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春(文會)第五期 

中國之春文會  

ARTICLE ALLIANCE FOR CHINA SPRING

中華民國一一月 

                      (第期)   

                   

 

編 撰: 文會 編輯組

  編 委:(按拼音第一音排列)

 

 程幹遠 封從德 傅申奇 孔識仁 林牧晨 任松林 孫  雲 

 

 天开景  鄔萍輝 吳  倩 徐英朗 羊    子 張偉國 鄭  源 

 

  

 

                                

美國麓鹿出版社

www.lulu.com  

 

目录

【公民議政】

唯有中國國民革命才有可能創建一個新中國—————–辛灝年/03

反共復民宣言—————————————————公民聯盟/09

辛亥,一場偉大轉型的起點———————————–佚名/10

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六)———————————–黃吉川/13

中華民國是中華民族的國————————————-公方彬/17

民國不是打出來,而是談出來的—————————–傅國湧/26

【先賢忠烈】

淚灑南嶽祭忠魂——————————————— –張傳林/33

【信仰與政治】

辛亥革命對基督教的開放————————————–張化/36

【國際縱覽】

俄烏戰爭不論輸贏 習近平親俄路線都面臨災難————-胡亥/40

哈馬斯能代表巴基斯坦嗎?———————————–殷罡/43

【憲政議題】·

憲政簡介·連載之四.五—————————————–丁毅/49

組建中華議政會(大陸)倡議——————————–傅申奇/57

【知識份子】

百年之大變局真的要來了————————————-施化/61

【民國記事】

胡適與陳光甫————————————————–張書克/64

不該被遺忘的“臺灣經濟總設計師—————————言九林/69

我們想譲你們知道的是—————————————黃澎孝/74

【九州觀察】

網路資訊彚編————————————————中華議政會/60

【推特短文選】

推特短文選十二條——————————————-少年郎等

告讀者———————————————————编辑部/89

版權頁——————————————————–出版社/90

 

       唯有中國國民革命才有可能創建一個新中國

辛灝年 

 

今天,爲辨別“誰才是真正的新中國”,我的講演將分爲兩個大的部份:一個就是國民革命和中華民國,另一個就是共産革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爲,不用諱言的一個歴史史實就是:在近代中國,曾出現了兩個革命。一個就是孫中山先生發動和領導的中國國民革命,這個革命在一九一二年曾創造了中華民國;另一個不待言便是中國共産主義革命,這個革命又在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大陸創建了一個“馬列中國”,其國號曰: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要辨別這兩個中國,究竟誰是新中國,便要辨別這兩個革命,究竟誰才有可能創建一個新中國。所以,在第一個大問題裡面,我首先要講的就是:“由孫先生所發動的中國國民革命,究竟能不能創建 一個真正的新中國?”

  

第一,衆所週知,中國國民革命的第一個原因,是“王朝衰亡”,即已經綿延了二百餘年的滿清王朝,已經走向了它最後的衰亡期,第二個原因,是“制度衰變 ”,也就是已經産生、發展、綿延、維繫了兩千餘年的中央集權式君主帝制,已經 走向了它最後的衰變期。第三個原因,是“強國欺淩”,就是東西方列強、甚至包括那些民主列強們,都在用堅船利砲和鴉片毒品來欺侮我們和毒害我們,而清政府 卻無力自保。第四個原因是清政府一再地拒絶了政治改良的要求——既以殺頭的辦法,拒絶了以康梁爲代表的政治行爲改良;又用欺騙的辦法,鎮壓了立憲派的制度改良要求。從而造成了人民、包括改良派的最終絶望。正是上述原因,早期曾爲朝野“公棄”的孫中山革命,才終於獲得了天下“共擁”。一場不可避免的國民革命 ,即民主革命,也就因此而爆發起來了。  

 

 第二,革命是不可以沒有理的。中國國民革命的理,就是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我將在後面詳細談到三民主義的歷史正確性、政治科學性和現實必要性, 以及它在世界政治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在這裡我只想說:主張“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的三民主義,不正是三百餘年來全世界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和各個民族的人民所共同追求和一再追求的根本方向嗎?這個始終順乎世界自由民主潮流的思想和理,又有哪一點是不對的呢? 

 

 第三,大家都深知,既是革命,就有對象。無這個革命將採取和平、暴力、 或其它的任何形式。那麼,中國國民革命的“物件”是什麼呢?一言以蔽之,它的 物件就是腐爛的滿清王朝和已經走向了末路的君主帝制。顯然,這個物件沒有錯。 

第四,革命不僅要有物件,更要有目標。而中國國民革命的目標,就是要創建 一個民主共和的新國家,即亞洲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現在,在我們明白了中國國民革命的原因、理、物件和目標之後,我們已經 可以說:由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中國國民革命,是完全有可能創建一個新中國的。

 

南京國民政府非因腐敗而失敗

不幸的是,剛剛贏得了一場偉大民族戰爭勝利的中華民國,及其執政黨中國國 民黨,轉眼就迎來了一場更加血腥、更加殘酷的內戰──這就是中華民國的第二大 歷史階段﹕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的內戰時期。顯然,這是中華民國最為悲慘的一 個歷史時期,因為她在這一場內戰中遭遇了慘敗;這又是後來的蔣介石和中國國民黨萬口莫辯的時期,因為“牆倒眾人推”的人間邏輯,又使得人人都只想在失敗者那裡尋找他們活該失敗的原因。因為諸如“成者王、敗者寇”和“勝利者才是正確的”這樣一些“名論名言”,已經左右了幾千年的人心。猶如史達林後來表揚中共領袖劉少奇所說的那樣﹕“你們是勝利者,你們就是正確的。” 

  

然而,勝利者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成功者未必是“王”,失敗者未必就是“寇 ”。就算成功者是“王”,也不見得就是一個好“王”,也完全可能是一個壞“王 ”,或是一個真正的暴君。就象三個匪徒劫持了一架飛機,我們能說,成功的劫匪便一定是正確的,而被劫持的數百位元乘客就一定是錯誤的嗎?再如,一個文弱書生被幾個小流氓在大街上將他打翻在地,不獨滿臉是血,而且遍體是傷,還被踏上了幾隻腳,於是我們便一定要認為,只有那幾個勝利了的小流氓才是正確的,而那個書生便一定是錯誤的嗎?我們就不說列寧、史達林直至所有共產國家的大大小小的專制君主們了,他們又有哪一位不是用陰謀和殺戮來為自己鋪平權力道路的呢?他 們又有哪一位元不是錯誤的、甚至是極端罪惡的呢?   

因此,如果我們願意從最基本的歷史事實出發,來重新研究和評判一下一九四 五至一九四九年的中華民國,我們立即就會發現,中華民國恰恰是一個正確的失敗 者,而不是一個活該失敗的不正確者。這是因為﹕ 

 

第一,誠如我在上面所說的那樣,一九四五年的中華民國南京政權是一個擁有 合法權力的政權。   

 

第二、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中華民國及其政權,又是一個剛剛贏得了外 戰、就立即開始迅速推進民主憲政的國家和政權。歷史的事實是﹕抗戰期間,國民 黨和國民政府不僅在實際上已經開放了黨禁,結束了訓政,而且已經數度徵求國民 的意見,修改了一九三五年草擬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並為了在戰後迅速推行憲政,在戰爭期間發展民主政治,竟在戰爭術狀態下相繼成立了國民參政會、憲政期成會和憲政協進會等誌在推展民主憲政的機構。歷史的事實是,抗戰尚未結束, 國民政府就已經宣佈要在戰後一年召開“制憲國民大會”,抗戰剛剛勝利,國民政府就立即邀請已經發動了內戰的中共,進行了“雙十會談”,簽訂了“雙十協議” ,召開了真正的“政協會議”,通過了民主建國的各項決議。一年後,又踐諾召開了“制憲國民大會”。並為了能夠邀請中共參加會議,三次推延會期。特別是通過了一部真正民主的“中華民國憲法”。這部憲法,尤將“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 、各黨派平等合法化和各級考試和監察官員必需超越各黨派”的條文,正式地寫進了這部憲法,從而將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誕生以來,歷經三十餘年坎坷歷程才終於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真正具有了根本的民主性質。誠如胡適之先生所言 ﹕“這是一部比美國憲法還要民主的憲法”。

 

雖然,戰後迅速推進的民主憲政進程 ,又被迅速地毀滅在中共所一心要點燃的戰火之中,但是,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 的中華民國,正因為是一個曾奮力抗戰救民族的國家,還因為她是一個在戰後立即開始推進民主憲政的國家,所以,她才是一個正確的失敗者,而不是一個活該失敗的不正確者。此其一。   

 

其二,雖然中華民國不是一個活該失敗的正確者,但她還是遭遇了淒慘的失敗 。那麼,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我以為,中華民國在內戰中失敗的原因有這樣根本的四條﹕第一是日本帝國的長期、並且是瘋狂的侵略。這一場戰爭,不僅將中華民國的國底打空了,而且將中華民國打得遍體是傷,滿身是血,也就是說,打贏了戰爭的中華民國,自己實際上也已經打垮了。特別是由於中共在抗戰時期執行了不抗日的陰謀擴張策略,勝利了的中華民國已經不再是戰前那個已經獲得了基本統一的國家。戰後的中華民國,已經是支離破碎、肢體不全,國家和政權早已出現了分裂的悲劇局面。何況,戰爭不論是對於戰勝國,還是對於戰敗國,都只能造成“創傷”,而不能造成“創強”。 就象大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對降清的明朝大臣們所說的那樣,“大清絕不是得自於大明,而是得自於闖賊”。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共產黨的天下絕不是得自於國民黨,而是得自於日本的侵華戰爭。”因為,最有力的證詞,莫過於毛澤東曾感激涕 零地對他的日本客人左左木更三所說的話了。他說﹕“應該給你們發一個大大的獎章,因為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至於周恩來所言﹕“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中國的革命至少要推遲五十年才能成功。”他所說的革命,自然是他們的共產革命; 而他所說的五十年後,則已經是他們的工人階級祖國──蘇聯崩潰的時候了,更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血腥鐵幕已經被徹底揭穿的時候了。如是,中國的共產革命, 還有成功的那一天嗎?  

 

中華民國在內戰中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蘇聯長達二十八年的蓄意顛覆”。這是胡適之先生的話。這句話道出了一個真理,就是我們的祖國不僅有一個惡鄰日本曾公然地侵略了我們,而且她還有另一個惡鄰蘇俄,它不僅公然地侵略過我們,而且在長達二十八年的時間裡面,命令並直接指揮中國共產黨武裝顛覆中華民國,不達目的絕不甘休。我將在講演的後一部分,詳細地說明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中華民國在內戰中失敗的第三個原因,則是自辛亥之後直至一九四九年,因外患連連,內亂頻仍,而造成土地和農民問題未能解決,從而為中共在西方共產主義革命這個誘人的旗號下,發動一場傳統型的現代農民造反,造就了相當的社會基礎 。因為早在一九二六年一月,史達林就在他給中共的指示信中說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就是農民革命,中國共產黨成就的大小,就要看中共能夠掌握多大的農民武裝力量。”而毛澤東在抗戰期間就更是一再地告訴他的黨人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就是農民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就是農民戰爭。” 

 

中華民國在內戰中失敗的第四個原因則是,中華民國雖曾獲得過名義上和形式上的統一,或者說是初步的統一,卻沒有完全獲得實質上和根本上的統一。或者說 ,北伐之後開始逐步走向統一的中華民國,雖然逐一地戰勝了殘餘軍閥的武裝叛亂和中共的武裝叛國,但是,正是後來那一場曠日持久的衛國戰爭,竟使她的統一進程遭到了夭折。在中國大陸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國民黨起義將領》一書中,所 記述的十九位著名的國民黨叛將,就有十六人出身於朝附夕叛的封建地方軍閥,而非真正的國民革命軍;其中有一人出身黃埔,但卻是長期埋伏在黃埔和國民革命軍 中的中共地下黨,他就是策動川軍叛亂的郭汝瑰;另一人則是北伐時期曾與中共暗合的左派軍人程潛。 

 

我承認,中華民國在內戰中的失敗,當然還有更多的原因可以追尋,特別是中國國民黨和蔣介石先生所曾有過的嚴重錯失。但是,反思一九四五和一九四九年的內戰,上述四條,應是她失敗的根本原因。  

 

其三,我知道,當我敘述了中華民國在內戰中失敗的主要原因,卻未提及國民黨的腐敗,一定會令人感到,講演者有袒護國民黨之嫌。因為,在一九四九年之後 ,幾乎全世界的歷史學家都因“牆倒眾人推”這一句老話,而指責“腐敗才是國民黨失敗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至於勝利者中共,就更是要以腐敗和反動,來給國民黨的失敗定罪了。雖然,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的國民黨確曾腐敗過 ,甚至在內戰和走向戰敗的過程中,迅疾地變成了一個腐敗的政權,但是,我仍然要堅持的是,國民黨卻不是因為腐敗而失敗。我的理由如下﹕  

 

 第一,就象革命一詞,不能概括所有的革命一樣;腐敗一詞,也不能包攬所有的腐敗。我姑且不說,今日中共的腐敗早已越過了當年國民黨腐敗的百倍、千倍和萬倍,我單單要問的是,為什麼連中共都承認,從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內戰開始之間才迅速腐敗起來的國民黨,奈何只腐敗了短短的四、五年,就失敗了?相反, 當今那個早已經偷偷腐敗了幾十年的中共上層統治集團,和現今也已經公然和瘋狂地腐敗了至少二十年的中共層層統治集團,卻為什麼至今不敗?甚至還要被海外的某些華裔學者捧上了天呢?直至說中共永遠也不會垮臺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國民黨政權是被共產黨已經足足準備了八年的內戰打垮的,就不說蘇聯的蓄意顛覆和全力支持了。所以,只要設想一下,如果在今日的中國大陸,已經有一支旨在打天下的造反大軍,正在為奪權席捲萬里關山,只怕中共及其政權早已成為“史話了”了 。據此,我才敢說,腐敗不是中華民國南京政權在內戰中失敗的必然原因、根本原因和唯一原因。   

 

 第二,同為腐敗,中共是制度性腐敗,而國民黨及其政權在戰後和內戰中才迅速發展起來的腐敗,卻為戰爭本身所造成。因為,抗戰的軍費,至一九四四年,就 已經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就經濟而言,這個國家就像是滅亡了一樣。由此而形成 的,戰時經濟的高集中,特別是通貨的急劇膨脹,又造成了物價的飛漲,中產階級的消亡,和人民生活的愈加艱難,也因而才造成了“軍人如不吃空軍饗,須有超人的克制;文官如不貪污,則需要相當的人格”這樣一種極其不利於國家的局面。然 而,這絕不是中華民國在戰後所獨有的腐敗現象。可以說,戰後所有曾參戰的國家 ,不論是打人的,還是被人打的,幾乎都出現了因通貨膨脹而出現的不同程度的腐敗現象。然而,祇因為別的國家都沒有立即迎來內戰的爆發,所以由戰爭而引發的腐敗,才會因經濟的復蘇和戰爭創傷的修復,而走上了正常的道路。然而,外仗剛結的中華民國,卻在剛剛勝利的那一天夜晚,就迎來了一場更加殘酷的內戰。中華民國依靠自己推進民主憲政和發展自由經濟來修補戰爭創傷、消弭通貨膨脹和根治腐敗的願望,亦終於隨著這場內戰的瘋狂爆發和痛苦發展,而成為泡影了。  

 

第三,古往今來,一個政權的腐敗,固有其不同的原因,但是,一個正在戰爭 中、特別是在內戰中走向失敗的政權,腐敗則無疑是它“忠實的伴侶”。這個伴侶 ,還會因為失敗的加速,而加速地腐敗起來。因為,戰爭只能使得通貨更加地膨脹 ,人心更加地絕望,社會更加地混亂。今日中共那些僅僅還處在擔心“亡黨亡國” 的大小官僚們,在八九年後就紛紛斂財留後路,送子女出國,轉移錢財到海外和 國內及時行樂的種種行徑,尚且已經造成了腐敗的瘋狂加劇,那麼,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正在內戰中迅速走向失敗的中國國民黨及其政權,所出現的腐敗加劇的現象,難道不正是由那一場內戰本身所造成的嗎?   

第四,誠如一位中國大陸留學生在網上攥文所言,近幾十年來,共產黨有的是時間吃喝嫖賭搞腐敗,國民黨則根本沒有時間遊山玩水搞腐敗。不說自一九二七至 一九四九,前後二十二年,外患內憂交相煎迫,甚至無一年、一月沒有槍聲。單單只說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的內戰期間,只因為外仗剛結,內戰已起,前方的戰場上正打得血肉模糊,而後方又到處是一片被中共挑動起來的“混亂和暴亂”。彼時 ,國民黨的黨政軍大小官僚們,其中的很大部分,倉皇維持尚嫌無力,又怎有大量的精力去腐敗它一番又一番呢?這位大陸留學生的高論,是否也可以作為國民黨非因腐敗而失敗的一條理由呢?   

 

當然,我們絕不可以為一個腐敗的國家、政權和政黨辯護。因為,由任何原因而引起的腐敗,都是人民所不能允許的。但是,在探討中華民國於內戰中失敗的原因時,我們卻應該據實而論。這樣,才能使我們真正能夠認識到中華民國在內戰中失敗的根由。而這個根由,就是曾贏得了進步,並曾戰勝了侵略的中華民國大陸政權,是被日本帝國、前蘇俄共產帝國和中國共產黨聯合起來共同打敗的。這才是歷史的真相所在。也才是歷史的應有回答。

(本文來自網站:《黃花崗》)

 

推特短文選之一

中華民國 中華保台反共複國黨 (政黨證字第381號)

@6PBqg6FWzk5HkRi

  • <中國民主憲政党成立緣由,轉推分享/資料由中華民主憲政黨提供>

 

“  中國民主憲政黨,歷經艱難險阻,堅持國民革命,以實現三民主義為宗旨,以實現大同主義為目的。基於三民主義,致力於建設中華民國為民有、民治、民享的社會,追求大陸地區自由民主、臺灣地區和平穩定,堅持富國利民之理想,固守自由民主之原則,厲行民主憲政之理念;建設中華民國為大同主義的理想國家,建設人類文明為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繼承孫總理中山先生、蔣總裁中正先生、蔣主席經國先生宏圖偉業;中國民主憲政党立志於促進大同主義千秋大業,謀求於人民福祉與人類前途崇高事務;艱苦卓絕,歷久彌新。奉行三民主義之宗旨,力行民主憲政之原則,追求大同主義之目標,始終如一。 

  中華民國111年10月,弘毅先生創立救國組織,於高壓強權之下秘密結社,是為中國民主憲政黨之誕生,由此開啟了追求大同主義之新征程。而後全黨同志勵精圖治,走過冰霜慘淒、歷經風雨洗禮。建立中國民主憲政黨,堅持党的理想信念,確立黨的奮鬥目標,強健黨的生命力,振奮黨的執行力。主動肩負歷史責任,推動中國歷史發展,改變人類歷史進程,在中國思想政治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提出大同主義,完成黨務再造,團結自由民主力量,完善三民主義理論體系,發起三項運動,創造出舉世稱羨的“泛藍經驗”,同專制統治積極鬥爭,為救國提供新方案。中國民主憲政黨,亦始終成為實現大同主義之主導力量,為民主憲政及民生福祉而奮勵精進。”

 

反共復民宣言

中華民國公民聨盟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族 “揖美追歐, 舊邦新造”, 終結了幾千年的皇權專制,確立民主憲政的道統法統,締造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雖歴經帝制複闢、軍閥割據、叛國內亂、外寇侵略等一繫列災難,仍然發展了民族經濟,理順了國際關繫。還用民族的血肉之軀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因蘇共和中共的陰謀顛覆,中華民國被迫退據臺灣。在臺灣,中華民國依然挺立,堅守法統,並以其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成就,傲然於世界民主陣營的前列。

 

反觀中華民國大陸淪陷區,在中共七十多年的統治期間,充斥著罪惡滔天的黑暗記錄,欠下了數以億計的血債。如今,中共已經是全球邪惡勢力的最大推手,也是全球災難的主要根源之一,更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當今發生的戰爭以及種種威脅世界和平的作爲,背後幾乎都有中共的影子!無情的史實和現狀証明,中共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最兇惡的敵人,鏟除中共這顆毒瘤是維護人類文明的必行手術。

 

今天,抗共、反共乃至滅共已成全球共識。對於明智的中國人來説,早日結束中國一黨專制已成共識。而進一步的思考,會順理成章地得出一個結論:重建中華民國是中共後民主轉型“既簡單﹑又方便的途徑”!

 

爲了早日結束中國一黨專制, 並力確保保後中共時代中國大陸順利平穩的轉型, 我們——一批“反共復民”人士,決心要在中國大陸,繼續實踐三民主義,恢複中華民國憲法,重建中華民國!使中國成爲維護世界和平的亞洲大國。

 

我們特發此宣言, 籲請所有認同中華民國的誌士仁人聯合起來攜手共進!共襄盛舉!面向中國大陸,組織革命機構,形成有效繫統,力挺各界民衆的抗爭行動,聯合世界盟友,結束中共黨朝,重建中華民國!

辛亥,一場偉大轉型的起點

佚名

辛亥,一場偉大轉型的起點

今天是一個極重要的紀念日。112年前,也就是1911年的今天,先賢們在武昌打響了推翻秦制君權時代、建立共和民權時代的第一槍。這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絶後的偉大事件,是一次偉大轉型的起點。

對於這場未完成的轉型,後世流行過一種反思,稱“革命打斷了改良”,認為辛亥革命不但革掉了清廷與專制,也革掉了更有價值、更有可能成功、社會轉型代價更小的的晚清立憲。該說法在中文知識界一度很有市場。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辛亥革命不僅無功,簡直可謂有罪。

在筆者看來,這種反思並無史實支撐。所謂的晚清立憲,早在武昌槍響之前便已死去——開辦學堂後,清廷仍下旨在教學內容上堅持搞四書五經,堅持搞以忠孝為本。編練新軍時,清廷仍以滿洲為本位。啟動官制改革的目的,則只是為了提升皇帝(太后)的集權程度。廢除科舉,更只是被內外局勢所迫而不得不有所表示(日俄戰爭在東北爆發、張之洞等督撫聯名上奏逼宮)。以上這些姑且不,單就慈禧太后臨終前夕的一系列佈局而言,如頻繁頒佈諭旨禁止紳商和學生“干預國家政治”,頒佈《大清報律》壓制一切不利於朝廷的言,出臺《結社集會律》打壓開國會請願運動,頒佈滿篇皆是“議院不得干預”的《欽定憲法大綱》……便足以證明改革已死掉。或者說,以擴張民權為方向的改革已被否決,清廷中樞要走的改革之路是重回秦制。之後立憲派在諮議局與資政院內開展種種抗爭,乃至發動集體簽名請願、上街遊行請願等活動,皆不能改變清廷中樞的決心。

直到武昌的槍聲響過,眼見動用武力鎮壓已告失敗,各地督撫也普遍持觀望態度之後,清廷中樞才在1911年的11月3日頒發《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宣佈放棄《欽定憲法大綱》裡的種種權力歸於皇帝與種種“議院不得干預”,來了一次一百八十度的全面改口:承諾皇帝的權力要“以憲法所規定者為限”;同意將憲法的起草議決之權交給資政院;同意將修正憲法的權力交給國會,同意將總理大臣的推舉權也交給國會,同意將其他國務大臣的推舉權交給總理大臣,同意讓皇族退出內閣和各省行政長官;同意海陸軍對內使用時要經過國會的議決;同意皇帝“不得以命令代法律”;同意皇帝不得與他國締結秘密條約,所有外交條約皆須經國會議決;同意國家的預算要經國會議決,同意皇室經費的增減要經國會議決,同意皇室大典不能與憲法抵觸。

可惜,這種慌不擇路下的全面改口誠意有限,而且已經來不及了。

“被打斷的改良”具體指什麼,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指清廷中樞願意搞的“預備立憲”,那麼這種改良理應被打斷。根據清廷頒佈的《預備立憲章程》與《欽定憲法大綱》,它所要搞的不過是一種新式開明專制,專制下的開明可遇而不可求,猶如風中之燭,是靠不住的。如果“被打斷的改良”指立憲派所要求的君主立憲,那麼武昌的槍聲並沒有打斷它,因為立憲派的政治要求與革命黨一樣,都是“興民權革專制”,是否保留君主反而不是核心問題——革命党人固然無意保留君主,立憲派也從來沒有堅持過必須保留君主。1911年之後,立憲派與革命黨也仍在繼續在為“興民權革專制”而努力,中斷並不存在。

事實上,在清帝國的最後十餘年裡,革命與改良並非彼此對立的陣營。有一種流行的常識認為,革命的全稱是“暴力革命”,改良的全稱是“和平改良”。這種區別,與我們長期習慣以手段而非以目的來劃分革命與改良,有非常直接的關係。但革命真的祇有“暴力革命”一種形態嗎?可不可以有不暴力的革命?當然可以有。如果改以目的(也就是具體的政治要求)來劃分革命與改良,不暴力的革命同樣也是存在的。

具體到清末,革命党人自然屬於革命派。在“手段劃分法”下長期被標籤為改良者的立憲派,在“目的劃分法”下也應歸入革命派。這個問題,梁啟超當年在與革命黨戰時便已表述得相當清楚。梁說,革命黨的政治要求是共和立憲,立憲派的政治要求是君主立憲,二者皆宣導民權反對帝制,故而皆是在追求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者,革專制而成立憲之謂也。無為君主立憲,為共和立憲,皆謂之政治革命。苟不能得立憲,無其朝廷及政府之基礎生若何變動,而或因仍君主專制,或變為共和專制,皆不得謂之政治革命。

梁還在戰中反復申言:自己絶不反對革命,惟主張有秩序的革命,不贊成“暴動革命”。所謂“暴動革命”指的是革命黨人欲以武力推翻清廷;所謂有秩序的革命指的是立憲派欲和平立憲,變數千年帝制時代為民權時代。

也就是說,一種政治運動革命與否,其實取決於它的政治要求當中有沒有變更政體、重造政治規則的選項。如果有,那就是革命;如果沒有,而僅限於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做一些修修補補,那就只能算改良。如果不但沒有變更政體的要求,還採取暴力手段取代現政權,那就只是徒增黎民苦難的改朝換代。總之,以目的(政治要求)劃分了革命與改良之後,方才輪到用手段(暴力或者和平)來劃分“有秩序的革命”與“無秩序的革命”。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會再糾纏“革命打斷改良”這種偽問題。

在清帝國的最後十年裡,與其說革命與改良是一種互相衝突的關係,不如說前者一直在為後者提供動力——開辦新式學堂也好,廢除科舉也好,宣佈預備立憲也好,體制內的改革派們每次上奏要求實施此類新政時,皆會提及革命黨人帶來的壓力,皆會將改良視為消弭革命的良藥。正如魯迅在《無聲的中國》裡所說的那樣:

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慈禧太后和她的繼任者攝政王載灃,正是這種無人拆屋頂便決不肯開窗的性情。清廷中樞頒佈《十九信條》答應開窗,答應轉型進入民權時代,便是在武昌起義已經爆發,清帝國的屋頂已被掀了大半之後。實可謂亡羊補牢,為時晚矣。

 

【推特短文選之二】

民國遺民2.0 節奏哥 ROC Restorationist

@Rocanticcp

  • 給許多歷史小白普及一下知識:

民國35年,臺灣人是和大陸人一起選舉民意代表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並按照這部憲法與大陸人一同選舉國大代表,組建的國民大會。

中華民國憲法因此成為兩岸唯一一部,經過全民合法授權的唯一合法憲法,臺灣主權歸全體中國人的中華民國毫無爭議,因為這是你們投票決定的

 

【推特短文選之三】

少年郎

@kAi6Op6tjkbAMQc

中國的事情必須是大陸人自己解決!中華民國大陸淪陷區從來就沒有人指望著盼望著你們臺灣人來解救他們與水深火熱!未來的事情一定是中國大陸南方會突如其來的如雨後春筍一樣的出現一些政治軍事強人勇敢的挺身而出挑戰豬頭🐷習近平匪幫!淮河以南各省會宣佈獨立,然後習近平攻打南方,然後一敗塗地,恢復民國!

