了民國憲政的偉大,歷史的悲情,先賢精神的感召,民國的革命精神和犧牲精神,正統的民族主義淵源,歷史傳統和當代民運結合形成的文化政治社會全方位的強大支撐力等等,這一切恰恰是當代大陸民主化所必備的,而過去的民運完全不具備的。然而民運要承擔民主化重任,就必然要克服自身的不成熟而求擺脫困境。民運必然會演進成接續民主傳統的、本土化的民主運動——「民主復國運動」。只有回歸傳統和未來復國的理想,才能產生無窮精神動力。只有民主復國的理想和權威才能使山頭林立的民主運動凝聚共識和力量,從而能夠發動理性的革命。然後民主化之後,祇有以民主復國為座標,以祖輩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權威為支撐,才能團結意見紛紜的人民克服政經亂局和龐大紅色政商勢力的復辟作亂,徹底拋棄馬列和紅色「權貴資本主義」,光復民國,不僅重續民主而且開創善治。如此才能形成中華文明真正復興之起點。

中共國是蘇俄為首的國際共產主義的產物。蘇俄東歐的共產主義國家崩潰後,皆光復故國。這是規律。但是俄國領導人葉利欽、波蘭領導人萊赫·華勒沙等絕不是復國主義者,但是他們皆不約而同選擇了光復故國。這是因為重建國家要從先賢和祖輩的精神中尋找新權威的基礎,在國家民主傳統中形成再建民主國家的共識,如此才能擺脫民主化進程中的意見紛紜和混亂,才有更大的社會動員力和儘快重建國家。此外還有很重要的重任是:對於舊專制國家進行「斬草除根」。或許有人說他們為什麼不另建一個新國家呢?這是因為建新的國家要「無中生有」,由空地壘山嶽難矣,成本和風險也大。國家之構建依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學理而言是自然生成的,要從傳統基礎上構建。所以說復國容易而全新建國難。蘇俄和波蘭等國在巨變前,皆無「前朝熱」,也沒有多大的復國主義勢力,民主力量的領導人也不是復國主義者,但是他們皆選擇復國,回歸傳統,繼承祖輩的精神和權威。之所以如此的重要原因是:復國和復傳統,是一條有前人基礎的相對而言成本風險較低的轉型快捷方式,更有價值和精神的目的意義。而今中國大陸「民國熱」、「民國風」當道。大陸未來轉型巨變的方向不言而喻。

「民主復國運動」是大陸民主運動的必然歸宿和昇華。此「民主復國運動」未來必然導致繼辛亥革命、國民革命而來的第三次革命,這場革命當然是主張和平理性的革命,當然也肯定天賦人民抗暴自由的所有的抵抗權。可以合乎邏輯的斷言:再造民主、光復中華的,必然是「民主復國運動」。世界共產黨國家崩潰後建國的普遍規律是光復故國,中國大陸不會例外。

二、結語

我們要繼承先賢先烈的精神。在大劫難大巨變時,先賢英烈無畏擔當、無私奉獻。辛亥革命締造中華民國,孫文黃興等領風騷然無數英雄更巨偉,一代儒宗熊十力、梁漱溟也曾投身其中;宋教仁為民國憲政獻身;國民革命推進出「五五憲草」;八年抗戰產生「南京憲法」;大劫之時有新亞書院之精神重塑文脈國魂,如此等等。可謂波瀾壯闊、綿綿不絕。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我們的座右銘,我們始終與民眾站在一起,他們遭遇不公沒有尊嚴,吾淚長流;他們失所失地失業,吾心揪痛;權貴化和草民化兩極分化,吾血沸騰。

任良知行,道在吾心吾行。面對過去造成了數千萬人死亡而今造成社會兩極分化的「竭澤而漁」的中共「國家」模式;面對這種「極權主義」和市場經濟的雜交的馬列主義的「變種」。我們只能在挫折和困頓中求昇華。我們要克服過去民運無傳統之本、無歷史之根的本質性缺陷。我們要繼承民國中道主義而非激進主義的革命精神。我們要從祖輩的民國民主傳統和精神資源中獲得無窮的力量和社會動員力,形成民族精神、歷史傳統與當代民運結合的文化政治社會全方位的強大支撐力。也就是說,我們要把民主運動昇華成「民主復國運動」。以民主復國的理想和權威使一盤散沙的民運凝聚共識、力量和擁有更高的戰略佈局及可持續性、拓展性。

我們最終要驅逐馬列光復中華,結束專制再續民國,不僅重續民主而且開創善治。

附注:

1 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有計劃地將大學遷往內地,淪陷區90%的高級知識份子、50%以上的中級知識份子和37所高校都轉移到了大後方,這是一個奇跡。按理戰爭期間,教育事業出現倒退,自在情理之中。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在這段最艱難的時期,中國的教育經費投入僅次於軍費,在國家喪失了大部分財源和難以應付抗戰軍費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大、中學生享受政府免費教育,包括免費伙食及一定的醫療保障。大、中學校師生生活艱難,但有政府特殊補助,比公務員好很多。1940年教育部頒佈規定,指定鄉鎮地方財政中至少50%須用作初等教育經費。稍後又由行政院和國防最高委員會出臺規定,將初等教育經費列為「特種基金」納入預算,嚴禁地方政府挪作他用。等等。教育事業因此取得了驚人的大發展。僅以高等教育為例,大學數量由戰前的108所增至1945年的141所;學生數量由1936年的4萬餘人,增至1945年的8萬餘人。幾乎翻了一倍。國民政府也高度重視大學的科學研究,拔經費恢復因戰爭而停辦的研究所,並酌情增設新的研究所。1938年到1944年,經濟部共獲准專利423項,是從民國初年到戰前專利總數的182%。時任駐華參贊的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認為:「這七年間的科學進步與貢獻,比起過去30年來,在質在量皆有增無減。」美國弗尼吉亞大學約翰•伊瑟雷爾教授評價西南聯大:「聯大素負盛名的教師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戰時最優秀的學生。除了虎虎有生氣的文化學術活動以外,聯大還成為中國最具政治活力的一所大學。……在不到半個世紀以前,就能產生一所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大學,這所大學的遺產是屬於全人類的」。抗戰時的大學培養了包括「兩彈一星」元勳錢驥、姚桐斌、鄧稼先、程開甲、屠守鍔、陳芳允、任新民、朱光亞、王希季等9人,還有李政道、楊振寧這兩位未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可以說,共產黨中國最值得稱讚的成就「兩彈一星」,其主要研發者是民國教育培養的。抗戰時在國外還約有2500名中國公費、自費留學生,其中家鄉淪陷,斷絕了經濟來源的約占60%,國民政府也決定撥款給予資助,總計數額達數十萬美元(留美中國學生月津貼75美元,當時美國教師的平均月薪不過120美元)。除高等教育之外,在校中學生數量由1936年的48萬增至120余萬。職業教育,在校學生人數也由戰前的7000人增長到了25000餘人。這二戰中的世界教育奇跡出於「抗戰建國」的國策。(參考畢唐書《抗戰時期一項偉大的教育決策》。來源:共識網。)

 2:   民國經濟,「按Chang (1969)的記載,工業增長率在1912-1920年間高達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暫蕭條,1923-1936年,為 8.7%,1912-1942年,平均增長率為8.4%,……而在二戰前民國時期,儘管連綿戰爭,工業增長率仍高達8-9% (Chang,1969,pp. 20-74)。……中國人均外國投資在1914年是$3.75, 1936年是$6.97,比印度 ($20)和拉丁美洲 ($86)低得多。1930年代外國投資只占國民生產淨值的1%。」(摘自楊小凱《民國經濟史》刊於《開放時代》2001年9月號)

3:   隨著蘇俄檔案公開以及本土史學的進步,這方面的理論和史料據越來越具體有力。例如「從1942年至1949年,美國通過大規模美援,為國民黨一共才武裝了45個步兵師,而從 1945到1948年之間,中共主要依靠蘇援槍械卻組建了210 個步兵師。」摘自徐澤榮《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角色》的注釋[4],原載普林斯頓大學「當代中國研究」2000年第2 期(總第69期)網路版,其文是作者的博士論文\TimesItalic{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Korean War,May 1949-July 1951的中文摘要。1976年《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歷史卷「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條目:蘇聯的援助是人民解放軍力量壯大的一個極其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蘇軍指揮部把繳獲原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轉交給人民解放軍(火炮、迫擊炮和火箭筒 37000餘門,坦克600輛,飛機861架,機槍約12000挺,汽車2000餘輛等等)以及日本在北朝鮮軍隊的全部武器都交給了人民解放軍。爾後,蘇聯又向人民解放軍提供了40億美圓的美式武器,以及大量蘇制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蘇軍曾將自身攜帶入滿的美援美制榴炮一千多門,繳自德軍的支數不詳的槍(多為衝鋒槍),以及大大多於國軍的坦克、汽車、燃料、被服、藥物、食品等等,無償送給了四野和三野(通過遼寧大連旅順→山東榮城悝島海路送給三野)(出自徐澤榮《四野蘇援榴炮轟垮蔣家王朝》,共識網)。規模巨大的淮海戰役,中共得到彈藥約有1,640萬噸,遠遠超過了國軍的軍火供應。其中應有1,500萬發只能是由駐滿蘇軍將其原有美國租借予它的美制火炮以及炮彈移交給中共的,不可能還有其他來源。淮海戰場共軍擁有三種火炮(主要為美制原先租予蘇軍火炮以及日制蘇軍繳獲火炮,中共軍隊自行繳獲國軍火炮此時僅以百計)3,000門。(出自徐澤榮《淮海戰役共方使用的蘇援炮彈》,共識網)蘇聯顧問和強征的幾萬日本關東軍技術官兵訓練了共軍和參與內戰。中共情報戰能力遠勝國軍,這是蘇俄傾囊相授的,且不說間諜戰的高水準。僅就密碼破譯技術舉一例:劉鼎于1930年留蘇歸來以後進入中央蘇區,曾把在蘇學的密碼破譯技術傳授給中央紅軍情報部門。從此以後,三大紅軍對於國軍前線部隊密碼電報,只要截獲,就都能夠破譯,因而有了“共軍的資訊化戰勝了國軍的機械化”一說。蘇聯願意予以共產黨密碼破譯技術轉移,美國卻不願意予以國民黨密碼破譯技術轉移。(出自徐澤榮《淮海戰役共方使用的蘇援炮彈》,共識網)國民政府統計內戰裡國軍傷亡近70%是炮火所致。這接近二戰中歐戰水準。這資料也證實了上述中共軍隊武器資料的可靠性,此外,根據蘇聯克格勃將軍蘇多柏拉托夫1994年出版的個人回憶錄《特殊使命》一書中所說,蘇聯在1948年中共軍隊發動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這些戰略進攻行動期間特意引發「第一次柏林危機」,是史達林和毛澤東共同協商而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計畫,他們想以此轉移美國對中國國共內戰的戰略注意力,將美國的援助重心牽制在歐洲,減少美國對中華民國國軍所提供的援助力度。這已經被許多歷史學家所認同。最後另一主要因素是美國不支持中國政府。受到二戰後經濟因素、財政緊縮、戰略以歐洲為重心、復員大潮等諸多因素的考慮,也考慮中國有很強的民族主義如果統一後崛起會成為第二個日本,妨礙美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利益,所以美國不支持中國的統一。故先調停國共之戰,實有利於中共,內戰全面爆發後。1946年7月29日美國對華實施軍火禁運,直到1948年11月才解除。1947年3月,司徒雷登報告稱,國軍美械部隊彈藥將在三個月內用完。在武器禁運的打擊下,國軍美械部隊因缺乏補給而戰力大打折扣,整個國軍補給不足,經濟陷於崩潰,而共軍因有俄援而占武器優勢、戰力迅速提高,戰爭因此大逆轉。總之,蘇俄決定戰爭勝負的全面援助、戰略支持中共和美國軍火禁運等打擊,是國民政府失敗的主要原因。至於說:敗于中共是由於國府腐敗和民心向背。這是嚴重的以偏概全。這是中共和台獨的歷史觀,有其原因不一的政治需求。當時因長期戰亂民生凋零經濟崩潰,政府稅源不足以養軍隊和公教人員。於是軍隊做生意和吃空餉等補不足,也滋生腐敗,影響了戰力。再有派系鬥爭、官場腐敗等等。中共通過血腥「土改」實行鐵腕的高效率的人力物力的戰爭動員和供應,而國府的戰爭動員和供應無法與之相比,這與民心向背無關。中共受益于蘇俄訓練的組織戰、情報戰、宣傳戰、群眾戰、思想戰、謀略戰等皆遠勝國府。長期戰亂民生悲慘,再強征人員和資源支撐內戰必然使民心喪失,這是內戰造成的「果」,不是原因。大陸淪陷的主要原因不是「失民心者失天下」而是強大的蘇俄全力介入、美國的不作為導致的。所以說:國府的複雜因素的腐敗是敗於中共的較次要的客觀因素。

本文經過修改且獨立成文,其源于長文《民主複國運動綱要芻議》,此長文全部曾刊於《北京之春》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280/1019201552621.htm

**

【推特短文選】之一

中華民國復興黨官推@ROCisright

中華民國憲政史績

國父孫文中山先生當選為臨時大總統

民國前夕(1911)11月,國民革命蒸蒸日上,各地都督有感應成立統一政府指揮革命與治理。遂擬於同年12月29日,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在十七省一省一票的選舉下,孫文先生以十六票當選為臨時大總統。

民國元年(1912)一月一日晚10點,臨時大總統就任儀式在南京總統府(前兩江總督府)舉行。至此,各省國民革命政府得到進一步整合,為中華民國的建立與民權的踐行奠定基礎!

【推特短文選】之二

中華民國光復者   @roclove2020

非常勇敢(但是還是必須注意自己的安全,因為共匪是無人性心狠手辣),大陸的教室再次出現中華民國國旗,並且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應該是一位大陸民國派青年學生在教室畫的,認同民國才是我的祖國,認同民主中國中華民國才是正統中國,認同自由民主價值。可見,民國的文化精神,民國的自由民主,民國的認同已透過網路傳播到整個神州大地上。 若越來越多大陸人認同中華民國為自己的祖國,中華民國光復大陸,建設自由民主新中國,有望成功!

【推特短文選】之三·

中華榮民@1923YCP

非基、排斥基督教運動,並非中華民國政府主導,也並非中國國民黨的政策

國父17歲受洗,蔣公43歲受洗,興中會(國民黨)在夏威夷成立時,全體黨員手按聖經入黨。中華民國的重要領袖:孫中山大總統、蔣中正總統、嚴家淦總統、蔣經國總統、李登輝總統全是基督徒,包括馬英九總統(小時候)也在教堂受洗

繼往開來 重建民國    

公民聨盟

雙十節是中華民國的國慶節,但中華民國民進黨政府從前年(民國110年、西元2021年)開始,將雙十國慶日的英文名稱改成「Taiwan National Day」,翻譯成中文就是「臺灣國慶日」。在他們看來,中華民國已經是過去式,這個國號能避免使用就盡量避免使用。中華民國繼承了大清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直到今日,憲法仍然規定主權範圍涵蓋大陸淪陷地區和台灣自由地區。但民進黨政府偷換概念,混淆主權和治權的區別,畫地為牢,把中華民國限定為擁有治權的2300萬人口的臺澎金馬地區,稱這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

現政府正副總統都明確表示,他們界定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他們無視中共霸佔的大陸是中華民國的淪陷區,公然違背憲法的規定,完全放棄了對淪陷區的主權。實質是,臺北政府背棄中華民國,卻推行著還頂著中華民國國號的含糊其辭的台灣獨立。如果國際環境允許,台灣將名正言順的完成獨立,並隨時可以修改憲法,修改國號。

因此,今天我們在慶祝雙十節的時候,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必須要面對一個歷史性的問題:中華民國的前途何在?中華民國向何處去? 被中華民國現政府當作緊箍咒,當作歷史的包袱,棄之如弊履的中華民國這個旗幟,卻被淪陷區興起的民國力量的民眾當作瑰寶,必慾使其發揚光大,千秋萬代!

因此,中華民國的前途在淪陷區! 我們—中華民國公民聯盟,是以淪陷區為根基,「由不願做中共國奴民,自認為是民國公民或希望成為民國公民的人們組成。」在慶祝中華民國112歲生日的時候,從我們心底湧起的就是四個字:繼往開來!我們作為公民聯盟在海外的美國團隊,利用在自由地區可以暢言的條件,在此表達公民聯盟繼承中華民國既往的光榮和歷史使命的立場,以及開拓中華民國未來前景的意志和決心!

一、雙十節的由來

清王朝宣統三年即辛亥年農歷八月十八日,武昌革命黨人因製造炸彈不慎爆炸,致使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等被捕。八月十九日淩晨4時,3烈士慨然寫下「腥風血雨又新秋,滿目江河帶淚流,寄語神州群兄弟,來日勿負我丟頭。」在督署東轅門外,慷慨赴義被當眾斬首,人頭高懸於城門示眾。

 

革命黨人不甘束手就擒,當日駐軍武昌的新軍工程第八營熊秉坤首先發難打響首義第一槍,各營響應,發動了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三千年的皇朝統治。

以陽歷推算起來,正是1911年10月10日。

第二年中華民國成立。7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提案擬定的3個國慶候選日。一、清廷下詔遜位日1912年2月12日;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日1912年3月10日;三、南北議和協定日1911年12月18日。阿諛奉承者紛紛贊同第二方案。在徵集全國教育家於北京的全國臨時教育會議上,湖北代表起義誌士李廉方,當場提議「以武昌首義日為國慶日案」取而代之,李廉方引經據典,陳述法國和美國國慶都是開國革命的首義日,強調彰顯開國惟艱志士犯難之情操,並申述否定3個預定案和突顯以武昌首義日當為國慶日之理由,慷慨激昂,全場態度為之翻轉。表決時,出席者3/4舉手通過武昌首義日為國慶日,提交臨時參議院審議。9月以蔡濟民為首的武昌起義將士,赴北京請願更加強了聲勢,終於在民國元年9月24日經參議院通過,27日正式公佈將首義日定為中華民國國慶日。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在《民立報》撰文主張國慶日應訂在陽歷之10月10日,並命名為「雙十節」使國人便於記憶,雙十節便由此誕生。

可見雙十節是紀念辛亥革命首義日的節日,是紀念中國結束皇權專制統治的日子,是紀念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誕生的日子,這是全體中國人應當引以為自豪和光榮的國慶節!

中華民國不是在臺灣誕生的,之所以四九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落腳在臺北,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在抵抗以蘇俄為後盾的馬列中國子孫叛亂的衛國戰爭中失敗而退據臺灣。蘇聯紅軍於1945、1947年兩次將日本關東軍的70萬支槍械(其中20萬支來自駐朝日軍)交給了中共。蘇聯還曾將在歐洲繳獲的部份德造武器和捷克造武器交給中共。從1945到1948年之間,中共依靠蘇援槍械卻組建了210個步兵師。而此時,美國卻停止了對民國的軍援。如果沒有蘇聯軍事上的介入,沒有西方綏靖政策的助力,即使在抗日戰爭後國軍軍隊損兵折將的情形下,依然可以擊敗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在1948年,毛澤東曾經有一句話,「原來以為需要五,六年奪取全國勝利,現在看只要一年多就可以了。」毛澤東講這句話的時候,是史達林對毛澤東承諾消滅國軍軍隊在中國建立共產政權的時候。

蔣總統始終堅信:有朝一日大陸民眾認清中共的邪惡本質之後會歡迎中華民國回歸! 歷史已經證實了蔣總統的預見。近三十年,淪陷區的民國熱持續不斷,一浪高過一浪。網上淪陷區民眾慶祝雙十節的聲勢似乎已經超過了慶祝十一節,青天白日旗子鋪天蓋地,而同時調侃祖國母親XX歲生日的段子比比皆是。民國回歸已經是時代的最強音!

因此,

紀念雙十節,是緬懷民國先驅「開國惟艱志士犯難」之情操!

慶祝雙十節,是激勵民國後起「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鬥志!

二、現實

此時此刻,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沒有絲毫回歸大陸的熱情。退守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守住了中華民國的國號和法統,並在臺澎金馬地區真正實施並證實了中華民國46憲法的先進性、民主性和可行性,這是全體中國人都應該表示感謝的!但也不得不承認:中華民國已經被破壞,已經分裂成自由區和淪陷區,現存的中華民國已經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中華民國!

儘管如此,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仍然「在道義上,在政治上,理應對中國大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中華民國應當是屬於全中國人民的。 但是,蔣經國之後的歷任中華民國總統都是小島政治家或政客,他們拋棄了中華民國的真諦,甘願降格成臺灣小島政府,放棄了對全中國的責任,聽任中共暴政對十幾億人民的壓迫,一心想的就是與淪陷區劃清界限,據一小島茍且偷安。 蔣經國之後的國民黨,無論是在執政和在野時期,事實上都自認是臺灣的國民黨了,逐鹿中原的雄心和意志蕩然無存,不敢再高舉反對共產暴政的旗幟,不敢再宣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目標。背棄了對中國大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淪陷區民眾的苦難不聞不問。現任、前任的國民黨高層人物,都放下身段,接踵而至踏上北京的紅地毯,甚至還為中共自吹自擂的抗戰功績背書。也許他們在北京得到了一些私利,但丟了國民黨的臉面,損傷了中華民國的尊嚴,愧對先烈!

前總統馬英九雖然宣示了憲法修正案的立場:大陸淪陷區和臺灣自由區都屬於中華民國。但他沒有在任何場合涉及過如何恢復淪陷區治權的問題。很多國民黨重量級人物則渲染兩岸一家親,為中共的紅統鋪路搭橋。民進黨政府雖然還沒有拋棄中華民國的國號,那是不得已而為之,民進黨沒有修改臺獨綱領的打算,臺獨隨時都會被當做選項拋出。當前,他們一再陳述: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和中共國互不隸屬,如果這一主張得到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認可的話,就完成了事實上的臺灣獨立,臺灣共和國就隨時會呼之而出。

中華民國又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候!中華民國的道統、法統和國統面臨斷裂的危險!

三、公民聯盟將繼承什麼?

王炳章先生說過:「如果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放棄了這一責任,如果在臺灣的中華民國被臺獨人士竊據了,大陸人民反而有責任與臺灣的有識之士一道,將中華民國拿回來,恢復其本來面目,並使之發揚光大。」 不幸,王炳章先生擔憂的「如果」已經成了現實。如今,是民國力量與全體淪陷區民眾一道,「將中華民國拿回來,恢復其本來面目,並使之發揚光大。」的時候了! 公民聯盟將和全體民國力量一道要繼承:

(1) 繼承開國先驅們:

不畏強暴,勇於犯難進擊,推翻皇權專制的雄心;

不懼艱險,敢於以小擊大,屢敗屢戰堅韌的決心。

繼承保國先輩們:

以弱抗強,揮灑熱血以保國,留下的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壯情懷:

矢志不移,負重中興延國祚,開創中西合璧的中華民國發展道路!

(2) 繼承中華民國的道統、法統和國統。

四、公民聯盟將致力於開創什麼未來?

 

公民聯盟將和全體民國力量一道致力於開展一個重建中華民國運動,重建涵蓋兩岸三地的中華民國!

 

【什麼叫重建?就是「重新建立」,意思是,原來有,後來被破壞了,現在再重新建立起來。重建中華民國的邏輯是非常明確的:

 

第一、原來我們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和民主政權──中華民國政府,有一部民主憲法──中華民國憲法;

 

第二、在中共叛亂集團的武裝割據下,中華民國政府退居臺灣,在臺灣堅守中華民國的法統;

 

第三、近年來,臺灣政權逐步放棄了中華民國的實質,拋棄了孫中山和三民主義,將中華民國「臺獨化」,一句話,臺灣政權在背叛中華民國。

 

第四、推翻中共,何為取代?重建我們原有的民主政權──中華民國,就是最好的取代。而這個取代的性質,就是以「民主統一中國」。這是既簡單、又方便的途徑。】—-(王炳章)

 

為什麼要重建? 因為,中華民國政府退據臺灣七十多年以來,失去了絕大部分領土的治權,成了中華民國很小一部分的自由區。2005年國民大會在臺灣謝幕之前,頒布《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凍結了與國民大會相關的《國民大會組織法》、《國民大會職權行使法》、《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等相關法律。作為憲法規定的最高權力機關進入凍結、中止狀態。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因為國民大會已經不能正常進行,無法代表全體國民的意志。但規定,《增修條文》的有效期限為國家統一之前。 此外,2018年7月1日「臺灣省政府」解散,2018年最後一天,「福建省政府」也走入歷史。臺北政府失去了中央政府所賴以存在的各省級政府和機構之後,也因此逐步失去了中央政府的功能。

 

因此,重新完成全國統一勢在必行。而完成全國統一的過程,必定是重新建立中華民國的過程。重建中華民國運動要達到的目標是:按照憲法,重新建立涵蓋兩岸三地,原來意義上的完整的中華民國。不僅僅是國號、憲法,還必須包括領土和對所有領土的治權。必定要按照憲法,一、在兩岸三地重新恢復國民大會;二、重新建立中央政府和各省及市縣等地方政府。這不可能是臺北政府簡單的搬遷和回歸。也不能用光復來形容。只能用重建來表達!

為何不能用光復來形容?因為光復有兩層含義:

一、恢復(已滅亡的國家或舊的典章、文物); 源自:《南齊書》卷五十九《芮芮慮傳》:「然後皇輿遷幸,光復中華,永敦鄰好」。 宋·陳鵠《耆舊續聞》卷六:「光復丕基,邁文帝大橫之兆。」

二、收復(失去的領土) 源自:《晉書·桓溫傳》「知欲躬率三軍,蕩滌氛穢,廓清中畿,光復舊京。」

從國家層面來講,只有已經滅亡的國家才能說要光復,中華民國雖然退據一隅,在很大程度上被破壞,但還在。故,光復中華民國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如果臺北政府徹底拋棄了中華民國的國號,那麼,光復中華民國就順理成章了,但整個過程還是重建。

從領土層面來講,中華民國去了大陸的領土,理應收復大陸,所以中華民國光復大陸的提法是成立的。 但是中華民國現政府放棄了國統綱領,也就放棄了光復大陸淪陷區的目標。 所以,重建中華民國就是必由之路!

五、如何重建中華民國?

