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塵陰霾悲四月(2)沈元之死

在中共統治的七十多年裡,以言治罪,血腥殺害了無數有識之士和普通民眾。大部分受害者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僅有不多的犧牲者,還能讓後世的人們緬懷和追思。也足以彰顯中共罄竹難書的罪行一角。四月這個月份就有許多犧牲者,其中天才青年,可能成為歷史學泰斗的沈元是極具悲劇性的一位………..

 

沈元之死

4.18.  1970

(網文選錄)
沈元(1938年—1970年4月18日),原籍浙江義烏,生於上海,中國歷史學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槍決。據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回憶,沈元是其親表弟,出生不到一歲父親便因抗戰之故撤離到西南,接著母親也帶了兄姐兩人跟去,只留下沈元由奶奶帶大,等到抗戰勝利後,沈元才知道父親已殉職,只有母親和兄姐三人歸還。
1955年,沈元以全國高考文史類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入學期間,沈元刻苦研讀,幾無片刻休息。沈元亦曾關心時事。1956年,他在圖書館看到刊載蘇共二十大秘密報告的英文報紙,遂將其主要內容譯出並與同學議論。由於秘密報告指出《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不是信史,且斯大林的錯誤有其制度根源,沈元因此被當作極右學生批判。至1957年反右運動時,沈元被劃為「右派份子」,翌年被開除學籍,遣送農村勞動改造,期間落下肝病。
1961年,沈元「摘帽」之後以病弱之身回到北京。此後即閉門讀書,不問時事,潛心研究歷史。1962年,沈元的研究論文被推薦給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以下簡稱「學部」,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主任劉導生。劉導生又推介給歷史學家、學部近代史研究所研究所副所長黎澍。黎澍和其他歷史學家看過這些論文後皆感震驚,同聲讚歎其為難遇之才。黎澍並將當時處在街道居委會管下的沈元調入近代史研究所。其後,沈元又受到當時《人民日報》編輯部賞識。黎澍說:「近代史研究要有十個沈元,面貌就能根本改觀。」然而當時北京大學歷史系有人向中宣部控告沈元出名是白專壓倒紅專,於是不讓沈元再發文章為止。
文革期間,沈元被多次批鬥,未婚的夫人(亦是其表妹)也受到牽連,兩人被趕出家門,無處藏身,連在杭州的姐姐也不敢接納。1968年9月1日,沈元走投無路,以黑鞋油塗面扮裝黑人慾進入某非洲國家駐華使館,被公安逮捕。1970年4月18日,沈元被槍決。
1972年後,其家人才收到槍決通知,被索要5分錢的子彈費,其屍骨無存。其家人對沈元判決書表述指其所謂「化妝成黑人」投奔外國領事館一事並不認可,認為那不符合他這個人一貫的思維方式和做事邏輯,而且宣判說辭也是矛盾百出,沒有任何的人證物證。只是檔案至今沒有解密。1980年春天,沈元被平反。
【沈元欲逃往外國,本就不屬於犯罪,更無由判成死罪。中共的苛政酷政暴政才是必應判死之罪。】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