 

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東亞大國風雲變幻難測

 黃吉川

立處東亞的臺灣,因立場不同,而產生內部分裂,有人親日親美,有人疑美日而親中,雙方很難達成共識來保護自身的共同利益。

前言

隨著國際疫情之後,全球的政經局面已更加緊繃。美國為控制通膨而不斷加息,導致熱錢回流美國,資金大量撤出中國。加上歐美聯手進行供應鏈轉移,所以中國的外資產業不斷萎縮。對岸中國在習近平主政下,已面臨政治經濟的極大危機,而臺灣及美國正面臨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所以美中臺間的未來走向,已成為國際間極大的熱門議題。大家都在擔心,中國是否會以武力攻臺,來轉移國內的予盾。有人認為中國內部的問題嚴重,所以無力向外進行戰爭,以免政權因戰事不利而跨台。然而立處東亞的臺灣,卻為認同問題糾纏族群黨浱立場不同,而產生內部分裂,有人親日親美,有人疑美日而親中,雙方很難達成共識來保護自身的共同利益。現實上雙方雖以中華民國憲政為共同平臺,但統浱認為獨浱想借執政搞法理臺獨,而獨浱認為統浱想借執政出賣臺灣的利益給中國。本文的目的,就是想借由歴史的角度來看,影響臺灣的三個大國是如何蛻變其角色,並因臺灣內部的民主改革的衝突,如何調整對這三大國的態度與認知。此回顧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目前的現狀是如何由二戰後的國際政治格局演變出來。

中國是如何由祖國變為敵國

在臺灣自稱的四百年史中,先是荷蘭再是明鄭,接著是清朝及日本殖民統治,爾後是二戰後的中華民國的統治。在清朝統治近二百年中,大部分的民變都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甚至到了1895年,日本殖民統治,武裝抗日也是心向中國。到1915年之後的體制內抗爭,也是以中國革命為學習的對象。所以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所有的臺灣人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種認同在文化上及政治上都自自然然,沒有任何爭議。

但因1947年的228事件,使得臺灣人對中華民國政府,開始產生強烈的排斥感。跑到日本及日後到美國的臺灣人,開始推動針對中華民國的獨立運動。跑到中國的左浱份子,則希望配合中共的解放戰爭,推翻中華民國政府。而在臺灣內部,國民黨政府則大力抓補共匪及臺獨份子,執行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所以一般臺灣人心中的「中國」絕對是五味雜陳,說是祖國未免太沉重了。這種心情只有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中共大力鎮壓示威份子,面對「國安法」的香港人,才能深刻體會「祖國」是敵?是友?的予盾心態。所以可以推估不同宗教文化的西藏人及新疆人,如何看待這些統治他們的「中國人」。

最反諷的是,當年反共最激烈的國民黨官僚,幾乎全部放棄反共立場,跑到對岸去附和中共的統戰宣傳。退一萬步而言,如果心懐中國,則西藏與新疆的人權該不該關心,中國維權人士該不該幫助,中共党官僚控制所有社會機構該不該譴責。好像中臺之間,只有臺灣問題,而中國大陸非常完美沒有任何問題,以這種方式在臺灣號稱自己是「中國人」,請問要臺灣人如何看待這羣人,這是那一種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四維八德中的那一種義理?或者論語孟子中的那一段話可以表彰?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對峙之際,除了中共的暴政史外,國民黨放棄其號稱「自由中國」之理想,無形中讓臺灣人看破手腳,使得「中國」之意義,喪失其道德崇高性。古人言:「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這不正國民黨人士不斷強調中華古文明之教誨!而現今中國軍機艦隊天天繞臺軍密集攻擊臺灣,這不叫做敵國,不知如何稱呼?

日本是如何由前殖民帝國變成最友好的國家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以戰敗國的身份,接受盟軍的統治。其在中國的軍隊,其命運各有不同,如在東北的關東軍大部分被蘇軍俘虜,當中少部分被蘇軍改造,負責操作日本戰車大炮,幫助林彪打中共的解放戰爭,其餘的徑送西伯利亞勞改。而在中國本部軍隊,大部分被美軍接送回日本,某些高級將領投靠蔣介石,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直到國民黨軍退守臺灣,他們仍盡力幫助蔣介石,當中「白團」的事蹟,最為有名。1950年後,中華民國和日本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國民黨政府用「以德報怨」的姿態對應日方政府,日本則依美國的態度來和臺灣來往。而當年統治臺灣之日本殖民政府官僚,幾乎沒有任何聲音,好像戰後臺灣已清除日本所有的統治遺跡,臺灣人和日本人想要共同遺忘那一段歴史,而那恰恰是我們父執輩當年的生活經驗。日後在臺灣國民教育中的歷史課本,都以中國八年抗戰的血淚史取代之。研究東亞史的專家,都很好奇,韓國和臺灣都曾經是日本的殖民地,為何兩地的人民對日本的差異會如此的巨大?簡單說,那是因韓國在美軍或蘇軍支持下的政府都是抗日份子所主導,所以抗日成為他們宣傅政治正當性的源頭。而臺灣當年的抗日份子,大都在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布時期,被國民黨政府殺的差不多。如蔣渭水的後代,很多人投向中共而被以匪諜罪處死。林獻堂有感於國民黨的專制獨裁,避走日本,想其曾為「祖國事件」,被日本浪人打巴掌公開羞辱,真令人有隔世之感。

而親日的辜振甫、林熊祥、許丙等人,在228事件前,陳儀政府就誣陷他們勾結日本軍方密謀臺灣獨立,早被立案收押(無非是想詐財)。等事件結束後不久,才釋放出來。此時他們已如驚弓之鳥,只能向國民黨政府宣示效忠,當中辜振甫是最典型的代表,唱平劇、續弦辜嚴倬雲(嚴複孫女)等等,他們敢言多少日治時期歴史典故。所以中華民國政府的抗戰史,是政府的調性而非民間的版本。等到1972年,日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雙方已無官方來往。而對日的抗戰史,也被對岸竄改重寫匯入其解放戰爭的前奏曲。此時雙方的民間才在文化經濟領域私下增溫交流。所有第三世界的後殖民論述,在臺灣的政府與民間都嚴重缺乏。抹去那一段看似不愉快的歴史經驗,日本殖民政府殘留下來的官方建築,全部成為藝術建築深受臺灣人讃歎,民間對日友好的態勢逐漸抬頭。

晚年李登輝在和司馬遼太郎的對話中,將日本傳統中的武士道精神,重新推銷給日本政界人士,所以安倍晉三馬上因應而全面友臺在其被刺殺前的名言:「臺灣有事即是日本有事」,暫態成為執政自民黨政府的對外政治及軍事主軸。在美國主導重返亞太合圍中國的大戰略中,日本成為最重要的核心大國。日本現成為臺灣周邊最親近的盟國。這在1945年二戰結束後的臺灣人或日本人,都是無法想像得到的事情。

美國在亞太佈局的起起落落

二戰結束後,美國原來想在亞洲扶植中國壓抑日本,並以中國做為對抗蘇聯的同盟軍。但國共內戰打亂美國原先的佈局,到 194 9年國民黨大潰敗,美國想爭取中共同盟,故發表「對華白皮書」,宣佈放棄蔣介石政權。那時整個臺灣人心惶惶,但1950年韓戰爆發,局勢逆轉,美國宣佈重新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第七艦隊巡航臺灣海峽。從那時起,臺美雙方可謂是重回蜜月期,二戰中軍事情報合作管道重新熱絡拻複運作。美國的軍事及經濟援助,幾乎撐起臺灣政府的半邊天。韓戰打到1953年,美國在亞洲防堵共產黨擴散的決心更加強大,而那時的焦點,正慢慢走向中南半島的越南。此時的蔣介石認為美國為打越戰,必將日漸需要臺灣的補給與奧援,1954年臺灣和美國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並通過美國會武裝保護臺灣的法案。

從1955年起美國即開始介入越南戰爭,從艾森豪、 甘乃廸、詹森、到尼克森四任總統,美軍越介入越深難以自拔,駐軍最高達 55 萬人。等到尼克森1969年上任時,美國因越戰而大量耗損國力,除戰場失利外,國內反越戰的青年運動,幾乎撕毀整個美國社會。尼克森總統開始做一戰略的大轉移,退出越南戰場,爭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同盟,共同對付對蘇聯。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蔣介石發表「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季辛吉密防中國和周恩來密談雙方關係。1972年,尼克森正式訪問中國北京,開啟亞洲政經局面的大變動。美臺間的關係進入風雨飄搖中。1975年,美國全面退出越南,南北越統一。1978年年底卡特總統宣佈,從1979年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和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斷交。可以說韓戰爆發,救了蔣介石統治下的臺灣,而越戰的結局,正是美國挽救了毛澤東文革後百癈待興的中國社會。1979年2月鄧小平送出了投名狀,發動一個月的懲越戰爭,美中進入了近四十年的蜜月期。在此期間臺灣發生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血案、及江南血案、民進黨成立、解除戒嚴、1991年全民直選總統丶到2000年政黨輪替。臺灣一方面成為亞細亞的孤兒,一方面完成民主轉型,成為全球的典範。

當蘇聯解體後,美國認為聯中抗蘇的戰略已完成,可以開始檢討和中國的關係。但2001年發生9 11恐攻事件,讓美國將國安焦點轉向反恐戰爭,中國成為不可或缺的盟友。如此美商、歐商、日商、臺商大量進駐中國,將中國打造成世界最大的生產基地,2010年中國G D P正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開始鼓吹中國2025計畫,試圖想彎道超車美國。美國開始警覺不對勁了。2016年川普上臺,開始發動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戰,當年禁止超級電腦技術輸入中國、2018年封鎖華為通訊設備、到2022年全面禁止高階晶片技術及生產設備進入中國。因臺灣在第一島鏈的科技及地緣重要性,美國民主及共和兩黨,爭相推出友臺方案。而中國正逢習近平上臺,大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事業,兩邊硬碰硬直接對上。臺灣正夾在兩大超級強國間而兵凶戰危。這種局面恐連近百歲的季辛吉也束手無策,所有美國中生代的國務院官員,全部將中國列為第一假想敵。東亞之危機更盛於1950年代之情境,而臺灣能抉擇的空間並不大,「維持現狀」成為唯一各方能勉強接受的方案。但問題可能不是大家想像的那般單純,而這只能留在下一篇文章中討論。

(此篇為黃吉川先生“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之六)

 

推特短文選之

大師兄1450

@dashixiong1450

「我將近五十年來之政治生活,深切認識共產黨乃是邪惡魔鬼,殺人兇手,所有威脅、利誘、欺騙、分化之伎倆,無所不用其極;尤其血氣方剛之青年人以及苟且偷生之徒最容易上當,一入圈套即無法自拔。」

      —

先總統經國先生忌辰悼念🙏🙏

 

中華民國是中華民族的國

公方彬

 

【多年來,許多人熱議如何在大陸重建民國,在引發共鳴的同時也自然引出各種批評,其中包括批評中華民國的種種缺失和弊病,認為中華民國並不完美,不值得推動其“光復”。此類見解顯然包含了對完美的理想國之追求,而其“完美”的主張又各不相同,例如主張聯邦、邦聯、分省獨立、按民族和族群獨立、按各自不同的文化、習俗、語言、宗教獨立、實行基督教或其它宗教或某種准宗教的政教合一政體等等。其實這些歧義者不難看出自己的主張也並不完美。須知人世間從來沒有、也永遠不可能有什麼絶對完美的人物與事物。在我們理想中,未來光復大陸淪陷區的中華民國當然不是完美的,正如1912年至今的中華民國之不完美,如美國與歐洲各國之不完美,如古今中外任何國家之絶不完美。我們主張回歸民國,絶不可能是主張重現軍閥割據、外寇入侵、內戰蔓延、民生凋敝等亂象;我們理想中的民國“祇不過”具有一個基本特徵:主權在民的憲政民主政體。僅此,就足以激勵我們為之獻身!】

 

(一)

梅花電視-光復之聲 2021年08月11日

 

中華民國的理想真的實現了嗎

 

中華民國的理想真的實現了嗎?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飄揚于臺澎金馬的上空,中華民國還政於民的承諾已經在臺澎金馬地區實現,似乎孫文當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度終於被實踐,證明孫文的理真的可行,運行的還不錯。

 

然而,中華民國理想真的實現了嗎?中華民國理想確實尚未實現;因為中華民國理想的基礎是中華民族,中華民國是中華民族的國,今天臺灣確實實現了民權主義與民生主義,但如果沒有以中華民族國族為基礎的民族主義,今天臺灣其實在局勢許可的情況下,是很容易以臺灣的名義自行建國,與中國切割,與中華民族切割,而這種現象的確是在進行當中。如果沒有了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我們不會再有中國。

我們不應該反對所有獨立的勢力,而這正是西方希望的。要有中華民族這個國族

的概念,才是完整的孫中山。孫中山自己解釋得很清楚,故吾黨所持之民族主義,消極的為除去民族間之不平等,積極的為團結國內各民族,完成一大中華民族。歐戰以還,民族自決之義,日愈昌明。吾人當仍本此精神,內以促全國民族之進化,外以謀世界民族之平等。

 

幸虧有中華民族國族的民族主義,否則推翻滿清之後,東北,新疆,西藏,都可以用民族自決的名義,在民國成立後的幾十年中獨立。而在抗戰歲月中,我們才能團結所有的中華民族共同抗日。抗戰勝利更證明,只有中華民族真正團結奮鬥,國家民族才能度過難關。

 

共產黨更提供了反證,因為他們是黃俄。在中共竊據大陸的期間,我們的確損失了外蒙古。

 

已經兩百年了,中國受到西方不公平的待遇至今持續著。孫中山在其文言版的民族主義說,夫漢族光復,滿清傾覆,不過只達到民族主義之一消極目的而已。從此當努力猛進,以達民族主義之積極目的也。積極目的為何?即漢族當犧牲其血統、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以誠,合為一爐而冶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如美利堅之合黑白數十種之人民而冶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堅民族主義。斯為積極之目的也。五族雲乎哉。夫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於同化力之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義,而為積極之行動,於發揚光大中華民族。

 

吾決不久必能駕美迭歐而為世界之冠,此固理有當然,勢所必至也,國人其無餒。這正是民族主義對外最大的目的。中華民族要團結發展,要共同在世界的舞臺上為自己爭平等,甚至超越歐美。

 

百年後的今天,中華民國理想,最簡單的說法是:中華民國是中華民族的國、民主憲政的國,所有生活在中國這塊土地的人們,依據憲法而成為中華民國國民的人們,都是中華民族,這個國族,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對外,中華民族與世界諸民族平等相待,並共同追求博愛的大同世界。

 

如今,阻止我們中華民族再次強大的是中共這個專制獨裁的政權,以及保共改良的漢奸叛徒,還有狼狽為奸的各種獨立力量。如果我們真的被拆散,西方外力將見縫插針,臺灣實際上受制於美國已證明此點。

 

確認中華民國理想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理想,臺灣已證明中國人值得實現民主憲

政,請勿再聽信各種不同重建中國的理,只有我們民族共同回到中華民國理想的道路。百年前我們先賢就已經同意過,甚至留下四六憲法給了我們。祇要我們團結一心,推翻共產光復民國,在大陸重建大中華民國,那中華民國的理想才可以在未來真的實現。

 

(二)

臺灣總統馬英九說,在中國大陸無法實現的國父孫中山的理想在臺灣都實現了。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表示“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臺灣”。在另一方面,臺灣一項最新民調顯示,有89%的受訪者表示臺灣是祖國,僅有5.7%的人認為中國是祖國。

 

“革命理想 薪傳臺灣”

在臺灣慶祝中華民國百年誕辰前夕,馬英九總統10月9日出席“百齡薪傳

——海內外聖火會師暨聖火傳遞路跑”活動時表示,100年前的革命帶來了完全不同的中華民國。他說:“今天臺灣所實施的自由、民主、均富的制度,對得起國父當年的革命,也對得起為我們國民革命犧牲、奉獻,不知道有多少千萬人的努力”。

 

*蔡英文之新言*

蔡英文的競選委員會總督導遊錫堃曾說“中華民國是虛構的”。蔡英文去年也曾指中華民國為流亡政府。但是蔡英文10月9日表示,中華民國在過去62年裡祇存在於臺灣,近20年來,從開放黨禁到總統直選,中華民國政府已經和臺灣的土地、和臺灣人民結合在一起了,所以絶大多數人民都能認同“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臺灣”。她說,遺憾的是現在執政者卻停留在過去的歴史上,國民黨傾向於“大中國主義”。

 

針對蔡英文的新說法,馬英九重申“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臺灣是我們的家園”。臺灣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表示,蔡英文願意認同中華民國是好事,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參選人本應如此,這也是國內主流民意,希望蔡英文不要再度改變。

 

*心目中的祖國*

在另一方面,臺灣智庫10月8日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9%的臺灣受訪者認同臺灣是他們的祖國,僅有5.7%的人以中國為祖國;在向外國人介紹國家時,有69%的受訪者會說“臺灣”,近24%的人會說“中華民國”;而對於“臺灣跟中國最大的差別是民主”這個命題,78%的受訪者同意,18%的人反對。對此,臺灣學者董立文分析說,這顯示民眾有強烈認同臺灣的歸屬感,多數民意認定“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藍營的親民党前任立法委員劉文雄表示,這說明,無藍綠,民眾對於身份歸屬有高度的共識。

但是北京認為,中華民國已經在1949年結束了,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待統一的一部分。例如中國大陸史學界最近出版的《中華民國史》儘管有所突破,但仍然說中華民國終結於1949年。

 

臺灣有些綠營人士認為中華民國確實結束於1949年,但臺北的國史館館長呂芳上等不少臺灣人說,這種說法不可接受。

 

(三)

劉大勝  2020-08-20

 

如何認知民國時期的社會生活變遷(摘要)

——讀《民國社會生活史》一書

 

巨變與漸變

自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各個領域發生了變化。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一為革命,二為改良。二者存在根本的區別,均對社會生活有重大影響,呈現巨變與漸變的不同。

 

就傳承性而言,民國與晚清的連接度高一些,這同樣因為革命的激烈程度不同。辛亥革命雖是革命,有著諸多的不徹底,直接影響了社會生活很大程度上延續晚清,只是多了民主自由色彩,崇尚西方文明的程度更深一些。49後斬斷了民國的發展脈絡,全面性和徹底性遠遠超過辛亥革命,真正改變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革命的主導者從來都是政黨,是政黨合法性的表現,社會生活的改變是其革命過程中的必然現象。《民國社會生活史》裡面有大量的描述。民國肇建,一紙政令就剪去了全國大多數人的辮子。“自由盡是新風尚”,整個社會生活崇尚著自由、民主、博愛、進步的氣息。敢有帝制自為之,全民共討之。但是,納妾、纏足、賭博、跪拜這些南京臨時政府明令禁止的陋俗,依然在社會上大量的存在,法令和政令很難消滅,並不是社會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可以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改良與革命不同,主導者可分為政黨或政府等上層建築,也可分為具體的從業者。上層建築的改良較之革命,激烈程度有所降低,依然屬於外力改變社會生活,不是社會生活的自然發展,結果多半不如預期。比如,《民國社會生活史》中所列舉的採用陽曆紀年和廢止中醫,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陰曆和中醫行之數千年,在城市和鄉村均有廣大的接受群體,非短短成立幾年、十幾年的民國政府所能徹底廢除。

 

改良的主導者還包括本行業的從業者,這類人熟悉本行業的基本脈絡、歴史傳統和發展脈絡,也明晰如何有限地進行改革。《民國社會生活史》同樣看中這類改革。無是婚慶禮俗、交通出行,還是休閒娛樂、社會交往,均是如此。社會生活的發展自身存在規律,任何改革都必須符合這個規律。政黨和政府機構採取的革命和改革固然對社會生活的改變產生劇烈的變化,但本行業有限的改革對社會生活的改變才是長久的、持續的、不間斷的。

 

進步與落後

《民國社會生活史》認為,社會生活良風美俗與悪風陋俗之分,良風美俗代表著進步,悪風陋俗代表著落後。歴史學者不是史料堆旁邊的看客,始終懷揣美好的希冀解讀歴史,肯定倡行良風美俗的進步行為,否定革除悪風陋俗的落後行為。社會生活的進步恰恰在於由悪風陋俗向良風美俗的轉變。

 

南京臨時政府存在僅有短短三個月,以雷霆之勢發佈了一系列法令和政令,進行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等方面的變革,希望借助政治的力量推動整個社會變革。禁纏足、禁鴉片、禁賭博、改稱謂、廢跪拜、禁止販賣人口、倡女權、易服飾、宣導自由婚姻等,成為一股時代性的社會新潮流。人民頭上的辮子減去了,心中辮子的陰影慢慢褪去;跪拜之禮被廢除,傳統的尊卑長幼受到很大的衝擊;民權的口號成為時代強音,完成了人民對皇權的祛魅。

 

民國代替清朝,誠然太過倉促,準備並不充分,仍然開闢了歴史新紀元。《民國社會生活史》導曾引述上海《時報》:“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製成,舊官制滅……”這帶有革命者和嚮往新生活的人的美好希望,沒有完全達到,卻代表著一種歷史的方向。

 

社會生活的變革有不平衡性和不均衡性,空間結構和各階層社會生活都是如此,這在《民國社會生活史》中詳盡述。相比於內陸省份、小城市、華界,沿海沿江省份、大中城市、租界的變化更迅猛;相比於鄉村民眾、城市基層民眾,城市民眾、城市知識份子、受過教育和教育程度較高的民眾社會生活更先進,這是一個總體特徵。

 

民國社會生活固然發生了太多的變化,進步的態勢也很明顯。但與世界其他先進

國家相比,步伐還不夠快,城市和鄉村還存在著大量的陋習,沒有得到根本的革除。中國整體的社會生活還是落後的,部分地區的停滯也代表著落後。

 

並呈與雜糅

民國社會生活的特徵是變革、變動、變化,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漫長的中國歴史、強大的文化傳統和專制主義已經滲入中國人的骨髓,鑄就成為一種文化心理,具有不易改變的慣性。社會生活是這種文化心理的具體呈現,一方面可以理解為保持中國傳統的努力,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排斥現代文明的頑抗。中與西、古與今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契合點,這是近代中國人尋找的目標,也是歷史學者研究時努力達到的方向。

 

《民國社會生活史》指出,中國傳統生活方式與西洋近代生活的矛盾、衝突、調適,是民國社會生活演進的基本趨向。具有東方特色的文化心理為中國人構築了最堅固的堡壘,阻擋著歐風美雨的侵襲和滋潤。無西方文明怎麼強勢進入,根深蒂固的傳統習俗很難改變,只有大規模的政治運動和長時間的潛移默化才可以發揮效力。這就造成了民國社會生活呈現“新舊並呈、中西雜糅”的特徵,既有新又有舊,既有中又有西。

 

該書第八章重點述了民初強力推動改正朔和採用陽曆紀年的努力。曆法上的二元社會確實存在,新舊曆法之間始終在調適,政府推行國曆與廢除舊曆的努力卻收效甚微。民間還是遵循舊曆,看重舊曆節日,只有政府機構看重國曆。曆法變革充滿複雜性和緩慢性,舊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文化內涵,並非上層建築的政令可以廢除。

 