哪些力量來重建?按照正常的邏輯,退據臺灣的中華民國現政府理應是重建中華民國的主要力量。有軍事、政治和經濟的力量,有社會管理的豐富經驗,有現成的文官制度和管理人員,有國際社會的認同和支持。能夠使重建順利進行。但臺北政府放棄了應負的責任。當然我們希望臺北政府回到國統綱領的立場上來,承擔起重建中華民國的主導作用,但目前還看不到這樣的可能性。故而重建中華民國的主要責任就落在淪陷區經過歷史反思而興起的民國力量肩上。

王炳章先生就輿論宣傳層面、藍圖設計層面、發展組織層面、資金籌措層面、行動策劃層面等五個方面做了綱要性的論述,我們在此基礎上做一點變更、補充和伸展。

其一、發展組織層面。「祇有組織起來,纔有力量,纔能達成政治目標,這是常識。在輿論動員群眾的基礎上,將有共識的精英和群眾組織起來,使之凝聚成政治力量,就像當年中華民國的建國先賢們成立同盟會一樣」。

我們認為:沒有組織,確切的說,沒有一個強大的組織,重建中華民國運動是難以成功的。因此,形成一個真實存在並具有影響力和行動能力的民國力量,從而使重建中華民國運動上一個臺階,是當前最迫切的任務。

五個層面的工作是需要也可以同時並進的,但真正的起點和基礎是「發展組織層面」的工作。萬事開頭難,因為,所有的工作是靠人做的,而重建中華民國這樣的大工程只能靠一大批組織起來的人才能進行。 單憑個人是難以登上山頂的。重建中華民國是極其艱難、曲折的登攀,沒有組織的力量是萬萬不行的。所以,我們必須回到基點,探索如何建立組織之道,然後才能發展組織,才能集合人力、人才展開各個層面的工作。

談到組織,首先強調領導團隊,而不是期待傑出領袖,依賴全能的領袖。應由若干志同道合、具有奉獻精神、團隊合作精神、能互相包容求大同存小異,攜手同行的人士,確定最基本的立場,形成初始團隊,如果原先就有合作的經歷那是最理想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為五個層面的工作,做大體的分工。這個初始團隊往往就是領導團隊的雛形,隨著組織成員的擴展而逐步形成真正領導團隊。才有可能發展強大的組織。

其二、輿論宣傳層面。運用組織的力量,系統的展開宣傳。我們要宣傳中華民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民主共和性質;我們要揭開歷史的真相,把中共顛倒的歷史糾正過來,把中共對中華民國潑下的汙泥濁水洗淨──還中華民國本來民主共和之真實而絢麗的面貌。同時,我們要宣傳、學習國父孫中山先生所創立的三民主義,並根據目前現實的國情和國際環境,繼承三民主義,發揚三民主義,光大三民主義。

輿論宣傳的目的,

(1)使民國力量的同仁達成更多的共識。在共識的基礎上,聯合展開行動。

(2)使淪陷區更多的民眾瞭解歷史的真相,瞭解並認同重建中華民國是民主轉型最簡單、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案。

其三、藍圖設計層面。我們必須讓民眾知道要重建的中華民國是個什麼樣的模式。王炳章說:「一個政治運動,如果祇知道反對什麼,不知道建立什麼,是不成熟的。也就是說,祇有解決了『擁護什麼』的問題,纔能對民眾形成凝聚力量。當前,大陸民眾對中共專制腐敗的不滿,已經到了極不耐煩的地步。可以說,人民大眾在心理上,已經完全做好了『改朝換制』的準備。問題是,中共垮臺後,其『替代政權』的模式是什麼?『替代政權』的國策是什麼?什麼樣的政治力量可以取代中共而建立起『替代政權』?解決這些問題,就是解決民眾『擁護什麼』的問題──擁護什麼樣的『替代方案』和擁護什麼樣的政治力量。我認為,這是大陸民主力量需要盡快解決的。」「誠然,幾十年前中華民國建國先賢們所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建國大綱》以及一系列的法規建制,不但顯示了她的民主性質,而且其實質精神具有永恆的價值。」 然而今天我們要補充說:中華民國自由區臺灣七十多年累積的社會發展、社會治理的成就在國際社會中都堪稱楷模,其寶貴的經驗是重建中華民國的完整藍本。我們需要詳盡的瞭解和掌握這些經驗,按照淪陷區的實際情況作必要的增減和完善。簡單的說,淪陷區的轉型過程是巨大而艱難的過程。但我們不必勞心費神摸著石子過河去不斷試錯。我們可以沿著中華民國自由區的實踐已經搭建好的大橋,中華民國的發展道路過橋。

我們要做紮實的工作,把自由區中的各方面經驗,從經濟發展模式、社會管理體制、學子教育系統、國民福利體系等方方面面都充分展現給淪陷區的民眾。使淪陷區各階層的民眾都瞭解到,自由區示範的中華民國道路,不僅是簡單、方便的轉型途徑,而且是完美和可行的。

其四、資金籌措層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應當成立《重建中華民國基金會》或《新中國基金會》一類的籌款機構,為推翻中共﹑重建中華民國的運動籌措基金。具體舉措留待以後探討。

其五、行動策劃層面。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民國力量要在短時間內形成打擊中共的組織力量,目前看來不現實。 但民國力量在淪陷區有許多事情可做(略)。而自由地區的民國力量能自由的做許多事情。 簡單來說有兩個最重要的工作:

(一)讓重建中華民國的方案家喻戶曉 。中共垮臺後將有三個發展方向:

1】修憲,中共分化出來的勢力坐大,修改中共國的憲法,保持中共國國號。這是很可能發生的,如果民主力量不能及時集結,沒有足夠強大;

2】制憲,民主力量佔上風,制定新憲法,確定新國號。很可能各派力量爭持不下,轉型困難重重;

3】行憲,實施中華民國46憲法。前提是,民國力量的主張被相當量的民眾和反對派人士的認同。 作一點比喻, 修憲,就是磨磨蹭蹭不過河; 制憲,就是要摸著石子過河; 行憲,就是從現成的橋過河! 因此,公民聯盟要與全體民國力量一起,在大變局到來之前,運用可以運用的所有方法,讓淪陷區各階層越來越多的民眾瞭解並認同重建中華民國——這個既簡單有方便的轉型方案。

(二) 打造有公信力的組織品牌。 在大變局到來之時,有公信力的組織,將會產生極大的品牌效應。從而能推動局勢向重建中華民國的方向演進。

三級組織的品牌,就是要把中華民國公民聯盟這個組織品牌,做好,打響;

二級組織的品牌,廣泛聯繫所有民國力量的群體和個人,求大同,不僅存小異,也存大異,以民國力量的大概念共同發聲,把民國力量這個組織品牌做好,打響;

一級組織的品牌,比如中華議政會(影子議會),中華民國新政府組建委員會(影子政府)。

因此,淪陷區各階層民眾對重建中華民國這個方案知道和認同的數量越大,重建的過程就越順利,社會的動蕩就越小。

同樣,組織品牌的級別越高,推動重建中華民國方案的力量就越大,導向性的轉型演變就越容易。 自由地區的民國力量要盡力做抨擊、幹擾、影響中共政權的工作,尋找機會,觸發中共政權的金融危機﹑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但如果組織力量不夠,這些工作難以奏效。

因此,更要重視,以僅有的力量,向淪陷區民眾宣傳重建中華民國的方案,擴大組織品牌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如果民國力量組織能夠有效的聲援、支持甚至介入淪陷區各階層民眾維護自身權益的抗爭,組織品牌就很容易打響,但這有相當的難度。

但——–不管多難,天會再藍!

借共產幽靈霸佔淪陷區統治權的中共退出歷史舞臺只是時間和方式的問題。中華民國淪陷區必定會終結統治了七十多年的中共黨權專制制度,並且徹底結束幾千年的專制傳統,進入民主和法製的現代文明社會。而這個過程必定是革命,必定是民主革命,對我們來說,就是上一世紀未能完成,而將由這一世紀來完成的中國國民革命。

我們就用王炳章的一段名言來結束我們的對繼往開來的表達: 「重建中華民國,使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是我們全體中華兒女的責任。我們必須結合中國大陸、臺灣、港澳、海外一切華人的力量,重新舉起孫中山的旗幟,重建曾經屬於、未來也必然屬於全體中華兒女的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公民聯盟 美國團隊

2024年元旦祭旗

梁惠民

2024年元旦,是中華民國經歷112周年之日,她雖敗猶榮,成為中華大陸解放的旗幟。其間,馬列邪惡輸入,與華夏邪惡雜交出最邪惡的中共匪幫,近有其更蠢、更蠻、更惡的習近平中共,倒行逆施,殘害人民。近四十年來,海內外華人為大陸實現民主憲政艱苦卓絕的探索,越來越多的人不約而同地認為 大陸實現民主憲政最簡單、易行的道路就是推翻中共,光復民國。元旦祭旗,我們祭民國旗幟,我們宣導以現今的美好制度作為大陸民眾解放的基本模式,宣導倒共的基本工作和籌建民國的政權組織。

一, 空泛的民主和憲政主張,是缺乏思考和顧及自己的地位

1,誤區:

其一,光復民國,

對此有國人會嗆你,說中華民國都敗退臺灣了;臺灣會有人嗆你,說三民主義光復大陸是國民黨元老的情懷,臺灣人無意背負中華民國的歷史包袱。

其二,先推翻中共再談民主制度

有人說共產黨不倒何談未來民主憲政和制度文明,先倒共再談民主。此話有偏,政權更替都是以美好的願景激發倒戈的力量。

2,狹隘:也有人說光復民國是為民進黨、國民黨做嫁衣裳

有些人顧慮,如果光復民國就是讓民國政府成為大陸的政府,就是讓民進黨或國民黨成為大中華執政黨,那不是為別人作嫁衣裳嗎?還有些人只要觀點、主張、組織有些差別都不參與、不合作。

3,空泛:海外民運和反共多是泛泛而談,沒有深究要何民主,要何憲政。

有些人頭頂“光環”,有些人忙於生存,還有些人把民運和反共或作為“刷”存在感,或成為營生的“招牌“。常見的是不學習,少思考、缺研究,提不出民主形式、憲政框架,更無行動的方略,包括“國是會議“也僅流於室內、外研討會和集會的粗淺議論和口號。

4,重起爐灶:重選樣板,重擬制度

有些人總想拿出“新模式“,結果不免重複勞動。的確,最好的政治制度很難發明,所以世界史最偉大的人當屬美國國父(們)。

上綜上所述,處於各自的困難和局限,加之華人普遍的自恃聰明,加之一已想法,一點利益,誰也不介意誰,誰也不認同誰,難以求同存異,至今沒有一個廣泛認同的模式,也沒有一個為信念而集結的大的政治團體,山頭林立,一盤散沙,難成大事。

 

二,中華民國植根于人權的民主政權,民心所向

 

1,民國派先驅:辛灝年光復民國,王炳章重建民國及武裝倒共的主張。

由於中共的資訊遮罩、在中國大陸很少人知曉境外二人。辛灝年,於25年前的境外演講,系統提出光復民國的政治主張;王炳章,於20多年前在美國提出重建中華民國及武裝推翻中共的主張。

不論是光復民國還是重建民國,不論是光復46憲法還是採用當今法制,中華民國制度在臺灣的臻於美好,這是理論和實踐,生命和血淚,時間和煎熬中獲得的,所以,非常寶貴,為何不承襲或仿效(再商改良),?

2,民心所向

中華民國存在和成就人心有知,許多人已識破中共抹黑,美好夢想。在大陸近年反抗中共暴政集會,最具殺傷力的就是提出回歸中華民國的主張!

(1)上海2022年11月26日晚烏魯木齊中路的有民眾喚出我們是“中華民國的組成部分”我們要回歸中華民國

(2)南京2023年元旦鐘聲響起,人們從新街口十字路口向中間的孫中山雕像聚集,

(3)北京、武漢、成都等地在市民衝破社區封控都流傳部分市民表達著對中華民國臺灣的嚮往和回歸的。

相信,只要對現實的中華民國人民當家作主,富裕和文明稍加介紹,中共說盡的“好話(謊言)”都擋不住大陸人民認清中共當年借蘇聯軍力推翻良好的民主政權,受70多年的牢獄苦難。

3,倒共時機

習中共”偉大”地把中共(國)玩到快完蛋了,經濟蕭條、企業倒閉、職工失業、財政欠收,金融崩潰,物價膨漲,暴力治國、官場惡鬥、外交囧困。失落、懷疑、壓抑、恐懼、憤怒、反抗發現身處地獄與美好民國的反差,在層出不窮的惡性事件說不準哪個事件就是引燃倒共引的烈焰!

 

三,中華民國是美式民主在中華民族和文化成功應用,是大陸解放的基本模式

 

1,國民黨和民進黨對建立和完善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奠基和功績

民國的民主憲政,經孫中山、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馬英九和蔡英文等等偉人和領袖,經112年建政和改進,從建立民國民主政治制度到放開黨禁報禁、民選政府,在與大陸的經濟往來,與中共“統一祖國”的周旋和對抗,與利用國際制衡中使46憲法的民主憲政完善和臺灣發展獲得完美。

2,民國的制度仿效美國又改善至完美

從孫中山發動革命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和民生回歸到美式“民有、民治、成享”,從“五權憲法”權力設置還是“三權分立”現代政治成果。雖然從大陸遷都臺灣,大中華憲政的衣服穿到臺灣,改良完善,

當今之中華民國是美(歐)日民主憲政制度在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中成功運用,她以“民有、民治、民享”為國本,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制衡,民選政府,地方自治,軍隊衛國、黨派守法、社會監督的法制社會。今天的臺灣,人民自由、富強、幸福;今天的民國,文明、法治、祥和。實踐證明,今天臺灣的中華民國的制度成就,”民“出於”美“而勝於美“,她是裡深陷中共國災難的大陸人民的美好國家。

3,民運、反共行動者之現成的法統

光復(或復興或重建)民國於大陸,承襲其基本再加裁縫“布料”,增減“紐扣”,如增加聯邦、擴大民權,以及國號、憲法、首都等等都還需全民公決!但無仿先舉此義旗!這是簡便、快速,是倒共的大旗!

4,光復民國,照此方向可以展開輿論、組織和行動

民運反共,本應作為對得起今生和後代的大善和大義,知善行義。光復(復興)民國意義在於凝聚推翻中共的民意,是推翻中共政權和重建民主憲政的旗幟!有此,海內外華人可展開倒共和邁向民主的行動,比如: 一是基本工作內容,二是恢復性籌建“准”議會和”准”政府機構。

 

四,以光復民國方向馬上展開倒共的工作內容

 

1,以光復中華民國憲法、法律及行政架構,立馬可以展開的輿論和行動

以現實的中華民國憲法、法律及三權分力的制衡及社會組織的相互關係、運轉,可以其展開理論、輿論和傳播和行動,針對對中共各級要人和罪人的揭露、控訴、反抗、復仇的法律和行動方略(在大陸與要規避違法的民主國家有別)。

依據于現有的民國憲法、法律和基本政權架構,就可進行是與非、罪與非罪的評判,形成反共工作內容、方式及行動。擬展開下列工作(大陸與民主國家有別“*”):

1,收集整理——抗爭:過往民運反共言論、行動功績、問題、機會評述。

2,建立資料、檔案庫存:中共罪惡百年檔案:供控訴和剷除中共的依據!

3,揭露中共新疆等民族地區:揭露、控訴中共的對維族等種族滅絕罪行。

4,揭露中共傷害香港:揭露、控訴中共的香港暴行,支持香港去共。

5,揭露中共武赫臺灣:抗擊中共武統,守護中華民國。

6,揭露中共侵害世界:控訴中共政權對世界的侵害,警醒世界民主。

7,批判中共邪惡的信仰、思想、理論:揭露中共之極端邪惡、無恥、兇殘。

8,呼籲更多的多數華人信仰基督,歸順上帝: 歸順真理、凝聚信念,剷除中共。

9,分析現今民國民主制度: 確立光復民國為實現美好理想的務實選擇。

10,研究光復路徑:光復中華民國引入先進的基礎、行事的依據。

11,就國際社會,以民國取代中國:促進中華民國取代中共國國際地位的行動。

12,依民國法律,控訴中共賤踏人權,人權保護和救助。

13,依“民”產權法律:控訴中共掠奪民財,私產鑒證和保護“*”。

14,依“民”法舉報:舉報中共要犯、罪人、幫兇重要(資料)“*”。

15,依“民”法追查:追查中共及其黨員巨額資產(資料)“*”。

16,設立非常法庭:對中共要犯行缺席審判的網路法庭“*”。

17,依“民”法除惡:登載民眾依法復仇中共罪犯、惡人、幫兇資訊“*”。

18,懸賞:公佈剷除中共要犯和組織的懸賞資訊“*”。

19,解體: 策反中共各類要員,使之渙散、瓦解至崩潰。

20,起義:推翻中共暴政重要方式——起義的法律支援“*”。

21,依“民”法清算:探討對中共組織、人員大赦與清算的政策和法律“*”。

22,返鄉:除共複民回大陸的人的精神家園、交流平臺,提高反共鬥士的士氣。

23,“封神”:是反共除共的英雄豪傑的民眾的評選、登載的平臺。

24,國際:光復民國的國際視野,與各國政府、組織的合作。

2,華人和國際社會的支持,易於聚眾、聚錢、借力及行事

認清局勢和機會,我們號召大陸民眾對中共組織及兇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採取相同手段對中共要犯、惡人及其幫兇實施正義行動;號召中共黨員、官員、軍警退黨、離職和倒戈,以解體中共來贖罪;號召美國等國對中共製造和傳播武漢瘟疫追責、索賠和軍事打擊;組織同胞借美軍等打擊中共之時裡應外合武裝推翻中共政權。

以民國力量為聚眾的平臺,我們還將適時推動:籌建由兩岸、海內外各政黨、團體共同參與的建立新政權的政治協商機構;組建由美國機構、學者等作為新政權的資政機構,並推動將新政權的公正性置於民意和國際社會的監督之下。

 

五,以光復民國,可以展開恢復和組建准議會和政府機構——(恢復性)新設

國民大會(籌)與籌建民國大陸(非常)政府其及駐美聯絡處的運作

 

以光復民國方向和憲法法律、政權架構,就可以設立特別的或非常的政權機構的籌備和設立,在中華民國這面大旗下,一方面,以光復民國的方向就具備了機構恢復性新建和重建,法理和和傳統,另一方面大陸和境外倒共力量的集聚。

由此,在美國恢復和建立中華民國大陸國民大會(秘書處),和新設中華民國大陸政府及其駐美國聯絡處,在處理好於美國活動的合法性,作為中華民國政權向大陸的延伸,並與各國政府的聯絡,尋求支援與合作,全球推出重大的輿論和行動。

1, 中華民國恢復性新設國民大會(籌)

以2005年因虛化而在臺灣被宣佈解散的國民大會為參照,在美國恢復性新設(非常)國民大會。此最終遷移回大陸,作為民主政權的重要部分,打擊中共(大陸)政權(主權和治權),引發國際正義力量合力打擊中共犯罪集團。

表達反共複民的立場: 對某些政治團體或個人來說,恢復這些機構可能符合其特定的政治立場,聚集抗擊行動。

議會代表產生,先在境外以各省原籍、認同地區作為代表,人少時自薦、代表。擬定:議會職權:立法、批准;議會的常設機構;議會與政府、司法等關係。

2,中華民國大陸政府(籌)

在當今的美國或其他國家設立中華民國大陸政府(籌務處)可能具有以下意義:

(1)象徵性政府存在感: 中華民國大陸政府(籌務處)可以被視為象徵民國延伸至大陸的政府機構,標誌取代中共政權的態勢,迎接民主憲政轉變。表明我們的政治追求和目標。

(2)政權對立的召喚力:設立民國大陸政府(籌務處)號召,用以反對中共政權的輿論和行動。這種行動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包括政治聲明、宣傳、社交媒體、示威和抵制行動。

(3.)政策協調和凝聚力:中華民國大陸政府(籌務處)可能有助於協調和凝聚不同的反共團體、民運組織和個人,以共同制定政治戰略和行動計畫。它可以幫助不同的反共勢力更好地合作和協同行動。

需要強調的是,設立中華民國大陸政府(籌務處)這一政治象徵性政治機構,國內、國際力量的形成和合作是重要的。

3大陸政府(籌)的駐美聯絡處

設在美國紐約的國際組織交往的便利,與美國政府交往的便利,華人較多,與大陸、臺灣民眾交往的便利,研討會、新聞發佈會,聚人、聚財和行動組織的便利。

結語:本文是一種觀點、構想、方略及平臺(——民國力量),一面旗幟!相信在公平、公正及公開的國際社會,誰(及黨派等)對推翻中共政權有功都能獲得一席之地。我們將用心、用力和用命反共,不糾結中共國倒臺後自己及黨派的位置,更不為自已的位子設計權力結構!

2024年元旦祭旗,就是展開推翻中共、建立民主憲政行動的旗幟!

 

**  

【推特短文選】之四

大師兄1450 @dashixiong1450

 

數字民國 數字民國的籌建需要各方面人才,例如在美的善於公關社交的,善於和資本市場打交道的,善於民主政府行政事務的,擅長起草法律文本的,都需要你能加入貢獻力量! 原先叫做大陸流亡政府,但考慮用技術手段突破極權封鎖,對現代政治形態改變的意義重大,因此最終定為大陸數字政府!

 

【推特短文選】之五

大師兄1450@dashixiong1450

關於數字民國,以前只是提出概念,今天技術專家到位,就可以多講幾句。 數字民國是個網絡民意真實表達平臺,首先每個ID對應的身份是真實有效的,這樣就保證了民意公投合法性有效性。 在此基礎上就能召開非常國大,成立大陸數字政府,徹底否定黃俄共匪偽政權,並得到國際社會支持!

 

【推特短文選】之六

少年郎@kAi6Op6tjkbAMQc

中國的事情必須是大陸人自己解決!中華民國大陸淪陷區從來就沒有人指望著盼望著你們台灣人來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未來的事情一定是中國大陸南方會突如其來的如雨後春筍一樣的出現。一些政治軍事強人勇敢的挺身而出挑戰豬頭🐷習近平匪幫!淮河以南各省會宣佈獨立,然後習近平攻打南方,然後一敗塗地,恢復民國!

 

「中華民國」的歴史意義

 

黃吉川

 

(一):心懐中國

 

中華民國國旗飄揚在總統府前。   

最近一些國內學者提出「反戰宣言」,並有龍應台女士投書紐約時報,文中提到台灣因中國威脅而內部分裂的情境,並以「我反戰」的立論來聲援「反戰宣言」。因這涉及統獨爭論,並碰觸兩岸近百年來的歷史糾葛,可以說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認同予盾。本文以兩種視角來檢視一下,這個我們天天身處的「中華民國」到底有何歴史意義?首先以心懐中國來討論我們末來的挑戰,其次以保衞台灣的立場,來說明我們當前的危機,這都是大家無法廻避的共同命運。

 

中國立於東亞二千多年,其歴代王朝都是當時最強大的帝國,但隨著清末鴉片戰爭的潰敗,整個帝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大挑戰,這不僅是政治及經濟問題,更是文化認同重建的大課題。爾後改革及革命相繼興起,各種西方文化洶湧而入,當中最珍貴的就是五四運動提出「民主與科學」的口號,而這正是西方所以崛起的核心價值之所在,更是西方帝國近四百年來,慢慢摸索出的文化創造。當中美國的獨立戰爭、法國的大革命、及大英海上帝國的崛起,都離不開民主與科學這兩大主題。但到了蘇聯革命及共產中國革命,已實質丟掉民主的內涵,以前所未有的專制統治來發展軍工科技。這種政治文明的倒退,帶來蘇聯及中國慘痛的文化浩刧,更代表西方文明的引進,不能只做半套,否則國家社會就必淪入法西斯暴政的路途。二戰中的德國、日本及義大利就是最鮮明的範例。

 

1949年之後兩岸分治,各自宣稱代表全中國。二蔣統治台灣約四十幾年,全靠黨政軍來控制台灣社會。「外省人」幾乎壟斷中央政府所有的政治資源,而將「本省人」的權利,全壓到省縣級地方政府去處理。只要人們不碰觸政治問題,「本省人」仍有自由的社會可謀生,但任何的政治反抗運動,必遭到無情的打擊。但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前三十年,幾乎年年有鬥爭,獨裁政黨將其革命時期所承諾的民主,全拋在腦後。尤其最高潮的文化大革命,全面將所有中國的人文社會價值打碎打散,這種摧殘母體文化,縱使西方帝國主義幾百年的侵略也做不到。

 

鄧小平上臺後,推動經濟改革開放近三十年,引來大量台商投資,爾後大量美商歐商跟進大舉入駐發展。將中國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工業生產基地,每年從美國賺取幾千億美金的外匯。但政治改革卻紋風不動,只看到統治集團時鬆時緊來因應社會的挑戰而已。大家已深知,目前中國所實施的政策,絕不是馬克斯當年所想像的社會主義國家。如若馬克斯生活在今日的中國,一定會被定罪收押,甚至早被槍決沒命。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在不對的場合高唱,也可能入罪。

 

習近平上臺後,感到國力的上昇,東風壓倒西風,立即拋棄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政策。在國際上大打戰狼外交,公開批評西方社會的普世價值,在國內搜補維權人士、鎮壓西藏、管束改造穆斯林族群、推翻香港一國兩制承諾。目前大量建軍,目標直指台灣,宣稱不排除武力統一台灣。所以國內那些學者文人,所提的「反戰宣言」,孤立地只看中國和台灣間的關係,好像中國國內的窮人打工族不存在,白紙運動的青年學生不存在,動態清零的悲劇不存在,香港幾百萬人示威不存在,昔日在台灣辨報的黎智英被判刑不存在。唯一存在的只有民進黨政府,這代表中華民國的政府,目前以最低限度堅持,在不設前提下的兩岸談判呼籲,被抹黑成搞兩國論搞台獨。而買武器提昇武備,被抹黑成以武謀獨(就不說中國向俄國買多少武器)聯合美日歐洲的外交政策,被抹黑成聯美反中,這種中國視野未免也太狹隘了吧。以下我們以幾位台灣人到中國的發展事跡,來對照看看,我們有何能耐?

 

黃順興和張春男的經歴

1985年黨外人士黃順興與張春男,他們因感於國民黨的獨裁專制,萬年國會不改革,憤而跑到大陸去發展。中共禮遇之,讓黃順興當人大代表,而張春男任政協委員。他們二人,因在台灣有參與過選舉,深知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在人大與政協會議中,大提人權及環保問題,弄得全場亂哄哄,讓中共下不了臺,幾年後只能被請出境,離開他們心目中的祖國。基本上,這沒有丟台灣人的顏面。

李敖的經歴

 

作家李敖在台灣是一位敢於批判國民黨的民主鬥士,可以說,整個國民黨在其筆下簡直成了偽政府,而對黨外人士及民進黨他也從不留情批判。在白色恐怖時期,其著作一本本被禁,也一本本在私下流傳,到解嚴後,其態度一致,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大罵美國人。龍應台所寫的「大江大海」也被他批的一無是處。因李敖的政治態度,深受中國歡迎。2005年其被邀請到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演講,各校學生坐滿講堂,其當然大罵台灣上上下下,稱讃中共的政績如何偉大。當然大家都寄望他能對中共的不民主給予一些批評,那時他語言閃爍,拿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告訴聽眾說,我們就按中共頒佈的憲法來要求中國的民主啊!後來真有一群人權律師,依中共憲法來選舉地方人大代表,中國這股新興潮流由民間發起,想要爭取合法下的民主權利。然而在習近平打壓下,這群維權律師全部被抓補下獄。不知李敖地下有知,會如何反應。最反諷的是,李敖的著作在其過逝後,大部份被其稱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查禁,只能在台灣流傳。李敖終究只能在偽政府統治下,享受其「民主鬥士」的封號!

 

陳映真經歷

陳映真在台灣是一名左統的知名文學家,這種左統對其而言是真正的信仰,在白色恐佈時代,也因此信仰而入獄。劉大任所寫的「浮游群落」小說中,鮮明的描述那個時代中,如陳映真等人,所有台灣知識份子的苦悶及掙紮。最重要的是陳映真創作的小說筆下,對台灣底層社會的同情,及對跨國資本家的深刻批判,大受各界所敬重。這正是當年左派批判西方帝國主義(毛派革命論),在台灣最典型的實踐者。日後其創辨「人間」雜誌,更以環保為主軸,深刻批判資本主義對人性及自然的嚴重傷害,這種左統的立場坦蕩蕩,令人佩服。

 

1987年台灣宣佈解除 38 年的戒嚴令,1988年陳映真和胡秋原主導成立「中國統一聯盟」,在台灣將所有支持與中國統一的團體集結起來,主動和中國政府連繫交流。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在全球全面抵制以及港臺抗議聲中,陳映真率團到中國會見江澤民,公開表示支持中共中央的「平亂」政策。由此,其在台灣的聲望受到極大的挑戰。從此陳映真一路走到底,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重大的慶典活動,並和獨派團體大打筆仗。

 

2006年初,因中國中宣部查禁其主管下的「冰點」雜誌,引來龍應台的抗議,其直接發表致胡錦濤的公開信「請用文明說服我」一文。經過中共官方的建議,陳映真發表「文明與野蠻的辯証」,反駁龍應台所提普世價值的立論,並贊同中共官方的查禁行動。同年年底陳映真在北京因二次中風病倒在中國,其入院後所有的醫藥費完全由中共中央支付。至2016年病亡於北京, 享年八十歲。所以「文明與野蠻的辯証」一文,可以說是其人生最後階段的看法。我們只取一小段文章來查看其反駁時的左派態度。其文中提到:

 

「 中共『共青團』系統的,據說曾刊載過龍應台女士的大作<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 的刊物《冰點》被當局停刊。龍女士還提出近來因言論相對《獨立、自由》的《南方週末》報、《南方都市》報及《新京》報飽受言論檢查的困擾。...但經歷過台灣 七0 年代鬥爭的偏左的人士看來,就覺得在經歷過一場很大的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大革命的大陸上相對自由化、獨立化的報紙,其言論傾向一般不脫離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傾向。」

 

由此立論,可知陳映真到蘇聯解體後,仍堅持毛派革命論的立場,這種立場的實踐在台灣可以成為同情弱者文學家,對抗西方帝國主義的理論大師,環保主義的報導文學家,但到到對岸中國後,就只能成為官方意識型態的打手。而那些自由派媒體日後無不遭受無情的打壓及攻擊。2017年,北京市為處理市容整頓公安,發起為期 40 天的趨趕低端人口的行動,讓北漂的農民工老弱婦孺流離失所,我們不禁好奇,對此若陳映真的筆還健在,如「麵攤」如「我的弟弟康雄」那種小說,會如何撰寫?

 

未來的挑戰

翻開東亞的地圖,中國大陸幾乎佔75%以上的人口與陸地面積,朝鮮半島約佔 5 %,海上的日本加台灣約佔近20% 的人口及面積。所以未來不論任何變動,都離不開中日間競爭的格局。甲午之戰後,朝鮮和台灣割給日本管轄。而二戰結束,在美國主導下,台灣分離出中國,南北韓分治,日本成為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國。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一個強大的中國,必定主導東亞的格局,而強大的日本必以弱化的中國為代價。當中台灣和韓國幾乎無話語權,二戰後,若無中國的流亡政府進駐台灣,很難想像台灣如何廻避共產中國的侵略(如朝鮮戰爭沒爆發,蔣介石流亡菲律賓),這種歷史地理脤絡在形塑今日台灣人的認同與抉擇,而中華民國恰恰是在這期間的國家架構,所有的台灣人都只能在此架構下討生活,不論我們如何愛中國,如前所介紹人物的經歷所示,都無法影響其動向,另一方面,不論我們如何討厭中國,只要在台灣,都無法廻避其影響或直接統治。這四百年來的歷史,只有這段 70 餘年的中華民國史,是真正由這塊島嶼上的人,自己人在決定其政治經濟活動。38年的戒嚴後,由自己人建構的自由民主體制,也是華人社會中,唯一成功的案例。

 

我們可以認知,我們離開不開中國,但目前是中國以武力威脅我們辛苦建立的民主體制,若我們認為民主體制不重要,誰管都一樣,那就省事多了,搬到對岸去住就知道了,或移民到日本或歐美也可以。所以眼前,不要說獨立建國,單就民主體制如何維繫?就已攤在我們眼前,要談判解決?或戰爭解決?世界史已昭昭在目,自由民主絕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所以誰是盟友?誰是難友?誰想出賣自由民主?不是一目了然了嗎!

 

(二):國民黨為何放棄反共立場

 

馬英九與中國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談話。  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近代的世界,英美文化拓展的最成功,不論從文化資源的豐富性,以及全球各地建立的國家來看,如英國、北愛爾蘭、加拿大、美國、澳洲、及紐西蘭,甚至部分的印度,都是世界知名的重要國家。其次是中國文明,其影響韓國、日本、台灣、新加坡、香港、及越南,但這些地域都侷限在東亞。正如西班牙葡萄牙影響中南洲差不多。日本的明治維新,打開東亞文明崛起的先鋒,而共產中國的崛起,讓世界感到極大的壓力,現在全球生產力,大約近四成集中在東亞文化圈。然而共產中國是否代表古中國文明的延續?眾人會有不同看法,對比於日本的現代化仍將古老傳統維護的非常精緻,而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則是徹底地將古文明毀滅丟棄。今日的中國所展現的硬實力,完全看不到古文明那種優雅氣質,而唯一例外地方,就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雖然島嶼面積遠小於中國大陸,人口才二千三百多萬,這只是中國人口的零頭。但 70 幾年的發展,不論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的發展,都是華人世界的典範。而中國強大的生產力,也是台商幾十年引領的技術所打造出來的成果,所以無情的毀滅台灣,不論從華人的文明或全球的普世價值來看,都是一場歷史的浩刧。

底下我們來探討一個歷史課題,就是國民黨為何由一個反共的立場,轉變成為一個親共立場。

 

國民黨由反共到親共的根源

西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討伐荊州劉表,因劉表剛病亡,其兒子劉琮聽從部屬建議投降曹操,當時劉備亦在蒼惶撤退中,無所依靠。這時江東政權因曹操大軍壓境,舉國驚恐。在孫權召開的大臣會議中,以張昭為首的文臣,都認為雙方軍力對比太懸殊,應該投降曹操,以圖保護身家性命。但孫權面有難色,獨留不發言的魯肅問話,魯肅言說,所有大臣投降都有利益可保留,原官任用或升高官位福祿,唯獨孫權不可降,因其喪失統帥權,只能任猜疑心重的曹操擺弄。孫權決定抵抗曹操後,軍容壯盛,讓曹操不禁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若劉景升(劉表)兒子如豚犬耳」。赤壁之戰後,天下形成三國頂立的局面。這個故事再再顯示,在統治集團中的領袖和其大臣之間,在危機來臨時,會有不同的利益取向。

 

在蔣介石當政時,其在台灣任用的高官,大都隨他來台灣的軍政要員,其至台灣省主席都由軍方人員出任。到蔣經國接班時,才引進一批「吹台青」的本省籍人士出任,但基本的軍政要職仍掌握在外省人手上。蔣經國晚年時反共的立場愈來愈堅定,對於中共的統戰採取堅壁清野的態度,高喊「不接觸、不談判、不妥恊」的語氣反應。因為他深知反共是兩蔣歴史的重要指標,其接受招安,就會如鄭克塽般留下歷史罵名,但他身邊的軍政大臣卻各有各的打算。

 

蔣經國於1988年1月1 3日過逝,屍骨未寒,在李登輝蒼促接班中,由陳立夫、趙耀東、梁肅戎等人,在國民黨中評會,連續提出通過經援大陸一百億元共同發展中華文化,以及第三次國共合作方案。這些方案,均被新上任的李登輝擱置不用。李登輝曾描述其當時驚險如虎口中的總統,其各項政經改革,項項都是在分化瓦解外省集團的利益結構,同時引進台籍地方勢力,來參與中央高層決策。甚至和中共的談判,也浱出本省籍辜振甫出任代表和中國汪道涵對談,將外省權貴完全排除在重要決策圈外。當時其左右手就是連戰及宋楚瑜,而國民黨仍掌握黨政軍重大利益,這種高層鬥爭,民進黨只能像啦啦隊般在外搖旗吶喊而已。

1991年,台灣的公務員考試才癈掉按省籍分配名額的制度,試想這對那一族群的傷害最大?到 2000 年政黨輪替後,國民黨掌控中央政府的利益完全消逝,其黨政要員最恨的不是陳水扁,而是李登輝。劉泰英曾說,其下任時交給連戰的黨產是六千億元,那些錢到馬英九任上只剩七百億元,大家不禁好奇那些錢跑去那裏?2004年,連戰和宋楚瑜聯合競選,為表達對台灣的忠心,兩入趴在地上親吻台灣的土地。因發生 319 槍擊案,陳水扁小贏 0.228 %,國民黨那悲愴之情可想而知。台灣政府高層的政治利益,日後將依人口比例適當分配,外省權貴壟斷的日子,已一去不復回。所以兩蔣的反共遺志,國民黨上上下下忘的一乾二淨,只希望和對岸合作,看有何利益可再撈回來。至於像旺報那種由中共直接指揮,回台操控台灣政經利益所舉的藍旗,早已非正藍旗,而是底色一片紅的第三次國共合作的大旗在揮舞。

 

(三):軍事視角

 

東晉王朝的歴史教訓: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民族大遷移時期,莫過於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年代。從東晉橫跨宋、齊、梁、陳五個王朝,即從西元 3 1 7 年到 5 8 9 年,共 2 7 2 年中,是南北分裂動蕩的時代。那時北方淪為遊牧民族的混亂戰場,而相對安定的南方,則由北方南下的封建貴族所掌握。東晉政權在北方晉王朝崩毀中,怱忙間在建康(今南京)建立起南方王朝,山東的瑯琊王司馬睿逃難而下,被各大家族擁戴為新皇帝。這些封建貴族有王(王導、王敦、王羲之)、謝(謝安、謝玄、謝靈運)、蕭(蕭道成丶 蕭衍先祖)、袁(袁宏)。

 

東晉初年王敦以其在西晉時的聲名與軍力,替司馬睿平定南方反司馬睿勢力,之後因功高震主,引起雙方的猜忌,導至王敦起兵造反,雖然已攻入建康,但各大家族並不支持王敦,其最後病死於簒位軍旅途中。因王導的心向司馬家,故王敦武力集團雖被消滅,但王氏家族仍安然無恙。

 

第二位挑戰東晉皇帝權威的就是出身江准間的桓溫,當初在江淮間流落的人民,因長期和北方胡人對戰,所以戰鬥力比較強大。因為他們心懐故土之情非常濃厚,所以常常想利用東晉王朝的資源北伐胡族政權,這些人以祖逖、劉昆等人最為眾人所知。但東晉王朝並不想積極北伐,只想將江准之地當成其和北方胡族王朝間的緩衝地帶。但在廟堂議政上,北伐收復晉朝故土,一直是東晉王朝號召軍民團結的統戰口號。在戰略設想上,江准區域和建康江南兩地間存在極大的予盾。執掌軍權的桓溫曾三次北伐,但成效不彰,只短暫收復洛陽最有代表性。後其即將武力反轉向南京,進行簒位之活動,但各大家族仍支持司馬氏,終歸兵敗消逝。

 

西元382年,前秦苻堅重用漢人王猛之策,統一北方胡人帝國。在此之前幾年,東晉宰相謝安已預知,若不提早準備,東晉可能面臨立國以來最大的北方危機,此時東晉在外敵壓境下,團結一致不再內鬥。西元 3 7 7 年,謝安任命其姪謝玄出鎮長江北岸京口,集訓「北府軍」,在江准間的知名武將全投靠在其麾下。之後北府軍轉戰江准間,抵抗前秦的武力侵犯,雙方各有勝負。西元383年,前秦出兵 87 萬人,南向欲征服東晉王朝,此即著名的淝水之戰。北府軍以 8 萬精兵擊敗苻堅大軍,北府軍一戰成名,亦成為東晉王朝中後期最重要的武裝力量。

 

桓溫的兒子桓玄,在淝水之戰後,啟兵佔領南京,西元403年桓玄癈掉晉安帝,建國號「楚」。但在北府軍中,出身安徽地區卑微階層的劉裕,發起義軍擊跨楚國在建康城的守軍,恢復晉室王脤。劉裕日後三次北伐,戰戰皆捷,甚至收復長安洛陽,其兵威所到之處,胡人諸國無不膽顫心驚。但其心志仍在東晉王位,終於放棄北方佔領地,回建康守護南方政權,並於西元420 年,在晉恭帝請求禪讓下,建立宋王朝,東晉立國 107 年後而滅亡。

 

宋、齊丶梁丶陳四個南方朝代的歴史教訓

 

劉宋立國時國力強盛,北以黃河為界和北魏對峙,南到廣東福建,疆域非常廣大,此時北府軍的勢力已轉換成劉宋官方軍隊。到其第二任皇帝宋文帝時,文治武功都很興盛,在北方壓制北魏,國內社會經濟繁榮,史稱「元嘉之治」。但宋文帝過逝後,繼*人衝突事件不斷發生,國勢日衰。大將軍蕭道成,借助江淮地區「晚渡武人」的支持而軍威日盛,替劉宋王朝南征北戰,西元 479 年,其即篡「宋」立國為「齊」,從此肅姓大族掌握南朝軍政大權八十餘年。

 

梁武帝肅衍本就是齊王朝封建貴族成員,在繼承人鬥爭中執掌軍權,並於西元 5 0 2 年,篡「齊」立梁。梁武帝在位48年,是東晉及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也是南下貴族集團文武雙全的奇才,在其任內儒、道、佛的文化融合達到最高峰。尤其大力推廣「佛教信仰」,自己導演三次出家還俗的帝王事業,並以宗教領袖之身份,下令佛教徒不殺生不吃肉之戒律。這和北魏孝武帝執行漢化運動尊崇儒家儀軌,在當時南北朝互爭意識形態宣傳上,形成強裂的對比。梁武帝手下有一位生於江蘇的猛將陳慶之,其領兵做戰幾乎戰無不克,使南梁的勢力範圍越過淮河直逼黃河。其甚至於介入北魏的繼*人之爭,雖然以兵力不濟而功敗垂成。但只要其在,北方胡人勢力就不敢南侵。西元 536 年,東魏(北魏已分裂為 東西魏兩王朝)遣候景南下征討,陳慶之於淮水流域擊潰候景大軍,在大雪紛飛中候景丟兵棄曱向北逃竄。正是這位候景在陳慶之死後,先投降梁朝,後因和梁武帝相互猜忌,憤而起兵攻入建康,將南朝二百多年累積的漢文化典章破壞殆盡。

 

侯景仍出生於中國北部朔方的胡人,在北魏後期,因陷入各方軍事強人混戰中,所以叛服無常。東魏王朝任命其負責黃河以南的軍務十幾年。東魏大丞相高歡在世時,因要和西魏宇文泰對抗,所以還能制服善用候景的軍事才能,等到高歡一死,繼任的高澄對其猜疑心大增。候景又瞧不起高澄,其原想投靠宇文泰,但宇文泰不信任其忠誠度而不接納他,此時候景進退失據,就於西元547年,率部投降梁武帝。 梁武帝認為候景可幫助其制服北方王朝,封其為河南王,掌管黃河以南軍務。東魏浱大將討伐候景,梁武帝浱其侄子蕭淵明出兵協防候景,結果蕭淵明兵敗被俘。後來東魏提出和解談判,梁武帝浱使節去瞭解東魏的意圖,這卻引來候景的驚恐,所以假冒高澄文筆寫信給梁武帝,建議以蕭淵明交換候景。梁武帝不察偽使,竟回覆「貞陽(蕭淵明封號貞陽候)旦至,候景夕反」。候景認為沒有其他生路了,所以起兵造反一路南下,並於西元 549年攻破建康城,大肆燒殺虜掠,尤其王、謝等大族被全部屠滅,南朝累積兩百年的貴族文化完全消逝無縱。陳霸先於 552 年率兵攻破候景在石頭城的守軍,並於 557年代梁建立陳朝。但因候景的破壞遺禍太深,長江以北及西邊巴蜀以東的土地同時喪失,陳朝的綜合國力已無法抗拒北方統一後的隋朝,最後於589年為隋朝所吞滅。

 

台灣軍事史的反思 以史為鑑的啟示

 

為何歷史學家,會把魏晉南北朝劃為同一歴史區塊,一方面是標示中國漢朝之後的大分裂時期,另一面則是改朝換代,流行 襌讓制度,而非直接武裝鼎革模式。這在中國古代堯舜禹傳說中的政權轉移神話,活生生地在這大變動時代中,一幕幕上演。另就是中國王朝的擴張,一向是由西向東及由北向南,尤其是由北向南的擴張,通常是由落敗的王朝貴族,在向南逃跑時,不斷侵入原百越族群的南方土地,爾後統一王朝就將南移政權的土地納入領土。某方面,這也是在預告台灣由鄭成功之東寧王朝到清王朝,及中華民國播遷台灣,而接續中華人民共和國想併吞台灣的歷史模式。 如果沒有西方海上殖民帝國的興起,以及日本明治維新開啟的海上強權的介入,台灣就很難廻避這中國歷史的統一模式。想當年蔣介石幾乎無時無刻都在大喊反攻大陸,這和南朝各朝代皇帝天天想北伐一様,最終都得面臨自己流亡安身之土地,能否守的住的大難題。當年國學大師陳寅恪,隨軍機撤退到廣州,就因其自己就是魏晉南北朝史的專家,其已看透南下政權難有大作為的宿命,所以就留在廣州不到台灣,但一失足成千古憤,現代史本就有其想像不到的地方。

 

台灣缺乏戰略要道及緩衝區之思想

 

當年南北朝對峙時,其戰略緩衝地,就是黃河以南長江以北那一大片土地。通常雙方都在淮河一帶形成五五波的平衡,才能各自發展順利。以今日中國台灣的對峙,正是台灣海峽,誰能掌握台灣海峽,就逵到幾乎進可攻退可守的境界。末來台灣若強大到能控制台灣海峽,並將福建納入緩衝區,則台灣就有機會安養生息。相反地,若台灣海峽落入中國掌握,則中國就可以決定何時入侵台灣,更進一步,若台灣的四邊海域被中國掌握,那命運就很悲慘了。沒有這種地緣政治上的覺醒,就無法成為這塊土地上真正的主人。縱使中國佔領台灣,其面臨的問題也差不多,畢竟這島嶼的地理情境,和中國其他省份是大大的不同。

 

蔣介石在1949年帶領軍隊和平民近二百萬人渡海來台,當時其演講開頭都是「全國軍民同胞們」,在其總統任內,軍隊的總人數在 50 萬人以上。因為其自身為陸軍出身,總以為美軍幫他運輸部隊上岸,他就能反攻大陸。以中共今日的軍事力列名全球第二,想要渡海攻台都困難重重,可見當年其夢想多麼天真,這種大陸軍主義令台灣的海空軍建置,一直無法進行本質性的提昇。1950年代起美國為協防颱灣,就定期讓第七艦隊通過台灣海峽,由此軍事力量展現,才有今日海峽中綫的默契出現。但七十餘年來,台灣的軍事戰略不論是進攻型或防守型,都沒有將台灣海峽設定為重中之重的戰略重心區。進攻型只想登陸靠陸軍打戰,防守型只設想等共軍上岸,再來打本土保衛戰,衡之以南北朝時雙方的戰略思想,都是將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做為戰略緩衝區,以史為鑑,我們是遠遠輸給南北朝的軍事專家。美國軍方最近曾有發言,說中台開戰,美軍只要將解放軍軍艦全部擊沉就好了,算是講到重點了。當年林爽文起義,打敗台灣清軍,更打敗福建援軍,但鹿港和府城一直無法攻下。所以清朝亁隆皇帝就可令 在川陝作戰的福康安,由福建渡海在鹿港上岸,然後南北夾擊林爽文的雜牌軍,台灣海峽及鹿港幾乎不在林爽文的戰術視野中。

 

軍隊組織的封閉性與壟斷性從東晉及南朝歷史來看,一個政權的確立,就在其軍事力量能夠保家護民,而非更祟高的政治理念。漢人貴族由北方移到南方,還有享有各種優勢政經地位,正在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從東晉到後梁時期,其偉大的軍事家全是北方來的貴族或平民,直到後梁的陳慶之及陳霸先,才是真正南方平民出身將領。那麼南方真的沒有土著的武裝集團嗎?當然有,如東晉末年的盧循孫恩集團的起義,就是南方本土的反抗活動,但都被東晉的劉裕平定下來。因為軍事學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專業知識,沒有國家資源的專業培養,很難成為一支勁旅。

 

前些日子有些台灣的高階軍事將領,退休後跑到對岸去附和中共的統戰宣傳,這引來台灣民眾的反感,但此風氣並未斷絕。而退將中只有於北辰一人出來導正風氣,其餘的退將,想死命保護台灣或仍堅持反攻大陸的人數恐怕不多。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台灣人普遍不想當兵,而眷村文化全是外省軍人後代的記憶。這幾乎是東晉、宋、齊、梁等四個朝代的翻版。可見軍隊的族裔性格非常強烈,蔣介石在中國就不斷加強其嫡系部隊的軍事力量,並極力消滅其他各軍閥的部隊。到台灣後,孫立人將軍因非黃埔系出身,就以匪諜兵變案為由軟禁數十年,白崇鿋將軍因出身桂系,即長期被特務監視。所以台灣人縱使想參軍,也很難有晉升的機會,軍隊的中上級幹部全是外省人的天下。軍民之間很難有真正的情感交流,都各自在同溫層中取暖。所謂命運共同體,各自有不同的想像。如果沒有美軍和中華民國軍隊長期合作的情誼和牽制,其後果真不堪想像。蔣家軍或國民黨黨軍長期佔領高位,而心不在台灣,他們在任時僅守份際,退休後就天馬行空了。在自由選舉中,他們仍在為不存在的中國而戰。這種民間和軍隊相疏離的困境,要多久才能解決,什麼時候我們看到著軍裝的軍人上飛機,會全體鼓掌歡呼致敬?不知道,但不知軍,難以立國,這是全體台灣人無法迴避的大問題!

 

作者/黃吉川(超級電腦專家,已發表突破美中超級電腦瓶頸之重要成果、成大講座教授),曾任成大教務長、研發長、現任為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講座教授,研發超級電腦「漢星一號」,曾多次獲得研究傑出獎,並投入時政與文學創作,為前民進黨秘書長張俊宏主編的《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共同作者,筆名「江夏」,創作詩集著有《啟程》、《我們》。

 

**

【推特短文選】之七
大師兄1450@dashixiong1450

「我將近五十年來之政治生活,深切認識共產黨乃是邪惡魔鬼,殺人凶手,所有威脅、利誘、欺騙、分化之伎倆,無所不用其極;尤其血氣方剛之青年人以及苟且偷生之徒最容易上當,一入圈套即無法自拔。」

      —先總統經國先生忌辰悼念🙏🙏

 

對民國道路的一些錯誤認知        

 

邬萍晖   

 

 中華民國道路既然如此誘人,則讓其理念深入人心成為關鍵所在。而走民國道路尚未成為絕大多數民主思想人士、民運人士、大陸具有獨立思想的體制內精英的共同觀點和強烈願望,在於下述主要迷思需要澄清,錯誤觀念需要破除:

 

 一, 絕大多數民主同道首推美國道路,認為照搬美國模式即可,其最大理由無非是美國國力的最強盛,制度成功。這種思想停留在簡單與淺表層次,缺乏深入的制度研究。是否能完全照搬美國模式?答案是並不一定。

 

證據表明:一百多年來南美、非洲更加上類似文化基因的亞洲眾多國家的實踐檢驗。非洲的賴比瑞亞更是完全照搬美國的幾乎一切,比“試圖移植美式民主的未來中國更美國“,而其結局有目共睹,令人震撼:賴比瑞亞成了世界最貧窮、最動盪、最失敗國家之一;南美無論人口眾多的巴西,土地肥沃的阿根廷,資源豐富的智利等,無不渴望效法北方鄰居成功的憲政國家美國,近在咫尺的美國無論對政治文化精英還是關注五斗米的億萬民眾,其強大吸引力遠甚於離美國萬里之遙的中國人。而照搬的結果是這些國家無不政局動盪,軍人獨裁,民不聊生;亞洲的菲律賓、韓國、泰國也同樣結局。這是活生生的事實,應足以引起關注中國未來命運與前途的有志之士深思、警惕。

 

美國的成功驗證一個真理:她不愧是上帝厚愛的國家。其得天獨厚的條件絕大多數國家並不具備:

 其一,地理位置優越。西邊的太平洋、東邊的大西洋浩瀚無邊,沒有任何國家能對其構成威脅。假設把美利堅挪到中國位置,北方貪婪的強鄰俄羅斯、東邊軍國主義的日本大概率會直接進攻其本土,戰爭蹂躪下的美利堅會最終取勝卻一定不會比一戰、二戰後剩一口氣的英國強太多,更不必說具有今天的富足。

其二,資源極其豐富。美國礦產資源豐富,位列世界前列,石油生產世界第一;土地遼闊,據美國農業部網站,美國人均農業用地地面積超過21畝,而中國人均僅1.35畝左右,不到其十五分之一。而農業是一切經濟、社會基礎。

 其三,後發優勢明顯。美國自1606年第一塊維吉尼亞殖民地建立開始,1776年獨立建國,正好趕上母國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直接採用最先進的技術、設備,投資於最有前途的行業。

其四,美國體量龐大。國土面積、人口均居世界前列,影響世界。如果臺灣人口擴大到美國的3億4千萬人,經濟規模同等增長,則影響力一樣驚人;或者光復大陸後,以六十倍臺灣的規模,按今日臺灣人均GDP,則統一後的中國GDP資料將是84萬億美元,2022年美國這一資料是23萬億,中國幾乎等於四個美國,國力大大超過美國,則民眾將羡慕美國還是大中華民國?這也正是未來大中國統一在中華民國旗幟下無限光明之處。

而且,無數事實證明,美國治理機制乃至憲政架構本身早已出現重大問題,只是生活在美國之外的人霧裡看花,迷惑于二戰後傳統美國的相對超強優勢,不容易切身體會到。

 1.美國政治的金錢化傾向嚴重。傳統上美國對政治家接受捐款有五千美元以下限制,但克林頓上臺後允許“超級委員會”存在,政治家接受大筆金錢不再受限制。這種權錢交易嚴重腐蝕了政治生態環境,腐敗叢生;以福利換取選票的傾向也十分明顯,完全損害國家、民眾長遠利益卻無法糾正;

 2.美國選舉制度面臨危機。州權過大,地方負責選舉,因此良莠不齊。很多地方政府荒唐地製造藉口,不核驗投票人身份,迷信機器操作,投票後當天居然無法點算出選票,久拖不決,給選舉舞弊留下無窮空間;

3.美國毒品氾濫問題愈演愈烈,成百上千萬癮君子失去幸福乃至正常生活,半個多世紀無法解決這一嚴重社會問題;2016年川普總統當選時揭露每年芬太尼致死人數超過6萬人,到2023年拜登總統執政三年,芬太尼致死人數已超過十萬;

 4.美國高犯罪已嚴重威脅美國人民財產及生命安全。槍支致死人數每年超過3萬人以上,每年各類暴力犯罪致死人數每十萬人高達7.4人,是發達國家的七倍;犯罪猖獗嚴重到合法市民晚上不敢在全國多數社區,城市中心遊覽、出行;越來越多的州不得不將部分毒品非罪化,掩耳盜鈴降低犯罪率。政府越來越空心化,起不到應有作用。基礎設施長期落後,卻很難採取得力措施,前述芬太尼現象多年後的今天,法律制定之最新進展(2023年7月25日)也僅停留在眾議院,剛剛準備加塞進《2024年國防授權法》;

 5.流浪人口逼近60萬大關,眾多城市市中心已不得不讓給無家可歸者,又是數十年的老大難問題;

 6.美國的種族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一方面非裔抱怨被歧視,不斷發生抗議示威乃至燒、搶、偷事件,另一方面,大學、政府機構甚至企業不得不違反公平原則,降低要求,明顯採取不同標準,優待非裔、墨裔,反過來又引發其他族裔不滿與抗議。在可見的未來,美國的種族問題甚至有可能愈加激化矛盾。

 7.美國的醫療保健制度越來越糟糕,2022年醫療保健支出達到驚人的4.3萬億美元,占美國GDP比重高達近18%,耗費的財富世界第一,超過幾乎所有其他國家一國財政收入甚至GDP,而民眾享受的醫療福利、保險覆蓋率、管理效率卻在發達國家中最差;

 

 二,中華民國曾經是個專制、獨裁的政權。毋庸諱言,1949年大陸淪陷以及國民政府撤退臺灣,直到蔣經國先生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啟民主改革前,中華民國並不是完全的現代意義上講的民主憲政制度。曾經一黨專政、個人獨裁、新聞受限、政治迫害、思想統治、法治不足以及貪污腐化等等。但是,人類最需要避免的幼稚是一切以今天的眼光衡量、評判過去事物,如此簡單化思維很難摘到真理的果實,且將對歷史全盤否定,落入虛無主義陷阱。且不說中華千年專制制度,剛剛建立的民主憲政架構毫無疑問有完善甚至反復過程,全體民眾、官僚都需要學習、適應,更重要的是:中華民國幾乎年年處於戰亂之中,1921年後更面臨強大的外國勢力蘇俄支持下的中國共產黨明確的顛覆主張及大規模叛亂。任何民主政權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必定採取事實上的戰時狀態,限制民主,採取一定的專制措施。二戰時期擔任內閣首相的邱吉爾先生,大刀闊斧新聞限制措施,整個戰爭期間如是,違反者法律懲處;希臘合法地位的共產黨不服從調度指揮,英國毫不猶豫調動大軍鎮壓;國民政府撤退臺灣,龐然大物的中共大陸政權天天要集結軍隊,準備武裝入侵臺灣,如此險惡形勢下,政府怎麼可能讓反對黨擾亂,怎麼可能讓思想、出版、結社完全自由,讓包括共產主義的理論、團體猖獗?書生的空幻理念只會毀滅國家、毀滅民主政體。孫中山先生的軍政、訓政、憲政是一條清晰的脈絡,筆者認為蔣介石先生較好地貫徹了這一正確思想,成功保住了中華民國臺灣之火種,使今日我輩,仍有機會呐喊並推進民國事業。

 

三,中華民國是過去式,我們要向前看。這是典型的唯物主義機械化思維。歷史反復證明:從來不是舊的就差,新的就好。也不是過去的就糟糕,今天的就輝煌。都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唐盛世、宋朝的君權、相權分權制度就一定比滿清高度專制政體差嗎?魏瑪共和國比希特勒第三帝國邪惡嗎?1917年2月28日俄國的二月革命比之後的史達林極權制度是不是更加進步?時間、歲月永遠向前流逝,生生不息,總體上人類也會進步,但幾十年、一百年在人類長河中非常短暫,很多東西回到以前,恰恰是進步,因為它可能正好代表人類正義、公平和長遠的價值觀。中華民國的憲政與旗幟恰恰如此,事實上它也不是過去式,它一直在臺灣寶島上飄揚。我們追求的正是讓它光復於大陸,但不是以昔日的軍事手段,而是以憲政的燦爛光輝與無比吸引力。

 

四,北洋時期的誘惑。另外有一部分人士將民國分裂為北洋時期與國民黨時期,無限推崇前者。毋庸諱言,相對而言,1912年-1928年的北洋時期,政權更迭頻繁,民眾反而獲得更多自由,治理寬鬆,因此各種思潮流行,百家爭鳴,乃至大師輩出。可是,我們不能不看到:這種政治局面不可能長期存在,很顯然:北洋時期是事實上的無政府狀態。連最起碼的“軍隊國家化”都無法實現,軍閥割據,全國沒有統一的金融、貨幣制度,稅收混亂不堪,軍人當政,民不聊生。《劍橋中華民國史》統計短短十多年間,爆發數百次軍閥戰爭,有的軍閥提前收取當地十年後稅收。這樣的亂象不可能讓國家穩定、長期發展,在蘇俄、日本軍國主義環視下這種政體不可能和平存在,民眾也不可能真正獲得自由,因此它不應該成為愛國者真正選項。

 

民國派本身背負的包袱

 

 此外,民國派本身需要徹底的思想解放運動,絕不能成為保守、僵化的代名詞。具體而言,需要卸掉如下包袱:

 一,對孫中山先生和早期民國思想採取教條主義態度。任何思想、主義、革命的誕生與宣導無不是歷史產物。而時代變了,很多具體口號、政策甚至某些思想本身都可能變革。不能不承認中共經濟改革獲得了成功,短短幾十年國力暴增百倍千倍,舉世罕見,而這一切得益於鄧小平時代沒有固步自封,被傳統共產理論、計劃經濟思想捆綁。同樣道理,孫中山先生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偉大的先行者,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但我們要承襲的是其核心和靈魂,而不是一切照搬孫中山百年前理論、政策、主張。比如:“驅逐韃虜”要繼承嗎?將滿族、蒙古族開除出中國?“聯俄容共”要繼承嗎?“節制資本,平均地權”要繼承嗎?現代經濟最具競爭力的是大資本與跨國公司,因為唯獨他們能做到資源培植最優化,最有生命力,平均地權之後的小農經濟,如何機械化、集約化、現代化?如何大規模農業生產?能競爭過動輒數千英畝、萬畝的大型農業公司?如果對這些孫中山在當時生產力不發達、工業化未實現時期提出的措施、理論,統統不敢更改和突破,在思想解放意義上還比不上中共的改革、開放開明,則民國道路會越走越窄,喪失吸引力。

 

二,民國派主動背負沉重的中國傳統文化包袱,因此為眾多追求民主、憲政人士所反對,連帶輕視甚至拒絕以中華民國為旗幟,喪失很多同道者支持,嚴重阻礙了民國道路的拓展。主動背負傳統文化包袱的民國派如同挾泰山跨滄海的巨人,步履闌珊,艱難前行,須趕緊卸下包袱,輕裝上陣。中華傳統文化當然有燦爛、美好的一面,但主體上與現代文明並不一定一致,否則中國也不需要徹底革命了。將辛亥革命這一嶄新的西方憲政思想、制度強行與千年中華傳統文化捆綁,從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漏洞頗多,且嚴重玷污了辛亥革命光輝,損害了其重大意義。她回答不了如下眾多邏輯詰問:

       1.辛亥革命是以憲政共和制度屹立於東方,還是因為堅持傳承中華文化而具有史詩般意義? 