傳統婚慶禮俗同樣如此,這在《民國社會生活史》也有述。隨著民國婚姻觀念的變化和一夫一妻制的提倡,自由戀愛、文明結婚、集體婚禮成為社會的新時尚。但是,傳統的婚禮陋習並沒有消失,童養媳、搶婚、鬧房、守節、納妾、溺嬰等在廣大鄉村還很盛行。哪怕是城市中的中產階級和富賈豪商,也可能沾染了很多婚姻陋習,這一方面源自家庭或者家族的壓力,另一方面源自自己沒有完全隔斷與陋習的關聯。

 

《民國社會生活史》既反對全盤西化,又反對抱守殘缺,而是宣導中國傳統和西方文明之間進行有效的連接,在變通調適之中尋找可能的突破點。既然無法割裂中國人與文化心理、傳統文化的天然連接,無法割裂歴史與未來之間的關聯,那就必須在引進西方文明的同時,充分地尊重傳統風俗,改變傳統中的悪風陋習,保持傳統中的良風美俗,與西方文明嫁接在一起。

 

最近幾年,社會上興起了民國熱,似乎民國一切完美無缺,充滿了美好,影響了一般讀者和部分研究者的認知。歷史的真實通常非常複雜,呈現多元的狀態,很難用好與壞來評說。任何讀起來痛快淋漓的書都是值得懷疑的,任何二元對立體系下的評判都是需要謹慎的。《民國社會生活史》客觀公正地為讀者呈現了一幅社會生活變遷的途徑,有效地冷卻了部分讀者心中的民國熱,讓他們以冷靜的眼光重新審視歷史,尋找未來之路。

 

(四)

 

當下中國,沒有哪個目標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具誘惑力和想像空間。這是一個可追溯至孫中山先生的老目標、老口號。但讓國人產生真切感及質感,還是因為取得了改革開放後數十年經濟發展成就。由於有經濟總量世界第二作基礎,中國才“最接近世界中心”,進而參與世界規則制訂。

 

一個民族應當有富於精神激勵作用的遠大目標,但在設定目標時必須廓清內涵,厘清關係,避免產生歧義,更要避免走彎路。要做好這一工作,需要在更加廣闊的時空中比較和求證。

 

有過歷史輝煌的國家,或許民眾都有或強或弱的重現輝煌的情感和欲望,但如何理解重現與復興,與價值觀、政治觀緊密相聯,這就涉及到復興什麼和怎樣復興的問題。通過復興而影響自己國家和民族,乃到影響世界者,首推歐洲的文藝復興,它開啟的是人類近現代文明史。如果說歐美國家引領世界文明前行長達五、六百年,至今不見終結,究其源頭和動因,一定是文藝復興。是那批智慧而又勇敢的思想家、文學藝術大師、科學家,以強烈的政治使命和文化使命開創出偉大的思想和文化運動。

 

那麼,文藝復興的本質特徵是什麼?是把現實拉回千年前?不是,他們是打破“神學一統天下”的局面,通過挖掘歴史文化精粹,實現古為今用,而“照亮此前一千年”。與此同時,引進其他民族創造的文明成果,為我所用,比如伊斯蘭文化中的科學成果。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創造了大量新的文明成果,保證復興運動中不斷有大量新質注入。比如,在政治領域,人文主義者們作出了新設計,馬基雅維利就提出真正的共和制度是不能世襲;評價政治制度的根本標準是“民意”;政治學要與倫理學分開,家庭的原則是講愛,社會原則要講優秀,等等。這說明,人文主義者們頭腦中的政治,已經不再是希臘羅馬時期的政治,而是一種創新發展了的新政治。所以,三大發力點支撐著運動的形成和發展,使精神重壓下的歐洲獲得新生,進而推動人類文明實現飛躍。

 

文藝復興的路徑和方法一定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啟發。要避免我們的民族復興簡單化、符號口號化,必須清晰其內容和實質,進而明確奮鬥方向和前進道路。可以斷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復興到歷史上的“最大版圖”,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情況可“復興”,土耳其復興到奧斯曼帝國,英國復興到“日不落帝國”,俄羅斯復興到蘇聯時期。復興到最大版圖,就意味著世界大亂。也不是復興到盛唐時期的“萬國朝拜”,藩屬簇擁,因為這也是我們一再批判的霸權主義。甚至不是復興到康乾盛世的巨大財富,因為這未必是分享和合作共贏的結果。

 

真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定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春秋時期的思想輝煌和盛唐時期的包容寬容。人類有三次思想繁榮期,西元前8世紀到2世紀,所謂“人類軸心期”;歐洲的文藝復興;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以至於正在發展中的資訊革命。到目前為止,中國祇參與了第一次,也就是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這是中華民族思想史上的唯一一次思想燦爛。沒有思想家的引領,中國就不可能走出更遠,上得更高。換言之,只有產生一批世界級的偉大思想家及其大思想,中華民族才具有引領世界的能力,民族復興才有世界高度和歴史維度。這就需要營造不亞於春秋時期的政治生態和盛唐時期的人文精神,尤其大氣和寬容包容。

 

第二,形成強烈的對人類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成果和普遍接受的核心價值的接納能力和內生動力。當今世界處於文化多元和政治多元,各個國家和民族都在創造獨特的文明成果。對於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制度下產生的文明成果,我們有一個怎麼看,特別是在多大程度上藉鑒和吸收有益成分的問題。經驗表明,僅以一己之力,或能滿足本國發展需要,卻無法引領世界。所以從別人那裡獲得營養,找到啟發,所謂博採眾長是正道。這就需要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上的突破,需要確立“開創文明”的新政治觀。當下應著力做的工作,是塑造國民的大國思維、大國胸懷,改變和消除“逢美必反,逢西必反”的極端民族主義與缺乏定力,特別是仰視西方,喪失自我的奴性;改變和消除階級鬥爭思維嚴重的極左思潮與摧毀一切高尚的虛無主義生長土壤和生存空間。只有這樣,復興的才是盛唐的氣度,而非晚清的狹隘。

 

第三,營造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和優良的社會生態,最大限度激發全民族的想像力、創造力,以新質力量支撐民族前行。創新是民族之魂,帶有根本性。創新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這應當是“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居首的根本原因。實現民族創造力的激發,並不僅僅表現在科研領域加大投入,更重要的是明確本質內含和價值尺度,提供寬鬆的政治保證,建設優良的人文生態。

 

從本質內含和價值尺度看。一種文化和文明如果不具有世界普遍適用性,就祇能是本民族的,儘管“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畢竟傳播和影響力有限,所以,我們創造的文明成果一定要有世界高度,具有普適性。換言之,如果我們的文化成果處於:政治文化一枝獨秀,民族文化停滯不前,人類文化無法企及,就不敢言世界文化引導力,因而不敢言崛起與復興。

 

從政治保證上看。所謂民族崛起,內含著民族成長,更反映為一種質的飛躍,並且是以世界為尺度的飛躍,實現飛躍需要整合從前的文化成果,更需要創造大量新質文化,並且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軍事所有領域。如此之繁重使命,要求寬鬆的政治環境作保證,否則就不會有更多人全身心投入。

 

從人文環境或人文生態看。我們有悠久的民族發展史,又是因為悠久而背負沉重的包袱,激發民族創新能力,就需要心靈減負,心靈減負的重點在重鑄造民族文化性格,努力弱化功利主義和官本位,引導全民族找到人生的更大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保證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上的昇華。筆者一再強調“反腐是一場民族靈魂救贖行動”,著眼點即在於此。相信,反腐與轉變作風長期堅持,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必將發生根本變化,進而一個智慧、擔當的民族將生成起來,這是可期待的。

 

推特短文選之五

中華民國國黨:

民進黨在立法院的提案,「中國」通通不見了,只能稱呼為「大陸」,國民黨團總召傅昆萁,對提案文字審查,只能稱對岸為大陸,好幾位民眾受訪,聽到第一反應,都秒問「為什麼?」,並說:「現在好像比較多是用中共國吧。

 

【推特短文選之六】

綠黨們最怕的不是中共,是中華民國憲法。 中共最怕的不是台獨,也是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大地唯一經過民選立法機構通過的憲法,是我們光復大陸重建民國之本。

 

民國不是打出來,而是談出來的、對話對出來的

                                                    傅國湧 

 

民國不是打出來,而是談出來的、對話對出來的。如果說“剿撫並用、以撫為主”只是傳統的老辦法,那麼,走到對話桌上,以和平談判來解決政治危機,就是前所未有的新辦法,在中國歷史上尚無先例。辛亥時期的民謠《海上光復竹枝詞》反映了當時情景:“議事廳前頗認真,安排西捕辟行人。同居一國開和議,今日君民勢已均。”

 

但和談也非易事,紫禁城裡的驚恐、保皇派的荒唐、立憲派的穩健、革命黨的激進、北洋派的實用……這眾多支流,在一片喧鬧中各有目的卻殊途同歸,最終達成共識,匯入“共和”之河。

 

保皇派的主張:以孔子後裔為帝

 

在川西華縣,小學生每逢朔望要向石印的慈禧太后、光緒帝畫像行三跪九叩大禮,後來又要向著攝政王抱著六歲宣統皇帝的像行同樣的大禮。

 

1911年11月7日,以翻譯《天演》而影響了一個時代的留英學生嚴複冩信給莫理循(發表於《泰晤士報》),充滿憂慮地說:他們(南方革命黨人)允許目前這個王朝在法律上存在呢,還是乾脆將其廢除代之以中華共和國呢,還是他們相互戰鬥直到最後,而以一個中國的波拿巴為最終結果呢?現在沒有人敢於預言……最好的情況是建立一個比目前高一等的政府,即保留帝制,但受適當的憲法約束……可以廢黜攝政王;如果有利的話,可以迫使幼帝遜位,而遴選一個成年的皇室成員接替他的位置。

 

宣統帝是個幼兒,在清朝隕落的時刻,這是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當時有人提出以孔子後裔為皇帝的想法。11月30日,張謇冩信給湯壽潛:昨有美人詹美生來言:中國今日政體似尚以君主為宜。若不願滿人,何不舉衍聖公,而總理為之辦事?

 

12月16日,日本公使伊集院與英國公使朱爾典會談後出門,朱爾典追出來,剛接到英國外務大臣的絶密來電,要給他一看,其中說:“當前官、革雙方在保存滿洲朝廷基礎上達成協議……已全無可能,作為此時之解決方案,冊立當代孔子後裔,擁為皇帝,未悉是否可行?望即與日本國公使進行密商。”

 

極力主張立孔子後裔為帝的是康有為。他在《救亡》一文中說:“以中國四萬萬人中,誰能具超絶四萬萬人而共敬之地位者,蓋此資格,幾幾難之,有一人焉,則孔氏之衍聖公也。”在另一篇《共和政體》中,他提出保留宣統為虛君,各省公推孔氏衍聖公為監國攝政王,“直出上諭,則漢人為主矣。若欲行總統共和,則稱監國總統可也”。

 

袁世凱對擁立孔子後裔之說斷然否定,“此種荒唐調實不值一笑;單純可以擁為君主之族系人物,不但無從尋覓,容或有之,而廢黜現今皇帝另立新主,其結果只是在實質上成為共和政體,且會惹起更多糾紛,無如何,不能考慮……” 黎元洪接受英文《漢口日報》採訪,記者問及康有為,他強調說:“康有為的事業不是我們的。”顯然他不會同意康的這些主張。黃興、孫中山他們不會同意,北洋軍中廖宇春這些人也不贊成。

 

“當代大儒”嚴複的堅持

 

嚴複作為南下和談的各省代表之一,12月12日,從漢口過江,與當年北洋水師學堂的學生黎元洪有過一席談。

 

北京《京都日報》12月23、25日接連刊登《嚴複與黎元洪之政見》、《唐黎會晤志略》,報導12日他們的師生談。嚴複說中國人民程度不足,實行共和必多流弊。黎不便駁難,由孫發緒代答,“大致謂人民程度不足,由於無良政府以督率之,此次改革正欲增進人民程度,而期漸進于完善。如謂程度不宜於共和,亦未必即宜於立憲。況立憲政體君主萬世一系,彼有何功何德,而能永享尊榮如此”。嚴複說:“我亦嘗謂萬世一系不合人群公理,但今日之事頗難為力。”孫說:“此事轉移全在先生,先生為當代大儒,若著書立說啟發國民,程度自然高尚;鼓吹共和政體,則共和政體自必早慶成立。”嚴複只是說:“謹受教,但鄙人此次南來,總期保全人民之幸福,凡鄙人所能為者,無不盡力為之。”

 

嚴複一直堅持國人程度不適合共和,日後甚至提出了一個“共和女性”說,說共和屬於陰類,共字又讀“恭”,恭順而和柔之意,引用古語所訓,“共和”二字,女性最賤,故列於十四等。他認為今日將這個名詞尊為全國名號,豈非大謬。

 

“民國”、“共和”的強大聲音

當時南方輿幾乎一邊倒地主張共和。

10月28日,蘇州尚未獨立,中學生葉聖陶日記即說:“從此以後……漢族同胞共歌自由,當即有一共和政體之中華民國發現於東半球之東,樂矣哉!”11月16日,黎元洪對記者熱情地談到中國的未來,“描繪了一個以美利堅合眾國為藍本而建立的未來的聯邦共和國” 。

 

在上海等地,許多以民國、共和為名的團體紛紛出現。

不用說革命党人,不僅張謇、湯壽潛、程德全、趙鳳昌這些立憲派,就是岑春煊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更不要說年輕一輩的孟森、雷奮、楊廷棟這些人。

 

12月16日,上海租界巡捕在寧波路牆上撕下的紙條冩著:“走狗唐紹儀膽敢來滬議和,一定將他打死,反對打死他的人不是同胞,凡撕下此通告者也該殺。”巡捕在山東路上也發現類似的紙條。唐紹儀對日本駐上海總領事有吉表示,“目前最堪憂慮者,在於各省對和談真相缺理解,竟然妄加抵制。今晨以來,本人已接到恫嚇信數封”。

 

參與和議的北方代表馮耿光回憶,從武漢到上海,下船以後,“很多代表被……歹徒要脅,硬說‘北方代表都是宗社黨,不要輕易放過他們’。代表們怕事,就紛紛躲避了”。

 

紫禁城的戰慄與痛楚

 

12月20日,淩盛儀在湖南聽說,隆裕太后想要帶著溥儀出奔,“無地可往,唯有痛哭而已”。這只是傳聞,但當時確有人為溥儀避難聯繫過美國使館。在袁世凱進京前,皇太后和皇帝請求在美國公使館避難,11月10日,北京方面給諾克斯電報,主張允許請求。當日,諾克斯回電,如果其他公使館不反對,他同意“暫時避難,如果為了保護無辜的生命這是必要的話”。

 

當年回國考取翰林院編修的留學生葉可梁,也從非正式管道獲得了美國使館的同意:武昌起義後月餘……我與義理壽聯繫過兩次,十餘日後彼告我謂美使館已答應讓出二等秘書宿舍給溥儀使用,並計畫由天安門挖一地道直通東交民巷,以避免袁世凱的耳目。

 

後來,當袁世凱大權已握,與內閣大臣聯名上奏,要求順應民心改定共和政體時,紫禁城再次經歷戰慄與痛楚。幼帝溥儀日後回憶,是一份密奏嚇住了隆裕太后。

 

我查到了這個密奏的日期,正是人家告訴我的那次與袁會面的那天……由此我也明白了太后為什麼聽了袁世凱的話就嚇得魂不附體,以至袁世凱退下去之後還哭個不停的原因。密奏中讓太后最感到恐怖的,莫過於這幾句:萬眾之心,堅持共和,別無他議。”“海軍盡叛,天險已無,何能悉以六鎮諸軍,防衛京津?”“雖效周室之播遷,已無相容之地。”“東西友邦,有從事調停者,以我只政治改革而已,若其久事爭持,則難免無不干涉。而民軍亦必因此對於朝廷,感情益惡。讀法蘭西革命之史,如能早順輿情,何至路易之子孫,靡有孑遺也……

 

隆裕太后沒有讀過法蘭西革命之史,不知道路易十六上斷頭臺的故事。經袁世凱這麼一講,她完全給嚇昏了……

 

和談代表唐紹儀的窘境與功績

清廷的牌幾已出盡。12月6日,袁世凱在逼攝政王退位後獨掌大權。整個朝廷的重心發生傾斜,戰與和、退還是不退的主導權落到了袁身上,次日他決定派唐紹儀南下議和。

 

12月12日,日本公使伊集院致電內田說,自決定派唐為代表南下議和以來,對袁世凱的意向,外間傳說紛紜。“聞昨日(清國)陸軍部某人曾向青木少將秘密透露雲:如此次交涉不成,或則乾坤一擲,斷然廢黜皇帝,完全同意共和政體;或則效法羅馬教皇之故智,使皇帝保持尊榮而置於虛位,不使其干預一切國政,二者必擇其一,袁世凱對此已有所準備”。他將這些問題當面問袁,並說如果袁主張君主立憲,日本必儘量援助。袁回答,自己始終主張君主立憲。11月23日,羅癭公冩信向梁啟超報告與袁世凱面談的情況,袁說“我主張系君主立憲共和政體”——這首次出現的新名詞,將君主立憲與共和捏在一起。

 

此前的11月14日,袁對汪榮寶等資政院議員闡述自己主張君主立憲的宗旨和理由。但是,袁交給唐紹儀的方案“二十二條”,已不是一般的君主立憲制,而是 “君主共和立憲制”,這是袁與外交團商定的:大清帝國改號中華聯邦共和國;皇帝改為國王;各省改為中華聯邦,組織共和政府,包含蒙、藏、青;由各省選舉議員組織上、下兩院,公選大總統以為行政機關;行政之權統歸大總統統攬,國王處憲法上之特別地位,不得干預政事;國王例為世襲,但大總統以四年為任期……司法機關為獨立,歸裁判所管轄……

 

當時,《申報》《民立報》等報紙都曾刊登。這個獨特設計在世界各國不曾有過先例。袁以為南方會同意這個方案。不料唐紹儀一到武昌,黎元洪他們提出的四點建議就是:推翻清朝、優待皇室、厚待滿人、統一各省。唐紹儀到上海,發現保留清帝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他也沒有將這個方案拿出來討

12月20日,唐紹儀與南方代表伍廷芳第二次開談。伍廷芳說:我初亦以為中國應君主立憲,共和立憲尚未及時。唯今中國情形,與前大異,今日中國人之程度,可以為共和民主矣。人心如此,不獨留學生為然,即如老師宿儒,素以頑固稱者,亦眾口一詞,問其原因,則言可以立憲,即可以共和,所差者祇選舉大總統耳……將來滿人亦可被舉為大總統,是滿人何損而必保存君位。故此次改革,必須完全成為民主……

 

第二天,袁世凱致電唐紹儀:近日體察各國情形,皆不贊成共和,日本因恐波及,尤以全力反對,如再相持,人必干預,大局益危,亟宜從速自家解決,冀免分裂,況十九信條已具共和性質,君主民主兩相維持,即可保全危局,何苦牢守成見,空爭名義……

 

唐紹儀南下前夕公開表示,政體改為共和也可,唯君主之名義當保存,若革命軍必要除去君主名目,不得不回京罷議。他內心卻是主張共和的,隨他南下的八旗代表章福榮回憶,船至南京下關,他與江蘇都督程德全密談許久,所談內容雖不知,但看他們親密的神情,就心中生疑。章福榮冩信給朋友:“此次會議,原為南方主共和政體,北方主君主立憲,故要開會彼此商討二者之得失利害,而我們的北方代表未到開會地點,在船上業已主張共和,這會還開個什麼勁!”

 

12月20日,第二次開議時,唐紹儀說:“共和立憲,我等由北京來者無反對之意向……共和立憲,萬眾一心,我等漢人,無不贊成。不過宜籌一善法,使和平解決,免致清廷橫生阻力。且我共和思想尚早於君,我在美國留學,素受共和思想故也。今所議者,非反對共和宗旨,但求和平達到之辦法而已。”次日,他電致北京內閣,如不承認共和,無從開議。

 

12月29日,南下和議代表之一許鼎霖給趙爾巽冩信:此次議和,實誤于唐大臣過於膽怯。兩次開議,皆存逆來順受之心,是以革党得步進步,不至共和不已。”他還在資政院指斥唐紹儀,“何謂議和,直是送禮而已”。惲毓鼎甚至在日記中冩下“唐紹怡之通匪賣國,令人髮指。“

 

而英文《大陸報》記者筆下的唐紹儀:他冷靜、充滿人性、和藹可親,易於接近。當他被任命為袁世凱的全權代表出席和平會議時,革命人士感到很高興,他們認為唐紹儀是一個具有開明觀點的、通情達理的、並非對革命毫無同情心的人。

 

雙方各有目的,終於殊途同歸

 

其實不是唐紹儀軟弱,關鍵還在袁世凱的態度。這一點,12月20日第二次開議時,唐紹儀就已說破:黃興有電致袁內閣雲:若能贊成共和,必可舉為總統。此電由汪君轉楊度代達袁氏,袁氏謂此事我不能為,應讓黃興為之。是袁氏亦贊成,不過不能出口耳。

 

12月21日,隨唐南下的北方分代表范靜生(源濂)在湖南共和協會歡迎宴會上說,“北方亦多贊成共和,項城尤為贊成共和。唯一國總不能有兩政府,南京非建都之地,都會要以北京為宜,並說明種種理由”。

 

莫理循多次對人說:“袁知道唐持有共和黨人的觀點”,“袁世凱派唐去上海時完全清楚唐的意圖,我對這點從沒有過任何懷疑。” 1912年1月24日,他冩信給威·伍·柔克義說:“12月裡,我有幾天呆在上海,那時唐紹儀宣稱他堅持共和的理想。我相信袁世凱知道並准許他這樣講的。”

 

袁世凱未必有什麼共和的信仰,但對清廷不放心則是確實的。美國駐華代辦威廉斯記錄,10月15日,袁即派親信密訪美國駐北京公使館,告訴美國外交官:“袁將到京,不久我們會有一個共和國,袁且為總統。”

 

這是個十分重要的記錄,袁從一開始就表面一套,暗中一套,似乎令人猜不透,其實只有一條,他既要取而代之,又不想背上篡位的悪名。

 

在唐紹儀之外,北洋軍代表廖宇春南下秘密斡旋,如果不是出於袁世凱的安排,至少也是洞察了他的心機,否則很難理解廖如此大膽。廖宇春在秘密和談時說:“中國人民無愛戴君主思想,已非一日,其故一由皇統無血族之關係,一由君主無愛戴之價值。今民軍進種族革命,而為政治革命,用意極為正大。”並直言不願為清帝而戰,只要袁世凱做總統。

 

雙方之所以順利達成協議,是因為各自完成了主要的目標:對南軍而言,要的是共和政體;對北軍而言,要的是袁世凱為總統。

 

1912年1月5日,莫理循給布拉姆冩信:我相信一定會出現一個民國,而袁世凱只要在此期間不被炸死,會成為民國的第一任總統……我見到袁世凱時,他小聲對我耳語:‘再加些壓力,朝廷就垮臺了。

 

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等47名將領聯名電奏速定共和。共識形成,塵埃落定,清朝的命運決定了——退位是唯一體面的方式。

 

共識下的雙贏、多贏

 

回看百年前的那次大變革,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派(後來發展為北洋軍閥),以國內的張謇、國外的梁啟超為代表的立憲派,這三種力量表面看去有不同的道路,或革命,或組織軍隊,或宣導改革與實業救國,但最終殊途同歸,走到了一條道上。袁世凱代表的是實用,選擇的是出將入相之路;張謇、梁啟超們所選擇的是穩健;孫中山則是激進。激進、穩健和實用這三者間看似沒有共同點,很難找到共識的“最大公約數”,但武昌首義打響的這一槍,引發的不是一場無限革命,而是一場有限革命。

 

辛亥革命最終沒有觸動整個社會的深層結構,沒有把社會翻個底朝天,更沒有觸動基本的儒家文化價值,它是相對節制的。清廷退位,建立共和政府,戰爭即告終——這樣一個有限目標,祇是要把帝國變成民國,把王朝變成共和。它只是一場政治革命。正是政治革命,成了三派達成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因此他們得以坐下來,和平談判,彼此妥協、退讓、博弈,不是哪一派全贏,也不是哪一派全輸。這樣的方式付出的社會代價最輕,成本最低。但我們往往不願意這樣解決問題,中國歷史向來有暴力邏輯,我們也有“痛打落水狗”的心態。

 

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開了一個好的先例。這個先例應當成為後世的一個傳統。後人應當懂得並記得:達成共識的民智基礎在任何時代都存在,關鍵在於時勢,在於選擇;流血越少的革命、改革,越顯得榮耀,因為它珍惜人的生命。

 

【推特短文選之七】

水天清(備用號)

@onwayhome1

民國大師傅斯年對中共的神准預言,至今全應驗:  

 

共產黨是祖傳的流寇。中共緊隨蘇共之後,學史達林那一套,搞的不是民主,而是專制,有一套不講事理、不重人性的辦法,所以一旦共產黨掌權,社會秩序就將大亂,甚至人民的自由也會被剝奪.

 

如果共產黨奪得政權,中華民族將有一場災難,尤其文化領域會有一場劫難

 

淚灑南嶽祭忠魂

                                                      張傳林  

 

引言:因為公眾號屢次被封,連累這篇文章難見天日。祇要有機會,我都會將它恢復了發佈出來,這也是最後的倔強吧!