       2.不堅持傳統文化的辛亥革命就沒有先進性了嗎?反之,堅持弘揚傳統文化,不走憲政道路的辛亥革命還有任何革命意義嗎?與封建朝代更迭有任何區別嗎?

       3.辛亥革命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比要推翻的滿清還全面、堅定嗎? 

       4.政治思想、政治倫理是否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中華傳統文化無比優秀、無比卓越,則其政治思想、政治理念是不是也要繼承?滿清王朝的專制政治文化不需要對之革命嗎?如果說強調詩詞書畫、社會秩序、倫理道德的“五常”讓你崇拜無比(其實哪個民族文化又會公開宣揚不要道德、不要倫理呢?),傳統文化核心理念之一的“三綱”這種森嚴、腐朽的專制等級制也要繼續傳承嗎?

       5.在沒有外力干涉和強制的情況下,本質上,每一片土地上制度的誕生是其文化的產物。中國兩千多年專制制度一直延續,都與“優秀”的傳統文化無關嗎?

  1. 政治權力分割、權力互相監督制約、自由、平等、法律至上這些燦爛文化都是中國數千年主導思想嗎?(毫無疑問,它主要誕生于西方文明框架之中而被今日的全世界所效法。反而中國傳統文化的專制核心思想深深影響和阻礙了東亞儒家文化圈現代文明的發展)。

       7,如此千年優秀、先進的文化,在其基礎上誕生的制度能腐敗、腐朽到哪去?即便有,聽從康有為、梁啟超呼籲,進行社會改良、完善制度即可,為何掀起戰火,生靈塗炭,推翻整個制度?辛亥革命太激進,中華民國根本沒必要成立嗎?號稱民國派的你準備否定中華民國了嗎?

        8.西方包括曾經承襲中華儒家文化的日本,不堅持中國傳統文化,因此變得很糟糕嗎?

      以下三個例子期盼能使癡迷傳統文化的民國同道深思、警醒。

其一,清末兩廣總督張樹聲一輩子癡迷中華傳統文化,造詣頗深,引以為傲,其造詣遠超今日民國同仁。但在血淋淋的失敗面前認知到專制社會全方位的落後,重病中有感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愚頑,在光緒十年九月初八日,冒死遺書,苦諫慈禧與光緒皇帝主張:“聖人萬物為師,采西人之體以行其用”,“盡窮變通久之宜,以奠國家靈長之業”,提出西方“學堂議院為體”“輪船器物為用”,中國不能“遺其體而求其用”,這開維新變法之先聲。他死抱傳統文化一輩子,雖當日即病逝,但總算“朝聞道,夕死可矣”;

 

其二,清末大多數知識精英們在徹底的失敗、幾乎亡國滅種面前仍頑固抵制西方先進思想,陶醉于傳統文化優越。江南製造局設有翻譯局,從1865年到1865年左右,總共才賣出譯著13000部;而人口少得多的日本,僅福澤諭吉的《西洋事情》一書1866年出版,立即銷售25萬冊。開明與保守,天壤之別;

      

其三,中國1840年在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打開國門,卻不思徹底變革,仍驕傲狂妄,自以為文化天下第一,只是器物落後。隔壁日本1853年才被美國佩里將軍率四艘軍艦威脅,但1868年即開啟明治維新,福澤諭吉提出的“托亞入歐”思想很快大受朝野上下歡迎,對待他國先進文明不同態度的結局是:短短26年後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彈丸之地的日本給四億多人、兩千多年儒家文化史的大清以毀滅性打擊。作為最重要思想家的福澤諭吉頭像至今印刷在日本最大額的萬元紙鈔上。

 

可見,痛定須思痛,一些守舊的民國派不要在21世紀尚不如滿清部分儒家大臣,不要沉醉于傳統文化神話中的飛月嫦娥,而應該豔羨“自己的一小步,人類一大步”,開啟人類真實登月之旅的阿姆斯壯。切記:人類文明滾滾向前,浩浩蕩蕩。要做開明的民國派,不要做僵化的民國派;要做複國的民國派,不要做復古的民國派;要做擁抱世界先進文明、承認並吸納其他民族優點為我所用的民國派,不要做陶醉于中華老大帝國情節、鑽入千年故紙堆而沾沾自喜不能自拔的民國派。

 

三,一些排外的民國派走上反西方道路。從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科技發展、軍事變革、文化體系乃至體育運動等諸方面考量,誕生于希臘文明,融合基督教文明的西方文明至今仍具有勃勃生機,引領著整個人類的前進方向,與之背道而馳的往往是一些邪惡勢力。雖然不得不承認:直到一戰甚至二戰結束之前,西方文明具有某些侵略性和弱肉強食,1919年中國的“五四”運動爆發與此息息相關,民國初年的“反帝”運動有一定合理合法性。但二戰結束雅爾達體系形成,中華民國參與創建的聯合國誕生之後,西方文明愈加成熟。而部分民國派骨子裡頭沒有與時俱進,仍具有反西方情節,在這方面與中共、與極端伊斯蘭勢力驚人一致,需要警惕,因為這容易走上與人類文明方向背道而馳的邪路。

 

 

臺灣的大選與中國的選擇

 

林牧晨

 

2024年的兩場選戰廣受關注,一是美國大選,二是臺灣大選。

美國大選將會反映出政治版圖的移動。民主黨左派政治集團的操作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社會的安全和發展,累積的弊病能否得到治癒,似乎很難有樂觀的估計。美國的興衰必然影響到世界局勢的演變,因此,今年的美國大選實在是世界大事之重點。

 

近十餘年來,美國政治已經混入越來越多的中共國元素。以中共國為盟主的專制主義新軸心國不再“韜光養晦”。從俄烏戰爭、以巴戰爭、緬甸戰爭到朝韓危機、南海危機、台海危機,甚至在美國、歐洲發動一波又一波“粉紅戰狼”攻勢;它在全球佈局、四處出擊,日益猖獗。美國若依舊採取守勢或連防守都放棄(例如放任非法移民突破國境線)、若任憑紅恐綠恐和各種犯罪群體的橫行霸道,那麼世界將會面臨再一次軸心國勢力蹂躪自由國家的世界大戰———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綜合戰爭。

 

而處於世界大戰危機前列的臺灣必將經受嚴峻的考驗:“維持現狀”與“和平談判”都只能是一廂情願的愚懦思維。只有重振反共複民的黨魂、軍魂、國魂,重振基於中華民國法統、道統的正義力量,才能築成足以抗擊中共的鋼鐵陣線,並鼓動起光復大陸的民主革命力量。所以,重要的不是臺灣的大選選誰上臺,而是通過大選活動能否啟動中華民國的生命力。

 

 因為中華民國的正統地位、歷史功勳和民主成就無可置疑,由此印證了中共政權的非法與罪惡性質,因此中共勢必把消滅中華民國作為頭等大事,無論毛華鄧江胡習或其他中共首腦都不可能放棄這個消滅民國的“中共國之夢”。兩岸關係從1949年至今一直是民主共和國與中共專制黨朝的敵對狀態、內戰狀態。臺灣藍營想要以“憲法一中”參合“九二共識”來進行和平談判,綠營想要褪去中華民國的軀殼便可以島國身份與大陸完全切割而免去戰爭之災,這都是各自白日做夢的自欺欺人之舉。中共不滅亡,台海無和平。

 

禍害全人類的中共專制政權首先是對十四億中國大陸人民的禍害。中共政權把人民視為奴隸和敵人,進行了七十餘年慘無人道的剝削、詐騙、掠奪、壓迫、欺淩、殺戮,其罪罄竹難書、十惡不赦!如今,越來越多的淪陷區民眾已經覺醒,已經認識到中共的“改革”一如清末戊戌“改良”同樣是死路一條;人們正在探索徹底結束專制的革命道路,那不僅是中華民國在大陸重生之路,也是人類世界再一次復興之路。

中國大陸淪陷區的十幾億人沒有民主選舉權也沒有左右自己命運的自由選擇權,但每時每刻都面對著歷史性的意志選擇。中國自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之日開始就交織著兩種選擇的纏鬥:是走向共和、民主憲政,還是退回到帝國君主制、或以虛假的“人民、共和”偽裝的一黨專制。民主制不會十全十美,但有主權在民的自由選擇權;主權在黨的專制也有某些“高效率”,但沒有人權、民權。唯有的“選擇權”是當奴隸或奴才而已。現今太多的大陸民眾已經看清了自己的真實地位只是“韭菜”、“人礦”或“礦渣”,而且連躋身于統治階級的奴才們也不過是隨時就兔死狗烹的權力玩偶罷了。

 

中國大陸必將巨變,中國的巨變必將給世界開闢一個新的境界;———這是許多哲人和預言家的推斷,我們不妨信以為真、並為之作出應有的努力。


**

【推特短文選】之八

馬前卒 – 中華同盟會@zhmg2021 ,Jan 11

 

綠黨們最怕的不是中共,是中華民國憲法。 中共最怕的不是台獨,也是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大地唯一經過民選立法機構通過的憲法,是我們光復大陸重建民國之本。

 

**

【推特短文選】之九

摩西煮酒MosesTalking@MosesTalking

 

“選舉制度”最關鍵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選票統計”臺灣統計選票當天出結果,全過程透明化接受多方監督。參選人不管勝選或者敗選,都對“選票統計結果”心服口服……

再一次向臺灣致敬!

 

【推特短文選】之十

Curry30abb@Curryabb

1、國家權力是三權分立制衡的!

2、各股政治力量是競爭制衡的!不能用侵犯人權的方式把對方斬草除根!

3、王在法下,才能有憲政!

4、共和選擇了民主!先有共和,自然而然就有了民主!

 

中共獨裁惡棍,擺脫中共,才有幸福生活!

 

辛亥革命首義三烈士

                   資料彚編

 

辛亥革命“首義三烈士”,犧牲于黎明前的暗夜,敲響清王朝的喪鐘。在每個時代,總有一些人為了給後輩們帶去幸福,不惜獨自踱步于荊棘叢林,直至遍體鱗傷,流血至死,但就是這些鮮血澆灌出了一方又一方陰暗的荒野,覆蓋而至的便是那耀眼的黎明。

 

而今,在辛亥革命112周年紀念日之際,我們應當銘記那些讓中國變得更加嶄新的革命志士,因為他們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日子。1911年10月10日,就在辛亥武昌起義爆發的當日淩晨,有三個人為了打敗舊勢力而英勇捐軀,史稱辛亥革命“首義三烈士”,他們是彭楚藩(生於1888年)、劉複基(生於1883年)和楊洪勝(1874年)。

 

這一夜,是歷史的轉折。

在那19世紀末期的中國,被清政府的腐敗與無能籠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沒有希望。只有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世道不平眾人踩的種子在眾多有志青年的心中埋下。彭、劉、楊三人就是奔赴這條大道上的先行者。

他們先後參與到了革命党人中影響較大的兩個團體——共進會和文學社當中。彭楚藩和劉複基在兩個團體合併以後,任軍事籌備員;楊洪勝則挑起了交通運輸的大樑,主要負責運輸彈藥。

 

1911年9月下旬,文學社與共進會召開了一場聯合大會,會上有一記驚雷之作——籌備武昌起義,他們已經盼望這一刻那麼久了,在地寶善裡14號和小朝街85號,籌備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中。

 

然而就在起義前一天,寶善裡傳來劇烈的爆炸聲,俄巡捕聞聲而來,作為起義籌備處的寶善裡暴露了,文告印信和旗幟均遭到洩露,這場秘密行動傳到了湖廣總督瑞澂那裡,瞭解晚清歷史的人都知道,瑞澂少年時就是“京城三惡少”之一,當辛亥革命爆發以後,他作為兩廣總督,火速逃城成為歷史笑柄。

 

當時瑞澂接到了消息之後,大驚失色,命人按照抓獲的名冊進行捕拿,但是他為了能夠安人心,得到了名冊之後猶豫不決,調兵遣將速度簡直是龜速,但這也讓革命黨人贏得了寶貴的一天時間。

 

與此同時,在小朝街85號的劉複基當夜起草文稿,命所有人員在10月9日12點鐘開始起義。當時的籌備機關都已搖搖欲墜,時刻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為了掩護機關,劉複基、彭楚潘等三人留了下來。劉租來了留聲機在樓上播放,希望借此能夠轉移敵人的視線,他將自己身上的錢財給大家分了一下,以備不時之需。就在當天晚上10點鐘,清軍沖進機關,劉複基拿著炸彈從窗戶口跳走,往樓上投的炸彈未能爆炸,繼而他被清軍警抓捕。

同時被抓捕的還有彭楚藩,兩人一起被關押在了湖廣總督花園裡候審。那晚正在給工程營運送炸彈的楊洪勝在第二次運輸的路上被清軍警盤問,清軍不依不饒地追趕,楊洪勝無奈之下回頭投出炸彈,自己在受傷後也被敵人抓捕,押到了清總督署。

 

瑞澂派人審問過後,判處了三人斬刑。在慷慨赴義之時,楊洪勝高聲吼道:“只管殺,你們的末日就要到了!”10月10日淩晨,彭、劉、楊三人被害。這讓無數革命党人心中的怒火再也無法壓制,10月10日晚,工程營率先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瑞澂果然不堪一擊,人稱“三百年來棄城逃走首屈一指者”,更是在《清史稿》中被評價為清亡之“罪首”。武昌首義成功以後,首義軍找到了三位烈士的遺體,並將身手縫合起來,停靈在當年朱棣建造的皇殿中。

 

1911年11月9日,皇殿改為了三烈士祠,彭、劉、楊三人的木像和靈位皆在祠堂中陳列。如今,在武昌紫陽湖公園的對面就是三烈士祠堂,匾牌上鐫有的“辛亥首義”黑漆陰文遒勁有力,這就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在武漢武昌區,若沿著造船廠的東大門朝北走,有一條東西向的馬路,被取名為“彭劉楊路”,是為了讓後人銘記這三位犧牲於歷史轉捩點的烈士。

 

本內容來自騰訊平臺創作者

 

**

【推特短文選】之十一

革命自由軍/中華保台反共復國黨/海鵬復國軍淪陷區革命自由軍

@pk8108518

俄奸1921年建黨,27年建軍,31年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有了中共自己的殖民地開始殖民統治,1937年挑起盧溝橋事件引入日本對抗國軍,1945年於東北接收投降日軍之兵員武備,1949年基本完全佔領中國開始長達70多年的殖民統治!中共用了28年竊國。

 

而我們在各界努力下完成滅共復國任務,目前情況也就三五年而已!

 

上海光復中,商團是重要軍事力量

 

張化

 

 

一、辛亥革命的功臣

 

1911年3月,俞國楨和閘北紳商組建閘北商團。發起人有:錢允利、俞國楨、顧宋臣、王棟、馬逢伯、王星齋、徐宗鑑、張竟成、陳維新。[5]錢允利是閘北米業巨頭,王星齋是中國扇子大王;俞國楨、顧宋臣、馬逢伯、徐宗鑑、陳維新是同盟會員;[6] 王棟任職閘北市政機構;張竟成身份不詳。可見,商團以商人為號召,以同盟會會員為主體;事實上,還有不便抛頭露面的光復會會員暗中給予支持。成立後,會長屢次更換,俞國楨始終是副會長;實際運作中,俞國楨是核心人物,參與組織、領導了閘北光復。

 

上海光復中,商團是重要軍事力量。閘北商團至少在四個關鍵環節立下功勞:第一,上海光復,閘北首義。本來,上海各方商定11月3日下午2時起義。由於消息走漏,3日上午,閘北提前起義。起義巡警佔領了上海巡警總局。閘北商團按分工佔領各處要害。第二,組成敢死團,協力攻打製造局。3日夜,從閘北起義巡警和商團團員中挑選出的53名精幹人員組成的敢死團,與各路起義軍一起,攻下製造局。第三,保全了對滬寧火車站(後稱“老北站”)的控制權。3日晚,英美勢力派軍隊乘亂越界佔領了位於閘北的滬寧車站,以達其蓄謀已久的擴充租界、控制滬寧鐵路的目的。4日,閘北商團經過力爭,趕走外國勢力,駐防車站。革命軍和軍需源源不斷運往攻打南京的前線,成為生命補給站。第四,保境安民。光復後,閘北商團發展到1000餘人,日夜巡邏,確保閘北地方平安。部分團員還承擔了孫中山先生就任大總統前後、在上海和南京的警衛工作。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商團被迫解散。

  

俞國楨竭力支持新政權,稱頌、擁護孫中山。武昌起義爆發後,局勢還很不明朗,他就以自立會機關刊物《聖報》為陣地,聲援辛亥革命。[8] 南北在滬議和期間,他作為“上海商界共和團”的重要成員,大聲疾呼實行共和,反對君主立憲,有力地聲援了南方談判代表,確立共和國體。[9]民國成立之初,他在上海基督教界集會上發表演說,極力擁護共和、稱頌孫中山,說:在世界史中,上帝差遣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是第一革命;基督降世,救贖萬民,為第二革命;孫大總統除專制而建共和,為第三革命。[10] 他組織中國基督徒共和協贊會,提倡、扶掖共和,爭取民教平等、共用法權。[11]他響應黃興和陳其美的國民捐輸號召,發動、組織基督徒竭力捐輸。1913年,自立會骨幹蔡毓璋深有感觸地說:“世人皆知先生為教會革命之元勳,以其提倡自立之故;不知先生亦政治革命之鉅子、社會革命之偉人也。”[12]

 

自立會不少重要成員也是辛亥革命的積極參與者。僅任職于滬軍都督府的就有虹口長老會堂董事沈縵雲、[13]《聖報》總主筆徐宗鑑、主筆蔡毓璋、俞國楨的忠實助手陳維新等人。其中,徐宗鑑1905年參加同盟會,投身革命,上海光復前,在湖州旅滬公學當教員,與陳其美朝夕相處,協助策劃、領導上海光復大業。[14]

 

閘北商團和俞國楨均榮獲滬軍都督陳其美褒獎。閘北商團等10個功績特殊的商團獲得金質獎牌,獎牌上書“好義急公”四字,旁摹序文。[15] 錢允利、俞國楨、王曉籟、尹村夫等50多個功勳卓著之人得到“獎憑”。[16] 寶山縣也傳令嘉許閘北商團。[17] 上海光復一周年之際,陳其美和李平書等人到閘北召開懇親會,充分肯定和感謝閘北警界和商團在光復中的作用:“去年(農曆)九月十三日光復時,閘北警界實首先起義,商界諸君亦極力贊助,故得閭閻安堵,雞犬不驚。此皆諸君群策群力,深明大義之所致。況此一年中,種種困難財政支絀,外交棘手,支持更非易易,尤見諸位熱心愛護,勉為其難。”[18]

 

光復後,俞國楨功成身退,仍做牧師。

 

二)俞國楨歷來以天下為己任,辛亥前已登上上海社會政治舞臺,成為政治風雲的推手

 

1903年蘇報案中,俞國楨就掩護過鄒容。當時,清政府搜捕鄒容和章太炎等人。章太炎被捕,鄒容“由張溥泉把他藏在虹口一位西教士的家裡。”[33] 其實,這位教士並不是“西”人,而是俞國楨,是傳播“西教”的牧師。當時,清政府非經外國領事同意,“不得拘捕界內任何人等。”[34] 俞國楨創立的海甯路中國自立長老會堂位於虹口租界內。鄒容前去請俞國楨庇護。俞國楨雖沒有見過鄒容,但知道他是《革命軍》的作者,“冒不韙,隱匿之,謀劃之,約七日。鄒則恐被累于先生,自投公堂。”[35]

 

張化宗教研究園 (注:本文根據源文“投身辛亥革命的牧師俞國楨”節選編輯)

 

注釋:

 

[5] 作者不詳:《閘北商團會聯合談》,載《時報》1911年5月22日,第5頁。

 [6] 關於俞國楨是同盟會員之說,目前僅見于已故基督教主教沈以藩:《撫今思昔,繼往開來——祝上海閘北堂成立一百周年》,載《上海市基督教閘北堂創立一百周年紀念特輯(1888-1988)》,第3頁。筆者曾多方考證,尚未得第一手資料。採用沈說的原因如下:第一,沈以藩學風嚴謹,不會憑空杜撰。第二,以俞國楨對辛亥革命參與程度之深,很有可能是同盟會員。

 [7] 作者不詳:《十五年前的一封信》,載《聖報》,1924年6月,第11頁。

 [8] 1911年11月,俞國楨支持《聖報》總主筆徐宗鑑冒死發表長文《哀哉湖北同胞,哀哉我四萬萬同胞》,讚頌革命党人犧牲寶貴生命爭取共和,列舉政府五大罪狀。(見《聖報》1911年11月,第1-2頁。)滬軍都督府成立後,1911年12月,正是《聖報》第四期出版之時,俞國楨刊登《滬軍都督府廣告》,幫助新政權維持社會秩序。當時,上海、南京等地已經光復,清廷下了罪己詔,尚未退位。滬寧組織北伐義勇軍,準備“直搗黃龍,梟彼元首。然軍需浩繁,亟宜籌集。”《聖報》刊登沈縵雲等人發起贊助的“滬寧北伐義勇軍籌捐啟”,幫助籌款。1912年1月,孫中山在南京就任大總統,《聖報》在封面上以大號字“恭祝”“中華民國萬歲”,“大總統萬歲”,並用紅色渲染氣氛,又刊登《大總統誓詞》、《大總統勸告北軍將士宣言書》、《大總統佈告各國書》,發表《上海中華基督徒賀大總統電文》,連載《孫逸仙事略》;2月起,連載《孫中山先生在東京演說辭》和徐宗鑑寫的紀實軍事小說《武昌觀戰記》;5月17日,陳其美髮出《國民捐啟》,6月起,《聖報》連續刊登陳其美的《國民捐啟》,擴大宣傳、動員的範圍。

 [9] 作者不詳:《商界共和團成立大會》,載《民立報》1911年12月19日,第6版。轉引自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選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832頁。

 [10] 作者不詳:《滬上基督徒與共和國》,載《基督徒報》1912年2月,第7(A)頁。

 [11] 作者不詳:《滬上基督徒與共和國》,載《基督徒報》1912年2月,第7(B)頁。

 [12] 作者不詳:《俞宗周會長六十大壽志盛》,載《聖報》1913年2月,第10頁。

 [13] 該堂由俞國楨自籌資金建造,是其“自立”的第一步。又稱海甯路堂、中國長老會堂、海甯路中國自立長老會堂、自立長老會堂。據1932年任閘北堂執事的周盛清:《中華基督教會閘北堂史略》(手稿,1963年,上海市宗教事務局藏),引光緒三十一年三月二十日所立西虹口中國長老會堂《墊款議單》,沈縵雲為該堂董事。

 [14] 孫中山:《四九 批徐宗鑒函(一九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載《中山墨寶》第10卷,北京出版社,1996年,第51頁。

 [15] 序文內容如下:“溯自義興,滬濱回應,師出以律,糾糾皆貨殖之才;旅列如林,濟濟亦干城之選。一片幢牙鼓角,奮袂前驅;漫天彈雨藥雲,揮戈橫掃。勝算既符億中,嘉謨複重治安。棋布星羅,偵遍城隍南北;風餐露宿,聲銷譯市東西。內部則鶴唳無驚,外界則鷹瞵悉斂。固已盍籌展碩,允宜竹帛蜚英。泊乎元憝負隅,聯軍載道,丁此鐵血世界,犧命鹹欣;誓將金粉江山,狼氛盡蕩。旌旗五色,光華揚幕府峰巔;烽火三更,呐喊聽石頭城畔。共慶膚功迅奏,尤征翼輔攸資。良徭貴團體軍事賢勞,將才蔚起,六韜三略,匡居殫戰術之精;萬眾一心,臨敵得人和之助。彼英吉利以商立國,遜是文明;德意志全境皆兵,鮮茲義武。廿紀可稱特色,千秋聿播芳徽。茲者統一告成,共和幸建。竊念河山還我,本非一手一足之勳;風雨勞人,堪膺懋賞愗功之制。”見作者不詳:《陳都督獎勵商團》,載《申報》1912年4月29日,第7版。

 

[16] 獎憑上書:“中華民國軍政府滬軍都督陳為頒給獎憑事:竊自武漢倡義以來,大陸蛟龍並起,四方回應,漢土光復。我滬濱壯士投袂奮興,爰舉義旗,膚功先奏,敬非決心于平昔,奚能得志於崇朝?為國為民,可嘉可敬。在志士熱心竭力,天職固然;本都督崇德報功,人事當盡。表彰所在,等級略分。想移時掃盡胡氛,銅像鑄由公論;喜今日功成歇浦,錫獎藉表微忱。茲將調查切實出力人員頒給獎憑,以示鼓勵。須至獎憑者。計開(俞國楨)于光復上海甚為出力,經人事科調查確實,應給最優等獎憑。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  日給。”見作者不詳:《功罪分明》,載《時報》1912年1月19日,第5版。又參尹村夫《閘北商團與上海光復》,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編:《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文史資料紀念專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2頁。

 

[17] 民國《寶山縣續志》卷9“兵防志·團防”,寶山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84年標點注釋本,第47頁。

 

[18] 陳英士:《在閘北市政廳舉行懇親會中致詞》,載秦孝儀主編:《陳英士先生文集》,編輯者: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經銷處: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中華民國66年版,第7頁。

 

[33] 蔣慎吾:《蘇報案始末》,載上海通社編:《上海研究資料·續集》,上海書店,1984年,第76頁。

 

 

**

【推特短文選】之十二

Dow Chang, 稻田, PhD&PE&MBA@dowchang

Jan 14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於上海, 到了1931年中共在中華民國內, 搞了個’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

 

1949又在中華民國內, 搞了個’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中華民國在聯合國, 1949中華民國被全世界100多國承認中國等於中華民國!

 

1979年前美國承認中國是中華民國!

 

今天國際仍有12國承認中華民國存在! 