 

兩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的文明國度幾乎都有國家級別的祭奠衛國烈士的場所,不僅在首都,有些重要城市也有。每到國家的重大節日,人們都可以去給衛國犧牲的陣亡將士敬獻鮮花或花籃。

 

每當電視裡出現類似畫面,國人都比較遺憾,我們好像沒有這麼一個場所。

其實我們也有的。1943年就建成了,用於祭奠陣亡於中國抗日戰爭的所有烈士。

 

可惜由於某些原因,1949年即被廢棄,另外修建了一個紀念碑,但紀念碑那8塊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分別以虎門禁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遊擊戰、勝利渡長江為主題,恰好忽略了300多萬犧牲在抗日正面戰場的國軍將士……

 

1966年始,此處更遭到紅衛兵們的徹底破壞,安葬於此的抗日將士被挫骨揚灰……這就是南嶽忠烈祠。

 

南嶽忠烈祠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衡山香爐峰下方,距南嶽古鎮4公里處,南嶽忠烈祠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建,1940年9月10日動工,1943年6月竣工。全部工期均在抗戰期間。

 

南嶽忠烈祠是中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之一,也是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紀念地之一,中華民族陣亡將士的總神位就設立於此。

 

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兵力最高時達500萬人。

 

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與日本侵略軍共有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鬥、小型戰鬥38931次。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

 

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曾說:八年抗戰中,國民革命軍陣亡206位將軍,包

括集團軍總司令兩名(張自忠上將、李家鈺上將),軍長八名(郝夢齡、吳克仁、馮安邦、陳安寶、唐淮源、武士敏 、王甲本、王銘章),副軍長兩名(佟齡閣、鄭作民),師長二十名,副師長十三人,旅長十七人。

 

其中,隸屬國軍編制的第十八集團軍方面陣亡兩位: 左權,彭雪楓。 

 

何為中流砥柱?何為正面戰場?不言而喻。

 

勝利者或許可以書冩歴史,但到了互聯網時代,有一些歴史,可以讓人相信一時,但不可能永久相信 ; 可以讓一部分人相信,但不能讓所有人都相信。

 

下午到了衡山腳下,我和朋友買了大束的黃菊就朝山門出發。

 

忠烈祠在上山的4公里處,已經成了景區的一部分,門票110塊。

為了上山到忠烈祠的祭奠者買不買門票的問題,遊客和景區管理部門已經鬥爭了很多年,我也曾給衡陽市政府發過函,衡陽的民革支部也做了很多工作。最後的妥協方案好像是:團體祭奠者提前一天聯繫,可以獲得免票處理。

 

10月2號,衡山下還是人山人海,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找到門禁處的負責人說明我們從外地過來,專為祭奠抗戰英烈,上去祭奠完就馬上下來。可否不買票?這顯然不符合他們的規章制度,但非常難得的是那個小夥子非常人性化的處理了我們的需求。

 

我二十年前來過,走在上山的路上,一路景物依舊。朋友是第一次來,氣喘吁吁走完市4公里山路,終於來到忠烈祠大門前。

 

這是一座民國式的仿中山陵的建築,莊重巍峨讓人有一種匍匐於地的衝動。經過炮彈型的”七七事變”紀念碑後拾級而上,終於來到半山腰的忠烈祠。最高處的享堂正門上方懸掛著蔣介石題冩的“忠烈祠”,這是祠中唯一的原物,上世紀80年代在農戶家中找到。匾額上“烈”字中間缺一點,一種解釋為蔣介石在題冩匾額之時思及將士們死傷慘重,寓意“烈士少一點”。

 

已經接近下班時間,享堂裡靜靜的一個人都沒有。我們把菊花輕輕放在“抗日陣亡戰士總神位”前,然後望著那總神位默默佇立。突然間一種家國悲傷漫天席捲而來,這個民族一百多年來的苦難、掙扎、拼搏、兄弟鬩牆和無窮內耗,蒙太奇一般在眼前一幀一幀地迴圈閃過。

兩個已不年輕的男人站在那不約而同地涕淚橫流、泣不成聲……像迷路後無助的孩子。

 

300萬多陣亡將士啊!

 

那漫山遍野倒下的年輕人,他們為誰而戰?他們為誰而犧牲?他們姓什麼名什麼?還有誰記得他們?還有誰會祭奠他們?他們的家鄉在何處?他們的母親得到過他們陣亡的消息嗎?

 

我們這個民族是怎麼了?為什麼這麼善忘?為什麼如此薄情?

這些問題反反復複在我心頭浮現,我無法給自己一個答案…..只覺得每一個問題都可以讓我大哭一場。

 

在這個”抗日陣亡戰士總神位”裡,也有我的家人。

先父有五兄弟,當年五丁抽二,他和他的三哥當了兵。十多年後先父僥倖生還回家,雖然他父母早已不在人世。我的這個三伯,從開家鄉就杳無音訊,不知死活,當年像他這樣的士兵不計其數。

 

不善待為國犧牲者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我們民族就缺少一個神聖的所在,供民眾祭奠那些為國犧牲者的英靈。

 

弘揚愛國主義就不能讓為國家民族付出生命的那些陣亡將士被打入歷史的另冊、數十年不祭;就不能讓幾代年輕人對自己民族的英雄們一無所知。

 

在北邊的鄰國,衛國戰爭英雄和倖存老兵永遠是人們敬仰的物件。在老兵近年紛紛凋零後,他們的衛國戰爭勝利日遊行甚至增加了一個特別的“不朽的軍團”方陣。

 

2015年5月9日“不朽的軍團”首次正式出現在紅場閱兵儀式上。共有50萬人參加了遊行,大家舉著自己父親或祖父的照片自豪地走在遊行的佇列裡。他們用這種無聲的方式,來致敬和紀念那些再也不能參加勝利日閱兵的老兵們。我縱然對這個北方鄰居有萬般仇恨,但在此事上也不得不為之點贊。

 

每個人都在觀察,每個人都在思考。知來路、識歸途。願我們銘記這段真實的歴史。

 

民族英雄、碧血千秋!

 

辛亥革命對基督教的開放

張化

 

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頒佈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其中第六條(七)規定:“人民有信教之自由。”同一條(四)規定:“人民有言、著作、刊行及集會結社之自由。”這從法理上解除了束縛基督教和自立會的枷鎖,基督教、特別是自立會的生存和發展出現重要轉機。

 

信仰自由和結社自由獲得法律保障

 

《臨時約法》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國家主動宣佈信教自由,而且是以國家最高法的形式宣佈,在中國宗教政策演變史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此以後,宗教信仰自由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成為不可抗拒的社會公理。直到今天,不管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執政,均不敢、或未能公然違背這一政策。袁世凱搞帝制復辟活動,但不敢公開反對信仰自由原則。即使在1913年6月的《大總統發佈尊孔崇聖令》中,也不得不說:“惟民國以人民為主體,非任其自由信仰,不足以證心理之同。”他為稱帝拉攏社會各界,包括宗教界。1913年8月起,陳煥章、梁啟超等就開始上書參、眾兩院,請在憲法中定孔教為國教,得到十多個省的都督、民政長的聲援, 但始終未獲通過。

 

1914年公佈的《中華民國約法》,仍承認“人民於法律範圍內,有信教之自由。”1922至1927年的非基督教運動,與以前的教案截然不同,不再簡單地嘲諷、謾駡基督教,從肉體上消滅、傷害基督徒,因為這顯然有違法律;而是從科學、與帝國主義關係的角度批判基督教;最終以爭回教育權告終。 

 

《臨時約法》保障了人民有結社自由。民國實行政黨政治和議會民主政治。各方為擴大勢力、爭取力量,政黨和團體頓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1912年後,中國各教都出現了各種宗教團體。 

 

有了信仰自由的保障,基督教,特別是自立會就可以擺脫對不平等條約和外國勢力的依賴而自傳、自立;有了結社自由的保障,自立會就獲得了在中國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合法性。

 

基督教得到道義認同

 

孫中山多次在演講中稱其革命真理多得自教會,這有力地幫助基督教獲得道義認同。孫中山是一名基督徒,投身革命後,在澳門設醫院,“仍然想借著行醫傳道。” 辛亥後,他肯定了教會對他的啟蒙和教育作用:“吾人排萬難冒萬死而行革命,今日幸得光復祖國。推其遠因,皆由有外國之觀感,漸染歐美文明,輸入世算新理,以至風氣日開,民智日辟,遂以推倒悪劣異族之政府,蓋無不由此觀感來也。而此觀感得力于教會西教士傳教者多。”“兄弟……知革命之真理者,大半由教會所得來。今日中華民國成立,非兄弟之力,乃教會之功。”

 

孫中山甚至有點偏愛基督教,希望全國人民都信基督教。1912年4月,他說:“世上宗教甚多,有野蠻之宗教,有文明之宗教。我國偶像遍地,異端尚盛,未能一律崇奉一尊之宗教。今幸有西方教士為先覺,以開導吾國。惟願將來全國皆欽崇至尊全能之宗教,以補民國政令之不逮。”

 

支撐共和制度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均源於基督教的觀念開始為世人瞭解和接受。這一觀念首先由基督教界提出。他們在辛亥前就指出:“各國憲法之平權、自由,無不胚胎聖經。”辛亥後,直截了當指出:“基督教者,共和主義之淵泉也……讀哲美森之美國自立檄文,曰天賦人權。此四字為共和主義之基本,實基督教之精華也……即有天賦人權之真諦,於是平等、自由、博愛三大宗旨立焉,而共和主義方完全而無缺。” 

 

後來,有人甚至提出:“反對基督教就是反對孫先生所著的三民主義。”經他們宣傳,這一觀念慢慢被社會瞭解和接受。陳獨秀在著名的非基督教檄文《基督教與中國人》中,也承認基督教是歐洲文化兩種源泉之一,耶穌“平等的博愛精神……這種根本教義,科學家不曾破壞,將來也不會破壞。”這一觀念將從思想理念上解決基督教在中國生存的合理性。

 

 基督教與新政權關係和睦。1912年1月8日,南京基督教聯會就派代表赴總統府貢呈《聖經》,並以獻經《呈文》的形式,表達“葵向”之情。孫中山為政務所迫,未能親自接待,但很快,總統和總統府秘書處分別覆信,表達謝意之外,還聲明“民國成立,信教自由是所首重。” 孫中山多次參加宗教界組織的活動,演繹信仰自由原則,支持教會自立。同年4月17日,上海基督教界在四川路青年會開歡迎會,孫中山欣然赴會,並參觀了青年會附屬中學,英文夜學及藏書室、彈子間等設施,俞國楨等上海教會領袖陪同。孫中山又非常明確地支持教會自立:“前清之對於教會,不能自由信仰,自立傳教,只籍條約之保護而已。今則完全獨立,自由信仰。”

 

基督教開始向社會各界傳播。光復後,俞國楨即與上海民政總長李平書協商:“今

我民國已經成立,一舉一動,莫不仿照各國,力趨文明。”請仿各國通例,頒給執照,入監獄佈道,感化罪犯。他甚至親自到監獄贈送聖經和《聖報》。辛亥革命成功後,基督教開始進入軍營佈道。上海光復後,徵募義軍,攻打南京。新兵集中在製造局附近。上海基督教每天定時派牧師赴滬軍營佈道。佈道頗受歡迎,每次有近千人聽講。1911年11月11日,蘇州剛剛光復,蘇州基督教5個公會共同組織蘇州佈道會,專向軍營佈道,並呈報都督府和軍政府,請求給予出入軍營的通行徽章。 此後,隨軍佈道在一些軍隊中成為常態。被稱為基督將軍的馮玉祥,羅致學識兼長的中外牧師數十人作隨軍牧師,包括劉馨廷、古約翰(J.Goforth)、浦化人、胡蘭亭、沈文卿、張純一、陳崇桂。在軍中設立軍人神學院,實行基督化軍事教育。 1918年至1924年,其軍中信教者達1萬多人。馮軍還向駐地百姓傳教,駐紮張家口時,創建福音村。

 

有了社會對基督教的道義認同,基督教,特別是自立會獲得平安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環境。

 

基督徒的社會地位明顯提升

 

基督徒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不朽之功,開始受國人尊敬。孫中山的不少戰友都是基督徒,如陸皓東、陳少白等。在上海的監理會傳道人宋耀如支持革命,他家成為孫中山藏身和開展革命活動的場所,他辦印刷廠的真正目的是替孫中山印革命宣傳品。革命之初,革命黨往往藉教堂或教會所辦學校、醫院為革命機關。上海光復中,商團團員中有不少基督徒。光復次日,組成了基督教民軍(戲稱十字軍)。成員以滬學會、商業體操會、商餘學會、商業補習會、滬西士商體育會等5個商團的基督徒為主,又號召各商團基督徒參加,租界萬國商團中華隊中的200多名基督徒分別攜槍前來參加。基督教民軍由教徒俞志偉率領,奉命攻佔南匯、奉賢。俞志偉在南匯北門外激戰中奮勇當先,中彈犧牲。 進入民國,大量基督徒躋身政界:一些基督教領袖在政界,特別是外交界漸露頭角,駐德公使顏惠慶、農林總長陳振先、海軍次長李和、參政院次長王正廷等均為基督徒;民國政府國會議員中基督徒達60餘人;1912年廣東省政府的任職人員中,基督徒占65%。

 

民國時期,基督徒的文化層次和社會地位明顯提高。19世紀下半葉,入教者多居社會底層,不少人入教是為了“吃教”。基督教始終未得官、紳認可。1895年,總理衙門上奏光緒帝,斷定:“入教華民,大率敗類……斷非安分之人,健訟欺人,在所不免。”1900年前後,教內少量知識份子往往是教牧人員的後代,他們享受了教牧人員子女可以免費接受教會系統教育的“政策”,成為教內第一代知識份子,如王正廷,顏氏三傑,余日章, 誠靜怡, 謝洪賚、謝賓賚兄弟,包括創辦商務印書館的鮑咸恩、鮑咸昌、鮑咸亨兄弟和郁厚坤、郁厚培兄弟。 民國時期,知識份子基督徒明顯增加。新增來源主要有三,一是隨著教會學校的發展,學生增多,學生中的基督徒也漸增。二是隨著留學人員的增多,受海外教會的幫助和影響,基督徒漸增。1910年,中國有500名美國留學生,約1/4為基督徒。三是社會上的知識份子逐步接受並加入基督教,如馮玉祥、張之江、徐謙、吳雷川、丁貴堂、吳耀宗、謝扶雅、趙紫宸、潘光旦,等等。他們中的不少人成為基督教的中堅或驕傲。教內人士也明顯感受到社會各界對基督徒態度的變化:“今日吾國人之待遇基督教徒,已改變其方針,疇昔之嫉視者,無不回面易向,知其教義之粹美。且知其為共和民國所必需。”

 

基督徒地位的提升,吸引了社會中上層人士進入教會;基督教,特別是自立會獲得自養、自立的社會基礎和人才儲備。

 

辛亥後,基督教、特別是自立會得到飛躍發展

 

 如前所述,辛亥後,基督教,特別是自立會獲得信仰自由和結社自由的法律保障,平安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環境,自養、自立的社會基礎和人才儲備,具備了快速發展的外部要件。

 

在基督教內部,迅速掀起復興運動,推動快速發展。來華差會大幅增加,成立了各種全國性組織,開始啟用中國教會領袖,教派間加強了合作,教會經濟能力提高,教育、醫藥、出版、慈善事業快速發展,基督教傳播的地理範圍擴大,注重向大、中學生和婦女傳教,各教會舉辦大量的、各種形式的佈道會、奮興會。復興運動很有成效:1912年至1917年,全國受洗基督徒人數增長106%,教會學校學生增長582%;1907年至1920年,按立中國職員人數增長200%。

 

 自立會也獲得飛躍式發展。1913年5月,俞國楨向國務院、內務部呈文“備案,通飭各行政署一體給示保護。”22日,政府公報登載了批文,告知俞國楨,已經江蘇民政長核查,本部應予立案。批文的態度非常明朗:“信仰自由,載在約法。一經該教會在各地方官廳呈請立案,各該官廳自應力予保護,無須由部通飭。”內務部則於11月6日准予立案。 各地自立會紛紛成功立案。隨著基督徒構成的優化,經濟能力逐步提升,教會自養、自立能力不斷增強。1920年,中國耶穌教自立會召開全國聯合大會,俞國楨當選全國總會會長。到1924年,自立會已發展到20多個省份及南洋,有310多個教堂,領餐信徒達2.2萬人,約占當時全國信徒的5.7%,在中國基督教自立運動史中奏出了最強音。

 

俄烏戰爭不論輸贏 習近平親俄路線都面臨災難

胡亥

自俄羅斯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至今,中國官方表面聲稱保持中立,但實際上一直支持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不惜代價為俄羅斯提供各種精神物質支持,無條件無上限地力挺俄羅斯,這已成習近平的既定國策。 

 

中俄不斷深化的貿易關係成了俄羅斯抵禦西方經濟制裁的生命線。中國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24年中俄貿易額超過2400億美元,同比增長26.3%,超過了去年兩國在雙邊會議上設定的2000億美元的目標。 證據表明,中國在5G通訊、衛星情報,以及重機械、無人機、各種武器零部件、晶片、電路板等各個方面,協助俄羅斯提高國防生產,在戰爭中迅速恢復,增強裝備補充。3月29日,國際媒體集中報導中國以比特幣形式向俄羅斯輸血200億美元,使剛剛在選舉中再次當選總統的普京如虎添翼,氣焰更加囂張。

 

但是歷史上的教訓告訴我們,俄羅斯是一頭喂不熟的餓狼,具有侵略他國的本質屬性。一旦在戰爭中度過危機,立刻就會翻臉不認人,進入瘋狂狀態,變本加厲地擠壓、掠奪它周邊的鄰居。從中國的角度,支持它侵略別國,並拿出真金白銀援助,這不但不能鞏固中俄關係,使其放棄侵略吞併中國領土的野心,反倒會使它更加狂妄,趁中國沉浸在救人於水火的自我陶醉中時,突然出手,打它一個措手不及,使中國遭受不可承受的重創。

 

習近平十幾年來外交上不按牌理出牌,逆潮流而倒行逆施,背離國際社會;美國西方一再苦口婆心,希望中國懸崖勒馬,回到國際大家庭懷抱,但中國政府傲慢驕橫的心態日益強烈,戰狼姿態,拒絕善意,惡語相向,認賊作父,一意孤行,不斷超越文明底線,持續傷害本應是好朋友的國家和地區。這種政策的結果必然受到歷史的嚴厲懲罰。其結局絕不僅僅是得罪西方,斷線脫鉤,以致失敗下臺這麼簡單;更其甚者,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浴血奮戰得來的領土將被分裂,千萬人流血生命得來的統一的局面將被打破,最起碼東北會被俄羅斯奪走,19世紀老沙皇大肆掠奪中國領土的歷史將重演,國破家亡,人民流離失所,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歷史上多次分裂,外族入侵,皆因執政者以驕固心態,不自量力,妄圖玩弄以夷制夷的手法,投機弄巧,忽悠命運共同體,結果偷雞蝕米,作繭自縛,遭受到國破家亡的命運。五代時期的石敬瑭拜契丹國王耶律德光為父,勾結遼國剷除政敵,結果丟了燕雲十六州;北宋末年聯金滅遼,卻前門驅虎,後門進狼,遭金國反噬,被攻破開封國都,黃河以北所有領土歸了大金國。其後南宋小朝廷不計教訓,再次玩弄以夷制夷,與蒙元聯手,滅掉金國,結果屏障盡失,被動挨打,直接遭受蒙古騎兵的暴擊,最終崖山一戰,徹底滅亡。

 

當今的俄羅斯,仍然是一頭侵略成性的怪獸。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幾百年不遇的梟雄,當代的凱撒彼得大帝,具有鷹一樣的敏銳與兇殘,沒有任何道德約束,貪婪狡詐,落井下石,欺寡淩弱,見利忘義,毫無信用,擁有一切暴君的殘暴特徵。按照俄羅斯的民族特性和普京的鷹派思維,不論俄烏戰爭的輸贏,最終擠壓中國,奪取東北以及中國長城以北的領土,將永遠是俄羅斯的既定國策。

 

俄羅斯打贏了,普京首要的目標是修復與美歐的關係,以休養生息,修補戰爭創傷,恢復與美歐等經濟關係,以和平為主調。但對身後的中國,肯定不會心懷感恩,而是會把佔領東北,攫取不凍港重新提到戰略日程。歷史上化友為敵,反目成仇的事數不勝數,這一點不用多費筆墨。

 

俄羅斯如果打輸了,普京下臺,另外的領導人上臺。而美歐在俄羅斯戰敗之後,中國將成為首要敵人。新的俄羅斯領導人必將配合消弱中國的戰略,在中國背後搞動作,戰略騷擾,使中國不敢輕舉妄動。這個可能性也是中國的噩夢。

 

還有一種情況,則是美國西方施展最惡毒的黑虎掏心術,借俄羅斯之手,徹底打消習近平借機起事,解放臺灣的念頭。這就是俄烏戰爭不分勝負,雙方談判僵持不下。此時如果中共方面異動,妄圖與俄羅斯兩翼張開,形成犄角之勢,美國窮於應付之際,將改變政策,出面調停俄烏交戰雙方,允許俄羅斯吞併領土,並承諾撤銷制裁,回歸國際大家庭,但附加條件,即是出兵東北,直接威脅中共老巢,配合美國兩面夾擊,制止習近平犯台的任何企圖和動作,以解除中國對美國和東亞盟國的戰略威脅。俄羅斯遇到此千載難逢的戰略機會,求之不得,必定會見利忘義,欣然從命。美國及西方出錢出軍火,再次武裝俄羅斯大軍,以高科技手段,核武器為後盾,對中國展開進攻,席捲中國東北及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包括新疆等的大片地區,直指華北京畿重地;美國投俄羅斯所好,必定承諾俄軍在戰事中所得中國領土,將永遠劃歸俄羅斯。俄羅斯軍隊的坦克大軍在烏克蘭不好使,但在中國,則會給解放軍以巨大壓力,特別是在核武器方面,俄羅斯將不再有顧忌,依仗核武優勢,到中國境內撒野,中國將面臨滅頂之災,同時以同樣條件,動員印度、緬甸、越南以及東盟國家在邊境搞動作,戰略佯動騷擾;美、日、韓、澳大利亞和臺灣等從海上封鎖,迫使中國海空軍不敢現身;適當時機,進入中國內地,劃分禁飛區,摧毀中國現行行政體制。。。

許多人認為我異想天開,俄羅斯深陷泥潭,怎能反噬中國?這正是歷史的詭譎之處,什麼都可能發生;做東郭先生,與虎謀食,戰略考慮不周全,沒有防範意識,到時形勢急轉直下,突遭反噬,上述的歷史教訓極其深刻。上世紀70年代中美蘇三國鼎立,為爭取戰略優勢,美國尼克森總統、基辛格國務卿毅然打破冷戰僵局,冒極大風險訪問中國,開啟了中美戰略協作,敲響了蘇聯的喪鐘。在今天中美蘇新格局下,美國為了贏得戰爭勝利,面對中國這麼難纏的對手,絕不會墨守成規,膠柱鼓瑟,一定會採取符合美國利益的最佳選擇,動用一切戰略手段和資源打敗中共。對中國來講,面對周邊國家的大兵壓境,割讓東北,以求保存長城以南的國土,繼續執政,似乎是必然的結局。

 

俄羅斯人和歷史上所有北方強悍野蠻民族一樣,視南方人(包括中國所有地區)為弱小和奸詐的一群,他們相信對待這些軟弱的南方蠻族,只要準備好皮鞭和刀槍,就能使他們聽話馴服。不論匈奴還是突厥,以及後來的蒙古蘇聯人都是這樣的想法。本人去過外蒙,那裡的人至今視中國為不共戴天之世仇,公然宣傳仇華情緒,宣揚征服中華的迷夢,雖然國小民窮,卻依然以成吉思汗後裔自居,民族優越感,看不起中國人,至今征服中國的美夢還是大有市場。可見一旦美國人組織反華戰爭統一戰線,首要依靠俄羅斯;只要俄羅斯出山,周邊國家為各自私利一呼百應,中國立刻陷入四面楚歌巨大戰略被動。而作為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奪得富饒頓巴斯和人間天堂克裡米亞,已經是不敢奢望的終極目標;現在不但實現了,而且還能不用自己花錢重新武裝,佔領中國東北,攫取旅順不凍港,完成俄羅斯海軍幾個世紀的夢想;最重要的奪得東北膏腴之地,俄羅斯脫歐入亞,吸取東亞之精華,改變國運,俄羅斯將再次輝煌。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神跡,普京將成為俄羅斯人永遠的上帝。

 

從上述分析出發我們認識到,由於東亞格局的限制,中國儘管不惜代價支持俄羅斯,但俄烏戰爭結果不論輸贏,都對中國不利;對俄羅斯道義和物質上的支持,並不能避免俄羅斯的背信棄義;習近平武力解決臺灣的設想,已經失去了先機,不再有實現的機會,其一盤大棋的戰略佈局已經失去了意義。

 

在此情況下,俄烏戰爭中俄羅斯已經強弩之末,取勝前途渺茫,中國如果一意孤行,突破美歐底線,給美國壓力太大,將迫使美國改變戰略,反過來與俄羅斯結盟共同對付中國;而習近平長期貫徹的挺俄路線,無疑將成養虎成患,自我毀滅的導火索,給俄羅斯轉移禍水的機會,使中華民族很快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特別是年底美國大選川普總統上臺可能性大增,他當上總統後不拘一格,睚眥必報,以東北白山黑水做誘餌,讓俄羅斯這個歷史宿敵下場來收拾中國,這種損招拿起來就用,毫無顧忌,隨心所欲。年底不遠,大限將至,海外諸公大可拭目以待。

 

哈馬斯能代表巴勒斯坦嗎?

 中東問題專家殷罡教授

 

現在媒體上都說巴以衝突,但是也有一些國際媒體寫它是哈以衝突。哈以衝突或者說以哈衝突是這次戰爭比較準確的稱呼。因為阿巴斯領導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在約旦河西岸的法塔赫武裝並沒有參戰。說這一次是巴以衝突,對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是不公平的。當然從整體上看,畢竟是巴勒斯坦人同以色列人之間的一場戰爭,說巴以衝突可以,但應該加以注解。

那麼,哈馬斯能不能代表全部或者大部分巴勒斯坦人呢?很多人都知道2006年的巴勒斯坦國民議會選舉裡,哈馬斯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媒體和一些學者不瞭解具體情況,一聽說哈馬斯勝了就開始寫文章,但缺乏對次哈馬斯勝選的多方面原因的瞭解,是過於簡單化的議論。

這個議會選舉是在2005年開始的,2006年1月正式投票。這時候巴以和平進程已經中斷了,阿拉法特已經死了,衝突造成的傷亡讓巴勒斯坦的民意也發生了改變,巴解威望下降。同時,哈馬斯不是以自己名義參選的,是組團參選的。它的選舉綱領也不是說選上我就跟以色列開戰、血戰到底,全是好聽的。

但問題還出在選舉制上,不同的選舉制可以導致不同的結果。如果就一張選票來選總統,選阿巴斯還是哈尼亞,那誰敢選哈尼亞?但是巴勒斯坦議會採用的是兩票選舉制,議員裡一半通過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另一半通過傳統選區選舉產生。這選舉法是聯合國弄的。

第一張票叫中央選區選票。參加這個選舉必須以政黨名義,像法塔赫、人陣,哈馬斯變了個號,因為世界各國都不能以宗教、教會名義參選。在這張選票上,巴解各派加起來稍微超過了50%。也就是說,如果按一張選票來選,哈馬斯贏不了。第二張選票是地區選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分成16個選區,各個黨派都推舉自己的候選人,不是以党的名義,而是以當地候選人的名義。這下慘了,法塔赫這波推舉的都是政工幹部、警察局長一類長官級別的人。哈馬斯聰明,提名的都是醫生、大學教授、慈善會領導。選本選區的代表,選民肯定是誰像好人我選誰。法塔赫推舉的這些官貪污受賄、上街打人,肯定都不選,選哈馬斯推出的這些學者醫生。所以在第二張選票上,哈馬斯得到了壓倒性的勝利。兩票相加,哈馬斯就贏了。

後來巴勒斯坦再選舉就很難了,喊了十年都沒有實現。因為阿巴斯要求改變選舉制,改成一票制。這樣誰會選哈馬斯?就這一條改變選舉制,哈馬斯和其他小派別怎麼能同意呢?所以一直無法再舉行選舉。上次大選是17年前舉行的,阿巴斯都超期服役多少年了,哈馬斯說你根本就是非法,全世界沒有哪個政府是一口氣幹17年的。哈馬斯說的這話還真占法理。去年阿爾及利亞召開法塔赫和哈馬斯的和解會議,說要舉行選舉。我就跟人說選不了,選舉制就定不下來。

根據去年11月在阿爾及爾簽署的協議,要在2023年年底舉行新的大選。別說10月7號打起來了,就是沒打起來,選舉法還沒定,選舉規則還沒定,怎麼選?選舉制決定選舉結果,想改成有利於你的,哈馬斯就不參加,接著打,繼續內戰。在中東這個舞臺上,很多會議、講話是做遊戲。阿爾及利亞為什麼去年要把人都請去搞巴勒斯坦和解會議呢,因為它很快就要當阿盟輪值主席了,得有作為。都是講故事。

哈馬斯在這方面把所有人都騙了。這次襲擊以色列為什麼毫無準備、讓哈馬斯得手,也是因為哈馬斯在過去將近兩年的時間裡,停止和以色列衝突,忙於跟阿巴斯談判,在阿爾及利亞的主持下參加巴勒斯坦各派和解大會,確認要舉行新一次的巴勒斯坦國民議會選舉,做出了一幅改弦更張的樣子。他提出要修改巴解章程,加入巴解,加入之後不就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的成員了嗎?事實證明,這是戰略欺騙,它把所有人都騙了,把我也騙了。

現在很多人說哈馬斯是反抗佔領什麼的,實際在加沙並不存在以色列佔領問題。需要說明的是,2005年沙龍全部撤離加沙之後,加沙地帶已經是一片巴勒斯坦人完全控制的土地,加沙1967年之後被以色列佔領的狀態已經結束了,加沙同以色列和埃及的邊界就是1949年停火線,這條停火線就是國際社會反復呼籲為巴勒斯坦人爭取的1967年邊界,是符合國際法標準的。現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定居點爭議,發生在約旦河西岸,約旦河西岸的一部分地區還處於以色列的佔領狀態。以色列已經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第242號決議把加沙交給巴勒斯坦人了。

2007年加沙內戰以後,哈馬斯就把法塔赫、巴解組織的人全都趕走了,對加沙實行單方面的有效控制,到現在是16年。在這16年裡,加沙不是一片被佔領的土地,而是被哈馬斯控制的巴勒斯坦領土。我當年就哈馬斯在2007年後老向以色列發火箭寫過一篇文章,就說哈馬斯是反抗佔領還是邀請佔領?結論是邀請佔領。他們的立場是衝突必須延續,你都走了算什麼事啊?

再說所謂封鎖加沙的問題。現在加沙和以色列、和埃及的邊界是國際邊界,就是巴勒斯坦國的“1967年邊界”。任何國家的邊境都會有一定攔阻設施。哈馬斯自從控制加沙之後,不斷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在這次戰爭之前曾經有4次嚴重交火。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怎麼可能不對邊境實施封鎖?封鎖是哈馬斯延續衝突的必然後果。

而且封鎖是控制違禁品進出,從埃及口岸進入的聯合國救援物資並不受影響,在非衝突狀態下,加沙的水電糧油、醫療設施都是正常運轉的。但在衝突時期,封鎖會更加嚴密。但即便這樣,哈馬斯還是儲藏了大量物資,地下的兵工廠加緊生產,儲存了上萬枚火箭。受封鎖影響的主要是老百姓。

總之,局勢的發展過程是,哈馬斯把整個加沙打造成一個出擊陣地、立體戰鬥堡壘,民用軍用設施混雜在一起,有些是民居下面就是軍用地道。一旦打起來,平民傷亡一定會很大,哈馬斯追求的正是這一點。所以,封鎖導致哈馬斯報復是不成立的,是哈馬斯反對和解發動衝突導致的封鎖。這是很遺憾的事。

巴以衝突的前景:無解的難題

雖然哈馬斯在阿拉伯世界並不受待見,但如果哈馬斯被以色列以很小的代價完全消滅,以色列沒麻煩了,阿拉伯國家也不大高興。因為巴以衝突如果真消停了,外部威脅都沒有了,內政壓力就大了。你看阿拉伯國家的每一個國家的在不同階段的每一次表態,要是真瞭解這個背景的話,能看出門道來。因為情況複雜,必須會解讀他們的表態。

哈馬斯為什麼這麼多年被封鎖打擊還能生存下來?第一它對加沙實行的是有效的控制,別的勢力像吉哈德、基地組織試圖在這裡插足,哈馬斯就鎮壓他們。事實上以色列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幻想哈馬斯改弦更張,還說過如果哈馬斯控制了巴勒斯坦,願意跟我們談判,我們也願意談。第二,他們有生存門道,通過地道走私。它的武器裝備的確是很多是從伊朗來的,但民用物資也可以輕易地轉變為軍用物資。2012年卡達埃米爾承諾,支援加沙的基礎設施建設,每年後來還給錢。基礎設施建設就得用水泥,水泥就拿去修地道了。基礎設施建設得鋪水管,把水管挖出來截成一節一節的,就變成火箭了。

除了地道系統,還有海上漂浮系統。就是把武器裝在很結實的膠囊裡,再充上空氣,控制充氣的比例,就可以讓這個膠囊就在水面下可看見的地方漂行。這樣蛙人就可以把這悄悄的、在飛機看不到的地方把它拽到岸上。通過這個和地道,從黎巴嫩、從埃及西奈半島的海岸就往這邊送。

這些地道也不能把它完全封上,這地道有些是送武器的,有些是運走私品,有些是點外賣的。離加沙不遠有個埃及城市叫阿裡什。加沙要吃點什麼好吃的,像麥當勞,就要從這裡通過地道往裡送。把地道炸了,死的都是老百姓。但送武器還是送外賣,根本分不清。

這地道是一開始沒有,以色列沒撤的時候到處查,沒有發現。以色列一撤就開始挖。一開始比較淺,三米五米,現在好幾十米,有作戰指揮設施。總長度都好幾百公里了。即便以色列進去摧毀,難度也特別大。所以以色列人現在開始反思,2005年完全撤出加沙,本來是要幸災樂禍的,結果哈馬斯把加沙打造成一個能攻能防的戰鬥堡壘。那沙龍這個撤出加沙到底是對了還是錯了?從政治上講,撤了就不是佔領者了,沒有我的事了。結果人家造成戰鬥堡壘還要打你,你還得占,死人更多,罪過更大。

現在以色列跟一些國際媒體和外國政治家私下發了一些視頻,他們繳獲的10月7日、8日在南部哈馬斯屠殺現場的影視資料,還開了大規模的記者招待會放這些資料,但是不許錄影和傳播,因為鏡頭太殘忍。以巴之間的這種宣傳戰這麼打下去,時間稍長一點,大家會明白很多事。當然以色列在報復過程中炸樓房、造成很多平民傷亡,又會激起全世界的憤怒,肯定也是這樣的。

但應該理解一個大勢:畢竟雙方1993年已經簽署了和解協議、“土地換和平”協定。“土地換和平”在初期進展是順利的,如果大家都有和平願望的話,現在和平早就該實現了。正是有人,從伊朗到哈馬斯,不願意看到奧斯陸協議的實現,不斷地挑起衝突,結果就是製造了更多的仇恨。如果說以暴易暴是合理的話,那麼這個衝突永遠不會結束。我們還是要理智地看大勢,不能在現象上過度動情緒,做一些過於表面的判斷。

這一波的衝擊很大,未來可能會更大。但有一條,如果不改變加沙的政治地圖,衝突還會有。理想的辦法,從法理上說,是巴解接管加沙,哈馬斯認輸。這太難。如果戰爭繼續持續,要看以色列方面,如果真是過度報復,進去佔領,哈馬斯真是扛不住了,這時候黎巴嫩真主党如果打過來,戰爭就擴大了。

但戰爭擴大的可能性大不大?不一定。真主党聯盟在上次黎巴嫩議會選舉裡,128個議席裡占了61個,剛剛跌落50%以下。一開始它只是個民兵組織,2006年聽伊朗的命令打以色列,給聯合國伊核問題討論製造障礙。但現在真主党發展成在黎巴嫩政治生活中舉足輕重的政黨,如果它打,美國航母的所有炸彈全都會落到真主党頭上,不會落到哈馬斯頭上,真主党這麼多年的經營就完了,國土基建也都完了,它虧不虧?所以很難走到這一步。但是它也很難不作表示。所以就今天打一個坦克明天打一個坦克,維持這種低烈度衝突,表示我們也施加壓力了,也參戰了。

現在就擺出了一道無解的題。以色列要消滅哈馬斯,但是怎麼消滅?2014年的時候以色列進去過一次,進去很小的一片地區,結果造成很多傷亡。這次以色列說加沙北部都要撤,但也有就不撤的,還有住醫院裡的怎麼撤?埃及現在堵住也不讓進。讓哈馬斯過來那不就給我找麻煩了嗎。約旦也說不許難民過來,它吃過多大的虧呀。你說怎麼辦?

正確解決辦法就是,由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巴解組織接管加沙。你說這難度多大?也不能責怪巴勒斯坦人無能、不統一。西岸和加沙,兩個政黨、兩個目標,中間隔著以色列,怎麼統一?而且巴解也打不過。至於說兩國方案,這很對,但兩國方案的一個前提是巴勒斯坦先成為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有統一的管理,談了簽了就去執行,否則又會重複1993年的悲劇。1993年以色列和巴解組織已經實現和解了,已經朝著兩國方案去發展了,結果中斷了。如果現在阿巴斯再跟內塔尼亞胡簽一個協議,會敗得比上次還慘。對於哈馬斯和伊朗來說,把巴勒斯坦這個節抓住了,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你說難不難?太難了。                    今天以巴之間的仇恨是逐漸積累的。在衝突戰爭中發生殺戮事件,從1948年開

始就有,仇恨是很深的。在以色列佔領期間,巴勒斯坦人的獨狼活動、遊擊活動都遭到鎮壓,尤其軍事人員和民眾混雜在一起,以色列的搜索、檢查很不客氣,對巴勒斯坦人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傷害。他們對以色列人有仇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批評以色列在軍事行動中、佔領期間傷害平民的問題非常嚴重。

胡塞武裝更是如此。最近美國軍艦擊落胡塞武裝的導彈、無人機,也就是這個。伊拉克民兵說要組織起來進軍,它過不去啊。伊朗說幾十萬人報名參軍,幫哈馬斯打仗,也過不去。所以理論上,不能完全排除戰爭擴大,美國、以色列和伊朗全打起來的情況,但目前還沒看到這種可能。

現在國內輿論場很混亂。一個原因是沒有這方面的正規教育,都聽從課本上一些很籠統、很原則的說法確定自己的立場。第二,現在自媒體很多,發聲很隨便,他們當中立場偏差的言論非常多。最根本的一條,缺乏知識,沒有分清情理和法理,對事態發展的過程和細節都不知道、不瞭解。讓一個小青年看幾個短視頻就決定立場,怎麼可能?

同樣在英美這些國家也一樣。因為中東、巴以這些事太複雜,頭緒太多,你讓一般老百姓在一種激烈衝突時期發表恰如其分的見解難度也大。最主要的一條是,知識、資訊的缺乏。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此文是選擇自殷罡教授長文“巴以衝突中的常理與法理”

 

【推特短文選之八】

🇹🇼光復會北美陣營

@guangfudalu

中華民國歷史上的今天

民國四十年4月29日

民族英雄、新疆反共複國軍首領烏斯滿壯烈殉國

向英雄致敬、默哀

向當年所有反共複國軍致最崇高的敬禮

在淪陷後的艱難歲月裡

英雄氣節不改 

剿匪精神萬古長青

光復後一定為您刻一座大大的碑

讓全疆同胞讓全國人民

永遠銘記您的戡亂義舉

 

憲政簡介

憲政簡介之四-五

(全文合訂版)

丁毅

目錄:
(1)何謂憲政
(2)哲理基礎
(3)何謂法治
(4)何謂共和
(5)分權制衡
(6)總統制與議會制
(7)選舉制度
(8)聯邦制
(9)人權保障
(10)公平正義與內聖外王

 

(4)何謂共和
共和的概念也非常的耐人尋味。
無君≠共和
共和是不是就是沒有君主呢?當然不是。我們也知道有很多假共和,但是如果回溯到中國“共和”兩個字的來源,西元前841年在西周,首都的居民趕走了國王。然後,共和兩個字到底是什麼呢?可能,根據司馬遷的記載,是當時的周公和當時的召公,就是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後代,厲王時期時任周公召公兩個人共同攝政,叫做共和。根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有一位元共地的伯,名字叫和,共伯和攝天子事。不管是哪一個來由,中國曾經有十四年的時期叫做共和時期。但這個是不是就等於我們現在的共和概念呢?當然不是。在那個時候共和恰好指的是中國的一個無君狀態,當時的十四年,君主被趕走,西周的國人不再認同厲王作為君主,有十四年的無君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無君時期。一般的無君時期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十四年是很久的,但是這個絶對不是真共和,這只是最初的在中國本來的含義。

 

但是,所謂的“共和”是什麼?要看西方。“共和”兩個字,是日本人的翻譯,恰好日本人看到共和國基本上是沒有君主的,所以拿中國古代的沒有君主的時期的“共和”來套用。
古典共和:權力共用的混合政體
我們考慮的共和的含義,在政治意義上,古典共和指的是權力共用的一種混合政體。亞里斯多德就曾經在這方面做過很多論述,他意思是說,老百姓的這種民主容易淪為暴民政治——實際上,亞里斯多德就直接把民主當作暴民政治了,兩者等同起來了。那麼君主專制也不好。貴族,寡頭政治,可能好一些,但是也不夠好。什麼最好呢?是君主、貴族和平民,大家共治,權力共用,各自都有一些政治權力,這才是最好的混合政體——這是古典的共和,所推崇的是來自不同的階層的人群共用國家的權力。

 

但是,這其中有一些什麼精神呢?古典共和的精神,就包含一種精英的傳統,它強調的就是,不是說把權力放諸人民,比如說雅典——雅典是公民投票來決定一切事情的,至少有這個理論的可能性的——這種雅典的民主制度是被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大加鞭笞的,他們認為這些一不小心就是暴民政治了。那麼他們還是重視一種混合政體,其中包含貴族這樣的精英,這種傳統能夠有助於國家政治的穩定,不走極端。

 

同時,重視美德。因為政治未必是能夠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你如果不擔任官員,沒有實權的話,你只是參與政治,參加投票、參加議政,這有的時候是給自己費力不討好的,但是這是需要出於一種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這是一種美德。所以說古典的共和也是重視美德的。
這兩點對現代的共和主義仍然在精神價值上是有傳承的。
現代共和:最高權力的分權制衡

 

那麼下面我來講現代共和。現代共和在操作上強調的是最高權力的分權制衡。我本來只冩了分權制衡這四個字,後來呢,我一想,不對啊,必須要說明白是最高的權力就分開了,制衡了。為什麼呢?因為中國古代皇帝就把下面的行政官員分了很多塊,互相制衡。中國大陸有一位學者叫何新,他就說過,你看我們中國也有權力的分立與制衡啊,你看中國古代,他舉出來各個部門——皇帝之下的各個部門制衡很厲害啊,甚至九權十權制衡啊。為什麼呢?因為皇帝信不過這些官員,皇帝通過讓這些官員分權制衡,來讓他們不至於威脅自己的專權。所以說,我就要強調是最高的權力。沒有一個皇帝在那裡掌握最高權力,最高權力是分開的,這個是要分權制衡的,這是現代共和的精義。

 

在古代是有不同的群體、不同的階層有權力的共用。在現代的共和,是指不同的部門之間,他們加起來是一個國家的權力,但是,不再強調跨越階層。要強調的,是司法部門保留了精英傳統。我們經常看到,行政部門,比如說,美國的行政由總統來主持,選出了川普,川普是精英嗎?川普有錢,但川普平時的言行舉止有精英的氣質嗎?沒有的吧。那麼什麼部門保留精英傳統呢?是司法部門,尤其是負責解釋憲法的司法部門,最高法院或者歐洲的憲法法院。他們真的是一群超級的精英,他們保留了古代的共和的精英傳統,這個也很重要。在議會制國家是司法部門來跟議會來制衡,我下面還會進一步展開來講。
公民美德

 

下面還有呢,就是現代共和從古代的共和傳承了一些東西,就包含了公民美德。比如說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做漢娜·阿倫特——在臺灣把阿倫特翻譯成鄂蘭,應該是Arendt這樣一個英文讀音吧——那麼阿倫特或者鄂蘭,她冩的連篇累牘的著作就強調了共和主義,強調了公民美德。
但是現代的公民美德和古代有一個區別。現代的這個美德,並不是有強制力,在古代甚至具有強制性。比如說,雅典很多公民不願意參加公民大會,那麼雅典就有一些受政府直接控制的奴隸,這些奴隸拿著繩子把這些公民圈起來,把他們圈到公民大會會場,讓他們去那裡開會投票。你就可以想像到在古代的這種強制力了。但是,現在這種公民美德當然不是通過強制力來實現的。這種美德,尤其是參政議政,哪怕費力不討好也有這種責任感,這種美德是我們所提倡的,但是不要把它上升到國家強力的程度,這是很重要的。

 

憲政愛國主義
還有一點,就叫做憲政愛國主義。愛國主義這個字眼,經常是很危險的,它有時候會導致一種對自我群體的過度狂熱的拔高,對敵方、對非我群的他群的貶低,甚至敵視和仇視。在德國,就發生過很慘痛的歷史教訓,就是德國的主體民族德意志人對猶太人的這種仇視,導致了大屠殺,當時德國的主體民族大部分人民是贊成希特勒的。所以說德國在戰後痛定思痛的時候,也有思想家做這種思考,那麼就有一位思想家叫做哈貝馬斯,他提出來,我們現在的愛國主義愛的是什麼國?要愛的是我們國家這樣一種憲政的政體,因為這個國家有憲政,它才值得我們愛。這就是憲政愛國主義,大家是不是同意這一點?

 

同樣,這個國家的認同、國家的凝聚力,也不要再拘泥於一個國家的民族來源。德國曾經以德意志的民族身份作為國家凝聚力的來源,但是現在哈貝馬斯提倡的、在歐洲得到大範圍的認可的,就是以國家的政治制度作為認同的基本點。哪怕一個人不是德意志人——德國還留著很少的猶太人,還有其他的少數民族——他們認同這個國家的政治制度,他們就會為此而自豪。
好的,什麼問題嗎?如果沒有,我們暫時就結束了關於共和概念的討論。下面,就要再展開來看分權制衡。

(5)分權制衡
政府的分權制衡,大家說應該是怎麼樣來分權呢?分權的方式,很簡單,常說的四個字:“三權分立”這是我們基本上耳熟能詳的。那麼,三權分立是誰提出來的呢?在歐洲,一位三百年前的學者……孟德斯鳩,就是法國的孟德斯鳩男爵,他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這個理念。

 

那麼,我在這裡還專門強調政府分權制衡,我本來只冩分權制衡,又加了政府兩個字。這裡,我們厘清“政府”的概念。“政府”有兩個層面的概念,government在英語也是有兩種,廣義和狹義。廣義的政府就是國家政權,包含了立法和司法;狹義的政府就是行政領導機構,就是內閣。這裡呢,我們還是用廣義概念,因為中文之中,我認為更多的還是用廣義概念的。三權分立之三權是否對等?

 

好,所以說把廣義的國家政權的權力分權制衡,那麼,三權分立的三權是不是對等的?這個問題,立法、行政、司法,先不說權力大小是否對等,考慮一下,在性質上講,是不是說,立法、行政、司法之間具有一種不對等的關係?有沒有

一個權力是跟另外的兩個權力不同,而且甚至要更高?是立法權嗎?而行政權在操作上講,是最龐大的。但行政權是不是最高的呢?

是這樣的:日常情況下,立法是最高的,但是如果打官司,比如說,立法的部門通過一項法律,告到了憲法法院,憲法法院說你這個違背憲法,把你這個法律推翻了,那這個時候誰最高呢?是司法最高啊。

 

但是,司法是被動的,不訴不理。如果沒有人抱怨,那麼司法部門——最高法院或者憲法法院——沒有資格在沒有人抱怨的情況下就直接來自行主動宣佈某一項立法是違背憲法的。

 

所以說,司法在操作上具有一個最高性,但是它具有一種被動性,一種自我的局限性。所以說具有這樣一種精妙的平衡。

 

但是,在性質上講,立法與行政具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一種統治權。立法與行政所圍繞的是國家政權如何施加統治,對不對?如何govern,如何來管理國家的運作。

 

現代的民主政府是基於民意的一種支配權,統治權是具有支配的能力的。比如說收稅,收上來,收來稅了怎麼用,那麼立法制定預算,怎麼用,這是支配,對不對?

 

但是司法是什麼呢?司法是一種裁判權。司法不是統治,也不是支配,它是裁判。所以說,在這三權之中是有區別的,司法是有獨特性的。大家是否同意這一點?

 

這裡就有一個說法,就是司法是最高的,但它必須是最小的。這樣能夠更加平衡。如果又高又大,那就麻煩啦。

 

關於司法的最小化,還有一個細節。剛才我提到對待傳統,穩健的做法是實在不行了才去改變它,那麼司法是這樣的:雖然最高法院或者憲法法院有權力宣判一部法律是違背憲法的,但是在世界範圍內,都有一個普遍的司法的自律,最小主義的原則。怎麼講呢?就是一部法律,如果你能夠找到某一個解釋,通過這個角度解釋,能夠說得通,能夠合乎憲法,那麼你就不要宣佈它是違反憲法的;實在不行了,你是找來找去找不到任何角度能夠看到它是合乎憲法的,再宣佈違背憲法。大家認為這個有沒有道理?