 

金門大捷的歷史意義  (上)

 

曾建元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傍晚,第四個臺灣光復節的前夕。戡亂戰爭中又一場戰役的開始。無數的戰役,從東北哈爾濱、長春一路而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席捲全中國,國軍丟盔卸甲潰不成軍,百萬雄師灰飛煙滅。解放軍萬裡征塵,錚錚鐵蹄,終於來到了福建廈門灣海邊,包圍住海上的金門列島,劍指臺灣海峽另一端的臺灣。

 

此刻的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坐鎮廣西桂林,希望保有大西南,行政院長閻錫山率領中央政府和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兼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在四川西康一帶抵抗,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態度曖昧,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退守廣西,華南軍政長官餘漢謀和廣東省政府主席薛岳據守廣東,福建省政府主席湯恩伯福建陸上已無處立足,浙江省政府主席兼舟山防衛司令官石覺漂流東海,東南軍政長官兼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則擁護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固守臺灣,這是中華民國最後的屏障。

 

美利堅合眾國正觀望著國共內戰塵埃落定,但返國的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已建議美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中共新朝建國,天命真偽難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民國三十八年這一年的十月一日在北平市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主席謝雪紅代表臺灣人民出席,她就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的旁邊,當中寓意不言而喻,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中國的最後一塊拼圖。

 

抗戰勝利後,臺灣光復,中國共產黨搶進東北,中國百廢待舉,正待復原重建。共產黨以新民主主義和組織民主聯合政府為號召,又建議政府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提出《和平建國綱領》,勾勒新中國願景,深深擄獲民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在恢復國家主權,獲得國際社會接納的努力,在山東利權回歸問題上受到重大挫敗,激起了新一波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也讓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與其領導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中國的歷史舞臺。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國民黨也在聯俄容共的政策下,接受蘇俄的指導,改名中國國民黨,建立海陸軍大元帥府,成為黨國體制政權,而且還由蔣中正親自引進了國家政治保衛總局(格別烏)此一特務機關,在國民黨內成立了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而自此成為中國國家恐怖主義的鼻祖。兩個黨國勢不兩立,而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分裂,雖然因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共有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短暫建立,事實上更加深了中國人的國難意識,提供了兩個黨國利用中華民族主義在中國政治上發展的有利環境,而共產黨更以社會主義土地改革爭取到廣大中下貧農民的支持,這都註定了中國憲政民主和現代化發展必然要迂迴崎嶇。

 

國民黨和共產黨雖然都是強調權力集中和領袖崇拜,但本質還是有所區別的。三民主義脫胎於十九世紀末全球民族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的思潮,有其自由主義啟蒙運動的遺緒,以建立中國憲政主義、還政於民為終極目標,共產主義則更有階級鬥爭不斷革命以期國家消亡的譫妄幻覺,所以懷抱歷史使命的共產黨黨國是以人民民主專政的先鋒隊自許而不會交出政權的。

 

抗戰期間,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於民國二十九年一月發表《論新民主主義》,以新民主主義改寫三民主義,掩飾心中保留的社會主義社會改造目標,而與國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爭奪孫中山三民主義的詮釋權,使自身成為社會進步力量的集大成者。毛澤東聲稱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資產階級性質的人民民主革命,所以也要追求資產階級民主和新民主主義憲政。毛澤東提出「戰時民主」主張,促使國民政府於抗戰期間設立國民參政會和繼續研議制憲,使之成為在野黨派和進步社會團體的盟友。抗戰勝利前夕,毛澤東以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身分向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政治工作報告《論聯合政府》,主張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組織民主聯合政府,並呼籲保障人民包括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思想、信仰和身體在內更多的自由,廢除特務機構,來鞏固民主聯合政府,最終憑靠民主而非獨裁專制來恢復中國的統一。

 

抗戰勝利後,是共產黨催生了由國民政府召集各黨派和社會賢達參與的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和平建國大政,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周恩來代表共產黨提出《和平建國綱領草案》,主張:維護人權、取消黨治、修改憲法草案、重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實施地方自治、成立國共兩軍之聯合統帥部、廢除黨外教育,主張教育自由等,這些主張何者不是冠冕堂皇,也切中時弊,特別是最後也被政協接受,成為國民政府戰後的施政方針,甚至成為《中華民國憲法》的內容。而關於中華民國之制憲,之所以委交張君勱起草《五五憲草》的修正案,也是因為共產黨周恩來的推薦。共產黨支持張君勱修正式內閣制的中央政府體制設計、國民大會無形化、立法委員民選、聯邦制省自治、軍隊國家化等等主張,而未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憲法思維,亦即基於新民主主義支持基於權力分立原理的制憲,始有今日仍施行於臺灣的《中華民國憲法》。這樣一個進步與開明形象的反對黨,共產黨,章程裡明訂著由中央總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少奇起草、剛在七大通過的總綱文字:「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反對任何教條主義的或經驗主義的偏向。」這才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以毛澤東的思想指導黨一切工作的指針,於是毛澤東便淩駕於黨,進而淩駕於國,歷史證明瞭這是一個威權的黨國。其他一切自由民主憲政人權的說法,都是話術。遺憾的是,在那個時代的人,很多人見不及此,即使見了也不以為意。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對殖民地和階級問題的關心和分析,是日本殖民下臺灣民族解放運動的一盞明燈,方有臺灣共產黨的成立、臺灣共和國建國主張的提出,以及驚天動地的臺灣農民組合、左翼臺灣文化協會和臺灣工友總聯盟等等運動的激發。臺灣光復以後,臺灣民間社團在社會中普遍教唱的中國國語歌曲,就是〈中華民國國歌〉和〈義勇軍進行曲〉。

 

中華民國在臺灣設立了特別的省制,由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主持臺灣所有軍政,然陳儀個性剛愎自用,缺乏對臺灣殖民地歷史的認識和同情,又引進一批攀親帶故的官員,加以篤信國家社會主義,以管制經濟措施由省公署專賣局包攬臺灣對外貿易,而更無力於維持官箴,在光復不到兩年的時間,終於引爆二二八民變。陳儀運用權術,一面向南京請兵,一面派員參與臺灣省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運作,等到國民革命軍劉雨卿整編第二十一師和憲兵張慕陶第四團登陸消息傳來,便宣佈臺灣全省戒嚴,省縣各級二二八處委會委員頓時成了叛亂犯,除了他指派的政府官員代表。他也同時對臺灣省警備司令部和國防部保密局臺灣站送交的臺灣仕紳名單展開密裁,在臺灣人民心中種下了從此揮之不去的國家恐怖主義

陰 影                                                    

 

前臺共創始領袖謝雪紅領導臺中民軍五七部隊抗爭失利,經廈門逃往香港,進而在十一月成立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接著應邀北上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制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在此同時,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因長江三角洲地區淪陷,而宣佈臺灣全省戒嚴與出入境管制,開始了臺灣白色恐怖統治的漫長歲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陳毅第三野戰軍葉飛第十兵團在漳廈戰役中打下福建省廈門市,國軍李良榮第二十二兵團等部的八萬殘兵敗將,由東南軍政副長官兼福州綏靖公署主任湯恩伯統領,退守金門海域各列島,佈陣準備抵擋解放軍的渡海進攻。閻錫山領導的行政院中央政府流亡到四川成都,已自顧不暇,保衛大臺灣中華民國最後的命脈,這一個帶領中華民國存續救亡的歷史重擔,只能由東南軍政長官陳誠和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扛起來。

 

如果您置身於那個亂世,在兩個中國之間,您會選擇如日中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風雨飄搖的中華民國? 

 

二、蔣公東南佈局,保衛大臺灣

就在民國三十八年初的一月二十一日,蔣中正總統因領導戡亂不力喪失半壁江山而引退下野,但仍保留中國國民黨總裁的身分。在卸任總統之前,他於前一年的十一月,即對中華民國的前途感到悲觀,而聽進了國立浙江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張其昀的建言,以擁有日本人建立的現代化建設和豐富農業生產,並有臺灣海峽作為天然屏障的臺灣作為反攻中國大陸東山再起的基地,因此如同抗戰時期的作法,他下令將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文物、中央銀行和上海中國銀行國庫儲藏黃金,以及重要國家檔案運往臺灣。臺灣原已有陸軍副總司令兼訓練司令部司令官孫立人在高雄縣鳳山鎮訓練新軍,蔣中正下定保衛大臺灣的決心後,先任命長子蔣經國出任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惟其並未到任,再任命黃埔軍校時期起即和他一起建軍的愛將前參謀總長陳誠出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並任命湯恩伯出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置重兵保衛上海,同時任命方天出掌江西省政府、朱紹良為福州綏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主席、余漢謀為廣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岳廣東省主席、張發奎海南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下野後尚運作周嵒接替陳儀出任浙江省主席,命周至柔遷空軍總司令部於臺北,全力鞏固東南各省。關於長江防衛,李宗仁則主張以防衛首都南京為重點,因為南京北面長江段江面較狹窄而多險灘,可引誘解放軍於此痛殲之。這讓人想起宋金採石磯之戰的故智。蔣中正在引退之際刻意經營臺灣,一度引起美國軍事代表團向李宗仁提出質疑,認為聯合國與日本和平條約尚未簽訂,臺灣主權歸屬未定,蔣中正有意將臺灣據為己有,作為撤退海、空軍的基地,似有僭越之嫌。

 

然蔣中正也早在大陸為了未來的軍事防禦和反攻作戰預做部署。三十七年八月,在軍事檢討會議中決定在戰略後方編練新軍,擬擴充國軍三百至五百萬。他在長江以南各地設立了十四個編練司令部,重新展開國軍的整編和徵調訓練。歷經了國共遼瀋、徐蚌/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後,國軍土崩瓦解,只有從頭招兵買馬,重整旗鼓。國民革命軍之父蔣中正,當年在廣州黃埔奉中華民國海陸軍大元帥孫中山令建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率領子弟,北伐統一中國,領導抗日,壯大成八百萬國軍,卻在內戰中一夕消耗殆盡,兩百萬國軍兵疲馬困,士氣低沉,如今要捲土重來,面對士氣飽滿、兵強馬壯的解放軍三百萬雄師,真談何容易。

 

蔣中正這樣的戰略佈局,李宗仁是不以為然的。他認為蔣中正有意放棄中國大陸,而聚集資源,在臺灣建立以自身為首的黨政軍三位一體的小朝廷,而把糜爛的中國大陸丟給李宗仁收拾。李宗仁的理想,是和共產黨劃江南北分治,而教育部長杭立武和自由派學者如胡適等人,則正準備創辦《自由中國》雜誌。他們期待南方的中華民國是一個落實《中華民國憲法》憲政民主制度的真正自由中國,他們相信,以進步的憲政民主和北方的共產黨中國競爭,中國人民最終會對歷史做出正確的選擇。 

 

三、和談失敗,解放軍全面渡江

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國防部長兼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鑒於徐蚌會戰失利,出而要求蔣中正自總統一職引退,而以此為條件與共產黨展開和談。三十八年元旦,蔣中正發表〈引退謀和書告〉,預告於一月二十一日引退下野,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蔣中正所提與共產黨和談五原則:只要和議無害於國家的獨立完整,而有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只要神聖的《憲法》不由我而違反,民主憲政不因此而破壞;中華民國的國體能夠確保,中華民國的法統不致中斷;軍隊有確實的保障,人民能夠維持其自由生活方式與目前最低生活水準。兩周後,共產黨提出相對之八項和平條件:懲辦戰爭罪犯、廢除偽《憲法》、廢除偽法統、依據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反動軍隊、沒收官僚資本、實行土地改革、廢除賣國條約,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接收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

 

李宗仁接任代總統後,即積極推動和平運動,三月,何應欽內閣經立法院同意成立,惟解放軍步步進逼,兵臨城下,宣告將砲擊南京,李宗仁乃派出政府代表團以行憲前國民政府之名義前往北平,因共產黨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法》。政府代表團由西北軍政長官張治中任團長,首席談判代表為曾經主張對共產黨無條件投降的邵力子,共產黨則以周恩來為首席談判代表,南北雙方於四月一日展開停火談判。

 

面對即將展開的南北和議,蔣中正於三月十七日指示陳誠,「在臺灣要做最壞的打算與萬一的準備,使臺灣成為復興民族的基地」,而在李宗仁宣佈和談的當天下午,陳誠則在臺灣省政府大禮堂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宣佈臺灣七百萬軍民一致擁護蔣總統及反共的決心,並且聲明臺灣絕對不與共產黨和談。陳誠此舉公然和中央政府唱反調,而且表明擁護國民黨總裁蔣中正,顯示不願接受中央政府和談結果,而將割據自保的強硬立場。

 

北平和談一開始,政府代表團便遭受共產黨極度的羞辱。共產黨要求中央政府在江南的憲警全部撤防,接著限期要求代總統李宗仁、行政院長何應欽等前往北平投降,與共產黨合組聯合委員會,共同管理國共軍隊之移交。李宗仁明確向共產黨建議,「隔長江而分治」,為共產黨所峻拒,共產黨堅持「無論和、戰,均須過江」。共產黨最後提出以八項和平條件為本的《國內和平協定草案》,要求政府照單接受,這就意味著中央政府要宣告制憲國民大會通過的《憲法》無效,並且同意國軍整編入解放軍,政權則移交給共產黨主導的民主聯合政府。

 

四月十九日,行政院長何應欽宣佈拒絕接受《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和談破裂,二十日,解放軍陳毅第三野戰軍開火,由江面最窄的安徽省繁昌縣荻港鎮渡江,國軍江陰要塞司令戴戎光叛變,首都南京告危,二十一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聯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解放軍得令如猛虎出閘,奔突觸蹷,不可抑遏,二十二日,李宗仁、何應欽等與蔣中正在杭州筧橋機場舉行黨政會談,決定於國民黨中央設立非常委員會,二十三日,政府和談代表團由張治中率領全體在北平投降共產黨。解放軍陳毅三野飛渡長江天險,一路摧枯拉朽,銳不可擋,攻佔南京,李宗仁倉皇辭廟,飛往廣西桂林,中央政府由何應欽率領遷往廣州,陳毅進而直撲浙江,圍攻上海,湯恩伯幾乎不戰而退,駐軍向浙江省舟山群島海上撤退,臺灣震動,陳誠宣佈於五月二十日起全省戒嚴。解放軍劉伯承第二野戰軍自江西省鄱陽湖入江之湖口縣突破國軍防線,於五月二十二日攻破江西省會南昌,轉向湖南。而原本在南京淪陷後被寄以江防厚望的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則未料禍起蕭牆,副長官張軫叛變,迎林彪第四野戰軍渡江,白崇禧退守湖南,湖南省主席兼第一兵團司令官陳友仁與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亦投共,白崇禧只好再向南撤退,進入廣西。

 

和談失敗後一個多月的解放軍渡江戰役,在六月二日上海崇明島淪陷後告一段落。中華民國搖搖欲墜。李宗仁代總統頒布立法院五月通過之《懲治叛亂條例》。 

 

金門大捷的歷史意義(下)

 

四、胡璉新軍,怒潮澎湃

胡璉是蔣中正和陳誠在黃埔軍校的學生,抗戰期間於民國三十二年五月鄂西會戰,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命第六戰區司令官陳誠全力阻擋日軍進入長江三峽,中日雙方在湖北省宜昌縣三鬥坪鎮石牌要塞決戰,當時雙方彈藥皆已用罄,乃以大刀刺刀肉搏血戰,這一場無聲的戰爭,保全了陪都重慶和中華民國,長江江防軍司令吳奇偉、第十八軍軍長方天、第十一師師長胡璉等,以作戰英勇,同獲頒青天白日勳章。這是胡璉青年時代軍事生涯最光榮的時刻。

 

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徐蚌會戰,黃維領軍之第十二兵團於安徽省宿縣雙堆集為解放軍劉伯承中原野戰軍幾乎全殲,黃維被俘,胡璉副司令官倖以身免。戰後蔣中正為佈局引退下野後事,乃手諭國防部長兼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任命胡璉為第二編練司令部司令官,給予胡璉復出的機會。歷經三大戰役,國軍犧牲慘重,蔣中正有意在江南招募國軍兩百萬人,以重起爐灶。胡璉設第二編練司令部於江西省上饒縣,蔣中正並指定浙江、福建、江西三省對第二編練司令部撥補兵員。在此同時,江西贛州也成立了第三編練司令部,由沈發藻任司令官。江西是江防樞紐,戰略地位重要,蔣中正乃命方天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

 

胡璉關心湯恩伯南京、上海、杭州防衛,在三十八年二月就近將第二編練司令部遷往浙江省江山縣,湯恩伯在杭州召集軍事會議,胡璉也奉命出席,會後在玉皇山上與其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學、前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不期而遇。兩人就天下大勢交換意見。胡璉就戡亂戰爭之失敗,提出四點看法:一、中日戰爭給予蘇聯壯大中國共產黨的機會;二、戰後美英蘇《雅爾達秘密協定》(蘇聯參加對日作戰協定)縱容蘇聯侵佔中國東北,美國特使馬歇爾調停國共內戰失敗,國際環境掣肘國軍作戰;三、過早實施民主憲政,不利對共產黨叛軍全面開戰;四、國軍整編不當,部隊作戰責任區授權不足。而關於作戰指導,胡璉認為應盡可能在長江南岸部署會戰,以殲敵重振軍威,再圖北伐;如不行,則退守東南沿海,確保臺灣做為反共復國基地。而關於作戰體制,柯遠芬認為反共戰爭應為以思想為中心的面形作戰,故應整合黨、政、軍為一新型的作戰體制。保衛臺灣和麵形作戰構成了胡柯的西湖共識,而胡柯西湖共識則和蔣中正退守保衛大臺灣的戰略不謀而合。胡璉乃任命柯遠芬為兵團副司令官,協助落實重建黨化國軍。適國防部命胡璉第二編練司令部綏靖浙閩贛邊區,為此,胡璉乃將司令部於三月自江山遷返江西省南城縣株良鎮。

 

國防部對於第二編練司令部人員補充計劃,係指定由浙江、福建兩省各徵新兵三萬人,江西一萬五千人。浙江省主席周喦與福建省主席朱紹良,皆以境內戰事所需,拒絕撥補省內軍人予胡璉,只有方天以第十八軍前長官之誼出手接濟胡璉。胡璉在武漢、南京、杭州、南昌設立官兵收容站,號召黃維第十二兵團舊部來歸。方天曾建議胡璉收容地方土匪,胡璉基於軍紀管理,不予考慮,乃遂師智唐朝府兵制,「一甲一兵,一縣一團,三縣成師,九縣成軍」,由江西省政府指派贛北師管區司令唐三山協助徵兵,每甲十二戶出丁即推舉義務役男一人,役期兩年,役滿改換新丁,如是則於四月底徵得新兵七萬餘人,組成興國部隊。

 

胡璉開府江西,吸引了許多江西本地子弟和河南、湖北、浙江各省流亡學校師生慕名前來投靠,特別是江西本地曾經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實施過土地改革的地區,對共產黨狂熱和殘暴的革命鬥爭餘悸猶存,希望能受到胡璉兵團的保護。胡璉將編練司令部軍官訓練總隊改為軍事政治幹部學校,以容納這些流亡學生,也訓練他們成為兵團的儲備軍官,和未來兵團在閩粵贛邊區建立軍事根據地實施地方治理的政治幹部。五月一日陸軍第二編練司令部軍事政治幹部學校在南城縣從姑鄉蔡王廟宣告成立,別號怒潮學校。胡璉兵團和怒潮學校乃以江西子弟為骨幹,依黃埔軍校黨軍模式建軍,而以江西先賢文天祥及其〈正氣歌〉為典範。當時江南十四個編練司令部,惟有第二編練司令部具有高度政治意識,雖然黨軍的建軍模式牴觸了《中華民國憲法》的軍隊國家化原則,但胡璉、柯遠芬、高魁元這些黃埔軍校畢業生卻成功地掌握了思想、信仰與力量以及江西同鄉弟兄革命感情的練兵心法,以有限的資源,在完全不利於反共號召的時代氣候下,在半年內練出興國部隊第十二兵團十萬勁旅,成為國軍防衛臺灣最為倚重的部隊。

 

五月十三日,第二編練司令部改制為第十二兵團,胡璉向方天提議,以沈發藻第四兵團、第十二兵團和江西省保安團為基礎,將江西國軍擴編為三個兵團、二十七師,分別以兵團副司令官王嚴兼掌贛南、第十八軍長高魁元兼掌閩西、副司令官柯遠芬兼掌粵東,在閩粵贛邊區建立根據地,與臺灣遙相呼應,再伺機擴張版圖,迎接國軍反攻大陸。陸軍總司令張發奎有《防衛湘贛粵邊區計畫》,因而中央政府也對胡璉兵團據守贛南有所期待。未料十日後解放軍攻佔南昌,晝夜生變。於六月八日飛來臺灣高雄鳳山向蔣中正請示機宜,蔣中正認為兵團應以綏靖閩粵邊區,轉進潮汕,集中實力保衛臺灣為任務,儘管新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閻錫山希望胡璉反攻南昌,胡璉仍決心轉進臺灣。

 

接下來,便是新建於江西的胡璉兵團,由南城開拔,從已經易幟的閩西、粵東殺出血路,帶領江西省政府人員和怒潮學校學生向臺灣長征而出中國的史詩演出。胡璉發布檄文〈為剿滅叛匪吳奇偉、練惕生、李潔之、李漢沖、傅柏翠等告閩西粵東同胞書〉,誓師出發,與前閩粵贛邊區剿匪總指揮吳奇偉割席斷義。兵團一路由第十八軍高魁元部出閩西,一路由第六十七軍劉廉一部入粵東,兩路與胡璉於廣東省豐順縣會師告捷,是為閩西粵東掃蕩之戰。胡璉報請廣東省政府主席薛岳派任柯遠芬出任廣東省第九行政督察區行政督察專員兼梅縣縣長。另早期由浙江穿出福建到臺灣整補的胡璉兵團第十八軍第十一師劉鼎漢部,則由基隆出海,登陸廣東汕頭,於八月北上攻抵豐順。兩個月時間,胡璉兵團打通了贛南到汕頭的交通。

**八月十五日,陳誠出任東南軍政長官,下轄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四省,此時解放軍已佔領江蘇、浙江、福建各省大部,陳誠的任務是全力保衛大臺灣,他已成為民國存續的最後支柱。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學生胡璉果然依約出現在廣東汕頭海邊了。九月上,閩粵贛邊區以及潮汕地區,俱入胡璉手中,兵團此際乃改號粵華部隊。九月底,胡璉兵團退出江西,為其斷後並擬據守寧都的江西豫章山區綏靖司令部司令官黃鎮中部隊慘遭解放軍吞滅,江西全境淪陷。 

 

五、血戰金門,鬼哭神號,天崩地裂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後,解放軍士氣高昂,各地部隊無不汲汲於追求立功表現,以落難國軍為祭旗,作為開國獻禮。三野陳毅部破福州後南下發動漳廈戰役,為攻打臺灣作準備;四野林彪部廣東軍區司令員葉劍英發動廣東戰役,劍指中央政府臨時所在地廣州;二野劉伯承則發起廣西戰役,意欲殲滅白崇禧部隊。

 

臺灣海峽形勢告急,八月李良榮第二十二兵團進駐金門,九月青年軍鄭果第八十軍再由鳳山調防增援,東南軍政長官陳誠急命副長官羅卓英派船前來向胡璉請兵,但廣東省主席薛岳亦請國防部第三廳廳長許朗軒命胡璉支援廣州保衛戰。在薛岳和羅卓英默許下,兵團以搶救青年為名,全面在粵東和潮汕展開拉伕抓兵,凡適齡青年,一律強制入伍。兵團先以海辰輪運送家屬及怒潮學生至臺灣安頓,再於十月八日將第十八軍高魁元部運往金門協防,歸第二十二兵團李良榮指揮。胡璉兵團準備退出粵東,廣東第九行政督察專員柯遠芬乃奉省主席薛岳令,任命興寧縣長謝海籌出任興寧行政督察專員,領導粵東各縣部署敵後政權與遊擊隊,以牽制解放軍之追擊。

 

十月十三日,解放軍林彪四野攻陷廣州,行政院遷四川省成都市,廣東省政府瓦解,胡璉兵團改歸東南軍政長官陳誠直接指揮,陳誠命第六十七軍劉廉一部馳援浙江省舟山作戰;十七日,三野第十兵團葉飛攻陷廈門,國軍海軍黎玉璽第二艦隊與廈門海防部隊警戒海面,空軍第八大隊與第一大隊轟炸機分駐屏東與臺中,隨時待命起飛;十八日胡璉在臺北受命以第十二兵團接替李良榮第二十二兵團金門防務,並將接任福建省主席;十九日,胡璉兵團第十九軍劉雲瀚部船運金門;二十二日胡璉自汕頭登自由號商輪率兵團啟碇。二十四日上午,葉飛在廈門召集軍事會議,判斷國軍第十九軍有可能增援金門,但動向不明,因此決定於二十三時由解放軍第二十八軍副軍長蕭鋒領軍搶攻金門,未料劉雲瀚部竟然於次日如天將神兵由料羅灣登陸金門而加入作戰。

 

解放軍不諳風向與水性,時東北季風強力吹拂,解放軍原擬自金門北面登陸,然後攔腰將金門截成東西兩半部,再各個擊破,卻為強風驅趕至金門西北面北山斷崖古寧頭至嚨口海邊,時有戰車前夜演習拋錨於該處,匆忙應戰,國軍並以火攻解放軍運兵船,解放軍登陸不易,傷亡慘重,運兵船在國軍強攻之下幾遭摧毀無法返航,解放軍乃無法增援。但解放軍作戰畢竟勇猛,搶上海灘後,向金門內陸進軍,二十五日天明之後,國軍全力反攻,而第十九軍第十四師第四十二團代團長李光前,即於反攻金城區西浦頭村時身先士卒,為解放軍砲火擊斃殉國。二十六日,第十八軍高魁元部奇襲古寧頭村林厝撃落頑抗之解放軍,胡璉於近中午乘民裕輪登陸金門水頭,旋即前往湖南高地接過高魁元之前線指揮權。二十七日,國軍攻克古寧頭村,第十八軍第一百一十八師李樹蘭部浴血作戰,結束戰鬥。解放軍入侵部隊全數遭到殲滅,旌旗散落,屍橫遍野,國軍高奏凱歌,是為古寧頭大捷。

 

金門國軍以破釜沉舟的心情迎戰解放軍,解放軍海上慘遭斷後,最終只能任憑國軍以陸、海、空軍三路立體作戰消滅。這是三野東南作戰前所未有的挫敗,也讓解放軍瞭解國軍仍擁有制海制空權的優勢,十一月三日至六日,國軍再度於舟山登步島重挫解放軍,再度證實解放軍在有限空間的海島作戰上,與國軍的相對戰力仍有相當差距。經過金門古寧頭大捷和舟山登步島大捷兩場勝利之後,解放軍暫時無法強攻東海與臺灣海峽,陳誠從此穩定了大臺灣的守勢,而在廣西戰役白崇禧部隊覆沒後,可以確認,臺灣是中華民國最後兩百萬大陸軍民的歸所。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九日中央政府由行政院長閰錫山率領,自成都遷臺北,次年雲南省、西康省、海南特別行政區、福建省東山縣、浙江省舟山群島各縣、廣東省萬山縣次第淪陷,至民國四十四年浙江省大陳列島撤退,兩岸版圖從此定型至今。 

 

六、結語

金門古寧頭大戰就像歷史上的淝水之戰,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如老子《道德經》所言:「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胡璉在戰後接掌福建省主席,胡璉兵團改制為金門防衛軍,江西的新軍成為中華民國前線防衛的主力。蔣中正在臺北復行視事,重任總統,防衛大臺灣再造中華民國居於首功的陳誠出任副總統兼行政院長。中華民國在臺灣勵精圖治,生聚教訓,加以善用國際形勢,利用韓戰形成的東亞冷戰結構,重新獲得了美國的支持而嚇阻了解放軍的入侵。中華民國力行反共國策,固然出現過當的白色恐怖暴力統治,但為了維護《中華民國憲法》法統,在意識形態和立國精神上乃不敢背離普世價值,而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參與了《世界人權宣言》和《國際人權憲章》的制定,說明中國的政治文化可以與普世價值合為一體,雖然也讓異議者找到批判與反抗的工具,終於在民主化後實現了中國百年憲政共和和臺灣人出頭天的理想。反之,曾經被中國人民寄以厚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背叛了新民主主義與革命,強行推動社會主義社會改造,發動階級鬥爭,破壞傳統文化和倫理價值,倒行逆施,無法無天,成了人類文明的重大災難,也讓中國蒙羞。

 

如果沒有七十年前的這一場勝利,扭轉了兩岸軍心士氣,使中華民國得以立足於臺灣,吾人恐將被髮左衽矣。如此看來,國軍防衛臺灣的歷史貢獻是不容抹滅的,而古寧頭戰場上的鬼雄與國殤,在中國大陸為護送胡璉兵團來臺的敵後遊擊隊,以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指控為反革命的所謂國民黨的殘渣餘孽,乃至於在臺灣的白色恐怖中為了臺灣人民的共同政治願景和民族尊嚴而付出生命與青春的反抗者,都是日後中華民國在臺灣這一個生命共同體形成過程中不容被我們遺忘的手足同胞,正是他們的犧牲,成就了我們今天集體的存在和堅信的價值。

 

但兩岸的政治對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國崛起、數位極權主義的平地而起,消滅中華民國民主憲政體制和併吞臺灣的政治野心不衰,使我們還未贏得最後的勝利。我們不能輕忽了我們保衛中華民國、民主臺灣以及為人類守護住民主前線的責任,也許這才是吾人紀念古寧頭大捷最好的方式。

 

曾建元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訪問學者

 

**

「中華民國」國號是誰命名的?

                                   

  喬姐提供

「中華民國」是誰命名的? 選舉期間很多人都大談中華民國 但中華民國這個國號是誰取的? 是孫文嗎? 是袁世凱嗎? 都不是! 答案是「蔡紹南」(1865-1910) 

蔡紹南是江西萍鄉市人 1905年在東京參加同盟會 1906年回國在江西萍鄉、 湖南瀏陽、醴陵策動黑社會組織 推舉龔春台為首腦發動反清革命 但意見分歧及軍械不足 對於何時發動革命始終裹足不前 1906年醴陵市麻石村 洪江會首腦廖叔寶不滿革命延宕 率三千人以「大漢」為號召發動起義 龔春台和蔡紹南只好改變主意 下令萍鄉 瀏陽 醴陵的黑社會 也倉促的跟著起義 史稱「萍瀏醴起義」 這是武昌起義前 最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跟孫文或同盟會都無直接關係 蔡紹南心血來潮 將較傳統的「大漢」國號 改稱較現代感的「中華民國」 推舉龔春台為「中華民國都督」 「中華民國」這個國號於是誕生 1907年章太炎撰寫《中華民國解》 倡議新國號於是流傳開來 章太炎是孫文的政敵 兩人意見分歧對立 同盟會成立不久即告分裂 形同瓦解 章太炎是國學大師級的人物 設計「注音符號」 反清排滿的漢族中心主義思想濃厚 從朱元璋那裡抄來 「驅逐韃虜 恢復中華」 成為革命口號 

1898年章太炎因參加戊戍政變 遭大清政府通緝而逃亡台灣 居住在臺北艋舺的剝皮寮 擔任《台灣日日新報》記者和主編 並開風氣之先以白話文寫作 由於章太炎的文言文和白話文俱佳 連橫和張我軍爆發新舊文學論戰時 各引章太炎為例作論證甚為有趣 1911年武昌起義的黎元洪 跟著取「中華民國」為國號 成為第二位「中華民國都督」 萍瀏醴起義很快遭鎮壓而失敗 1910年蔡紹南因病去世 1912年龔春台也因病去世 這兩位「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的 締造者也似乎被遺忘 在台灣這場選舉 不管是稱頌或爭論「中華民國」 或「中華民國台灣」的候選人 可能都不知道 誰是「中華民國」這個國號的出處

 

這群人為何傾家蕩產都要搶救中華民國歷史?