 

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因為畢竟呢,法律在現代的憲政民主國家是基於民意的。那麼既然基於民意,應該對民意也要有一個起碼的尊重。我們知道民意有時候是靠不住的,但是,我們起碼要尊重它,實在不行了,再去改變它,再去宣佈它是違背憲法的。

 

舉例而言,就是美國在十一年前有一個重大的判決是Obamacare是否違憲。因為,Obamacare包含了如果不買保險就要交罰款這樣一個條款,那麼,這個條款是否違憲,就是一個爭點。在當時,大家記著裁決的結果是什麼嗎?裁決的結果是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Roberts提出,在表達上講,雖然這個罰款並不是作為稅收來收的,但是在實質上,這個罰款是一項稅收。所以說,它是政府的收稅權的一部分,因此,它是合乎憲法的。如果不解釋成收稅權,那麼就變成違背憲法了——政府沒有被憲法授予徵收罰款的權力,但是有收稅的權力。

 

在裁決之後,就有一位學者冩的書裡面提到,這位學者認為他自己對Roberts大法官起了一個影響的作用。他是耶魯大學的著名法學家,印度裔,叫Amar。這位阿瑪教授,在最高法院庭審之後醞釀裁決的過程之中,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針對最高法院。因為他的地位高,相信Roberts看到了。他就提到,實在不行了,找不到角度是合憲的,你才能說它違憲,那麼這個罰款條款可以從稅收角度來看,就是合憲的。果然Roberts就聽從了。所以這是一個現實的例子。

 

如果我們看臺灣的司法院的憲法解釋,也是經常有這樣的一種考慮,實在不行了再違憲,能夠找到一個角度合憲就合憲。而且找到的那個角度經常未必是立法者的初衷,但是立法者把法條冩出來了,這個條文如何解讀?那麼最高法院說:誒,你只有從某一個另外的角度——不是你本來含義的角度——解讀才合憲,那麼你就只好那樣解讀去了。如果你不滿意,好,你可以重新制定別的法律。立法者更加靈活,可以再制定別的法律,但是你原來冩的,既然那麼冩,只好這麼解讀了。

我接著來來解釋一下:司法院,雖然說是司法院,但是並非全部的司法權是歸於司法院的。檢察權是廣義的司法權的一部分,但是檢察權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是歸於行政部門的,它算是行政部門內部一個半獨立機關,甚至是全獨立機關。臺灣的檢察官歸屬于法務部系統。在美國也同樣的,美國的各地的DA實際上也是行政體系的一部分。所以說,檢察權,就是公訴權吧,在世界各國是抽離于裁判權之外的。

 

是否應該把公訴權作為一個單列的與裁判權並列的權力?實際上,可以做一個模擬,比如說中央銀行的貨幣權,貨幣權是否應該是一個單列的權力,很重要。如果中央銀行隨隨便便聽命于總統或者總理,是不是因為一些政治的短視行為,就會把貨幣政策搞得一團糟,這是很可能的。所以說,世界各國現代的狀態——不說過去,只說現代當代的狀態——中央銀行都是獨立機關,都是表面上從屬於行政,但事實上是獨立機關。那麼行政呢,經常能夠對於中央銀行行長負責人的人選起到一個選擇的作用,經過立法部門批准,但是一旦就任之後,他具有極高的獨立性。

 

同樣的,我們如果考察各種權力項目,是不是有非常多的權力項目應該單列?是的。如果每個都單列拔高,也不一定適合操作。所以說,世界各國通行的辦法是把貨幣權、檢查權這些作為獨立機關或者半獨立機關來對待,掛靠於行政權。那麼在編制上講,在預算上講,都是按照行政部門來編制,因為一旦設立一個獨立的部門,脫離于行政的編制,會造成預算的一種麻煩。所以說,這也是讓國家的政權更有效率的辦法。

 

在中共的憲法裡,檢察院和法院是並列的。這是蘇聯模式,直到現在,蘇聯解體之後,俄國和烏克蘭——可能還有別的國家吧,但是我沒有去查別的國家,我只查了俄國和烏克蘭——它們是沿用蘇聯模式的。也就是說,烏克蘭已經民主了,俄國是半民主的,這樣民主和半民主的體制仍然可以沿用這種檢察院獨立的模式。所以說,這個完全獨立也好,還是掛靠情況下的事實獨立也好,只要是實質獨立的都沒有問題。但是在俄國,因為它不夠民主,缺乏憲政,所以說俄國那邊表面上看,檢察院是獨立的,實際上卻是被普京控制的。所以說表面的獨立性並不是真正的一個關鍵所在。所以我認為,這個沒有必要強求。如果獨立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不獨立,只要保持事實獨立就可以了。

 

下面的問題:孫中山增加的兩權是什麼性質?
如果看上面,分析三權分立之中,立法與行政是統治權,司法是裁判權,那麼孫中山增加的考試與監察是什麼性質的權力呢?是統治權嗎?好像不是啊。是裁判權嗎?其實也不是的。

 

它們都是針對統治權的制約權。考試和監察所針對的是統治權。
統治權的這些公務員的資格要通過考試,然後人事的這種安排,在臺灣表面上說是考試院,實際上是人事院。如果你看一看,臺灣這邊的憲法條文關於考試院的那些內容,考試的內容真的是微乎其微的,大部分是政府行政部門公務員體系的人事。它管的是人事,制約行政部門的人事,尤其是指的是這種事務官。它針對的並不是選舉產生的政務官,而是這種常任的公務員,職業官僚。所以說,考試院是針對職業官僚的這樣一種管理和制約。

 

那麼監察就不用說了,監察權是規定的是不針對民意代表,立法委員是不被監察的。監察院它針對的主要是行政。

 

所以說,孫中山增加的兩權恰恰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統治權,也不屬於裁判權,而是針對統治權的制約權。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講,五權憲法可能是有價值的,因為它是對傳統的三權分立的一種補充。孫中山的原話是:立憲政體的精義就是三權分立,但是,我在這三權之外另外加兩權。(按:孫中山1922年撰冩的《中華民國建設之基礎》一文指出:“三權分立,為立憲政體之精義。蓋機關分立,相待而行,不致流於專制,一也;分立之中,仍相聯屬,不致孤立,無傷於統一,二也。凡立憲政體莫不由之。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權之外,更令監察、考試二權,亦得獨立,合為五權。”)所以說他並不是否定三權分立,他只是補充一下而已。大家同意吧?

 

好的,現在我們討論考試權和監察權的性質,那麼……
有人問,那個現在總統都有appoint大法官的權力……提名,提名權。——比如說現在民進黨執政,基本上大法官那就是……陰差陽錯就變成所有大法官基本上都是綠的。對。這個呢,美國也一樣啊,川普當政期間,提名了三個大法官,導致目前美國的最高法院的保守和自由的比例失調。所以說,我認為這是美國和臺灣的這樣一種制度的一種局限。在德國不完全如此。德國採用一種朝野協商的制度,當然要尊重多數派的提名權,但是,反對黨也有一些發言權的。

 

應該講吧,無論如何,這樣一種統治權,尤其是其中的立法權,對於司法的人選的作用,我們看到當然是很巨大。但是,我相信能夠有一些優化的方式來做出調整。我們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杜絶總統或者議會的政治色彩給司法帶來的烙印。百分之百的消除,不可能。我們不要追求完美,對不對?從哲理上講,我們追求一種改進和調整。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考察比如說德國,它有什麼調整的方案,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

 

補充一下,但是總統,他只能任命但不能免掉法官……

 

是的。法官可以被彈劾。那麼美國的國會,在歷史上呢,到現在為止彈劾過的法官至多是十幾個。這有一個原因,因為美國從建國到現在,據說美國的聯邦法官的總數是三千多人,因為美國的聯邦政府並不是個大政府,聯邦法院體系比較小,美國有各州的法院體系。美國各州的法院就未必有聯邦名聲這麼好,有很多州的法院很腐敗的,在賓夕法尼亞州就是有這樣的腐敗的案件。

 

好,那麼我們下面接著看。政府分權制衡,這裡已經涉及了各個權力的部門了,那麼下面,權力部門隨著權力的這種關係和安排,有類型的。大家應該聽說過總統制和議會制的說法。(,根據作者的演講整理。待續)

 

 

【推特短文選之九】

惠虎宇

@huihuyu2024

民國派的正本清源:

1、反共 是為了收復中華民國淪陷區大陸

2、反台獨 是為了保護中華民國自由區臺灣不被綠黨顛覆

3、反共和反台獨目標一致,都是為了維護中華民國法統和正統。這和不反共的一些國民黨不同路。

4、反共是一場革命,支持一切合理的革命行動;反台獨僅是政治主張,靠理性的講道理和論辯。

 

組建中華議政會(大陸)倡議 

傅申奇

 

我們籲請認同中華民國的志士仁人聯合起來共襄盛舉,結束中共壹黨專制, 重建中華民國!

 

 我們在此提議先行在自由地區籌組中華議政會(大陸預備議會),為在中國大陸推動民選自治運動並形成重建中華民國的革命大潮做一個鋪墊。

 

 中華議政會重在提出和著手務實有效的具體工作,重在面對大陸城鄉各地區和各界人士,以期群策群力,儘早結束中共專制復辟時期,重新啟動中華民國第三階段的歷史大變革。

 

 中華議政會的功能、架構、運作方式和議事規則 

 

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國是以縣級自治為基礎的統一制國家。因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中華議政會設以市/縣級、省和大都市和全國三級議政會。 先形成省級議政會。

 

議政會的功能 

1 、為各黨各派各界各地人士介入“反共複民”的民主革命提供一個平臺,使各種主張、傾向和利益都有表達、交流並達成最大共識的機會。亦產生各黨各派增強自身組織化實力的動力。

 

 2 、在反專制爭民主的共識基礎上,包容各種政治派別和異見,展開各種問題的深入探討,促成有效的合作,並為未來民主憲政的議會運作進行務實的預設鋪墊。 

 

3 、以中國大陸各地區議政會為主體,展開對各地民意和社會資訊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系統化地發掘和培訓各種專業人才,逐步形成遍佈各省市縣的民間影子議會及其海外關注、代言、代理、代辦、代問責、代表大陸淪陷區同胞尋求國際支持的海外(各級)准政府機構,為未來大陸的大變局和民主轉型做好制度對接的準備。

 

 4 、省市兩級議政會會,以務實的態度,注重本地區的重要問題,以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和方案,推動和影響民眾介入本地區的政治和社會活動。

 

 5 、促動大陸各地區民意的自由表達和良性交流,為今後各地各個層面的平衡發展,順利完成民主轉型打下基礎。

 

 二、架構 

 

首先,在推特平臺設置中華議政會聯絡群,幫助各省人士互相聯絡,組成各省議政會。同時也是重大事件和資訊及各省議政會的建議、議案的交流平臺。 各省有五人以上參與便組成該省議政會。各省議政會一經組成,可按各自情況在合適的社交平臺設置省議政會平臺,按規則議政,形成建議和議案。

 

省議政會推舉或選舉聯絡人一名:負責召集會議,執行議事規則,行使處置權力。 當五個省以上的議政會組成後,由各省聯絡人組成交流與協調委員會,設置獨立內部平臺,交流與協調重大問題。 (隨著規模和人員擴大,組建市、縣議政會。)

 

 三、運作方式 議政會乃議事機構,討論商議本省(市)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重大事宜(何為重大?由各省議會第一次會議自行定義),經過議題提出;討論、辯論和協商,形成不同的議案,最後投票選擇議案,以三分之二多數決定。決議案提交給可能相關的各黨派、組織、機構或個人,要求其執行。 (視執行者的態度、執行情況,議會予以信用評分) 

 

(1 )議題提出:議員提出議題,有四分之一議員附議,便立案(編號)為議題。 

 

(2 )形成議案:經討論、辯論,(以自行選擇的社交媒體群組進行)由一位元或自願結合成數位的議員集體提出書面議案,達四分之一以上議員附議的議案作為付諸投票的議案。 

 

(3 )決議案的形成:經半數以上簡單多數通過為決議案。 【注】未通過的議案也存檔,已被今後審視,檢討。

 

 四、議事規則 

 

(1 )議事必須就事論事,儘量避免牽扯議案之外的事由,尤其是不要牽扯個人的私事;

 (2 )議事過程應保持文明、禮貌。不講髒話和侮辱人格的話。 如有違規者,聯絡人當提出警告,三次警告不改,聯絡人有權予以除名。 如當事人不服,可向交流與協調委員會提出申訴,以交流與協調委員會的決定為最後決定。 

 

【注】各省議會可按實際情況展開如下工作: 時政跟蹤、國情觀察、中共百年罪犯年鑒、虛擬民間法庭開審、中共海外人員檔案、共軍內情、經濟分析、金融分析、社會治安分析、文化教育問題、醫療衛生問題、環境生態問題、維權事件檔案、被迫害人士檔案、民間領袖人物檔案、海外僑界人物背景、中共開明人士檔案、網路資訊分析——等等。

 

 憲政時期的區域版圖劃分

 

 1945年對日抗戰勝利後,中華民國政府將原東北三省根據滿洲國時期的行政區劃改置成東北九省,增設遼北、安東、合江、松江、嫩江、興安等6省及瀋陽、大連、哈爾濱等3個直轄市。對日抗戰的勝利,使中華民國政府收復臺灣,成為35行省之一。中華民國政府並將海南島設立海南特別行政區,作為建省之準備。

 

 1921年蘇聯控制蒙古地方,至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政府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為外蒙人民舉辦公投以決定是否承認獨立,於來年1月5日承認外蒙古獨立。但隨後政府認為蘇聯威脅中國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及遠東和平。

 

 中華民國一級行政區: (35省) 省(35個)

 

 華中七省 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

 華南六省 福建省、臺灣省、廣東省、廣西省、雲南省、貴州省 

華北六省 直隸省→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 

塞北四省 寧夏省、綏遠特別區→綏遠省、察哈爾特別區→察哈爾省、熱河特別區→熱河省 

東北九省 奉天省→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

 西部三省 川邊特別區→西康省、青海省、新疆省

 特別行政區(1個) 海南特別行政區

 地方(2個) 西藏地方、蒙古地方(1946年民國承認外蒙古獨立)

 

 大陸重建中華民國後的區域版圖如何劃分,應有解凍後的國民大會決定。為方便運作,省/市議政會暫時都以目前的省市名稱組建,(自治區統一稱為省/市)

 

***

九州觀察/中華議政會

(網路資訊彙編)

 

安徽,山東,江西,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甘肅,寧夏,

河南,湖南,貴州,青海,西藏

 

安徽

 

22歲姑娘因畫“豬頭人身”漫畫被逮捕

2024-4-12

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日前發佈了警情通告稱:經縝密偵查,破獲一起境內外“精日”分子合作利用互聯網實施“辱華”違法犯罪活動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一名。

 

據瞭解,所謂犯罪嫌疑人是淮南市田家庵區22歲的女孩張冬甯,獲罪原因是繪製“精日漫畫”。按警情通報,張姑娘創作的豬頭人身系列是辱華漫畫,多達300餘幅,嚴重傷害了中華民族感情,踐踏我民族尊嚴,社會影響十分悪劣。

 

為阻止張姑娘繼續從事相關犯罪活動,淨化網路空間,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於2019年5月將其抓捕歸案,並已被當地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

 

對於此事件,山東傅文律師事務所的傅文律師認為:辱華和精日,都不是具體罪名,如果定罪,要麼是尋釁滋事罪,要麼是侮辱罪。

 

但尋釁滋事的典型行為是行為人結夥鬥毆的、追逐、攔截他人的、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其他尋釁滋事的行為,其並不符合。 侮辱罪的犯罪物件只能是自然人個體,而非群體,需要有明確的被害人,本案被害人如果有也是全體中國人,但全體中國人中是否都認為自己的人格尊嚴和名譽受到侵害是有疑問的。(下接67頁)

 

百年之大變局真的要來了

                                            施化

 

“百年大變局”是習帝的口頭禪。原意是,自二十大贏得個人獨斷,世界到了他的手裡將會大變,變成他想要的那個樣子。比如,“東升西降”,中俄聯手統治世界,中國順利朝鮮化實現習主體思想和世襲制,脫國際軌道經濟自力更生,等等。沒想到一語成讖,到了2024年,變局卻真的快要來了:不過恰恰翻了一個個兒,所謂的大變局,含義跟他想要的相反。

 

首先,“東升”已經升到了頂,隨著中國經濟整體止步不前,習的政治佈局被打亂。二十屆三中全會無法預期召開,傳聞已被整死的秦剛僅僅受了黨內警告,頻頻發出的中南海政令不得要領不知所云。種種跡象表明,習的“新時代”業已停滯,進入了“垃圾時間”等待死亡。

 

而“西降”在我看來卻是“西升”。不過,在說明含義之前,先要交流一下我對“東西”的認識。還有,為什麼說曾經看到的“西降”現在很快要回升。

 

我眼中的東方西方,基本上還不是地理概念。儘管也與地域有關,不過源頭上還是認識的差異。西方從古代開始,就一直代表著個體的獨立精神。從古希臘的眾神人性化,到古羅馬的公民意識,一直延續到現在的西方各國個人獨立和自由。而東方從沒有過個體。直到今天,東方只存在整體,群體,全體。任何一種精神,如果不被一致認可,都不允許存在,都必須封殺。有人說,這就是專制獨裁啊!沒錯。專制獨裁只是事情的結果,而哲學的源頭卻在整體那裡。如果不尋找和發現源頭,摧毀再多的專制獨裁也沒有用。消滅一個還要再生一個,新的更好聽更高級。

 

我的這個區分受奧地利學派的啟示。以哈耶克為最高代表的奧地利學派,與其說是經濟學派,不如說是哲學學派。在最近的旅行期間,我閱讀了主要的奧地利學派代表作,不得不承認這些學者和者的尖銳和透徹,口服心服。這個學派的主要作家有,約翰.洛克,大衛.休謨,亞當.斯密,艾德蒙.伯克,以及十九世紀以後的托克維爾,阿克頓勳爵,直到上世紀的米塞斯和哈耶克,他們的發現揭示了人類世界存在的真實,也找到了解決人類困境的出路。祇不過由於他們的對手太強大,打壓得太厲害,以至於大部分人都不瞭解和不相信他們的學說。其中包括那個著名的凱恩斯。不過,到了2024年的今日,那個強大的對手已經走到盡頭,很快要被分崩析的嚴峻現實證偽。這裡所說的對手,在東方指專制主義,在西方,則是白左。雙方的主要分歧,仍是我前面提到的,是承認個體還是祇承認整體。

 

承認個體的觀念,在很多人眼裡,是世俗,庸俗的。既沒有崇高的追求也沒有高尚的道德。但以求實而非理想的眼光看過去,就會發現,人存在的全部意義,祇不過是盡可能地創造滿足生存的條件,以便繼續活下去,別無他求。

 

不對吧?許多與我在相同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朋友會質疑,難道自古以來,那麼多偉人導師的宏圖大略都是虛妄的嗎?的確如此。世界之所以變壞,只因為許多人太想把它變好了。中國革命的全過程就是這樣。大量不滿現狀的青年才俊,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改變現狀的革命洪流中去,結果祇成就了一小部分最有手段的梟雄和他們的後代。

 

不改變現狀,難道繼續讓它壞下去嗎?這又涉及到另一個終極的哲學思辨。這個思辨認為,自有人類歷史以來,人和人之間只存在兩種關係:交易關係和掠取關係。前一種關係的結果,會形成人和人之間的平等和睦相處;後一種關係的結果,當然是矛盾和衝突。換一句話,前一種關係解決問題;後一種關係製造問題。關鍵取決於你要什麼。

 

帝國主義的侵略殖民,就是掠取。所以那些老牌帝國主義都衰落了,包括葡萄牙西班牙,大英帝國。即便就美國而言,它在對外關係中,交易的部分一定成功,掠取的部分一定失敗。

 

社會主義制度裡顯然沒有什麼交易關係,更多的是掠取。因為它不可能保護私有產權,必定要掠取個人的財產拿去重新分配。所以社會主義註定失敗,並問題叢生。

 

哈耶克是這樣來分析為什麼只有交易可行,而分配不可行的。因為人的需求太複雜多樣,變化無窮,你根本不知道另一個人眼下最需要什麼,什麼時候才能得以滿足。更別說十幾億大眾了。只有一種制度可以做到這個,即自由貿易下的資本主義。當然資本主義左派也不行,因為他們在意的也還是收繳和隨意分配。

為什麼只有交易才能滿足需求而分配不能呢?人性所決定。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每個人對同樣商品的價值判斷都不同。這無法預算,無法規劃,也無法分配。只有在大量紛繁複雜的獨立個體的貨幣交易中,才能實現短暫平衡。長期交易下去,或可獲得長期平衡。這才是人類所能追求到的最高境界。絶不是什麼人人平等,大同世界。

 

2024年已經和即將發生的幾個標誌性事件,預示著世界巨變已經來臨。即大量主流人群由認同東方整體向轉向認同西方個體的觀念。這最早出現在阿根廷大選,最後也許是大選後的美國。臺灣大選完成,也已站到同一邊。以色列會在戰爭中獲勝,無疑同他們在一起。而代表東方的兩大最強勢力,中國和俄羅斯,都會遭遇歴史前所未有的衰敗。

 

歴史邏輯是這樣的,凡強盛起來的國家,影響力當然也強,他們的觀念會引領世界潮流。而衰敗的國家也不會崩潰,誰都不願意看到這樣。但一旦落伍,就祇得跟在人家後面慢慢爬。等什麼時候觀念變了,也會變強的。祇不過不再引領別人了,那是別人在引領你。

 

 2024-02-27

 

【推特短文選之十】

中華民國山東省政府

@SDS00001

蔣委員長北伐統一中國,領導22次大型會戰並取得抗日勝利,參加開羅宣言,創建聯合國,躋身世界四強,光復臺灣,實行憲政,件件大功于中華民族,蔣氏父子為國殫精竭慮,至今仍沒有入土為安,遺言不葬大陸,棺材不入土,他們至死都盼望光復大陸。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願追隨蔣公完成剿匪大業光復民國!🇹🇼

 

【推特短文選之十一】

陳邦國

@BangGuo93398

每當看到蔣總統的視頻,我內心深處無比激動澎湃,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一定會追隨他建功立業,他“統一中國、成功禦外敵、開啟中國憲政”我認為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空前絕後的偉人,過去5000年的中國歷史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同時做到這三點,未來也不會有。只可惜到現在還沒有入土為安“不葬大陸,棺不入土”

 

胡適與陳光甫

張書克  

 

1938年9、10月份,日軍大舉進攻廣州、武漢,中國抗戰形勢最為危急的時刻,兩個“過河卒子”(準確點講,應該是“過海卒子”)先後來到美國,為尋求國家的生路而開展工作。這兩個“過河卒子”,就是胡適和陳光甫。

 

陳光甫(1881-1976),江蘇鎮江人。幼年做過學徒,自學成才,後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學習商業。

 

留學歸國後,陳光甫認識到,一切進步,皆發源於個人的“創動”,決心以小額資本自創銀行。1915年,陳光甫開辦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陳光甫始終把“服務”作為銀行的命脈。陳光甫認為:“私人企業之目的不僅為盈利,而兼有其理想,即為服務社會,不外為增加對社會之便利,提高人民之生產能力,與乎惠及一般就業水準。服務顧客的目的在於以服務換取報酬。”“上天不負苦心人,為社會服務,利在其中矣。”在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存款1元即可開戶,這就吸引了大批的小客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雖然起點低,但發展卻很快。1921年,資本額達到250萬元,增加了24倍;存款額1915年年底為57萬元,1926年是3244萬元,增加了56倍;12年間,淨盈利為355萬元,平均年盈利率達到20%以上,成為當時中國銀行業中的佼佼者。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與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並稱為“南三行”。陳光甫本人也成了“江浙財團”的重要人物。

 

陳光甫也是國內最早宣導旅遊觀光事業的人。他于1923年創立中國旅行社。1925年2月,梅蘭芳訪問蘇俄,承辦這一業務的就是中國旅行社。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決定派銀行家陳光甫與徐新六兩人同赴美國,尋求美國的經濟援助。由於徐新六自港飛渝時座機被日本飛機擊落,陳光甫祇得以商人身份獨自赴美。

 

在美期間,陳光甫和時任駐美大使的胡適密切配合,努力工作。當時,美國朝野上下正彌漫著濃烈的孤立主義氣氛,不願為中國而捲入戰爭,國會通過的中立法案也限制了行政當局援華的手腳。二人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

 

胡適和陳光甫,在中國國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前都是別人求他們。現在到了美國,為了國家的安危卻要低聲下氣來求別人的施捨和恩賜,可謂是忍辱負重。

胡適在日記中這樣說道:“光甫辦銀行30年,平日只有人求他,他不消看別人的臉孔,此次為國家的事,擺脫一切,出來到這裡,天天仰面求人,事事總想不得罪美國財政部,這是他最大的忠誠,最苦的犧牲。我很佩服他這種忠心。”“光甫做此事,真是沒有一點私利心,全是為國家。他有時也很憤慨,說:‘我頭髮白了,還來受這氣惱,何苦來!’”胡適最佩服陳光甫這種忍辱負重、委屈求全的精神。

 

對於當時的處境,陳光甫自己說的更為直率:“餘在此接洽事宜,幾如賭徒場中擲注。日日揣度對方人士之心理,恭候其喜怒閑忙之情境,窺伺良久,揣度機會已到,乃擬就彼方索中聽之言詞,迅速進言,藉以維持好感。自(1938年)9月來此,無日不研究如何投其所好,不敢有所疏忽。蓋自知所擲之注,與國運有關,而彼方系富家闊少,不關痛癢,幫忙與否,常隨其情緒為轉移也。”

 

其實胡適當時的情況也和陳光甫差不多。祇是,胡適是愛面子的人,不願提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倒是陳光甫給胡適留下了一筆:“(美國國務院)遠東司長賀伯克(Hornbeck),此君老氣橫秋,以一動不如一靜為妙策,彼對(胡)適之講話有如老師教訓學生,可見做大使之痛苦也。”

限於美國國內當時的情況,政治藉款絶不可能,祇能是商業貸款,祇能是抵押貸款。

 

經過陳光甫等人的努力,1938年10月25日,中美訂立2500萬美元桐油藉款協定。根據該協定,中國設立一個復興商業公司,在國內收購桐油,賣給在美國組織的世界貿易公司(Universal Trading Corporation),由該公司與美國進出口銀行訂立藉款契約,擔保人為中國銀行。這就使得該藉款協議在形式上完全成為一個商業機構與銀行之間的商業藉款契約。

 

1938年10月25日是個什麼日子?

1938年10月21日,中國重鎮廣州失陷;10月25日,中國的臨時首都武漢失陷。當晚,美國財長摩根索專門邀請胡適與陳光甫到家中做客,宣佈上述貸款一事。顯然,這筆貸款的政治意義要大於經濟意義。

 

胡適後來致函摩根索,再三強調這是個值得紀念的夜晚。在信中,胡適對於“桐油藉款協議”的成功,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正當中國局勢危急的時候,這筆錢,對於中國真有救命及維持體力的作用,也是心臓衰弱時的一針強心劑。而由此‘桐油計畫’確立,……中國國際信用大加改善。關係之重大,不言可喻。”

其後,桐油的採購運輸以及外援物資的內運,都由陳光甫負責主持。

 

1939年11月27日,胡適致電陳佈雷,對陳光甫的工作讚譽有加:“弟默察光甫諸人在美所建立之採購運輸機構,真能弊絶風清,得美國朝野敬信,不但在抗戰期中為國家取得外人信用,亦可以為將來中美貿易樹立久遠基礎。”

 

1940年4月24日,中美第二次訂立藉款合同,中國以滇錫抵押,藉款2000萬美元。

 

事實上,陳光甫在美商談藉款事宜,不僅要受美國人的氣,還要受自己人的氣。孔祥熙、宋子文、李國欽等人認為上述兩次的藉款條件苛刻,不應該有抵押和銀行擔保。

 

胡適則頗能理解陳光甫的難處,他認為藉款條件是現行美國法律之下,無法更優的。胡適對陳光甫安慰有加。

 

1940年5月,陳光甫即將回國,胡適依依惜別:“我們共事19個月,他是很不易得的同事。我和他都不求名利,都不貪功,都祇為國家的安全,所以最相投。今回別了,我們都很惆悵。”在胡適看來,陳光甫是一個人格高尚的人,是“受過這個世界的新文化的震撼最大的人物”,其人格,“可以上比一切時代的聖賢,不但沒有愧色,往往超越前人。”

 

順便提一句,陳光甫生於1881年12月17日,和胡適同一天生日,比胡適大整整10歲。胡適對陳光甫很尊敬,經常以“老大哥”呼之。

 

談到胡適和陳光甫,那首著名的小詩不能不提。1938年10月31日,胡適將自己的一張照片送給陳光甫,並題詩一首:“略有幾莖白髮,心情已近中年。做了過河卒子,祇許拼命向前。”在當時,這首詩的意思是很明確的。

 

後來,左派文人卻加上很奇的解釋,攻擊胡適,說他這個“過河卒子”是“奉命向前”,是為某黨某派服務的。

 

其實,像胡適和陳光甫這樣的人,祇有國家、民族的立場,他們考慮問題都是從國家、民族的角度出發的,他們最沒有黨派的立場。這樣的君子之德,不是左派文人所能理解得了的。

 

最後說一句閒話。在美期間,忙於公務之余,胡適還將自己的詩集送給陳光甫,作為客中消遣。陳光甫這樣說道:“適之真雅士,猶作閒暇想,餘恐無此修養工夫。”在極為危急的情況下,還有閒情逸致作些研究,讀讀小說、詩詞歌賦等閒書,這的確是一種天賦,是一種很高的修養工夫。這需要非常純潔平靜的心靈,需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但胡適做到了。

 

既關注於公共事務、為國家民族服務,又迷醉於屬於自己的私人幸福,兩方面結合的這麼好,賀衛老對此感歎道:“簡直是太神奇了”。

 

***

(上接60頁)

漫畫家華君武、李海峰、馬恒超、劉鳳山、趙春秋、王大光、範其恢等就曾經繪製大量豬八戒系列漫畫,也是豬頭人身,諷刺中國人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和不文明現象,收到一致好評。

 

因此以辱華和精日追究張冬寧刑事責任,沒有法律依據,以尋釁滋事罪或侮辱罪

追究其刑事責任,也不符合尋釁滋事罪或侮辱罪的犯罪構成。

 

跟帖選錄

* 這位女畫家的罪名應該是”洩露國家機密”…

*豬頭心裡清楚自己是個什麼玩意兒 畫出來其實很解壓 中國是火山隨時噴發 什麼也擋不住 美國深層也自身難保了。

*這麼年輕有為的畫家受到政府侮辱,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糞坑國裡確實只有豬頭能活著。一個個比豬還蠢。平時當韭菜,戰時當炮灰。有人幫忙揭露真相還覺得受不了了。

*畫的很好啊! 漫畫都不許,真是忒媽的豬頭當道人不聊生!

*吳承恩創作了豬八戒,豬頭人身,已經辱華幾百年!

*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厲害了,我的國,比清朝進一大步。

 

山東

新年山東爆特大槍殺案

 

2024年2月10日,大年初一淩晨,山東日照莒縣宅科村發生特大持槍殺人案。21人死亡,整個村莊處於封鎖狀態,網路一度被切斷。消息遭中共封鎖。

據說,該村的受害者已經下葬,出事的都是一條街道的鄰居,一家一家的被殺,其中,被殺的一家7口人中,有一名寒假回家過年的女大學生,最小的只有3歲。

 

綜合網路消息,有消息稱死亡至少21人,兇手是被開除的特警,殺人手法特別悪劣,用刀刺傷一政府家屬院門口的兩個人,血流一地,然後隱藏起來,待圍觀人群多了,還有救護車趕到時,現場開槍,至少四十多人中彈,已經證實21人死亡,二十多人受傷,死亡數字還在上升。還有消息稱兇手是讓被殺人告了坐了17年牢,現在出獄了來報仇,有槍有刀,共計4到6人作案。有一群聊消息稱兇手是一名殘疾人,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他和媳婦出車禍殘疾,媳婦跑了,兇手只能在村裡幹點活,老闆不給錢,老闆家裡有當官的將兇手送進監獄待了兩三年,今年兇手出來之後報復老闆,把老闆一家都砍了,還剩一個女兒在外地上大學沒有回來。截至12日,當局未發佈通報,自媒體平臺鳳凰網、網易將相關文章亦下架。

 

江西

江西新餘“1·24”特大火災事故追蹤

 

1月24日下午,江西新余市渝水區一臨街店鋪發生火災,導致39人遇難,9人受傷。遇難人員大多在二樓,為何逃生受阻?

 

1月25日上午,新餘市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1·24”特大火災事故情況。初步查明,失火建築地下一層進行冷庫裝修過程中,施工人員違規動火施工造成起火。

 

有業內人士表示,儘管電焊施工屬於特種行業,但是技術門檻低,工人自己買一套設備就可以進行電焊作業;再加上電焊作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必備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增加了引發火災風險。記者採訪瞭解到,火災發生後,地下一層因違規動火引燃泡沫板而產生的大量有毒濃煙,通過樓道湧入二樓導致人員被困。記者在二樓現場看到,這裡沒有明顯的過火痕跡,一些桌面上落有因濃煙造成的黑色灰塵。一名從一樓網吧逃的男子告訴記者,現場散發出滾滾濃煙,氣味異常刺鼻,祇聞了幾秒鐘便感覺腦袋發暈。

 

據瞭解,由泡沫板燃燒產生的黑色有毒濃煙能在短時間內造成人員窒息,這也是此次火災事故在短時間內造成遇難人員多的直接原因。 (下接77頁)

                                 

 

不該被遺忘的“臺灣經濟總設計師”

原創 言九林

 

發端於上世紀60年代的臺灣經濟奇跡,曾長期吸引大陸的眼球,但直至1988年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出版《臺灣30年》一書,大陸史學界才算第一次正視臺灣經濟奇跡的根源。

 

該書意識到了以往的研究中存在一個誤區,即認為美援和黃金促進了臺灣經濟;而事實是:尹仲容與李國鼎推行的自由市場經濟,成就了臺灣“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傳奇。遺憾的是,對大陸人來說,有“臺灣經濟總設計師”之稱的尹仲容,是一個很陌生的歷史人物。

 

尹仲容生於1903年,祖籍湖南邵陽。1925年畢業于南洋大學機電工程專業後,進入交通部工作。青年時代的尹,立志實務救國。九一八”事變時,尹在上海與三十余名青年學者相約組織“正己社”,以不談政治,專研經世致用之學為宗旨,互相砥礪。

 

1936年,尹獲宋子文賞識,進入“中國建設銀公司”(該公司乃國民政府所設立的極重要的經濟方面的抗日備戰機構)擔任協理,自此與經濟工作結緣,並終其一生。八年抗戰,尹協助宋子文爭取美援,多方奔走;1945年宋子文出任行政院長時,任命尹為機要秘書。獲宋子文賞識並重用期間,尹漸漸進入蔣介石的視野。四九鼎革前夕,尹受臺灣省主席陳誠邀請赴台,出任“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簡稱“生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陳誠),負責實際業務。其“臺灣經濟掌舵人”之路,由此起步。

 

迷信計劃經濟乃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尹仲容出任“生管會”副主任委員之際,臺灣的經濟形勢相當嚴峻。

日據時期,臺灣經濟是日本經濟的附庸,即所謂“工業日本,原料臺灣”;光復後,這種畸形的附庸經濟,本可成為大陸經濟的一環,但四九鼎革,使臺灣失去了這個機會。對外輸出,已失市場;對內輸入,外匯短缺。百萬大陸移民來台,及每年高達30萬的人口自然增長,又使這種困難雪上加霜。

不過,最嚴重的困難,卻在於觀念的轉變。國民黨以孫中山之“三民主義”為官方意識形態,而“三民主義”在經濟方面的立場是“發展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宣導計劃經濟。以孫中山繼承者自居的蔣介石,在大陸時期,就曾明確表達了他對計劃經濟的心儀:“國家如不對人民的經濟活動確定分限,確定計劃,任人民流於鬥爭,只有招致社會混亂與民族困窮的結果。”退至臺灣後,“計劃經濟”和“國家資本”仍是國民黨不可動搖的經濟意識形態。

 

尹仲容也曾是計劃經濟和“國家資本”的擁躉,但1952年,信奉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蔣碩傑回台前去拜訪尹仲容,蔣帶給尹一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德的名著《計畫與價格機能》,此書讓尹的經濟思維有了很大改變。

 

尹仲容的轉變,還與同期臺灣政學兩界掀起的“財經大辯”有很大關係。按當局的立場,1950年代的臺灣須優先發展重工業,並以建立自給自足的“民族大工業”為理想目標。以臺灣一隅之地,欲發展鋼鐵、機械、重化學、電器、飛機、汽車、造船等諸多全方位的“大工業”,本身並不現實。當局之所以如此無視經濟法則,皆因“民族大工業”是為了滿足“反攻複國”的政治需要,而要建立“民族大工業”,則必須實施計劃經濟,發展“國家資本”。

 

大約從1952年開始,臺灣的經濟學界開始公開質疑乃至批評當局的“計劃經濟”理念,甚至指責正是因為大搞國家資本,才導致了大陸的丟失。這場戰持續至1954年。該年3月6日,胡適“同《自由中國》的許多朋友”做了一次公開演講,以自我懺悔的姿態,將戰推向了高潮。胡適自我反省道:

“我今天對諸位懺悔的,是我在那時與許多知識份子所同犯的錯誤……(最近)我們在臺灣看到《自由中國》、《中國經濟》,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討到一個基本問題,就是,一切計劃經濟……是不是與自由衝突的?”

最後,湖適呼籲上至領袖,下至知識份子,都一起來為以前的“計劃經濟”懺悔。

 

二、既得利益者的反撲

尹仲容“自我洗腦”的同時,臺灣當局高層也在努力從經濟層面反思為何丟失大陸。1952-1954年的戰,對反思的走向起到了某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1953年1月,當局出臺了《公營事業轉移民營條例》,規定:除直接涉及“國防”秘密之事業、專賣或獨佔性之事業、大規模公用或特定目標之事業,其餘,無是政府獨資還是公私合營者,均可轉為民營。這是臺灣當局首度從政策層面打破“公營制”的意識形態樊籬。不過這並不意味當局放棄了“計劃經濟”和“國家資本”。

 

該年春,蔣介石曾指示一批年輕幕僚,命其從理上重新解釋三民主義的核心經濟觀“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這種文字遊戲,不過是權宜之計,治標而不治本。相比蔣介石的曖昧,陳誠的態度要清晰許多。1954年3月,陳誠在“總統府”動員月會上公開表示:

 

“‘政府’現在已深深感到,要充分發展經濟建設,必須具備一個最基本的條件,此即保障私人財產、擴大企業自由,替私人資本開闢一條平坦廣闊的出路。今後‘政府’不但要修改妨礙企業自由的各種法令和辦法,同時還應有計劃有步驟的,將可以讓民營的企業,儘量開放民營,這是一個政策問題,也是一個觀念問題。”《陳誠回憶錄·建設臺灣》)

 

1952-1954年戰的結果,促成了蔣介石對私營經濟的發展持默許態度,促成了陳誠成為私營經濟的擁護者,也促成了尹仲容在1954年3月出任“經濟部長”,並一人身兼“工業委員會”主委、“中央信託局”局長等要職。尹上任之後,和一批年輕人夜以繼日,一個月修改了十幾個法律規章。

在1954、1955年時,臺灣的民營企業突然像決堤一樣爆發了。

 

“經濟部長”任上,尹仲容對私營企業的扶植不遺餘力。這種政策上的傾斜,使他得罪了相當多卵翼於“公營經濟”體制下的政、經要人。這些人不斷批評尹的做法“圖利私人”,違背了國民黨“均富”的立黨原則。1955年3月,終於發生“揚子木材案”。該案對尹提出多項控訴,但經多方切實調查後發現均屬子虛烏有。“揚子木材案”歷時經年,二審判決尹仲容無罪。

 

當日,因私營化政策而受損的既得利益者的反撲力量,相當強大大,連蔣介石也遏止不住這種反撲。“揚子木材案”期間,尹仲容曾提出辭呈,蔣介石約見各方高層要人,放風表示希望留任尹仲容的“經濟部長”之職。一審判決尹無罪後,最高檢察署卻並不配合蔣的意願,執意提起上訴,蔣為此相當憤怒。稍後,蔣又召見陳誠,討要不要親自出面阻止上訴,思慮再三,終於決定遵守制度,不加干涉,但在日記中再次憤然冩道:

“與辭修談尹、胡案,准其上訴方針,對立法、監察兩院不肖黨員,梟張跋扈……加以痛斥與警告。”

 

三、閉門兩年研究郭嵩燾

 

辭職後的尹仲容,閉門讀書長達兩年之久。雖然已被法院宣判無罪,但不明真相的輿仍是洶洶,令尹異常痛苦。賦閑期間,尹仲容著手為清代名臣郭嵩燾編冩年譜。尹如此自白心曲:“在我到臺灣之初,就想到郭嵩燾(筠仙),郭筠仙是那時第一個有世界知識的人,他的膽識才華,遠在曾左胡孫之上,可是他的抱負因為曲高和寡,並沒有怎樣發展。”

尹既傷懷郭嵩燾當年超前的識見不被時代所容,也感佩郭“政治家識時務的才智,公爾忘私國爾忘家的熱誠”,並以郭堅持真理絶不隨波逐流的精神自勉。

 

此一時期,羅家倫曾到尹仲容家兩次,都以郭嵩燾為談話的主題,間及曾紀澤和薛福成幾位當時對西洋政治經濟頗有認識,而想把中國引到近代化路上的人物。但二人對尹所受的打擊,都毫不提及,仿佛若無其事。

 

郭嵩燾、曾紀澤、薛福成,均是晚清開眼看世界的先驅,也均不被時代所容,尹對羅家倫談這些人物,既是以之為師,也是以之自況。

尹在“經濟部長”任上,曾希望利用個人的影響力,改變國民黨老黨員乃至一般民眾對“公營體制”及“計劃經濟”的迷信,故而不但常在報刊發表文章,還幾乎每天和新聞記者見面,時時發出逆耳之言。羅家倫曾因此勸他:

“我雖不常和你見面,可是我幾乎每天在報紙上看見你的談話。我很欣賞,可是辭句太鋒利了。你的才華,大可不必從此表現。”

 

尹則回應道:“我謝謝你的指教,可是我並不是‘禦人以口給’,我祇是對一般工商界的人們說老實話。我若是說依違兩可的話,害得他們瞎猜,弄到蝕本以至破產,我覺得心裡過不去,而且也不應該。我說到斬釘截鐵的老實話以後,他們還不相信,那責任是他們自己的。他們活該。”

 

四、再度出山,引導臺灣走向自由市場

 

1953年對“私營企業”的鬆綁,使臺灣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了諸多必需工業品的自給自足,可謂成績斐然。

 

但至1957年,這一鬆綁所帶來的政策紅利,已基本走至盡頭,其局限性日益暴露。譬如,臺灣市場已經飽和,工業生產要繼續增長,必須拓展海外市場;人口增長帶來的高失業率壓力,也必須依賴海外市場對工業增長的刺激來解決。而要拓展海外市場,首要之務,就是打破政府所設置的“計劃經濟”的樊籬;樊籬中最受詬病者,則是貿易保護及外貿匯率問題。所謂貿易保護,是指當局為扶植本土產業的成長,鼓勵民眾使用本土工業品,對進口物資課以重稅。所謂外貿匯率問題,是指當局對進口物資採取多達9種不同的匯率。

 

1957年夏,為求經濟闖關,蔣介石與陳誠再度啟用尹仲容,命其擔任“經濟安定委員會”秘書長。上任伊始,尹即挑起了外匯貿易改革的大辯。尹認為,“複式匯率”嚴重妨害了市場價格機制的自由運作,阻礙了出口工業的發展,必須改革。代表官方利益的“財政部長”徐柏園則認為,實施“單一匯率”將造成通貨膨脹,政府也將喪失用低匯率結算的特權,導至開支增大,加深財政赤字。尹仲容承認會出現通貨膨脹,但同時認為,這只會是改革初期的暫時現象,只要站穩立場,鎮靜應對,不朝令夕改,通脹很快就能消彌。辯持續至1957年底,雙方僵持不下,蔣介石遂命陳誠成立“外匯貿易研究小組”,專門討該問題。至1958年3月,終以尹仲容一派的勝利而告終。該月19日,尹仲容出任“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在“立法院”語出驚人:“我到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的目的,就是要結束這個機構!”

 

此次外匯貿易改革,僅僅是尹仲容複出後,致力於讓臺灣經濟回歸市場機制、擺脫“計畫管制”的第一步。1959年,尹又拿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尹明言,自大陸至臺灣,“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究竟扮演什麼角色,始終沒有弄清楚”——之所以沒有弄清楚,一方面是陳舊的觀念所至,一方面也與政黨利益有關。“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中,有“出售國營事業”一項,即遭到當局的強硬抵制,原因是高層擔憂“公營事業”轉移為“民營事業”,將使民間政、經勢力坐大,不利於國民黨對臺灣的統治。何況,每一項“公營事業”的背後,都隱藏著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以至於尹曾私下感歎:“我才走了半步,別人就怪我踹到他們的腳上了!”

 

1960年,尹出任臺灣銀行董事長,同時掌握美援、外貿、金融大權,被時人目為臺灣的“經濟沙皇”。同年,尹發表長文《臺灣經濟十年來的發展之檢討與展望》,認為“過去十年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失著,是沒有發動一個全面性的革新”。這篇長文,為臺灣此後的經濟體制改革定下了“自由市場”的方向;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臺灣經濟邁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

 

1963年1月24日,尹仲容因急性肝炎驟然病逝。去世之日,家無餘財。當天,蔣介石在日記中沉痛冩道:“尹仲容今晨病逝,又弱我一革命健兒矣!”並致褒詞:“好學深思,長才自奮,於艱難之際,為臺灣經濟開創新局。”

 

“開創新局”四字,是對尹仲容經濟貢獻的確切評價。

 

但尹的貢獻尚不止此。歷史此後的演變軌跡是:上世紀60、70年代臺灣民營資本的“經濟奇跡”,造就了大批體制外的“中產階層”,這些“中產階層”,隨之又推動了80、90年代臺灣的社會轉型。這些變化,追根溯源,均與尹仲容對臺灣經濟走向的引領,有著莫大關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黃澎孝

 

聯合國可以開除「中華民國」的「會籍」但是,聯合國卻開除不了「臺灣」在地球上的「球籍」。只要臺灣還在,中華民國就永遠會有一線生機。即便,這七十幾年來中華民國兩度瀕於滅亡,還好有臺灣。臺灣終於 「光復」了中華民國。

原來,是臺灣「光復了」中華民國。

 

10月31日,是老蔣總統的生日,他是在我軍校二年級的時候「崩逝」的,從此我們軍校生不但要背誦〈先總統蔣公遺囑〉更要「恭讀」〈先總統蔣公遺訓〉。在他諸多的遺訓中,最令我「驚心動魄」的是蔣總統在民國三十九年三月十三日,演講〈複職的使命與目的〉時所說:

 

我們的中華民國到去年終就隨大陸淪陷而已經滅亡了!我們今天都已成了亡國之民…(全文詳見「國防研究院」民國四十九年版《蔣總統集》第二冊)。

瞎咪?中華民國「隨大陸淪陷」已經滅亡?那「臺灣」算是什麼呢?臺灣不是中華民國的一個行省嗎?臺灣這個「省」並未「淪陷」啊⋯⋯

 

這個疑團,我一直默記在心。直到我在政戰學校三年級,修讀「國際公法」課程時,時任外交部條約司司長的沈克勤老師,為我們上這門課。我對國際法,特別有興趣。經常在課後,追著沈老師問問題,問多了,他對我的印象自然不一般。尤其,當我在他指導下在「大專杯辯論賽」展露頭角後,更是對我另眼相看,甚至還特別邀我去他家吃飯。

 

沈老師中英文俱佳,家中有很多英文的原版書。後來,我才知道沈克勤老師曾任孫立人將軍的秘書,而我父親曾是抗戰遠征軍的軍官。這份特殊的淵源,更讓沈老師視我為子侄般的親切。沈老師家當時就在復興崗旁邊的外交部宿舍,翻個牆就到了。

 

於是,我成了他家的常客,終於,我逮到機會請教他,蔣總統說「中華民國亡了」究竟是怎麼回事?沈老師真不愧是「條約司」的司長,他從《馬關條約》《三藩市和約》《中日和約》到《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給我好好上了一課。

我簡單的說重點吧:

 

《馬關條約》在國際法上,是一個程式完備的有效條約。

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取得對臺灣的主權,是完全合乎國際法的,不能說是「竊占」。中華民國繼承大清帝國,當然也必須承認《馬關條約》的效力,因此,曾在臺北設立「中華民國總領事館」

 

《開羅宣言》或是《波茲坦公告》 雖然有將臺灣歸還中國的宣告,但是,在國際法上,還是要以「條約」的形式,才能完成臺灣主權轉移的國際法程式。

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是在1949年12月,當時,不論同盟國與日本的《三藩市和約》或是《中日和約》都尚未簽訂。因此,當時臺灣之於中國,在國際法上仍屬於「託管」性質。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即獲得蘇聯、英國、印度等國承認。與在臺灣的中華民國都宣稱自己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形成「兩個中國」並存的現像。

 

1951年9月8日由美國主導簽訂的《三藩市和約》,海峽兩岸政府,均未獲邀參加。日本在該和約中,以及其後與中華民國簽訂的《中日和約》中,僅宣告放棄對臺灣及澎湖列島的主權,卻未言明「歸還中國」。造成了「臺灣地位未定論」的國際法爭議。

 

當蔣總統說:「中華民國已隨大陸淪陷,已經滅亡。」時,《三藩市和約》與《中日和約》都尚未簽訂。就國際法而言,當時的臺灣,還不能視為中華民國的領土。

 

《三藩市和約》

沈克勤老師雖然把國際法的道理說明白了,但是,卻再三交代我,千萬不要跟別人講。他還告訴我一個天大的秘辛:政戰學校曾有另一位教國際法的教授,就因為站在國際法的觀點,公開呼應了美日國際法學者所討論的「臺灣地位未定論」,而在1964年發表《臺灣自救運動宣言》,遭到逮捕判刑。這位教授的名字叫做「彭明敏」。

 

沈克勤老師的提點,雖然讓我解開了一個「疑團」,卻又讓我滋生了更多「疑點」。譬如說:「反攻複國」這個口號就挺矛盾的。難道非要「反共大陸」才能「複國」嗎?那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又算哪門子事呢?

 

當然,對「中華民國」最有意見的無疑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啦!

北京方面強烈主張:

當中共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中華民國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了。但是,中共講不清楚,說不明白的是,臺灣那塊土地上的「中華民國」不但保留了中華民國的國號、國旗、國歌等等,國家的「符號」、「徽章」,而且還具備了「領土」、「人民」、「主權」的所謂「國家三要素」。

而且,在臺灣的中華民國還是聯合國的「五常」之一呢。北京當局,費了好大的洪荒之力,花了20年光陰,才終於擠進了聯合國。

 

1971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那天聯合國大會通過了〈2758號決議〉,承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決定:

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

承認它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

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換言之:終結了「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主權國家」地位。再換言之:那年的「臺灣光復節」在國際社會上中華民國等於又亡國了一次⋯⋯⋯

時光荏苒,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即將半個世紀了。但是,中華民國政府所簽發的「護照」仍然罩著2千3百萬臺灣人民,可以免簽證地在全世界112個國家或地區趴趴走。這不就象徵著「中華民國」仍然「實質」「有效」的活著嗎?