                                                         佚名

百萬軍民的生命故事,編織成民國遷台史,融為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台灣各世代對歷史的認知、解讀不同,導致對兩岸的看法分歧。有一群人堅持用畢生心力捍衛中華民國,希望透過史實的認識與瞭解,能彌平不同族群的仇恨,帶來兩岸和平。

高雄三代同堂的王姓家族,平日一家人和樂融融;但,每到選舉年,就常因政治議題而火花四射,老奶奶都得出來扮演和事佬。

85歲的爺爺王進吉(化名)是遷台第一代,參與過八二三砲戰,是忠貞的國民黨員;而有大學文憑的兒子王慶台服務於科技業,沒有明顯政黨傾向;第三代的王少恩,卻堅信太平洋戰爭(二次大戰)時,台灣是日本共同體(日據時代),一起對抗中華民國,日本戰敗後,台灣被中華民國占領,他要為台獨而戰。

王進吉聽到孫子的言論,不寒而慄。「我們同文同種,對歷史的認知卻截然不同。中日甲午戰爭時,日本戰勝而殖民台灣;日軍又發動918事變侵略中國,成為二次大戰的東亞主戰場。當時,日本政府徵召殖民地的台灣人參戰,竟被扭曲成台灣被中華民國占領?」老爺爺不禁仰天長嘆。

何止王家,世代差異也出現在許多家庭。「我到岳父家閉口不談政治;跟兒女一談到歷史就吵架,」一位退役軍人怪自己長年在外、疏於教育,沒有給孩子正確史觀。

2021年10月,某知名作家發現,教改後,國中女兒跟同學不太清楚歷史,主動補救教學。有一天講解「囊螢映雪」成語,提到孫康時,順口說了「就是孫中山的孫」,學生一臉茫然;再追問「台灣在日據時期之前是什麼朝代」,竟然回答是荷蘭時期,讓她詫異不已。

沒想到,個人分享卻意外點燃戰火,網友湧入臉書洗板、謾罵,甚至波及她的孩子,讓作家至今仍心有餘悸,婉拒媒體採訪,就擔心再遭受攻擊。

用生命製作紀錄片,「將歷史還給歷史」被扭曲的歷史就像病毒般擴散,帶來仇恨與世代對立。因此,這幾年,有一群人為導正風氣,正在「搶救」歷史。

86歲的知名電視製作人陳君天用盡青春,傾家蕩產,也要為後代子孫留下「中華民國」的影像歷史。

1995年,他被當時的總統府資政蔣緯國請託,製作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一寸山河一寸血》,意外開啟捍衛中華民國的一生。

陳君天遠赴美、日、大陸等地拍攝;寫腳本、剪接,累了就在沙發小睡,醒了繼續工作;當獲知俄羅斯的記者拍攝過八年對日抗戰,二話不說飛往當地,重金買回珍貴畫面。

多年來,團隊大量訪問倖存者、捕獲珍貴畫面,成絕響者有1300餘人。《一寸山河一寸血》不斷更新至第五版,採訪帶擠滿十幾座的櫃子,成為各媒體製作紀錄片的重要來源。但,陳君天仍不滿意,2020年,決定製作永傳於世的「千秋版」。

白髮蒼蒼的他對每幀畫面如數家珍,為完成第六版,每天到辦公室指導剪接師,要從哪個帶子剪出哪一段話、配什麼音樂。「我沒有遇過這麼執著、樂觀的人,陳叔從未懈怠過,」跟隨他15年的執行製作周小寒說。

沒人比他更瞭解抗日戰爭史;也沒人比他更擔心民國史被篡改。陳君天娓娓道來,中國5000年歷史,從夏商周、唐宋元明清,到國父孫中山創建中華民國,民國史就是一部戰亂史,從創國起,沒有一天不打仗。

「中華民國承接清朝庚子賠款10億兩白銀的負債,以及軍閥割據的動亂。在內憂外患的年代,蔣介石先生八年抗戰,擊敗日本,才有今天的中華民國跟台灣,民國抗戰史太重要了,」陳君天拉高音量,日本不希望這段歷史曝光,他們不想承認是發動戰爭的侵略者。

但,抗戰史早已不復記憶,甚至被扭曲。「我們對不起千千萬萬犧牲性命的軍民,應該將歷史還給歷史,讓真相回歸真像(真相影像化),」陳君天竭盡所能恢復歷史原貌。


源文:遠見網

**

【推特短文選】之十三

中華民國復興黨官推@ROCisright

 

中華民國土改三部曲-375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照顧了台灣廣大基層民眾。實現了民族平等,民權得固,民生得益!🇹🇼

這正是三民主義實踐於國政的最好例子!🇹🇼

 

我的哥哥王炳章-76年的歷程

 

                                                           王玉華

 

逃難返鄉

炳章48年出生在中國沈陽, 正值遼沈戰役決戰階段。全家被困在瀋陽城內,在城內斷電,斷水,斷糧的緊急情況下,父親帶領全家老小逃離了瀋陽。丟了生意及房子,花了所有積蓄顧了一輛馬車拉上全家踏上返回河北老家的路。全家8口人,我的爺爺奶奶、小叔、小姑、媽媽懷裡抱著哥哥,還有四歲的大姐。據我爸爸講,解放軍只允許百姓出城,但不允許任何人進城。

 

窮困生活

老家河北土地貧瘠,十年九旱。返回老家全家無以維持生計。在外婆家的資助下父親買了兩只奶羊,徒步走到北京尋求生意機會。在我大爺爺的建議下開始賣羊奶為生。而後將全家人接來北京生活。大爺爺早年在京城讀書,做了律師,家境富有。在他的接濟下又買了奶牛,這樣一家人的日子就穩定了。

 

公私合營

在經營奶牛廠的日子裡,姐姐和炳章每天幫助父親幹活。炳章膽子大,曾經獨自去河北老家買兔子,坐火車帶回北京養殖,每當檢票員查票時,他就帶著兔子躲在廁所躲過查票員的檢查,順利把兔子帶回。就這樣,一家人的日子漸漸好轉。但好景不長,在公私合營運動中,牛奶廠被合營了。父親被分配到副食品商店做了會計,叔叔留在奶廠當了工人。不久位於北京玉淵壇地段的私房被徵收,國家建了釣魚台國賓館。我們和爺爺,奶奶及叔叔家搬到北京西郊的四季青農村附近,住在政府分配的簡易房。

 

自然災害

60年我開始上小學,每天盼望的就是等炳章哥哥放學回家,我們兩個一起去採野菜,或者是摘樹葉以補充不夠的糧食。他騎自行車帶著我,帶著爸爸做的長竹竿到運河邊(這是流入頤和園的運河)去摘樹葉,我記得最好吃的野菜中是榆樹花,它有點甜,還有黏性,與其他野菜參在玉米麵裡面做的窩窩頭不散架。最難吃的是柳樹葉和苦苦菜(也稱蒲公英)都發苦。秋天爸爸帶著炳章和我到郊區去挖紅薯和檢紅薯葉。我記得最清楚的那些日子是:“炳章天天喊餓”。還有,我外婆死于自然災害的1961年、舅舅家的雙袍胎的一個女兒和我小姨誤食了太多有毒野菜死於同一年。

 

上學的日子

兒時的炳章特別膽大也淘氣,經常闖禍,媽媽頭痛,到了5歲,我媽讓我姐姐帶他去上學。他耍賴非要我姐姐背他去上學。結果在課堂上他特聽話。自此,一路學業優秀。初三畢業時,因為家庭人口多,只有我父親一人的32元工資,生活實在困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加我們兄弟姊妹5個,全家9口人。父親希望他工作。我記得他就讀的海澱區第十九中學的班主任鄧吉武老師特地跑來我家,極力勸我父親讓炳章繼續讀書。由此,炳章得以繼續讀至高中畢業,並於1963年得到北京市中學生金質獎章。而後,1965年以考取北京醫學院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炳章也答應我父親,,每個暑假去父親工作的水果公司做臨時工,補貼家用直至高中畢業。

 

文革災難

文革開始,一片混亂,我父親擔心炳章,便帶著我去北京醫學院找他,但無果。之後一天,突然一群紅衛兵衝進我家,翻箱倒櫃開始抄家,我奶奶嚇得癱在地上。領頭那人叫李文普,是我哥哥高中三年的摯友。他大吼大叫說:“快把你哥哥的反動日記拿出來,你哥是校長培養的修正主義苗子,我們紅衛兵要打倒他”。 我看著他沒有言聲,心中罵道,你個王八蛋,過去三年在我家白吃白喝多少次了,還都是我做的飯。真是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他們連我家煙囪都拆下來查了一遍,也沒找到任何他們要的東西,便罵罵咧咧地走了。一週後炳章回家了,他把頂在頭上的報紙拿下了,我才看到他被剃了陰陽頭 。我趕快找剃頭的推子幫他剃頭。炳章告訴我,他被李文普帶的紅衛兵抓回十九中學陪鬥。那天有校長王家俊,黨委書記趙炎,班主任鄧吉武,高中語文老師趙耀良……總共10多個,包括附近農村的黑五類。多虧他的同班同學也是女朋友的玉蘭姐出面制止動武的紅衛兵。她撲在炳章身上大喊:“我家數代貧農,是最紅的紅五類,你們誰敢打我”。那晚,十九中學打死了三個地主。畢業後炳章與玉蘭姐結婚一起去了青海的玉樹藏族自治州行醫數年。但是我家的災難還沒有結束。不久我父親被抓也被專政不許回家,父親被誣蔑為漏網資本家,被整整關了三年。回家後確診胃癌,在炳章實習的北大醫院住院手術救回了一命。

 

心中不平

炳章因病返回內地,就職於河北省醫學科學研究院,從事心血管研究工作。因緣於表哥官至省級幹部得以有機會去拜訪河北省副省長張承先。他因病住在省人民醫院高幹病房。醫院最高的一整層是專供的高幹病房。那天只有張付省長一人住院。炳章異常驚訝的是還有持槍的軍人站崗。炳章通報後,衛兵進去核實後才獲准進入。辦完事後,炳章下樓看到那些擁擠在大廳等候看病的普通人,又想起在青海那些貧困的藏民,他心中異常震撼,更多的是難過和不平。

 

付諸行動

炳章在我眼中就是一個普通男兒,與一般男生一樣,爭強好勝,喜歡追求漂亮女生。他性格很倔強,一經決定的事就要做到底。中國之春自發刊之日起,炳章就走上了不歸路,無論多麼艱難他一直堅持,直到被綁架。我從未見他流過淚。今年他76歲了。用他反覆說過的一句話“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有我在”送給我的炳章哥哥76歲生日吧!                                                         2023年12月30日

 

紀念中華民國行憲日

 傅申奇

災禍頻仍的2023年即將過去,面對危機四伏的世界,人們期望即將到來的2024年帶來安寧、自由、富足、健康,但顯然缺乏樂觀的信心,因為當今許多矛盾幾乎已成死結,例如:俄烏戰爭、中東戰爭、緬甸戰爭、臺灣海峽危機、南海危機、朝鮮半島危機、美歐非法移民危機、「左瘋」肆虐的社會危機——,尤其是中共邪惡勢力的猖獗對世界的禍害和威脅日益嚴重;對此,一時間還看不到有什麽解脫困局的辦法。然而,人類社會的發展終究取決於天道人心的趨向,而且許多歷史事件也蘊含著未來的答案,可以幫助人們透析紛紜亂象,認清目標和路徑,增強意誌和信心。

 

時值年關,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中華民國行憲紀念日的由來,從中得到一點啟示。

1911年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千年帝制,開創了共和體制。但因舊勢力的反撲、外寇入侵和叛亂集團的牽製,原定的憲政目標任務長期難以完成。

 

抗戰勝利後,1946年底,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規定開始實施憲法。後因蘇聯支持中共武裝叛亂、以內戰顛覆了民國在大陸地區的政權機構,致使億萬國民身處淪陷區的紅色恐怖專制牢籠,民國憲政遭受嚴重挫折。

 

退守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政府於中共武力威脅下很快穩定了局勢,展開了一系列推動民主憲政的措施以及經濟建設,使得中華民國旗幟不倒、公天下的共和制新道統和法統得以延續至今。

 

與中華民國形成對照的中共政權,竊據國家公器七十餘年,始終堅持與民主共和制相對立的一黨專製,把民天下的民國糟踐成特權階級的黨天下,並為了延續和加強其統治,竟成為當今邪惡軸心的盟主,成為自由世界的頭號死敵。

臺灣海峽兩岸的對比,分明印證著中共政權的非法與邪惡,這也是中共必欲消滅中華民國的原因。同樣的道理,中華民國這四個字也使得臺澎金馬自由地區的政治地位遠高於中國大陸淪陷區,成為世界民主陣營的前列。

 

中華民國行憲紀念日是令中共無法擡頭的正邪之分的一個標誌,它也是身居自由地區卻心心念念力圖歪曲歷史、偷梁換柱地消音中華民國的宵小們陰暗的心病。君不見每逢政治集會,總有一群人絕口不提民國、絕口不唱國歌、拒絕出現國旗,但他們卻要爭當中華民國官員!

 

海峽兩岸兩種制度的是非正邪實在一點也不模糊,「模糊」的卻是身處自由陣營

的各國政要,口口聲聲支持臺灣抵抗中共威脅,還老說不支持臺獨等等,卻閉口不提中華民國,更不敢提出與中華民國復交和恢復聯合國創始者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地位。面對中華民國和當今世界,這些罔顧歷史、回避現實的政客何以自處?怪不得許多人提出應該改組或重組聯合國——-組建自由民主的國際陣線!也許這一意願不久會變成事實,因為世界已經面臨一個巨大的轉折!

作為立誌以民主憲政光復中國大陸淪陷區的誌士仁人,理所當然的堅持反共立場,充分肯定中華民國的法統道統,繼承國民革命與衛國先烈的未竟事業,並堅信正義必將勝利,人類的前途是光明的!

 

2023年12月25日

 

附資料:

中華民國法定節日,定於每年12月25日,是紀念制憲國民大會代表於1946年(民國35年)12月25日三讀通過《中華民國憲法》而設立。

1946年11月28日將「中華民國憲法草案」進行一讀,12月21日完成一讀,12月24日完成二讀並通過10條「憲法實施之準備程式」,規定憲法於隔年元旦公佈,12月25日實施。而12月25日憲法三讀通過,日後就以12月25日為「行憲紀念日」以茲紀念。

 

1945年(民國34年),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邀集中國共產黨、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民主同盟等政黨政團及社會賢達人士一起參與政治協商會議。後由於國共意見紛歧,中國共產黨與民主同盟宣佈退出制憲工作。因此便由中國國民黨與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合力召開制憲國民大會,於1946年(民國35年)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民國36年)1月1日公佈,同年12月25日實施,成為今日行憲紀念日的由來。

 

1947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正式實施,時任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在國民政府公佈國民大會得選代表名單之後,發表了聖誕節廣播講話,其中曾提到: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就是耶穌降生1947年的聖誕節,將是我們中華民國和全體人民統一獨立平等自由新生機運肇始的一天。我們新憲法特點,就是它保證要把基督教理的基本要素,即個人的尊嚴和自由,普遍的給予我們全國的同胞。這個新憲法確認了全國國民的各種自由權利,它在國家統一與自由之下,於一個自由人民的精神中孕育誕生。我們認為新憲法的實施,只是完成我們建設新中國的最後目標的初步。但這對我們中國三千年來專制政體和封建社會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我願我們全國同胞,憑著信仰和虔誠,共同一致,努力前進。

 

憲政簡介(連載之三)

                                         

丁毅

 

目錄:

(1)何謂憲政

(2)哲理基礎

(3)何謂法治

(4)何謂共和

(5)分權制衡

(6)總統制與議會制

(7)選舉制度

(8)聯邦制

(9)人權保障

(10)公平正義與內聖外王

 

(3)何謂法治

何謂法治,要強調這個法治是“治理”的“治”,叫做Rule of Law。

 

依法治國≠法治

 

法律,依法治國,可是,我下面講啊,恰恰是依法治國不等於法治。“依據法律”,這個“依據”,英文就是“by”。Rule by Law,這個不是法治。依法治國其實是法治的一個必要條件,但它不是充分條件。如果一個國家是法治的國家,那麼它一定是依法治國的,但是依法治國未必就是法治的。

為什麼?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法家的“法”是什麼?我來評論,法家的“法”——中國古代的法家,它的“法”——只是法條化的人治。人的意志,人的肆意妄為,君主的肆意妄為,可以法條化。那麼這樣的法條化的法,依它來治國,是不是法治?當然不是。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知道暴秦,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以法家的意識形態為國家政權的意識形態的朝代就是秦;稱呼中國的朝代,只有秦加上一個“暴”字,叫做暴秦。所以說,單獨的法不能保證一個國家的人民能夠有尊嚴,能夠有自由。法家的“法”,它可以是完全基於人治的,法條本身是不夠的。

 

“法治”之“法”是什麼?

 

那麼,什麼才是法治?我們要看“法治”之“法”是什麼。大家覺得,超越了法條之外的法是什麼?

這樣一種法治,除了通常而言的法律,還必須包括高於民意、高於立法者、高於主權者的法。立法者,或者說全民公決,都不夠。全民公決也可能會是多數派剝奪少數派的自由,立法者更不要提了,主權者更不要提了。必須要高於他們的一種法。這種法是什麼法?

 

這個很微妙,包含了什麼呢?自然法,傳統,甚至神權。

這個呢,我可以這樣講吧:現代意義的法治,如果需要尋找高於民意、高於立法者、高於主權者的法源,那麼可以來自“自然法”。

這個概念大家是否聽說過?自然法呢,如果我說“天賦人權”,大家都是聽說過的。那麼“天賦人權”這個“天”其實是自然。“天賦人權”的“天”不是一個神,不是一群人,而是我們認為這是自然而然的,人應該具有這樣的權利。所以說“天賦人權”把人權作為公理來看待。

 

可以這樣講,因為我讀的書很多,所以說我有一些想法可能跟“天賦人權”是有違背的,但是我並不試圖向大家介紹這種更深的人權來源。我認為從憲政的角度來講,大家認同“天賦人權”四個字就足夠了。因為,現代的社會,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享有各種權利和自由,那麼這個情況下,我們沒有必要從很深的學術角度來探究到底是如何通過學術推演推出人權來源。我們只要認同“天賦人權”,那麼“天賦人權”就是自然法的一個反映。

 

自然法當然不僅僅是這些。我下面來給大家讀一個關於自然法的闡述,這個也是我從《憲政主義》這本書裡面摘抄的:“自然法傳統認為天地間有一種高於世俗法律之上的價值,一種更高級的法的存在,這是一種超出或先於人類經驗範圍的自然權利,更膾炙人口的說法叫天賦人權。”

 

“超出人的經驗範圍的自然權利”,這句話基本上就是自然法展開的含義。但是,到底這樣一種超出經驗的自然權利是什麼,這個是可以討論的,我並不希望今天花太多時間摳得很細,我們還有更多的話題要討論。但是大家是否認為,簡單用“天賦人權”四個字就可以大致的相當於從價值觀上面、從信念上面找到這樣一種更高的來源?

 

也就是說,在立法的時候,甚至在修改憲法的時候,有一些東西都是不能觸碰的。我來舉一個例子:在臺灣曾經通過國民大會來修改憲法,有一次,臺灣的國民大會修改憲法的時候,做了一樣很遭受夠病的舉動,就是它把自己的任期延長了,自肥。雖然國大代表並沒有從中能夠得到多大的經濟好處,但是至少延長自身任期,這是一個非常違背常理的行為。最後,表面上看它不但是立法者,它是制憲者,是人民選出的修改憲法的人,但是臺灣的司法院宣佈你們本次做出的憲法增修條文本身違背了憲法原則,所以說,增修條文作廢。它必須重新再開會,去掉了對自身的任期的延長,還做了其他的調整。

 

這個時候司法院就強調,它說為什麼我們做出很少有的舉動,宣佈這樣的修憲

機關的修憲條文——它是高票通過的——是作廢的,因為它違背了一些基本的原則。在這裡,就講到是違背了不能自肥的原則,但是司法院大法官順便也提到了有一些原則是在修改憲法的時候不能觸動,比如民主共和的原則是不能觸動的,你不能修改憲法把我們改成專制。哪怕一個國家80%老百姓認為專制很好,我們修改憲法來改成專制,這個也是不行的,有一些是不能觸動的。這就是一種更高於民意、高於立法者、高於主權者的法。

 

自然法、天賦人權是一種方面,還有傳統。這種傳統,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一個就是老的憲法。老的憲法具有傳統性,雖然它不是典型的傳統,但是在性質上講,一部很老的憲法是具有傳統的性質的。那麼古人,幾十年前甚至兩百年前的古人留下的這樣的憲法,實際上就已經高於當前的民意、高於當前的立法者、高於當前的主權者,實在不行了再改,如果能不改,還是不要去改。

甚至神權。這個很有意思。學術界許多學者認為在古代、在前現代時期,神權在很多情況下起到了對君主權力、對國家政權的權力進行限制的作用。所以說,存在神權的國家經常沒有君主的絶對專制,在這個情況下,也就可以具有一種雛形的法治。

 

那麼中國是缺少這個的。

 

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接近神權的性質,但是問題在於,儒家思想把君主的地位抬得太高了。學術界有一個說法就是中國傳統社會有這樣的儒家,近似宗教,稱作儒教吧,是一種近似的宗教。那麼儒教的大祭司是誰?中國的皇帝,是儒教的真實的大祭司。中國皇帝要祭天、祭地,天、地、日、月壇在北京,先農壇,都是皇帝親自去祭祀,皇帝是儒教大祭司。所以說在中國雖然存在這樣一種相當於信仰的東西,但是恰恰它跟政權的糾纏太深,所以說中國古代缺少這樣一種神權去壓制君主的權力。

 

這就導致什麼呢?我以前也講過一次的,中國古代經常性的陷入一種雛形的極權政治——極權是這種totalitarianism,這種極權不是“集中”的“集”,是“極端”的“極”。比如說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好皇帝,但是隋文帝就有極權的政策。他不喜歡音樂,他就下令禁止音樂,最後導致一位元音樂家貧病而死,因為他不能再表演了,不能再掙錢了。所以說這樣的事情就可見缺少一種能夠壓過皇帝的神權。皇帝有時候未必是出於惡意,但他的行為卻是走向了極權。只不過在中國古代沒有極權的技術,但是有這種傾向。

 

好的,那麼這裡神權只是具有一個歷史的含義,在現代是不會再依靠神權了。但是我們要明白,這樣一種高於民意、高於立法者、高於主權者的自然法和傳

統是多麼的重要。

 

這個傳統呢,我剛才說是要想舉兩個例子,第二個例子我剛才忘了說,就是英國的普通法,也是基於傳統的。普通法體系,大家知道,英美這種普通法體系,它是基於判例的,很多判例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幾百年之前,一直傳承下來,這就是對傳統的一種尊重。

 

它並不是完全不可違背的。有的時候,有一些傳統的判例是可以在新的情況下被推翻的,但是在精神上講,是實在不行了才去改變它,仍然是把對傳統的尊重看作一種價值。

 

這也是基於對人性的認識,知道人性的局限,認為自己雖然有信心,但是仍然是知道自己是有局限的,那麼就儘量不去撼動傳統,實在不行了再慢慢去改變它。這樣的政治行為會更加穩健,司法的裁決會更加的穩健。

這些傳統自然會包含了一些陳穀子爛芝麻,這是必然的。我們並不是說有傳統就一定要去遵循,但是在價值觀上講,是試圖儘量去遵循,實在不行了,沒有別的辦法了,再去改變它。那麼這樣一種出發點是有好處的,雖然可能在當下會讓我們感到有些不盡如人意,但是如果從一個長遠的眼光來看的話,這種尊重對社會帶來的危害可能反而是更小的,要比一種冒進的改變更加的有助於保障人的自由。

 

這就是法治。但是這裡仍然強調的是法治的這樣一種精神。所以說,法治必須有這樣一種更高的法,同時它也是要依法治國的,兩樣都具備了才是法治,僅僅依法治國還是不夠的。

 

在什麼情況下這個是可以改的——革命。如果一個憲法的剛性太強,如果一個國家真的是90%的人認為我們改行專制更好,那麼你們就來一次專制革命,把民主推翻可以吧?這也是可以的,但是這只是一個極端的假想的例子而已。所以說,對傳統的尊重,有的時候是需要通過革命來打破的。

 

但是英國發生過革命,大家知道,英國曾經殺過國王的。但當年的英國的這個清教徒革命的結果是很差的,殺了國王之後上來一個新的主子,克倫威爾沒有國王的稱號,但他比國王更加專制。所以說,後來英國保留了虛君,也是跟克倫威爾留下的這樣的一種不好的回憶是有關係的。

 

所以英國那一次革命之後,一直很穩健。

 

臺灣,目前修憲的門檻比較高。臺灣的修憲的門檻,就是要求的贊成票的百分比是極高的,我記得是四分之三。那麼首先是不太容易達到。一個極高的門檻才可以修憲,需要全民公投的一個極高門檻。

 

其次,就是民進黨畢竟也是有很務實的人在領導。比如說,我來舉一個例子:在幾年以前,一位臺灣朋友跟我說在南灣有一個綠營的活動,他們有人要做一些主題的分享,讓我到那邊聽聽。我很感興趣,我說我去啊,結果到場了,發現在場的主要是一群老頭老太太——不管藍營綠營在灣區的活動基本上都是老頭老太太,年輕人幾乎沒有——看到我是個年輕人還挺高興的,一問呢,我是大陸人,原來是來聽的,不是來參加的。主講人就問:“你們在座的有誰聽不懂台語啊?”結果三個大陸人舉了手,他說好吧,那我們只好說國語了。主講人就講到自己在臺灣做什麼事情,拿出照片來,是跟柯文哲的合影,說:“當年我跟柯文哲關係不錯,現在不理他了!為什麼?柯文哲是統派!”我們一聽,好吧,柯文哲是統派。然後他接著就開始罵:“蔡英文也是統派!”然後就有一個臺灣人站起來了,說:“我不是藍營,我也不是綠營,我是中間派。但是如果蔡英文是統派,那還有誰不是統派呢?”所以說,臺灣有人是急獨的,但是臺灣綠營掌權的人是比較穩健的,結果導致深綠把蔡英文罵為統派了。

 

這也就是臺灣為什麼目前還沒有修憲的原因,他們比較穩健。

 

 

**

【推特短文選】之十四

大師兄1450@dashixiong1450

杜魯門才是黃俄共匪親爹!

當年韓戰爆發,蔣公認為機會絕佳,此時反共大陸,共匪腹背受敵,南北不能呼應,遂向杜魯門知會此打算,結果被杜魯門緊急派特使勸阻,隨後派駐第七艦隊進駐台海,阻止國府反共大陸!

所以我一直在找這狗草的安葬在哪裡,一定扔坨狗屎給它才能出一口鳥氣!

 

【推特短文選】之十五

中華保台反共復國黨/中華民國國家隊/政黨證字第381號/辛亥2.0 /祕書長舍利子@6PBqg6FWzk5HkRi

 

復國黨不會做個循規蹈矩的好孩子,在兩岸如此暗潮洶湧的形勢下,復國黨要勇於打破這個虛偽的政治框架,把中華民國凸顯出來,復國黨要勇敢背著中華民國,沖破各種無形的枷鎖,不想認同中華民國的,我們就要讓其現出原形,只是想利用中華民國的,我們就不能讓其得逞,讓中華民國重新回到歴史舞台,給兩岸同胞希望及最大公約數,才是兩岸真正和平的開始!

 

 

 

 

從中共港府對黎智英的構陷看香港的全面淪陷

 

中華議政會  華南組 包正  

 

香港“九七回歸”時宣稱的“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僅僅敷衍了二十年便風雲突變,中共專政勢力黑雲壓城,通過囂張跋扈的暴力行徑鎮壓了香港民眾的和平民主運動。香港就此全面淪陷,曾具備一定獨立性的香港政府已經蛻變成中共專政機構,香港曾有的法治和自由被塵暴吞滅,大批正直的香港人被抓捕關押,更多香港居民為躲避牢獄之災而流亡海外。長期繁榮的香港經濟一如明日黃花向穀底墜落,中共反動專制統治兇惡的本質于此展露無遺。

淪為中共專制走狗的香港現政府沿用中共的“非法之法”對一批批民主人士進行了醜惡的“審判”,法庭變成了踐踏公理良知的黑幫機構。對黎智英的構陷就是一系列卑劣的表演。

黎智英先生長期以來為爭取香港的民主付出了巨大的貢獻。1996年,他榮獲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第十屆(1995年度)“傑出民主人士獎”。至今二十七年來,黎智英先生始終挺立在民主陣營的前線,他如一個巨人,面對中共專制黑幫的小丑們,他顯得那麼高大、強勁、堅韌,這就是中共黑幫對他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的原因。

中共的窮凶極惡也是它色厲內荏的顯露。中共已經失去了假託某種道義的信心,它已經撕光了本已夠爛的遮羞布。香港的巨變足以促使內陸淪陷區人民進一步覺醒,懂得對付中共暴政必須依靠強有力的組織和靈活的策略,絕不能拘泥於“和理非”那種“以頭撞牆”的幼稚套路,絕不能把希望寄託於中共“體制內”的改良。“打狼要有棒,打虎要有搶,對付共產黨,人民一定要武裝”!

香港的巨變已經促使中華民國台澎金馬自由地區的廣大民眾進一步看破了“和統”迷霧,陷落在“九二共識”泥淖中的國民黨再一次嘗到了恐共媚共親共投共的苦果。若再不幡然悔悟,恐怕只有人散黨亡了。

香港的淪陷也向全世界證明了共產邪教的危害。西方“左瘋”政客在對共產主義惡勢力“綏靖”的同時,也如同癌細胞擴散一般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安全等各個方面戕害著自由民主的陣營。難不成某些民主國家也將尾隨香港走向淪陷之途?難道這只是杞人憂天的多慮而已?

面對香港淪陷的悲劇,追求自由民主的人們不能只是搖頭歎息。雖說專制極權以其黑暗反動本質必然會滅亡,但若沒有正義光明力量對它的攻擊,那麼,百足之蟲之死滅和無數百姓的苦難將會延續下去、遙遙無期。

 

附件:

黎智英(英語:Jimmy Lai Chee-ying;1947年12月8日-),綽號“肥佬黎”,中英雙籍企業家及社會運動人士,佐丹奴、壹傳媒、已停刊的蘋果日報創辦人。

 

2020年12月,無國界記者授予黎智英年度新聞自由獎,“以此向在北京壓力下日益新聞自由空間日益收窄的香港獨立媒體表達支持”。而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則稱之為“禍港四人幫”之首。2020年8月10日,香港警方以“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等罪名再度拘捕黎智英,12日淩晨保釋,12月3日因被指控欺詐並被拒絕保釋,法院下令將其監禁至2021年4月,為首度被收押。此舉引發民主派人士和歐美國家批評。而黎智英本人則視入獄一事為“人生巔峰”的印記。

 

2021年6月,美國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把年度最高榮譽“杜魯門—列根自由獎”頒授給黎智英,以表揚他畢生追求的自由和民主。聲明稱,黎和很多港人在2019年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中的英勇表現,反映人類對自由的渴求永不消亡。同月,保護記者委員會向黎智英頒發2021年度“伊菲爾新聞自由獎”。美國國家憲法中心授予黎智英第33屆“自由勳章獎”,以表彰其在行使言論自由、和平抗爭等基本權利方面的勇氣和付出,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裔。

 

早年

1948年12月黎智英出生于廣東廣州,祖籍廣東省順德縣,為側房所生。因家境貧困,幼年的黎智英只能到車站幫人扛行李賺生活費。 7歲時,兩個姐姐和哥哥在讀高中和大學時都被調派到不同的地方,很少回家,而母親被關起來勞動改造,大人四散。家裡只剩下他、孿生的妹妹和輕微智障的姐姐。他們三個小孩子除了鄰居偶爾照顧,幾乎自生自滅。開始時,他們依靠變賣家裡的爛銅爛鐵來換取一些生活費,掙不到錢時只好捱餓。後來,一個賣黑市的大嬸到他通靈道的家中找他去火車站幫旅客搬行李掙小費,而他也試過賣其他東西。之後,他媽媽勞改放了出來,他仍在做,因為家裡需要他掙錢。

這段日子,根據其自傳《我是黎智英》:“解放後,父親叛逃香港,家財散盡,母親也遭批鬥送去勞改,8、9歲就要賺錢養活自己和姐妹。曾經替一名香港旅客搬運行李,但是他沒有賞錢,只給一塊由香港帶來的巧克力,由於從未見、食過,放入口後,覺得是天下間最美味的巧克力。我心想,這是香港人,巧克力必來自香港,香港必是人間天堂,所以我也應該去香港了!”

1960年,12歲,隻身攜帶1元港幣從中國大陸經澳門偷渡到香港當黑工,隔天即開始在深水埗福榮街手套廠當雜工,月薪60港元,一半寄回廣州老家。隨後,他在紅磡一家做假髮的工廠當小職員,主要負責對外物料交收和車間生產收發的工作。期間認識了一位元看倉庫的退休英文老師。在這位老師的幫助下,沒上過學的黎智英開始自學英語,不久後英語水準突飛猛進。 曾經當過銷售經理;但因公司對其記過處分一次,下定決心自己創業。

1973年,香港股市遭受股災重創,黎智英在此時將省吃儉用攢下的7000元港幣投進股市,沒想到,一年之後就賺了25萬。這筆錢在日後成為他創業的“第一桶金”。 

1981年,黎智英在香港創辦了佐丹奴服裝公司,佐丹奴的成功讓黎智英成為香港知名的服裝大王。 

1990年,42歲的黎智英將營業額高達16億元的佐丹奴股份全部售出,創辦了《壹週刊》和壹傳媒集團,轉做“傳媒大亨”。 

1995年,創辦《蘋果日報》,日發行量曾超過70萬份,當時其財富已逾5億美元。

1999年6月,創辦線上零售“蘋果速銷”(adMart),被投訴售賣過期水貨,最後因虧損10億港幣而結業(新臺幣40億元)。

2001年,將其傳媒事業擴展至臺灣媒體市場,創辦臺灣《壹週刊》。

2003年5月,創辦臺灣《蘋果日報》,並將香港的八卦風與狗仔隊文化帶入臺灣。

2008年10月,辭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職務,留任董事會主席。

2009年起,在臺灣籌辦壹電視,經多次申請執照,於2010年12月28日正式開播。

2013年3月,在臺灣壹傳媒賣盤案衍生反媒體壟斷運動後,表示不會再出售臺灣《蘋果日報》與臺灣《壹週刊》等平面媒體。

2014年5月1日起再兼任香港《蘋果日報》社長。12月11日,因參與雨傘革命、佔領中環運動遭警方逮捕,自行辭去香港《蘋果日報》社長一職;同年12月14日,宣佈辭去壹傳媒集團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

2015年4月,入選《時代週刊》年度“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2020年12月29日,黎智英辭任壹傳媒董事會主席兼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職務由非執行董事葉一堅繼任。

 

**

【推特短文選】之十六

〔中華民國之名正言順〕

 

什麼是“中華民國”

國父三民主義【民族=民有:民有自由、民族平等、族群和諧;民權=民治:民治平等、人民有權、政府有能;民生=民享:民享博愛、安和崇利、天下為公。】及五權憲法【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監察權”五權分立。】開創華夏各民族民主共和,建立華夏“自由民主憲政”人類現代文明法治國家,開國號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號簡稱為中國🇹🇼,中國🇹🇼國號全稱為中華民國🇹🇼

民有、民治、民享,真正是“民之國人人之國家”,主權在民之國家之中華民國🇹🇼

 “名不正則言不順”,一切海內外追求“自由民主憲政”之熱愛自由中國之人士,你們連自己的“民之國·中華民國🇹🇼”都不敢於承認和麵對,你們不是腦殘傻逼就是無恥的騙子啊

中國🇹🇼之國號〔中華民國🇹🇼〕的設計者:尢列、孫中山。

 

“美語曰民國者民之國也

    為民而設由民而治者也”

 

〔民有·民治·民享·民之國人人之國家〕

 

革了達沃斯的命——

阿根廷總統米萊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演講

 

阿根廷總統米萊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演講被譽為“革了達沃斯的命”,因該論壇以往多是名人政客推廣集體主義管制世界,甚至要全球政府的“大重置”。米萊當頭棒喝,強調個人主義、市場經濟,強烈抨擊全球左派,明擺著是安蘭德(Ayn Rand)的鐵杆信徒。馬斯克用貼圖大贊:(米萊演講)熱到啥程度了。阿根廷總統米萊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演講全文

 

下午好!非常感謝。今天,我在這裡告訴你們,西方世界正處於危險之中,這種危險是因為那些本應捍衛西方價值觀的人,被一種必然導致社會主義並由此帶來貧窮的世界觀所同化。不幸的是,近幾十年間,受一些出於好意想幫助他人的人,以及一些渴望躋身特權階層的人的驅動,西方世界的主要領導人已經放棄了自由模式,轉而採用了我們所稱的集體主義的不同版本。

 

我們在這裡告訴你,集體主義實驗永遠不是困擾全世界人民的各種問題的解決之道;相反,它才是問題的根源。請相信我,沒有人比我們阿根廷人更有資格來證明這兩點。我們在1860年採納自由模式時,35年間我們成為了世界上領先的大國。

 

而當我們在過去的100年裡擁抱集體主義時,我們目睹了我國的公民如何陷入系統性的貧窮,全球排名下降到了第140位。但在進行討論之前,首先,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看一下資料,展示了為什麼自由企業資本主義制度不僅是結束世界貧困的唯一可能的制度,而且也是唯一符合道德的能實現此目標的制度。

 

如果我們觀察經濟進步的歷史,可以看到,從西元0年到1800年間,全球人均GDP基本保持不變。如果你看一下人類歷史上經濟增長的演變圖,你會看到一個曲棍球棒形狀的圖形,在90%的時間裡保持恒定,卻從19世紀開始呈指數級增長。這段停滯歷史的唯一例外是在15世紀末發現美洲大陸。

 

除了這個例外,在西元零年到1800年整個時期,全球人均GDP停滯不前。現在,不僅是從採納資本主義作為經濟制度那一刻之後,帶來了財富的爆炸性增長,而且,如果你查看資料,你會看到增長在整個時期內持續加速。從西元0年到1800年間,人均GDP的年增長率始終是約0.02%,也就是幾乎沒有增長。

 

從19世紀開始,伴隨著工業革命爆發,年複合增長率達到0.66%,照這個速度,

要使人均GDP翻倍,需要大約107年。現在,如果你觀察1900年到1950年之間,增長率加速到每年1.66%,意味著人均GDP翻倍不再需要107年,而是66年。如果你觀察1950年到2000年之間,你會看到增長率又提高為2.1%,這意味著僅需33年,我們就可以使全球人均GDP翻倍。

 

這一趨勢遠未停止,迄今仍在持續發力。如果我們觀察2000年到2023年之間,增長率再次加速到每年3%,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短短23年內使全球人均GDP翻倍。也就是說,當你觀察從1800年到今天的人均GDP時,你會看到工業革命之後,全球人均GDP增長了超過15倍,這意味著增長的繁榮使全球90%的人口擺脫了貧困。

 

我們應該記住,1800年時,大約95%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而這一數字在2020年大流行疫情之前降至了5%。結論顯而易見:自由貿易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經濟體系,絕非產生問題的根源,而是我們結束全球饑餓、貧困,乃至極端貧困的唯一工具。

 

上述實證證據無可置疑。因此,既然自由企業資本主義無疑在生產方面更為優越,左翼理論就轉而攻擊資本主義的道德問題,稱其不公正。

 

他們說資本主義是邪惡的,因為它是個人主義的,而集體主義是好的,因為集體主義是利他主義的,當然,是用別人的錢去利他。因此,他們宣導社會正義。

 

這個概念,近來在發達國家才變得時尚,而在我的國家已經在政治話語中的老調常談了超過80年。問題在於,社會正義既不公正,也不促進整體福祉。恰恰相反,它本質上是不公平的,因為它是暴力的。

 

它不公正,因為國家通過稅收來獲取資金,而稅收是強制徵收的。我們中誰會說他是自願繳稅的?這意味著國家是通過強制手段來獲得資金,稅負越高,強制越大,自由度就越低。那些推動社會正義的宣導者,其出發點是整個經濟就像一個可以由不同人分享的餡餅,但這個餡餅的大小並非是既定的。

 

這是伊斯雷爾·柯茲納(Israel Kirzner)所說的市場發現過程中產生的財富。如果企業提供的商品或服務不受歡迎,除非它改為適應市場的需求,否則生意將會失敗。

 

如果它們製造出高品質、價格吸引人的商品,它們將會生意興隆並生產更多商品。因此,市場是一個發現過程,資本家在其中找到前進的正確路徑。

 

但如果國家在資本家成功時懲罰他們,並妨礙發現過程,他們將破壞資本家的激勵,後果是他們生產將會變少,餡餅將會變小,這將對整個社會造成傷害。集體主義通過抑制這些發現過程,並阻礙發現的應用,阻止他們以更好的價格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那麼,對於這樣的經濟制度——一種不僅讓世界上90%的人口擺脫了極端貧困,而且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持續讓人們脫貧,並且在道德上更優越和公正的經濟制度,學術界、國際組織、經濟理論和政治界又是如何詆毀它的呢?我們可以看到,世界現在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刻。在人類的整個歷史中,從來沒有比今天更繁榮的時期。對所有人都是這樣。

 

今天的世界擁有更多的自由,更加富裕,更加和平和繁榮。對於那些自由更多,擁有經濟自由並尊重個人財產權的國家尤其如此。因為擁有更多自由的國家比壓制性的國家富裕12倍。

 

自由的國家貧困率是壓制性國家的25 分之一,極端貧困率是50分之一,自由國家的公民壽命比壓制性國家的公民長25%。

 

那麼,當我們談論自由主義時,我們指的是什麼呢?讓我引用阿根廷自由主義最大權威,阿爾貝托·貝內加斯·林奇(Alberto Benegas Lynch Jr.)教授的話,他說自由主義是基於非侵犯原則,捍衛生命、自由和財產權利,對他人生活計畫的不設限制的尊重。

 

其基本機構是私有財產、不受國家干預的市場、自由競爭、勞動分工和社會合作,成功只能通過提供更高品質或更優惠價格的商品來服務他人而實現。換句話說,資本家、成功的商人是社會的恩人,他們絕非剝奪了他人的財富,而是為普遍的福祉做貢獻。

 

歸根結底,成功的企業家是英雄,這就是我們為未來阿根廷所宣導的模式,一種基於自由主義基本原則的模式:捍衛生命、自由和財產。現在,如果說企業資本主義和經濟自由已經被證明是消除世界貧困的卓越工具,而我們現在正處於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時期,那麼需要問的是,為什麼我會說西方正處於危險之中。

 

我之所以這麼說,正是因為在這些國家中,某些政治和經濟體制的部門,本應捍衛自由市場、私有財產和其他自由主義制度價值,卻有的是出於理論框架上的錯誤,有的是出於對權力的貪婪,正在破壞自由主義的基礎,為社會主義敞開大門,這可能將我們置於貧困、苦難和停滯之中。永遠不應忘記,社會主義不管在哪裡,都始終是一個導致貧困的現象,所有嘗試過社會主義的國家都失敗了。

 

它在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都失敗了,還導致了一億人死亡。西方今天面臨的根本問題,不僅僅即使在柏林牆倒塌之後,並有了壓倒性的實證證據之後,仍然宣導導致貧困的社會主義的那些人,還有我們自己的領導者、思想家和學者,他們依靠錯誤的理論框架,破壞了給予我們歷史上最大規模財富和繁榮擴張的制度的基礎。

 

我所指的理論框架是新古典經濟理論,它設計了一套工具,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最終服務於國家干預、社會主義和社會退化。新古典經濟學的問題在於,他們所熱愛的模型並不符合現實。所以,他們將錯誤歸咎於所謂的市場失敗,而不是重新審視模型的前提。

 

以所謂市場失敗為藉口,引入監管,這只會扭曲價格體系,阻礙經濟計算,因此也阻礙了儲蓄、投資和增長。問題主要在於,即便所謂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也不理解市場是什麼。因為如果他們真的理解了,就會很快看到市場失敗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存在的。

 

市場不是描述供求曲線的圖表;市場是一個社會合作的機制,你在其中自願交換所有權。因此,基於這個定義,談論市場失敗是一個悖論。如果交易是自願的,就不存在市場失敗。市場失敗唯一可能存在的情境是有強制存在,而一般能夠實施強制的只有國家,因為它擁有暴力壟斷權。

 

因此,如果有人認為市場出現了失敗,我建議他們檢查是否與國家干預有關,如果他們發現並非如此,我建議他們再檢查一遍,因為顯然有錯誤。市場失敗是不存在的。新古典主義者所描述的所謂市場失敗的一個例子是經濟體中的集中結構。

 

然而,如果沒有規模收益遞增功能,其對應的是經濟中的集中結構,我們就無法解釋自1800年以來的經濟增長。這不是很有趣嗎?自1800年以來,人口增長了八到九倍,而人均GDP仍增長了15倍以上。因此,回報在不斷增長,這將極端貧困從95%降至5%。然而,存在不斷增長的回報涉及到集中結構,我們稱之為壟斷。

 

那麼,為什麼新古典主義理論認為,創造了如此多福祉的東西卻是市場失敗呢?當模型失敗時,新古典經濟學家怪罪于現實。他們不應該對現實而是應該對模型感到憤怒,並改變模型。新古典模型面臨的困境是,他們說,他們希望通過攻擊所謂的市場失敗來完善市場的功能,但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不僅為社會主義打開了大門,也阻礙了經濟增長。

 

例如:對壟斷進行監管,破壞它們的利潤,並摧毀增長的收益回報,這將自動地破壞經濟增長。換句話說,每當你想要糾正一個所謂的市場失敗時,由於不瞭解市場是什麼,或者是因為沉迷於一個失敗的模型,你就在為社會主義打開大門,將人民置於貧困之中。

 

然而,面對國家干預是有害的理論證明,以及表明其失敗的實證證據,情況本不應如此,集體主義者提出的解決方案不是更大的自由,而是更嚴格的監管,這產生了螺旋式不斷增加監管的惡性循環,直到我們所有人都變貧窮。而我們所有人的生活,都取決於坐在豪華辦公室裡的官僚。

 

鑒於集體主義模式的慘敗,以及無可否認的自由世界的進步,socialista被迫改變了他們的議程。他們拋棄了基於經濟體系的階級鬥爭,轉而替換為其他所謂的社會衝突,這些衝突對社區生活和經濟增長同樣有害。這些新戰役中的第一個是荒謬和非自然的男性與女性之爭。

 

自由主義已經提供了性別之間的平等。我們信條的基石是所有人生而平等,我們都擁有創造者賦予的同樣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所有權。

 

這種激進的女權主義議程所導致的只是更大的國家干預,阻礙了經濟過程,為那些對社會沒有貢獻的官僚提供了工作,例子包括婦女部門或致力於推廣這一議程的國際組織。

 

社會主義者提出的另一個衝突是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對抗,聲稱我們人類破壞了應該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的地球。他們甚至走得太遠,主張人口控制機制或血腥的墮胎計畫。

 

不幸的是,這些有害的想法已經在我們社會中佔據了強勢地位。新馬克思主義者設法滲入了西方世界的常識,他們通過佔據媒體、文化、大學和國際組織來實現這一目標。

 

國際組織可能是情況最嚴重的,因為這些機構對作為多邊組織成員的國家的政治和經濟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敢於發出我們的聲音,因為我們看到,如果我們不真正且果斷地對抗這些觀點,我們唯一可能的命運就是增加國家管制的水準,社會主義,貧困和減少自由,因此我們的生活水準將會變得更差。

 

不幸的是,西方已經開始走上這條道路。我知道對許多人來說,暗示西方已轉向社會主義,似乎聽起來很荒謬,但這只是因為你將社會主義局限于傳統經濟的定義,才會顯得荒謬,該定義認為社會主義是一種國家擁有生產資料的經濟體系。

 

依我之見,這個定義應該依據當前的形勢進行更新。如今,國家不需要直接控制生產資料就能控制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印鈔、債務、補貼、控制利率、價格控制和管制等工具,來糾正所謂的市場失敗,他們可以控制數以百萬計個人的生活和命運。 這就是我們如何形成了這樣的局面,即在大多數西方國家,許多被普遍接受的政治提議,無論它們是公開宣稱為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民主基督教或基督教民主主義、新保守主義、進步主義、民粹主義、民族主義還是全球主義,等等,都是集體主義的變種。究其根本,它們沒有本質區別。

 

它們都聲稱國家應該操控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們捍衛的都是與那個引領人類走向史無前例進步的模式相反的模式。我們今天來到這裡,是為了邀請西方世界的其他國家重回繁榮之路。經濟自由、有限政府和對私有財產的無限尊重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而集體主義所產生的貧困並非幻想,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命運,而是我們阿根廷人非常瞭解的現實。

 

我們經歷過這一切。我們經歷這一切是因為,正如我之前所說,自從我們決定放棄讓我們富裕的自由模式以來,我們就落入了一個不斷下行的螺旋,我們每天都變得越來越貧窮。

 

所以,這是我們經歷過的事情,我們在這裡警告你,如果那些通過自由模式變得富裕的西方國家,繼續走這條通往奴役之路,這就是將會發生的情況。

 

1920年代的阿根廷街景阿根廷是一個實證示範,無論你有多富裕,或者擁有多少自然資源,或者你有多少的技術熟練或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口,或者你的中央銀行有多少金條,如果採取阻礙市場自由運作、自由競爭、自由價格體系的措施,如果你阻礙貿易,如果你攻擊私有財產,唯一可能的命運就是貧困。

 

因此,在結束時,我想對在場的所有商業人士,以及那些雖然不在場卻在世界各地關注我們的人說一句話:

 

不要被嚇到,不要被政治階層或依賴國家生活的寄生蟲所嚇倒!

 

不要屈服於只想掌握權力並保留特權的政治階級!

 

你們是社會的恩人,你們是英雄, 你們是我們所見過最非凡繁榮時期的創造者!不要聽任何人說,你的雄心壯志是不道德的。

 

如果你賺錢,那是因為你以更優惠的價格,提供了更好的產品,從而有助於普遍的福祉。不要屈服於國家的步步逼近。國家不是解決方案;國家就是問題本身。

 

你們是這個故事的真正主角,請放心,從今天起,阿根廷是你們無條件的盟友。

 

非常感謝,自由萬歲,他媽的!

 

作者: 風靈之聲同聲傳譯翻譯

 

如果臺灣問題引爆美中全面戰爭…

 

顧爾德 

 

台海安全不只個區域個案,而是美中全面對抗的一環,這已逐漸為共識。如何因應戰爭發生以及如何避戰,都得從這個大戰格局來思考。

美中戰爭將是一場長期戰爭

 

中美兩霸開戰,在十年前還是個假設性議題,如今已是這兩個強權都得納入軍事作戰規劃的主課題。就地緣戰略觀點,臺灣當然是中美引爆戰火的最危險地帶,而隨著中國掌權者習近平“中國夢”的不斷膨脹,擴張野心已危及整個印太地區,中、美軍事對抗也隨之擴大延伸。

 

中國對臺灣的軍事計畫是希望速戰速決,在美國尚未能反應之前就佔領臺灣,造成既成事實,借此讓美國與盟友打消介入援台的想法。不過, 臺灣牽涉到雙方的印太整體戰略利益,美中雙方都難以承受在台海失敗造成的損失,所以一旦台海爆發軍事衝突可能擴大成中國與“美國隊”在印太地區的全面性戰爭;就如同將邁入第三年的烏克蘭戰事一樣,不會是個速戰速決的衝突。美國戰略專家克雷內維奇(Andrew Krepinevich)形容,一旦美中戰爭爆發,就會像二次大戰(The Big One)一樣是個長期戰爭。

 

為什麼美中走向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學者孔誥烽在《帝國爭霸》中清楚地指出,中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開始轉向資本輸出國發展,於是也步上其他資本主義國後塵,“這些國家為了經濟利益而向海外擴張,才發現必須把自己的政治軍事力量投射到主權領土之外保護海外的經濟利益。”中國走向帝國主義之路, 使得既有的帝國強權、尤其是美國更加焦慮,美中競爭也定調為帝國爭霸。

 

帝國爭霸得做好戰爭的準備。美國為了準備這場長期戰爭, 鞏固盟友是重中之重;而對臺灣而言,除了美國的支援,印太地區各國是否會以各種形式支援,將是能否成功抵抗中國入侵的重要關鍵。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盟友,日本、韓國和澳洲,都表態挺美;印度也加入“亞洲版小北約”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與美、澳、日進行戰略合作、共同軍演;至於東協(ASEAN)各國則成了中國與美國拔河的重要戰場。最近日本、中國與東協的外交動作,正透露出雙方在為這場美中長期戰爭做準備。

 

十二月十六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與東協領導人們舉行特別領袖會議,名義是為了慶祝日本與東協合作五十周年而舉行,不過峰會重點直指中國在南海的擴張──根據草擬的聲明,與會領導人將承諾加強“海上安全合作”,防範中國對南海日益增強的野心。對日本而言,南海是重要貿易走廊,能源進口要道;而對東協各國而言,北京藉“九段線”宣示的主權幾乎囊括了整個南海區域,有如侵門踏戶。

 

峰議一個重頭戲是:岸田在峰會上宣示,日本將透過在“政府安保能力強化支援”(OSA)提供國防物資給“與日本有共同基本價值觀的國家”。

有一天  如果臺灣引爆美中全面戰爭…

 

OSA是在今年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首度揭示的,在日本和平憲法規範下,日本已實施“政府開發援助”(ODA)以推動對外援助,而OSA是強調要援助提升同盟國的國家安全保障能力,二○二三財政年度預算中編列了二十億日元。這標示著日本從“經援”擴大到“軍援”,更實際投注資源強化區域安全。今年四月OSA上路後,官房長官松野博說,要創造有利的安全保障環境,除了強化自身國防力量,“提高盟國的威懾力也不可或缺”。在強化日本自身國防上,二○二三會計年度國防預算6.8 兆日圓(450億美元)已是日本歷史新高。據Japan Times報導,日本下年度國防預算再創新高,達7.7 兆日圓(540 億美元)。

越南備受美日中大國“寵愛”

 

這次峰會期間, 日本與馬來西亞簽署安全協助協定,日本透過OSA提供約四億日圓的船艇和無人機設備給馬來西亞。在此之前,岸田於12月初訪問菲律賓時,就宣佈日本首度依OSA計畫,向菲國軍方提供海岸監視雷達等軍事設備。據《共同社》11月中報導,一樣與中國在南海有主權爭執的越南,將會是OSA繼菲律賓後下一個適用國,日本政府擬將在南中國海與中國有主權之爭的越南。

 

東協各國是美、日、中競相爭取的盟友,其中越南近來更備受“寵愛”。十一月底,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到日本進行國是訪問,與岸田會談中決定要把將日越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同時將展開越南適用OSA的討論。不過,武文賞這趟訪問中對OSA專案並未達成具體結論,原因就在於:越南在美日與中國之間企圖保持穩健、或者說是曖昧的立場。

 

此前,越南去年與韓國已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美越則是今年九月美國總統拜登訪越時簽訂;不過,早在十五年前越南就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只是不管對哪個國家,越南都未鬆口建立軍事同盟關係。越南堅持“四不政策”: 不加入軍事聯盟、不與其他國家軍事結盟以對抗第三國、不允許外國在越南境內建立軍事基地、在國際上不使用武力。即使越南允許美國航艦到訪,也買了美國F-16戰機,但對與美、日形成軍事盟友關係仍保持謹慎。

 

就在武文賞訪問日本不到半個月,習近平就赴越南進行國事訪問,並與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簽署了36項合作協定,包括投資連接兩國的鐵路、電信、數位合作;同時提升兩國安全關係,包括在北部灣聯合軍事巡邏,並建立一條熱線於解決“因海上漁業活動而引發的意外事件”。

 

其實,中越兩國在2000年就簽 署了北部灣爭議的協定,也建立了聯合巡邏制度。即使北部灣的爭議稍平息,中越兩國在西沙、南沙域主權爭議反而深化。2014年中國在南海地區設置鑽油平臺,引爆越南民眾排華風潮,還波及寶成、台塑鋼等台商廠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未能緩和中國對越南領海的覬覦。

 

習近平訪越當然是要阻止越南和美國越走越近。同時更想把越南拉進一帶一路中。12日習近平到訪當天,在越共黨報《人民報》(Nhan Dan)發表文章稱要和越南建構“命運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時代的外交話術,2018年人大修憲把“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憲法序言。這個詞常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起表述,把“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與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統一起來”。至於具體實踐方法就是把各國拉進一帶一路。

 

越南領導人多年來都會參加一帶一路論壇,但並不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專案或接受亞投行的投資貸款;中南半島的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皆接受了中國“命運共同體”一詞,越南則長期拒絕。這次越中共同聲明的中文版使用了“中越命運共同體”一詞,但越南官媒報導是用“未來共用共同體”來表述。不過,雙方協定中的鐵道建設,中國可能提供捐款援助;接受中國捐助,是越南少見的立場改變。

 

有一天  如果臺灣問題引爆美中全面戰爭…

 

習近平十二日到訪河內時,越南總理范明正到機場迎接;就在習近平離開越南三天后,範明正十六日現身東京日本東協峰會,與岸田熱情擁抱。越南的例子說明了美日、中國兩陣營在印太地區固樁拔樁的激烈交手,這影響到一旦美中爆發衝突,雙邊陣營強弱態勢。

不能讓中國認為機會大於風險

 

前面提到的戰略專家克雷內維奇就在《外交政策》(Foreign Affairs)撰文指出,與冷戰時期美國領導的北約和蘇聯華沙兩個對峙集團相較,之前兩集團都是嚴格組織的軍事聯盟,而當前印太地區則是地緣政治局勢混沌(geopolitical jumble)。 儘管中國與朝鮮、巴基斯坦和俄羅斯關係菲淺,卻未正式聯盟;美國則是在印太地區則透過一系列雙邊關係,串聯起澳洲、日本、菲律賓、韓國、臺灣和泰國,形成一個以華府為中心的輻湊型聯盟關係。 相較之下,北約中若一個成員國受攻擊會被視為對全體成員的攻擊,但美國在亞洲盟友並沒有這種共同防禦承諾。

這種印太結盟現況當然對臺灣較不利。

 

如果中國在印太地區發動侵略戰,澳洲和日本這兩個與美國最密切的盟友,有較強烈動機向外投射軍力;至於其他美國盟友,若較屬理念認同的結盟者,可能會出面援助被侵略者(例如臺灣);其他較現實主義的盟友,會看最初戰役哪一方較佔優勢而選邊。至於印度和俄羅斯會不會出手將具關鍵影響力──他們可能讓美中戰線更擴大。若由東協各國將來美中爆發衝突時可能的態度來反思臺灣南向政策,臺灣方面應思考如何利用南向政策增強各國對臺灣的支持?若做不到,是否還該繼續把更多雞蛋放在可能不利臺灣的國家?