落落長講了這麼一大堆,其實,簡單的講:聯合國可以開除「中華民國」的「會籍」,但是,聯合國卻開除不了「臺灣」在地球上的「球籍」。只要臺灣還在,中華民國就永遠會有一線生機。即便,這七十幾年來中華民國兩度瀕於滅亡,還好有臺灣。臺灣終於 「光復」了中華民國。

 

【推特短文選之十二】

斷裂幽明——曠古赤禍之源

@changming1111

除了視頻裡的話,蔣公還說:“我們剿匪就是打禽獸!一方面是要消滅禽獸,一方面是要救濟我們的人民,不讓再被禽獸來壓迫,一天一天禽獸化,要使他們趕快獲得光明大道”。以人禽之辨判定共匪非我族類,是滅共的最大武器。

 

(上接68頁)

 

此次發生事故的是臨街店鋪。記者在現場看到,發生火災事故的場所內通道狹窄逼仄,內部佈局複雜,安全隱患突出。失火建築的一層為聯排商鋪,二層被打通用作賓館房間和培訓場所,長約百余米的聯排商鋪中,祇有兩個進出口。

 

一名成功逃生者回憶說,事發時現場一片混亂,什麼都看不見,所幸之前接受過安全培訓,在黑暗中低著頭、貼著牆、朝著光的方向走到門口,才得以逃現場。受訪救援人員認為,平時注重加強安全教育、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培訓提升自救能力,在關鍵時刻往往能挽救生命。

 

吉林

 

吉林公安一退休處長因行賄受賄一審被判三年半

2024-04-11

 

因被認定向吉林省公安廳原副廳長劉培柱行賄20萬、收受智能槍彈櫃推銷員賄款28萬,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法院於2021年10月15日判處吉林省公安廳控告申訴處原處長程鳳林有期徒刑三年半。

 

程鳳林不服,以其沒有行受賄事實為由上訴至白山市中級法院。2022年2月7日,白山市中院作出裁定,以“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使該案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裁定該案中止審理。截至目前,白山市中院尚未恢復審理。

 

2013年末,江西遠大保險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智慧槍彈櫃推銷員聶某某經程鳳林妻侄介紹與程鳳林相識,並瞭解到程鳳林與劉培柱關係密切,於是聶某某請托程鳳林和劉培柱為其銷售智慧槍彈櫃,同時承諾給予二人好處費,程鳳林答應後,主動找到劉培柱商議,經二人商議後決定,由劉培柱負責向各地區負責人打招呼聯繫業務,程鳳林負責到各地辦理銷售智慧槍彈櫃具體事宜。2014年至2018年期間,劉培柱與程鳳林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共為聶某某促成三筆智慧槍彈櫃銷售業務。聶某某為了感謝程鳳林與劉培柱的幫助,分次向程鳳林與劉培柱行賄人民幣共計68萬元,其中程鳳林分得28萬元,劉培柱分得40萬元。

 

靖宇縣法院認為,程鳳林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勾結,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構成受賄罪;程鳳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財物,其行為構成行賄罪。該院遂判決程鳳林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20萬元;程鳳林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罰金10萬元;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罰金三十萬元。對程鳳林違法所得28萬元予以沒收。

 

遼寜

遼寧省公安廳原三任廳長

 

遼寧省一號警號,承載的是引領好一省公安隊伍風氣的重托,意味著遼寧省公安系統“一把手”管党治警沉甸甸的責任。然而,李文喜、薛恒和王大偉卻錯誤地把它視作說一不二的特權象徵,玷污了它承載的使命責任。2002年至2011年佩戴它的李文喜,早年間也曾是下屬心目中的正面榜樣。他是有42年警齡的老員警,出身一線,業務過硬,曾屢破大案要案,獲得諸多榮譽。遺憾的是,執掌重權之後,他卻逐漸私欲膨脹,從執法者走向了違法者。被審查調查初期,李文喜無法擺正心態,不肯正視自身的蛻變。

 

經查,李文喜收受賄賂共計5.41億餘元,這個驚人的數字當中,絶大多數來自一名叫劉志廷的鐵礦礦主。當時,遼寧省公安廳調查一批非法採礦案件,涉案礦主劉志廷輾轉通過關係,請托李文喜幫自己脫罪,許諾將會重謝。李文喜深知鐵礦利潤豐厚,抵不住誘惑,向專案組組長吳景貴打了招呼。

 

劉志廷自然感激不盡,事後雙手奉上某鐵礦30%的股份。李文喜安排妻弟出面掛名,自己藏身後臺操盤,實際成了穿著警服的礦山老闆。

 

經查,吴景贵的下属薛恒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總計1.35億余元,白玉臣一人就送給他數千萬元。在擔任公安廳長兩年多時間裡,薛恒多次濫用職權或職務影響力,為老闆在案件處理、企業經營、工程承攬等方面提供説明。薛恒和李文喜的職務交接,使得以權謀私、執法犯法的惡劣風氣也無縫銜接,並進一步擴散蔓延。遼寧公安系統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可以說李文喜是始作俑者,薛恒是推波助瀾者,而王大偉應該說是興風作浪者。

 

2013年,王大偉走馬上任。他斂財之肆無忌憚,比前任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經查,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5.55億餘元,其中近一半是遼寧忠旺集團實際控制人劉忠田送的。劉忠田在他身上花大錢,自然是要找他辦大事兒。

 

遼寧忠旺集團曾是亞洲第一大鋁型材生產企業,如今卻已申請破產。它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劉忠田長期靠金錢開道,靠違法違規手段獲取資源,進而又脫實向虛,無序擴張,最終難以為繼,轟然崩塌。2017年,忠旺集團涉嫌騙匯的違法問題開始暴露,一名副總被拘捕。劉忠田擔心查下去會牽出自己,通過中間人請托王大偉從輕處理,並請求不要再深入調查。

 

王大偉早就風聞劉忠田出手豪闊,他很快從輕處理了這一案件,結案後專門約劉忠田談話賣好,當面加以“點撥”,兩人一拍即合。

 

劉忠田第一次出手就是4000萬元人民幣加上400萬美元,王大偉欣然笑納。

收了劉忠田的不義之財,王大偉徹底背棄了事業、走上了違紀違法的不歸路。2019年下半年,公安部向遼寧省公安廳移交了相關問題線索,王大偉一面向劉忠田通風報信,一面指示辦案機關不要聲張,點到為止。到2020年,忠旺集團巨額債務問題引發了重大的區域性金融風險,王大偉仍極力包庇劉忠田,幫他拖延忠旺的“暴雷”時間。

 

王大偉的秘書李鑫龍,也是上行下效的一個典型。打著王大偉的旗號四處幫人擺平案件,運作提拔幹部,收受賄賂高達上億元。

 

2023年1月6日,法院一審判處李文喜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2023年12月13日,法院一審判處薛恒有期徒刑十七年;2023年10月19日,王大偉受賄案開庭審理,法院將擇期宣判。其他違紀違法人員,也都受到相應懲罰。

 

廊坊

 

2024年河北燕郊爆燃事故。

 

2024年3月13日上午7點54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鎮小張各莊的一棟建築物發生燃氣爆炸事故,爆炸原因是輸送燃氣管道發生洩漏。事故造成7人死亡、27人受傷。

 

事發建築為一棟五層小樓,一層為餐飲店、鮮花店等商鋪,三樓為招待所,頂層為加蓋建築。另外,爆炸地附近的小張莊村委會有北京地鐵22號線區間風井的施工場地,此處附近居民樓只有10米之隔,而且是在居民樓的樓基處開挖,挖溝處距居民樓樓梯只有2米,以至於導致居民樓電路出現過兩次嚴重的短路事故。為此當地居民曾多次向當局投訴,一直沒有進展。不過事後北京地鐵22號線工程土建施工16合同段項目經理表示,爆燃事故與地鐵施工無關。

 

據傳爆炸是由事發地一家炸雞店的燃氣爆炸引起,但該店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他們並沒有使用燃氣,用的是電;事故發生的時候,他們還沒有開始營業,員工還沒有來上班,沒有受傷。據事故調查組專家組組長劉福來介紹,此次爆炸是由輸送燃氣管道發生洩漏導致。

 

截至當天深夜11點救援工作基本結束,救援人員在現場救出34人,其中7人死亡,27人受傷。傷者中有14人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當中2人重傷,12人普通傷,普通傷主要為軟組織損傷、骨折。另外還有多人在事故現場失蹤。

 

當天中午,中國中央電視臺記者在事發地點進行現場直播報導,期間遭到多名身穿黑衣員警制服的男子阻擋,以事發建築周圍危險、有墜物風險為由要求記者開,CCTV2的直播畫面隨即中斷。另外,另一名央視記者許夢哲在網上發佈視頻,顯示他們一行人在現場採訪期間,遭到十幾名員警包圍及推搡阻撓。當晚,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針對事件發表題為《正當採訪是記者的權利》的聲明,批評當局為了控制輿情,“簡單粗暴阻撓媒體記者正常履職”,要求為記者採訪提供便利。

 

邯鄲

初中生被害案件

2024年04月08日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初一學生王某某被殺害。3月11日,涉案的張某某、李某、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全部抓獲。3月21日,邯鄲市肥鄉區公安局對涉嫌故意殺人罪的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提請檢察機關核准追訴。

 

檢察機關審查認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3人作案時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故意殺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節悪劣,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河北省檢察機關逐級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核准追訴。近日,經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查,依法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核准追訴。

 

河北檢察機關依法對唐雙寧涉嫌貪污、受賄案提起公訴

 

2024年04月12日

 

4月12日消息,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唐雙甯涉嫌貪污、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經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指定,由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近日,唐山市人民檢察院已向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唐雙甯享有的訴訟權利,並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檢察機關起訴指控:唐雙甯利用擔任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監管一司司長職務上的便利,將其保管、使用的公共財物據為己有,數額特別巨大;唐雙甯利用擔任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監管一司司長,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席,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光大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務上的便利,在職務調整、貸款獲取等事項上爲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當以貪污罪、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石家莊

舉報縣委書記後被捕

2024-01-22

 

1月12日,媒體報道“遷西縣一退休幹部舉報縣委書記後被逮捕”事件,河北省委高度重視,部署對事件開展調查核查。目前,對錯誤羈押、錯誤逮捕、錯誤起訴已依法予以糾正,責任追究等工作正在按法定程序開展。

 

山西“清風2024”專項行動

 

太原3月27日消息,“‘清風2024’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偵破農村賭博刑事案件127起,刑事拘留232人,打擊犯罪團夥39個,搗毀賭博窩點89處,查處治安案件1945起,治安拘留4237人。

 

2024-03-27

 

北京

天橋上出現帳篷和看橋人員。

 2024-03-04

 

兩會之際,中共在北京的天橋上安排人員輪流值守。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前

夕,北京四通橋驚現“反黨橫幅”,震驚國內外。3月4日,港媒報導稱,北京海淀區的大爺大媽已上崗,3月1至15日,每個社區要派人員守路口、橋梁。

報導稱,3日,北京西四環一座橋邊插着“群防群治崗”旗子,老人穿着大衣、戴帽子在橋上站崗。在場的一名大媽是前央企退休人員,居委會派她來守橋。她説,每天上午8時至晚上6時都有人員輪流守橋,“怕有人在橋底下搞破壞”,每人站兩小時,其他時間由警方負責。

 

不僅是天橋,北京的其他地方也人員職守,尤其是天安門附近。路上踩單車的市民也需要通過關卡檢查。天安門前武警巡邏比平日多,中南海新華門前的便衣也增加了一倍以上。長安街上每個路口都停駐警車。部分飯店和重要建築週圍有警察巡邏,停留時間較長的行人會被警察盤問。

 

從建國路開始,每500米左右就有一個“朝陽群衆”的崗亭,60歲左右、穿紅衣戴紅帽的大爺大媽三四人爲一組,有的坐下閒聊,有站在紅傘下。

北京當局安排人員守橋,讓人想到2022年二十大前夕“四通橋”事件。

 

2022年10月13日,兩條白底紅字大型抗議橫幅出現在北京海淀北三環四通橋上。一個冩着:“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鎖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另一個則冩着:“罷工、罷課、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事件髮生後,北京當局高薪聘人看橋,當時橋上、橋下均有人看橋,而且旁邊搭着帳篷。

 

轎車衝撞北京中南海

2024。3.11

 

10日凌晨,一輛黑色轎車衝撞北京中南海正門“新華門”,但當即被一群安保、武警拖下車帶

 

自由時報今天報道稱事件震驚習近平,但沒有此消息細節。

該報稱,中南海位於北京西城區西長安街,是中國國務院、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共中央辦公廳等重要機關辦公所在地,近日正值中國“兩會”召開敏感時刻,昨天(10日)驚傳一輛轎車衝撞正門想闖入,成群安全人員、武警見狀緊急衝上前攔車,並將駕駛拖下,畫面曝光,引髮外界熱議。

 

該報綜合外媒消息指,儘管目前正值中國政協、人大“兩會”召開,北京全城戒備森嚴,但昨天凌晨一名男子開着黑色轎車加速衝向中南海正門“新華門”,顯然想闖入,可是因爲新華門的門檻太高,不熟路況的轎車撞上門檻被迫停下,隨後衝出數十名身穿黑衣的安保人員、武警圍住轎車,並將駕車男子拖出,以拖拽方式粗暴將駕駛帶

這段過程被行經現場的其他人拍下,可以聽到當時有人大喊“殺人犯共産黨”,不清楚是駕車衝撞新華門的駕駛還是其他在場人士所喊,還可以看到架駕駛的武警手持不明器械。目前這起事件詳情與駕駛後續下場還不清楚,中國微博等社群平颱也未見有人討,但X平臺早已瘋傳相關畫面,不少中國逃亡海外人士形容此事爲“英雄自殺式衝擊中南海!”。

 

該報稱,還有人讚該駕駛爲另一位“四通橋勇士彭立發”。彭立發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舉辦前,於北京四通橋懸掛橫幅抗議中共野蠻封控,成爲“白紙運動”導火線。

 

天津

東麗區追尾起火

2024年03月15日

 

2024年3月15日6時35分,在天津東麗區津漢公路與經三路交口西側發生一起大客車與公交車追尾交通事故,導緻1人死亡,37人輕傷。

 

河南

方城

 

2024年河南方城英才學校火災是於2024年1月19日晚23時,發生在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獨樹鎮硯山鋪村英才學校宿捨的火災,事故造成13人死亡,4人受傷。

 

當地居民稱,獨樹鎮硯山鋪村英才學校是私立學校,在裡面就讀的學生不少,該校採取兩週放一次假,剛好本週末不放假。起火的是三樓一間男生宿捨(305宿捨),面積約56平方米,裡面住了32名三年級男學生,1名宿管員(班主任)。初步懷疑是電暖器導緻起火。事故發生後,當地消防救援隊趕往事故現場,當晚23時38分,明火被撲滅。 1月23日,方城縣英才學校火災事故處置指揮部發佈情況通報,發生火災當晚共有307名小學生住宿,火災現場爲三樓的一間宿捨,該宿捨共有兩個門,其中一個門未上鎖,當晚該宿捨共有32名三年級男學生,一名宿管員。火災發生後安全轉移的學生已被分流至戶籍所在地的公立學校就讀。涉事學校的7名相關責任人員已被控製。

 

平頂山

煤礦事故

 

2024年1月12日,中國中部的河南省平頂山平頂山天安煤業的十二礦發生了一起煤礦事故。事件可能由煤炭和瓦斯爆炸導緻,發生時間約爲當地時間下午14:55。事故的死亡人數已達到13人,仍有3人失踪。公安機關已經將礦山負責人拘留。涉事單位平頂山天安煤業已要求下屬13對礦井立即停工停産。

 

鄭州

河南村鎮銀行維權儲戶被攔截關黑監獄

 

2024-01-04

 

近日,河南村鎮銀行維權儲戶數十人乘坐高鐵前往鄭州討要自己的存款,下火車後隨即被十幾名不明身份的“紅馬甲”攔截帶走關進黑監獄,一部分儲戶的手機被收走。目前截止到2024年1月2日,儲戶們正在以絶食進行抗爭。

 

2023年12月31日,鄭州東站,河南村鎮銀行儲戶們剛下高鐵就被攔截。數十名河南村鎮銀行儲戶搭乘高鐵前往鄭州維權,剛下火車還未走出站颱,就被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年輕人團團圍住,有幾位女性年長者無助的坐在地上哭泣,隨即這些維權儲戶就被非法限製人身自由,並帶車站。

 

晚些時候,被帶走限製人身自由的儲戶向外髮出信息稱,目前他們被扣押在河南金融監督管理局下屬的培訓中心青龍山莊。根據網傳照片顯示,門外坐了十幾個身份不明的“紅馬甲”,而目前截止到1月2日,儲戶們正在進行絶食抗爭。

 

據悉,自2022年4月18日起,河南省境內的4家村鎮銀行,包括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上蔡惠民村鎮銀行、柘城黃淮村鎮銀行、開封新東方村鎮銀行,在幾乎同一時間毫無預警地關閉線上取款和轉賬渠道,引髮了儲戶大規模的恐慌。該事件引髮了儲戶的數次維權和抗議活動。中國銀保監會表示,該案起因於銀行股東內外勾結。據報道,其中至少涉及數百億元人民幣資金,約四十萬儲戶受到影響。在經過儲戶們的多次維權後,河南本省儲戶的存款已經全額兌付,而河南省外的近2000儲戶卻分文不給取,外省儲戶們被維穩打壓維權無門。

 

河南村鎮銀行儲戶再次被關報警警察不出警

 

湖南

一學校突發傷人事件

2024-04-09

 

4月8日,有網民發佈視頻消息稱,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崇德學校發生傷人事件。4月9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採訪當地教育局和涉事學校了解到,有三名老師受傷,沒有學生受傷,行兇者已被警方控製。

 

4月9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聯繫東安縣崇德學校。一名工作人員回應大皖新聞記者稱,行兇者也是一名老師,此前在該校工作過,後來開該校到另外一所學校工作。4月8日晚上7點50分多,正趕上學校晚自習放學時間段,傷人事件發生後學校採取了應急措施,保障學生安全。

 

對此,東安縣城東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東安縣崇德學校是在該派出所工作管轄範圍內,涉及案情不便透露。

 

“用生命舉報” 甘肅商人蔡雲峰死亡消息曝光

2022.10.14 

 

據中國媒體披露,曾通過微博“用生命舉報”甘肅警方和政府高官貪腐問題的商人蔡雲峰目前已經身亡。有評認爲,蔡雲峰因涉及官商勾結內幕,疑似被滅口。

 

中國媒體財新網10月13日報道,9月21日凌晨,實名舉報甘肅省高官存在嚴重犯罪問題的商人蔡雲峰在其蘭州的住所跳樓身亡。

 

9月18日,蔡雲峰以“蔡雲峰用生命舉報”爲用戶名,在微博發佈舉報視頻,引發輿關注。視頻中,蔡雲峰手持身份証,以一份30多頁的材料實名舉報甘肅省公安廳原常務副廳長姚遠及其妻子林明宇涉嫌嚴重貪腐問題;材料還涉及20多名省公安繫統幹警和有關人員的買官、行賄等犯罪行爲。但在20日深夜,蔡雲峰的微博內容被清空。本週四,財新網報道証實蔡雲峰已經身亡。

 

蔡雲峰的舉報內容,主要針對去世已經9年的甘肅省公安廳原常務副廳長姚遠。舉報信顯示,上世紀90年代,蔡雲峰在甘肅省嘉峪關市經商,與時任嘉峪關市公安局長姚遠結識。2006年,蔡雲峰將工作轉移到蘭州,姚遠時任甘肅省公安廳副廳長、蘭州市公安局長。直至2013年姚遠去世,二人保持密切聯繫。

 

蔡雲峰曾披露,在與姚遠、林明宇夫妻二人交往的二、三十年間,他參與了多起姚遠受賄、行賄、賣官事件。蔡雲峰在舉報信裡詳細羅列了姚遠來源可疑的12套房産、違法事件和手段,以及24名涉案行賄者的具體信息和細節。

 

據微博用戶廖曜中發佈的對話截圖顯示,9月17日,蔡雲峰告訴他:“我的生命隻有這兩天了,公安內部已經有人給我傳風了。”

 

早在今年7月,蔡雲峰就向公衆預告了他即將實名公開舉報甘肅省高官的消息。他在聲明中表示:“如果我突然死亡,不是自殺,不要相信他們的結,希望大家能關注此事。”

 

美國民間組織“公民力量”創辦人楊建利告訴本台,蔡雲峰受到迫害並不意外:“在中國,舉報官員是非常危險的,所有的舉報者基本上都受到了殘酷的迫害,蔡雲峰也是。他在舉報時就做了充分的準備,被謀殺都想到了,做了最壞的準備。這個案件在中國也不是孤立的,説明在中國的政治強壓下,有很多的人敢怒不敢言。”

 

寧夏

吳忠

“16元涼菜僅有幾片黃瓜”

2024-04-12

 

近日,寧夏吳忠市“16元的涼菜僅有幾片黃瓜”事件引發網友的關注,對此,4月11日吳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通區分局發佈最新消息。

 

經查,杜優素羊雜碎黃河路店價格標籤信息未準確區分16元/份與6元/份同類涼菜的行爲,違反了《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依據《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和《價格違法行爲行政處罰規定》,吳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通區分局責令該店立即改正違法行爲,並擬對該店處以5000元罰款的頂格處罰,目前已下發行政處罰告知書。

 

針對以上問題,吳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利通區分局將進一步加強餐飲等行業價格行爲監管,認真受理核查處置消費投訴舉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貴州

 

2024-01-13

 

中國又發生民衆與政府的矛盾事件!在貴州省安龍縣石灰窯村的冬瓜嶺,是一個苗族組成的小村落。村中有位老人前幾日因病去世,然而他的後事卻引發了當地政府與家屬村民之間的衝突。當地政府表示所有逝者都需要埋在指定的公墓中,但家屬無力負擔高昂的公墓費用。爲了創造財政稅收,當地政府竟然指派特警去將老人的骨灰搶回來,但被村民聯合抵抗成功。

 

根據推主昨天在 11 日下午發佈的推文表示,在安龍縣發生的事件起因是家屬將老人火化後,因無力負擔高達數萬元人民幣的公墓費用,打算將骨灰帶回村中埋葬。然而當地的政府卻聲稱,如果沒有把逝者埋在政府指定的公墓中,就是違法行爲,並出動特警打算把老人的骨灰搶過來。

 

該推文指出,當地政府規定必須埋在公墓,是爲了增加財政收入而創造出來的強製政策。

 

在 9 日凌晨,當地政府組織了包含特警以及公務員在內數百人的大隊伍,攜帶盾牌、叉子等武器前往該村落企圖將老人的骨灰搶過來。在當地政府的視角,這次的事件跟以往的事件並沒有什麼差別,對於不聽話的村民強行施展暴力讓他們屈服就好,很快就能結束這次行動並回去慶功。

 

以往敢對政府進行反抗的村民,也都不是這些特警與公務員的對手。然而這次出乎他們預料的是,特警的暴力行爲反而激起了村民們的怒火,使用石頭、棍棒、磚頭等物品進行反擊,最後成功打倒並俘虜了特警,且把村子附近的警車與公務車全數砸壞。

 

9 日上午,在承諾不會對村落出手並道歉後,這些被俘虜的特警們才被村民釋放出來。然而車都被村民砸壞了,他們僅能徒步開村子。在開村子的路上,有許多村民站在高處以鄙視的眼光看待這些猶如喪家之犬,低着頭開的特警。村民表示,這些特警都是當地政府的走狗、是土匪,並警告當地政府,要是再派人來騷擾,等待着他們的就隻有死亡。

 

然而,有許多網民表示,要小心共産黨秋後算賬。這次當地政府派的人手都是拿一般的冷兵器,下次如果帶熱兵器攻擊村落,那對村民的傷害就不是這次能相比的。

 

青海

省委書記公開回應“六名幹部喝死一人”

2024-03-06

3月6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各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陸續展開,青海代表團亮相並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問:此前青海六名幹部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輿關注度很高。對此,青海省委是何態度,在全麵從嚴治黨方面,青海採取了哪些舉措,有什麼樣的成效?

 

青海代表團團長陳剛表示,他對事件的髮生感到不可理解:一是,事情發生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後;二是,發生省委黨校進行集中培訓期間;三是,發生在六名省管幹部之中。六名領導幹部違規聚餐飲酒事件中由於喝死了一人,也引起了多方的關注。陳剛指出,事件表麵上是聚衆違規飲酒的問題,但實際上是違法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問題,這也讓青海省得以警醒。青海省委第一時間表明態度,將嚴肅查處相關人員。

 

“六名領導幹部違規飲酒”已過去一年多,青海省的政治生態也悄然發生變化。

 

西藏學生抗議封校遭鎮壓 二十多人死亡

2024-04-11

 

西藏一所高校因長期封校並對學生採取極端管控,引發學生集體抗議。當地出動上百名警察對抗議學生暴力鎮壓,造成二十多名學生死亡。

西藏高校的封校措施,源於2008年3月14日,當時數百名藏族人士舉行集會,抗議中共當局抓捕遊行僧侶、侵犯人權,遭到武警暴力鎮壓,雙方衝突導致近21人傷亡,被外界稱爲“314”事件。此後,當局要求當地高校每年3月封校。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封校時間延長的導火索,是該校的一名女學生向海外自媒體曝光了封校的情況,引發了廣泛關注。不僅女學生被警方帶走,下落不明,校方和警方還對數千名學生進行了大規模摸底排查。

 

求告無門的學生再次向海外媒體求助,不料很快被中共警方發覺,並展開了更廣泛的校園清查行動,令該地區所有高校陷入更嚴苛的管控。

 

3月16日,拉薩師專爆發集體抗議,500名學生在操場靜坐,要求見校長,但他們等來的卻是上百名武裝警察。

 

告讀者

 

目前我們出版的紙質版《中國之春文會》雜誌,同時也推到網路上,並開始用各個平臺傳播。该杂志面向全球,我们特别赠送给相关研究机构;有影响力的头面人物;图书馆等。

 

目前我們印製紙質版雜誌的目的不是為了在市場上出售,而是以展示我們基本立場,作為腳踏實地做事的證物,以及以此聯絡朋友,尋找同道;一本雜誌的遞交,即意味著多了一位同行者。

 

我們正開始組建各地的團隊,將會及時反映進展情況。

誠摯的希望聽到同道的指正和建議。並歡迎來稿。

我們的網址是:https://rocgl.org 請擠點時間流覽,並提出寶貴意見請發到rocgongmin@gmail.com;   

歡迎支援我們的同道,熱心人士捐款支援:

郵寄支票抬頭:

1.

HOLY LOVE PARTNERS  

 

中國之春文會編輯部

2.

Zelle  to :sqfu777@hotmail.com  chase 

3.

paypal  to : Deborahlulu1 

4.

轉賬:Bank of  America  USA

帳號:121000358-32511711596

 

中國之春文會(第五期)

~~~~~~~~~~~~~~

編 撰: 文會 編輯組

封 面: 小兵 

裝 幀: 脈望

聯 系:victory.wethepeople@gmail.com

 

出 版 :美國麓鹿出版社 lulu press,inc  

社 長: Bob Yong  

地 址: 627 Drvis Dr ,Suite 300 Morrisville NC27560  

網 址: www.lulu.com

電 話: (844)212 0689  

出 版: 2023 年 8月 第一版 

印 刷   美國麓鹿出版印刷中心 

ISBN    

購買:www.lulu.com/中國之春文會

www.Amazon.com/中國之春文會

www.BARNES&NOBLE/中國之春文會

 

Deals for You and Your Readers Save on your own purchases or share these  deals with your readers to drive more sales of your books.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