 

烏克蘭戰爭曝露出美國和其盟友在主要軍事武器系統上的生產能力不足(臺灣也因此許多軍購被延宕)。 克雷內維奇強調,華府及其夥伴必須重振軍工基礎,才能提供未來持續戰爭所需的武器。這也是美國與日本目前努力在補課的。

 

克雷內維奇長期在國防部理論評估辦公室(Office of Net Assessment, ONA)工作,這是美國軍方規劃長期軍事願景的智庫。智庫1973年成立後一直由馬歇爾(Andrew Marshall)主持一直到他2015年退休。馬歇爾是美國軍方較早關注中國軍事戰略的國防專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幾本有關中國軍事戰略的著名作品,都是在他支援下出版。克雷內維奇長期追隨馬歇爾,傳承到他對中國軍事觀察力;依克雷內維奇判斷,美中軍事衝突可能仍然是有限的、不會動用到核武,但持續時間比一般想像的長得多,也將會讓經濟、基建與社會福祉付出更深遠代價。

 

那麼要如何避戰?克雷內維奇提醒美國其盟友們必須讓北京相信,“美國隊”擁有在這場長期戰爭中獲勝的資源和持久力。如果不這樣做,“中國可能會得出結論:使用軍事力量追求其在亞太地區的利益,會是機會大於風險的。”

 

備戰才能止戰,是民國臺灣政府一直強調的。臺灣民眾得深思這場可能戰爭的深遠影響,才能真正有決心做好備戰止戰、追求和平。

 

**

 

【推特短文選】之十七

David弟兄

@yesuloves

14h

今天跟一個從中國逃出來的,家庭教會牧師聊天,他說能逃出來的基督徒,都是有上帝特別的憐憫和恩典,他說中共在海外華人教會的滲透很嚴重,讓我防備著點,他說每個華人教會裡應該都有披著羊皮的狼,他們專門搜集弟兄姐妹的資訊,給國內彙報,弟兄姐妹這真的嗎?

 

自由中華之歌

昊梵

 

「《帝王世紀》: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有老人擊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利何有於我哉!」—–《文心雕龍時序第四十五》

 

一個老農能“肆無忌憚”地擊壤而唱藐視帝王權威的歌,足可見秦朝以前,中國古代一直是相當自由的。其中印證言論自由的象徵有謗木,申訴權利的象徵有諫鼓。春秋諸子百家皆為”異議人士“,競相”妄談“古今,毫無“文字獄”顧忌。老子揮筆批評“當局”,推崇小國寡民,主張返璞歸真、回到堯舜時代,也不怕受“反動”罪名之詰難。墨子主張:“天下之所以亂者,生於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  還有孟子的“民貴君輕”說,都可印證中華遠古文明包含了自由民主的原始基因,此見當不為過。

 

自秦朝開始的皇權專制,以焚書坑儒等暴政,啟用了以民為奴為敵的馭民術。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是把儒家學說扭曲閹割,勾兌出表儒裡法的鉗口術。晉隋唐宋積累的文化成就,經蒙元的侵略征服幾近毀滅。至明朝,中華文明有所復蘇,但也受到強權苛政的壓迫和暴亂的摧殘,更遭到女真入侵後的殖民化蹂躪而氣脈微弱。

 

滿清入侵中原、明朝淒慘亡國後,有白蓮教等民間組織不斷的起義、有清兵與太平天國的血腥戰爭、有列強勢力的輪番逼迫,一步步削弱了滿清王朝的統治,促使它有所改變、不得不變。西風東漸,清末的洋務運動引出早期思想解放,失敗的戊戌變法加強了立憲運動的推力;繼而是國民革命、共和主義的普及,終於成就了君權帝制平和的覆滅,中華歷史性地進入了主權在民的共和時代——民國時代。

 

前承清末的改良開放成果,外接自由民主的世界潮流,內興革故鼎新的自強風氣,民國時代的自由度史無前例。其間的新文化運動有點類似於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卻更具崇尚科學的時代特點。但“五四”的激進則矯枉過正,導致對傳統文化的盲目糟蹋,反而使共產主義瘟疫滲入結構鬆散的自由土壤而瘋長蔓延。

 

從抗戰時期的新生活運動到臺灣六十年代的文化復興運動,可稱為進一步的思想解放,其重點在於否定反文明的共產專制主義,在開放的同時繼承傳統文化。大陸的“五七之春”鳴放運動亦可歸於這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思想回流。其深層內涵是大批學人從紅色宗教的迷夢中蘇醒而逆反。但是他們的反省是特別困難而痛苦的,因為他們當年幾乎都是向紅色宗教下跪、為紅色恐怖勢力顛覆中華民國而獻出投名狀、賣力助紂為虐的左派。他們朝拜的偶像竟然把他們打成右派,既是對他們生命記錄的踐踏嘲弄,也彰顯了紅色宗教的魔鬼嘴臉。——-向來自詡“唯有讀書高”的“知識份子”竟然虔誠地信仰那般荒唐的邪教,這是何等不堪的內在恥辱。許多右派分子致死都絕口不提當年事,絕不敢非議中共,那是因為他們實在不敢面對自己的迷誤—–遺恨千古的失足。

 

文革紅教暴戾放縱的亂象附帶產生的思想逆反和放鬆,1971年林彪事件的驚動,1976年天怒人怨的震動,如同在中國大陸淪陷區連番的”驚蟄“,啟蒙了一代人的自主思維。1978年的大陸民主運動表像是因應改革,實質上是要掙脫紅色宗教的禁錮。把“實踐真理討論”拔高為中共改革派主導的思想解放是嚴重的誤識。須知1979至1989年的改革派的宗旨並非破除共產主義思想囚籠,而是主張用寬鬆的“新派”籠子替代舊籠,即“新權威主義”,改革開放的尺度依然不能超越“體制內”的如來佛掌心。“鬆綁”不假,“解放”免談。

 

89年的學運受“新權威主義”影響,並沒有思想意識的突破。甚至六四血腥鎮壓引出的反思,基本上也未曾超出“改革派與保守派之爭”的思維範疇,所得教訓主要是“上、收”的策略之辯。諸多議論令人聯想到戊戌變法,當年失策而讓光緒失敗、六君子被殺;而今之失策令紫陽下臺、志士犧牲,芸芸眾生依舊為當穩了奴隸而慶倖。而後明目張膽化公為私的“改革開放”就更談不上超越,頂多只是爬升到“新洋務運動”,讓勝利的紅色“官倒”豪門望族放開手腳悶聲發財、強化獨裁。

猶如清末原旨在保皇的維新舉措畢竟推動了歷史的進步,本意為延長皇朝統治的改良竟然成為革命的鋪墊;中共的“改開”讓民眾獲得了啟動能量的空間,漸漸擺脫了被迫以官府為衣食父母的麻木狀態。通過體力智力的艱辛付出,中國勞動大眾創造出震驚世界的巨量財富,也漸漸恢復了自主的意識。例如孫大午等民間人士,就因為表現出“救星就是我們自己”的“主人翁”姿態,而為中共獨裁統治所不容、為中共的紅色宗教所不容。中共的宗教是“滅盡百家,封控萬眾、唯我獨尊、唯我獨存”、只允許它自己充任救世主的“党天下、黨上帝”一神教,自許具有操縱萬民的身家性命和思想意識的絕對權力,可以有權如耶和華一樣隨心所欲地屠滅城邦,甚至可以引發大洪水來消滅世上全部生物。他們的“共產主義”實在就是毀滅的魔道。

 

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宗教與原教旨的歐洲早期烏托邦共產主義全不沾邊,與馬克思主義的資本主義之後的歷史階段的共產主義論述也根本不同。中共的秘笈是列寧史達林加上秦始皇的暴力極權術,並參雜了匪氣十足的詐騙術、詭辯術——-毛華鄧江胡習所謂“思想、理論”的妄語胡謅。例如“民主“的專政、“消滅私有制”的巧取豪奪、鎮壓自由的“解放”、剝奪民權的“太平盛世”;這些都是死不要臉的流氓慣技。而中共最有“特色”的法寶就是反動透頂的痞子“革命”:誘拐脅迫愚民聚眾鬧事、開戰、搶劫、殺戮,”打土豪分田地“,掠奪和消滅有產階級,讓人民成為無權利無自由的無產階級,而讓中共黨霸火中取栗、篡奪政權、成為獨霸“紅色江山”的特權階級統治者。

明眼人不難看出,中國的問題,根本上是文明與野蠻的競爭。極權專制也可能組成有效的國家機器、施行有益的開明治理,但它不可能擺脫特權的原罪和捆綁,不可能徹底改變它與人民的主奴關係、敵對關係,不可能因應文明的核心價值—–自由。專制主義的生存基礎是野蠻的征服、掠奪、控制、奴役、殺戮,以及從物質到精神上對文明的破壞。蒙元、滿清對中原的野蠻踐踏令中華文明進程大倒退,而中共的罪惡甚至遠超元、清,因為它除了殺伐掠奪的兇殘更甚,還加上了史無前例的對人身、人命、人格、人腦的無所不用其極的控制,連它的師傅們——-從秦始皇到希特勒、史達林都得甘拜下風。單說對生育連同家庭、婚姻、戀愛、性生活、懷孕等全方位的控制,那本是一切生物的天然本性,卻統統劃入黨的管制之下,完全把人等同於牲畜或物件,不僅屠嬰數億、傷害婦女無數,更是對人類生命價值的否定。而這種種滔天罪惡都是中共紅色宗教的組成部分,它的發展軌跡就是文明的消失、人類的毀滅。


隨著歷史真相的揭露,中共的罪惡本質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許多民主國家的智者還由此領悟到紅色宗教對世界的毒化和威脅。西方文明正處在一個轉折期,紅教毒素引發的精神瘟疫連續爆發,民主與極權的世界大戰已經不可避免,這場搏鬥不僅是民主國家聯盟與中共–朝鮮–俄國–伊朗霸權軸心的較量,也是民主國家內部的正邪之戰。而這場搏戰的最終勝負,將取決於精神領域的生命價值之較量。是自由還是奴役,是生存還是死亡?!


我們堅信,罪惡必將受到審判和懲罰,正義必將獲得勝利和聲張,自由民主的太陽必將衝破紅色魔教的陰霾而光照大地。中國必將迎來一次偉大的歷史變革,其第一步無疑是徹底推翻共產專制政權,剷除特權,恢復主權在民的中華民國共和憲政。其次便是蕩滌共產主義一神教遺毒,厘清西方自由民主思想文化與百年來頹廢病態的社會瘟疫之區別,並從老、莊、墨、孔等學說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及孫文三民主義中提煉出新的普世文化,以振興中華、助益世界。

 

未來的民主中國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它必將是自由的,符合人性的國度,可以聽憑百姓打鼓伸冤、對柱誹謗、擊壤而歌。

**

【推特短文選】之十八

xiao an@xiaoj8380

 

  • 胡適先生神預言!胡適先生離開大陸時曾說:“大陸從此必成為一個流氓社會,人心糜爛,道德信仰無存,奢淫虛假並存,成王敗寇的流氓法則必貫穿始終,鬥與搶成為主旋律,權力與金錢成為行屍走肉的唯一追求,民族全體墮落,歷史再無榮光!” 這預言,准!

 

教會、社會、家庭、人     

熊焱 

 

今天下午我收到一位美國基督徒姊妹寄來的一個大郵包,我當然不認識這位基督徒,她也不認識我。她是寄給伊拉克前線的一位隨軍牧師,大郵包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東西,食品、用品、書籍、小女孩寄來的小畫冊等,琳琅滿目,還有一封短信: Dear Chaplain, It is our desire that you gave this care package to a US soldier with our love and appreciation for their service to our country.  每天美國人民寄來潮水般的慰問品,這是美國的傳統。一戰、二戰、韓戰、越戰到今天莫不如此。慰問品當然主要由家庭親人朋友寄給具體指定的戰士,除此以外教會寄來許許多多的慰問品,素不相識的教會弟兄姊妹寄來的許多慰問品和信件,送到前線,這裡負責的人隨機分發到各營,教會與軍人發生著真實的聯繫。我營中有許多戰士,收到過他們教會牧師寄來的聖經,鼓勵的信件和照片。有牧師還給他教會中的戰士寄來許多屬靈書籍,叫他除了自己閱讀以外,還自由分給其他的人;有些戰士就把書籍送來給我。有牧師寫一信來鼓勵戰士並關心他們的屬靈生活。 今年二月我與營長LTC B去他們的教會,看到大教堂的前面沿牆插滿了上百面美國國旗,我問這是為什麼?營長說,他們教會很大,現在正在伊拉克的戰士就有100多,每個戰士去伊拉克時就把一面很大的美國國旗插在前面廣場,代表他自己,教會的人就為他(她)經常禱告,這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營長還說,再過幾天,他也會把國旗送來插在這裡。總之,教會在美國是根深葉茂。我們會看到在美國這個自由的大社會裡存在一幅清晰的大圖畫:社會——國家——教會——家庭——個人。教會是多元社會、自由社會不可或缺的。用政治學的術語來說,這是一個自由社會所必須的,由於有教會的存在,社會不至於被國家機器所吞噬。 教會既是家庭個人和國家之間的屏障,也是自由社會之必須,同時也避免社會動不動就流向革命,揭竿而起,這是由教會的性質決定的,不過教會並不是人們通常所想像的社會的保守力量。在任何大變革的時代,教會總是身體力行,引領時代,在反抗專制的歲月裡,教會都起了關鍵的先鋒作用和中堅作用。因為教會按著上帝的旨意,乃是要人得自由,要社會得自由,要榮耀造物主。而一切專制統治,不僅是對人尊嚴的蔑視,首先乃是逾越造物主神的權柄,因為只有神才是真正的權柄,而神乃是叫人得自由,歸向真道並榮耀神。

 

自由之邦中華民國,是我心目中的祖國

 

                        顏純鉤 

 

執筆時是中華民國國慶日,借此機會祝中華民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筆者出生于大陸,三十歲移居香港,我在香港生活的時間,比起在大陸生活時間更長,我視香港為自己的第二故鄉。香港日子的前半,筆者與所有香港人一樣,享受港英治下的自由與法治,安居樂業;香港日子的後半,中共蠶食香港的價值,筆者與所有香港人一樣,備嘗苦澀與傷害,充滿創痛與無力感。

 

中華民國與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多次去遊玩,對臺灣的山水人文留下美好印象。近年來,臺灣對我越來越親切,越來越令我嚮往,我在感情上越來越與中華民國親近,愛臺灣人之所愛,恨臺灣人之所恨,我將自己視為一個精神上的臺灣人。

 

當年在蘋果日報寫專欄,我就公開宣稱,中華民國才是古老中國千年傳承的正朔。正朔是新年第一天的意思,延伸出來,代表新政權的權威,代表國號的正當性。

 

中華民國創建於19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創建於1949年,中共國是從中華民國之中生出來的,中華民國是更悠久的存在。

 

中華民國開宗明義走憲政民主之路,民國之初的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考試五院之設,一直延續到今日臺灣。在蔣經國李登輝等民主先賢努力之下,中華民國實現了真正的民主選舉,這一切都是中共國望塵莫及的,也是中華民國擁有廣泛民意基礎的原因。

 

中共國實行專制統治,中華民國歷經變革,打造成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度,在制度文明上,中華民國領先于中共國,優越于中共國。

 

中華民國以憲政民主﹑自由法治﹑市場經濟等先進的制度設置,與世界民主國家比肩;以發達的高科技和經濟實力,躋身現代先進國家之列;以人民安定富足的生活,繁榮多元的文化,開啟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代開太平”的局面。

 

相對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沉重與落後,中華民國是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目前可以達到的最理想的高度。我在精神上認同中華民國,視中華民國為自己的祖國,無須兩岸政府的核准,我認為是就是,別人認為不是,我還是。

 

中華民國立國111周年,從沒有像今日那樣萬象更新,充滿活力,也從沒有像今日那樣,受到世界上現代文明國家的認同和支持。隨著時局翻新,中華民國的未來只會更光明遠大,這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為之自豪與嚮往的大好事,身為中國人,我與有榮焉。

 

面對中共國的文攻武嚇,中華民國沒有退縮腳軟首鼠兩端,堅持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正當立場,立足於自己的發展,立足於與世界愛好和平國家的公平相處。中華民國從來沒有處於如此有利於自身存在的時勢之中,這是時代潮流所致,也是中共國多行不義的結果。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扶助之下,臺灣經濟民生蒸蒸日上,國防力量迅速提升,外交上如魚得水,朋友遍天下,往後就是如何積累和增值的問題了。

 

臺灣最大的問題在內部,島內還有政治暗湧,國民黨親中派興風作浪,自私的企業家為中共作內應。國民黨與民進黨爭奪執政權敗陣,轉而向中共乞憐,希望借中共的統戰力量改變島內政治生態,這是國民黨的無能與天真。

 

中共要的並不是和平,中共要的是臺灣的歸順,臺灣一日不歸順,中共就一日會動武,國民黨舔共只是自取其辱,損失更多民意基礎。反之,如果將對外政策調整為朱立倫的聯美抗共,國民黨就能扭轉政治上的被動局面,在經濟民生議題上與民進黨競爭,那樣成功回到執政地位的機會還會更高一些。

 

雖然保持現狀對臺灣最有利,但現狀的改變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全力推動臺灣加入聯合國屬下機構(近日加拿大議會全票通過支持臺灣加入WTO),日後必將推動中華民國加入聯合國,西方國家與中華民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也是順水推舟的事。中共倒行逆施,提升武力脅迫,臺灣人因內外形勢的互動,可能重新萌生獨立意識。臺灣會不會掀起新一波獨立思潮,那就要走著瞧了。

 

時機成熟,該發生的必然會發生,誰也阻擋不了。不管如何,我衷心祝願臺灣與臺灣人民,在精神上,我始終認定中華民國是我的祖國。

 

1912—1937:北京知識份子的生活狀況

 

徐敏

 

引言: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民國政局漸趨穩定,經濟進入黃金時期,財政經費相對充裕,物價便宜。作為知識擁有者和傳播者的知識階層,像大學教授、社會作家,其物質和精神生活,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

1917年9月,胡適初到北大任教,月薪260元。一個月後,月薪調到280元。他寫信報告母親說:“此為教授最高級之薪俸。”

胡適這樣滿心歡喜地告訴母親自己的收入,除了讓母親驕傲之外,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年的280元,具有相當強盛的購買力。

當時的北京生活便宜,拿租房來說,租一所四合院的房子,二十餘間房屋,租金每月不過二三十元,平均每間房每月的租金約為大洋一元。

一個教授家庭,只需每月拿出薪資的一百元來,便是很好的生活,可以租一座四合院的房子,雇用一個廚子,一個僕人,一個人力車夫;加上全家每日的飯菜錢不超過一元,便可吃得很好。合起來一算,月開支一百元足夠用了。

有些教授有投資意識,會用積攢下來的薪資,花幾千元購置一處房產,供自己居住。投資意識更強的教授,會購置幾處房產,用來出租。

1919年,在北京工作的魯迅經過多日奔走,在二環內八道灣看中了出售的羅氏宅院,決定購買。這是一座三進的四合院,占地約1300多平米,有正房20多間,另帶一些廂房。加上仲介費,共花了3675塊銀元。

魯迅在八道灣只住了四年,便因與弟弟周作人兄弟鬩牆,同太太朱安一道搬出了八道灣,另覓新居,在阜成門西三條胡同買下一座小四合院,400平米,有正房六間,廂房兩間,花費800元。大約是三個月的工資。

魯迅的收入,除薪資外,還有稿酬。買房對他來說,並不困難。

當年有個暢銷作家張恨水,他下筆快,產量高,創作的章回體小說不脛而走,大受歡迎,連魯迅的母親都喜歡看他的小說。他與世界書局簽約的文稿每千字8元,他只用了一部小說的稿酬4000 元,就買下了北京一座宅院,比魯迅在八道灣買的房子還大。

張恨水很喜歡北京的四合院,認為完全能與上海的花園洋房媲美。

洋房帶花園,固然是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但北平的大宅門,哪家不是七八上下十個院子?哪個院子不是花木扶疏?

那時候的名教授名作家收入頗豐,買房生活全無問題。一般的大學畢業生狀況也都可以。

 

譚其驤是燕京大學的碩士生,1932年從燕大畢業,在北平圖書館當了三年的館員,每月薪水60元。他同時又在輔仁北大燕京等大學兼任講師領課時費,每課時5元,一周上兩課時,每月能掙40元,3課時就是60元。譚其驤在北平圖書館幹了三年,他嫌當館員要按時上下班不自由,索性辭職不幹了,寧肯當講師專掙課時費。但也不願上課太多搞得太累。錢不夠花了,就寫點文章掙稿費,每千字5元,與上一堂課同價。

 

這樣的收入顯然不算低,只要每週上6課時,月薪就能達到120元。1919年李大釗任北大圖書館主任時,月薪也才120元。所以譚其驤覺得當圖書館館員工資低,而且還不自由。譚其驤顯然不知道,毛澤東在李大釗手下當館員時,月工資才8元,比譚其驤的月薪60元,少得不是一點點!

 

毛澤東曾經跟美國記者斯諾,談起過他在北大圖書館的這段經歷,他說:“李大釗給了我圖書館助理員的工作,工資不低,每月有八塊錢。”

兩人都是圖書管理員,工資差距懸殊,原因在於,譚其驤是燕京大學的碩士,毛澤東是湖南師範畢業的中師生。當時文憑高是很吃香的,所以20世紀初的學生,都要爭著讀大學,有條件的,都想出國留學。

當時,中國高等教育的收費相比而言是比較低廉的。根據江勇振撰寫的《璞玉成璧》裡引用的資料,1920年代末期到中日戰爭爆發以前,江浙地區中學一年的學雜費、膳宿費在52到130個銀元之間。而1917、1918年間,北大本科一年的學費是30元、住宿費15元、膳食費24元,總共是69元。

 

其中,住宿費在1922年調漲到25元,但學費仍然是一年30元。即使再加上膳食費方面的調漲,以及後來所徵收的體育費1元,讀北大本科一年的費用,還遠不到100元,比有些中學收費還低。

大學收費之所以如此低廉,是源於有政府的大幅補貼。1916學年度北大獲政府撥款45萬元,該年度學生總數為1503名,平均每生約300元。這就是說,北京政府補貼在每個北大學生身上的款項,是學生個人一年付出費用的四倍以上。

 

當時的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從事大學教學的教授和研究人員,更是國寶級的人物。其收入之豐厚,非一般人能夠想像。清華、北大等國立大學的部聘教授(由教育部下聘書),高的月薪五百元,一般都在四百來元。由學校發給聘書的教授,月薪也在二三百元之間。臺灣學者李東華1922年至1929年在北京大學執教七年,他在談到自己的待遇時說:“北大教授待遇最高薪每月大洋280元,也有每月260元或240元者。講師待遇按每小時5元計算。助教薪水大約每月五六十元至一百多元之間。我一進學校就拿的是最高薪。”

 

民國政府成立之時,就在宏觀層面上對大學教師的薪水作出明確規定,隨後則不斷加以細化、完善。1917年頒佈的《國立大學職員任用及薪俸規定》,將教授分為六級,最高達400元。1927年頒佈修正後的《大學教員薪俸表》,將教授分為三級,教師的薪水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如一級教授為500元。

 

這樣的收入,足以保證高知們在無憂無慮地從事教學和學術研究之外,還能享受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最典型的方式就是下館子、看電影、逛公園、打橋牌、逛

書肆、游名勝、聽戲曲、吟詩唱和以及進行學術討論等。

 

其中請客吃飯,蔚然成風,又不止于文化群體,就連達官貴人也樂此不疲。當時,各式飯館林立,彙聚天下美食。像東興樓、福全館、玉華台、會賢堂、六國飯店、長安飯店、豐澤園都是有點名氣的飯館,大都各有自己的當家菜。對於普通市民而言,當然無緣光顧,但卻是文化人經常涉足的地方。譚其驤回憶自己當年在北平吃館子的情形時說:“長安八大春,前門外煤市街山西館,西四同和居、沙窩居,東安市場森隆、潤明樓、東來順等,都是我們這等人常光顧的地方。通常魚翅席12元一桌,若酒喝得較多,加小費吃下來將近20元。魚唇席10元一桌,海參席8元一桌。”

 

周作人、俞平伯、胡適、顧頡剛、錢玄同、金岳霖、楊振聲、沈從文、梁實秋、吳宓、老舍、張恨水、朱自清等一批文人,都是當年在北平經常下飯館的食客。

 

周作人作為京派文學早期的核心人物,其身邊聚集了一批文化人,他們重要的活動方式就是在飯館聚餐。豐澤園、廣和飯店、臨湖軒、美菜館、東興樓都是當年文化人經常聚餐的地點。

除了下飯館,文化人的業餘文化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充滿了詩情畫意。其中聽戲就是一種十分高雅的文娛活動,許多文化人對中國傳統戲曲情有獨鍾。北京劇種豐富、名角眾多,恰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單以京劇而言,便有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筱翠花、楊小樓、馬連良、余叔岩等一眾名角。加之戲院眾多,聽戲就成了不少學者喜歡的業餘生活,如顧頡剛、吳小如等就是有名的戲迷。他們不但聽,還自己組織劇社,親自登臺演出。

 

風氣所及,一些青年學生,也癡迷戲曲。這些人缺乏收入,不能上大劇院觀看名角兒演出,就去天橋過癮。季羨林在清華讀書時,因為是窮學生,只能去天橋聽戲。

 

除卻聽戲、下飯館之外,逛琉璃廠和書肆也是文化人常去的地方。當時,琉璃廠及周邊的新舊書鋪,有近上百家。文化人大都嗜書如命,在經常逛琉璃廠和書肆的人群中,不乏魯迅、胡適、周作人、吳宓、聞一多、劉半農、黎錦熙、楊振聲、沈從文等人的身影。影響所及,不少年輕學子也經常光顧此地,樂此不疲。

 

北京周邊風景優美,名勝頗多,逛公園、郊遊遠足就成了文化人普遍喜歡的休閒方式。頤和園、萬壽山、天壇、故宮、香山、盧溝橋、圓明園、陶然亭都是輪番前往的所在。

 

茶座尤受歡迎。鄧雲鄉描述說:“北海茶座、公園茶座、太廟茶座,以及來今雨軒、上林春、漪瀾堂、道寧齋,都是有名的茶座、大茶座,還有多少小的、無名的,但都是文人學者構思、論學、寫作、閒談的最佳場所。那樣自由,那樣閒散,那樣寧靜,那樣舒暢……”

 

梁從誡回憶說,那個年代,是母親林徽因物質條件最為優裕的時期,“母親活潑好動,和親戚朋友一道騎毛驢遊香山、西山,或到久已冷落的古寺中野餐,都是她最為快樂的時光。”

 

如今,數十年過去,世道變化,天翻地覆。民國時期北京知識份子的日常生活狀況,已成為過往時代的一個縮影。當年的文化人,早已煙消雲散,大浪淘盡。正所謂“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參考資料:《1912—1937:北京知識份子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
【推特短文選】之十九

福運金剛@OngNiman

 

孫中山的“平均地權”,不是用暴力手段打土豪分田地 根據孫文寫的《民生主義》,他的辦法是讓地主自報地價,價格過高的徵稅也高,價格過低的建設徵用補償款也低 如果因為社會的建設改良,發生土地增值,就漲價歸公 形式上土地仍然在地主手裡,但是不讓地主搭乘時代發展順風車,當不勞而獲的土地食利階層

 

【推特短文選】之二十

反共救國@HeathGer408

16h

Replying to 

@hhllhhhhl

64建議看看辛灝年講的,說有幾個學生燒掉毛臘肉像反而被扭送公安局。我最開始知道六四,反而是感歎共匪真狠,對那些學生並沒有什麼感覺。反而是民國派對我震撼很大,以前一直很喜歡國民黨和民國,只是以為民國不好不敢喜歡,沒想到民國是那樣苦難又光輝的時代

 

告讀者

 

目前我們出版的紙質版《中國之春文會》雜誌,同時也推到網路上,並開始用各個平臺傳播。该杂志面向全球,我们特别赠送给相关研究机构;有影响力的头面人物;图书馆等。

 

目前我們印製紙質版雜誌的目的不是為了在市場上出售,而是以展示我們基本立場,作為腳踏實地做事的證物,以及以此聯絡朋友,尋找同道;一本雜誌的遞交,即意味著多了一位同行者。

 

我們正開始組建各地的團隊,將會及時反映進展情況。

誠摯的希望聽到同道的指正和建議。並歡迎來稿。

我們的網址是:https://rocgl.org 請擠點時間流覽,並提出寶貴意見請發到rocgongmin@gmail.com   

欢迎支持我们的同道,热心人士捐款支持:

  1. 邮寄支票: HOLY LOVE PARTNERS  

               19 Windsor Pl Albany ,NY ,NY 12209

  1. zelle  to :sqfu777@hotmail.com  chase 

 

中國之春文會(第三期)

~~~~~~~~~~~~~~

編 撰: 文會 編輯組

封 面: 小兵 

裝 幀: 脈望

聯 系:victory.wethepeople@gmail.com

 

出 版 :美國麓鹿出版社 lulu press,inc  

社 長: Bob Yong  

地 址: 627 Drvis Dr ,Suite 300 Morrisville NC27560  

網 址: www.lulu.com

電 話: (844)212 0689  

出 版: 2023 年 8月 第一版 

印 刷   美國麓鹿出版印刷中心 

ISBN    

購買:www.lulu.com/中國之春文會

www.Amazon.com/中國之春文會

www.BARNES&NOBLE/中國之春文會

 

Deals for You and Your Readers Save on your own purchases or share these  deals with your readers to drive more sales of your books.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